那年夏天白楊樹下我們的面龐
映襯著屬于90后明亮的輝煌
遙遠的國度擁有璀璨的光芒
可卻無法掩蓋你天真無瑕的模樣
縱然微笑縱然癡狂
無法阻擋青春明媚的夢想
用歡笑淚光交織的堅強
堅信天會亮
青苔濕了白墻
日記秘密了愿望
驕傲地望著前方
留一雙翅膀在天上飛翔
我和我驕傲的倔強
黑夜突然照進彼岸的光
光給予我們前方的指航
也為筆下的魚畫上紙折的翅膀
隨風飄揚
一直有一個愿望
可人們總說那是癡心妄想
但我不想
我不想按一定的路走過人生殿堂
無論帶著咧嘴的笑還是抹淚的傷
純潔的歌詞背后有青春埋藏
[小作文結束]
佛曰:“鳳凰須欲火重生方得涅槃之境。”我不知道鳳凰在浴火磨煉時心中劃過怎樣的一念,但我卻能依稀感覺得到,煙花在由絢爛化為一地塵土時,倘若它有心,那它心中的那一念,也應是燦爛如花吧。
忘不了荊軻去尋秦王報國家之仇的故事。當他與太子丹相別時,易水河畔,眾人彼時皆著素衣,和著慷慨悲歌,荊軻毅然踏上了馬車,朝秦國的方向遠去。一舉無兩全,他深深地懂得此刻他是在赴一場死亡的宴會,而這決絕的一念意味著什么。這一念的生,使他離去的背影帶著些許復雜的情緒,莫名地拉扯在寒冷的獵獵朔風中。
白居易慨嘆:“一念堪白頭”,后人將這種沉重的感慨化成了雄渾的力量與豪邁的斗志。縱使無線電的速度再快,也比不過我一念的遨游之快;縱使已經走過的路多么荒蕪,我一念生,也可讓未來的路細草青青;縱使經歷過滄海桑田,我一念生,心靈之火也會重新壯烈燃起!這般肯定與大氣,怎么能不讓人為之一振!
一念之間可瞬息萬變。堪稱給當時半塊天已荒的中國重帶光明的武昌起義,它的爆發,就是在一念之間。某位不幸的保皇軍官,出頭訓斥燥動的士兵,卻無意間燃起了革命士兵決意革命的雄雄一念。一念生,國家便生;一念滅,歷史恐怕就要重寫了。因此,一念之間,看似充滿偶然性,實則是有謀有勇者大智大勇的展現時機,而且通常結果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套用北島的話就成了:“一念是有謀略者的通行證,一念是無能者的墓志銘。”再往大方面說,便應了佛教那句讖語:“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這就意味著,當我們心靈服從于那一念時,我們就不應該也不可能后悔。這不是陶淵明“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時候了。當代社會,瞬息萬變,選擇了怎樣的路就必須無悔地笑著走下去。我佩服班姬面對邀她同乘一輦的漢成帝時,因牽念國體所以退而不敢奉詔。這樣,便有許多別樣的動人情愫氤氳在這一念中。可是當談到那么多壞人做壞事的一念時,故事就不那么美了。人也許并不是喪盡天良,可當那鬼使神驅般的一念讓他做了無良的事,這定不是胡適先生所說的一念的本意,只能說一念里包含的東西還是太多。正像一面鏡子,正面為真、善、美,反面為假、惡、丑,中間是一念,誰都不知道在鏡子從空中墜到地面的剎那,將是哪面向上,向著這滾滾紅塵。
好在現實也總是給人帶來欣慰。美好的一念是“村官”沈浩在任職屆滿后面對村民按滿手印的挽留書,他選擇繼續留在這小村莊里奉獻一生;是“80后”李靈師范畢業后面對一張張農村留守兒童的臉時,她選擇在家鄉奉獻青春來辦學校;是鄧小平之妻卓琳在汶川地震后,選擇義無反顧地把個人的10萬元積蓄捐出……這些一念,像春風一般,帶著櫻花散發出的溫暖的香氣,輕輕地觸碰著我們心里最柔軟的地帶,讓它無邊無際地舒展開來,讓人不禁懷想:有了這些真善美,浪子會一善念生、重回家園,迷途者會一惡念滅重回正確的航線。
寫到這里,不禁覺得,盛大的煙花在選擇由綻放到寂靜地撒落一地時,一念之間,它不僅沒有后悔,也沒有含著悲壯的情緒,它反而感到空前的滿足。因為它明白,它化做的塵埃是那樣的溫暖,它的美,絲毫不遜于一夜間綻放的曇花,而這美,一生只有一次就足夠了。
我愿付出我的真情,我的青春,乃至我的生命,只為了這瞬間的一念,安然而不會后悔,只為達到某種精神上的永恒,固若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