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橋羊肉”,說起來正宗的全名應是“紅橋雙橋楊記羊肉”。老店緊鄰紅橋腹部的楊鎮公路段上的雙橋邊,店主姓楊,故而得名。幾年前,還是夫妻店,農閑做做小生意而已。隨著紅橋經濟的發展,憑著他家的誠信經營,漸漸地把羊肉燒出了特色,羊肉店生意越來越紅火。他家把一個青年送出去,三年后兩個專業人才回鄉來——兒子找了個同學做伴侶。喜壞了楊老板,“紅橋羊肉”店如虎添翼。兩年后,這對小夫妻在雙橋邊又創建了一個分店。這店地處東西、南北兩條公路交會處。嶄新的陳設,時尚的消費,規范的服務,公道的價格,更有那家傳的紅燒技術,把“紅橋羊肉”的美味送進了千家萬戶,吸引了南來北往的客人。
秋風起,天氣涼,“紅橋羊肉”的旺季來臨了。紅燒羊肉到處有,難比“紅橋羊肉”美味獨特!正宗“紅橋羊肉”據說以新鮮母羊肉為主料,以特殊工藝去膻去臊,以魚湯為底湯,佐以姜、蔥、八角、茴香等十余種配料,然后再配上魚塊燴制成香辣酥俱全的羊肉成品。制作過程中,猛火、文火交替進行,各種佐料陸續添加,全憑掌勺人的經驗。乍一看,這工藝一般人也會得操作,獨獨楊家人把握得恰到好處,形成了自己的秘訣,燒出了楊家“紅橋羊肉”!
吃“紅橋羊肉”,初嘗辣絲絲,麻酥酥;肥而不膩,酥而不散,鮮美異常。禁不住要再多吃幾口,一塊又一塊,再舍不得放下筷子!即使吃慣了清淡菜肴的人,一嘗紅橋羊肉,也寧可被辣著,嗆著,張開口哈哈氣,還要繼續“嘗”下去。味美啊!“紅橋羊肉”雖辣得夠火,但卻辣不傷喉,麻不傷舌。吃著,品著,才真正理解“鮮”這個字,乃“魚”“羊”之合。我們真感嘆古人造字之妙啊。
隨著過往的行人車輛,“紅橋羊肉”的美味被傳播,被擴散。揚州街頭出現了“正宗紅橋羊肉”的招牌,上海、南京的客人紛紛光臨。更多的裝進砂鍋作為禮品,隨著走親訪友的紅橋人送往四鄉八鎮,方圓幾鄉以冬令不吃紅橋羊肉,引以為憾事矣。
紅橋羊肉紅紅火火,振興了紅橋經濟,一點不夸張。瞧,羊肉的大量需求樂壞也忙壞了販子、屠宰戶,而活羊的供不應求又刺激了養羊。一個種草、養羊到燒羊肉的生產鏈已形成!紅橋羊肉,揚州紅橋鎮騰飛的“功臣”啊!
飄香吧,紅橋羊肉!
上一篇:地球小弟,你為什么不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