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一生,總會有許多歡笑和淚水;會遇到挫折,也會感受成功。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有人匆匆的來到你身邊,又有人從你身邊匆匆的離開。只有兩個人,他們一直陪在我們身邊,不離不棄、無微不至。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他們對我們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重要和巨大的。
他們,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轉眼間,我已在成長的道路上走過了11個春秋。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寶貝,到一個大方自信的好學生,這中間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小矛盾和小故事。下面就請大家跟我一起走進我的記憶寶盒吧:記得在我剛剛一年級的時候,對學校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只想多玩玩、多看看,根本就不想著學習。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為她知道一年級是個關鍵的時候,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后學習才能更輕松。所以媽媽開始約束我了,對我越來越嚴格了。她要求我每天一放學就要回家,回到家后只能喝杯水就要趕快寫作業,而且晚上不能看電視,寫完作業還要進行課外拓展。那時候我真的為這件事很苦惱,我甚至想放棄學習。
有一天,我真的受不了了,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賭氣就是不肯去寫作業。媽媽回來看到了,親切的對我說:“女兒,過來一下,媽媽跟你聊聊天。女兒呀,你知道到嗎?媽媽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呀!媽媽給你講個故事,好不好?漢朝時,年少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要干活養家。只有晚上,他才能好好讀書。不過,他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不想浪費時間。他的鄰居家里很富有,晚上,所有屋子都燈火通明。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向鄰居借用一間屋子。鄰居瞧不起窮人,不同意,還挖苦他。匡衡非常氣憤,便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認真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愿望更加迫切了。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后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女兒,媽媽不要求你像他一樣,但你起碼要努力呀!媽媽相信你是好孩子,你現在是去玩,還是寫作業,你自己決定吧。”我聽完媽媽的話,點了點頭,就去認真地寫作業了。正是因為媽媽對我的嚴格要求,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績。我現在真的很感激媽媽對我的教導。優秀的成績給我帶來了許多的榮譽,但也給我帶來了不少煩惱。
二年級,我轉到金湖學校上學了。來到新學校后,我的成績就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可媽媽也因此提高了對我學習的要求。媽媽的變化很大,一開始我都接受不了。她變得注重分數、注重名次了。以前,媽媽說盡力就好,只要不低于90分就行了。但我學習成績提高后,媽媽的標準也跟提高了。她要求我每次考試必須在95分以上,而且必須是前三名。這讓我有了很大的壓力,很大的包袱。這種緊迫感越來越強,我好似站在懸崖邊學習,隨時可能掉下深淵。而這深淵,就是媽媽無窮無盡的責罵。漸漸的我開始害怕考試,恐懼考試。每次老師通知我們要考試后,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怎樣復習知識,而是萬一考得不好怎樣對付媽媽。媽媽經常對我說,分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真正的掌握書上的知識。可是,她雖然這么說,但還是做不到不在乎分數。這也許是中國教育體制的問題吧,即使你平時學習再好,高考發揮失常照樣考不上大學。雖然我可以理解媽媽的的心情,但是我還是承受不了這么大的壓力。高要求,讓我的心靈變得很脆弱,不能面對一點挫折。記得有一次,我語文本來是考了99分,但是老師在拿我試卷訂正的時候,發現我第二題有兩空填錯了,又扣掉了4分。那事實就是,我只考了95分。當時,我的頭腦一片空白,我接受不了這個分數,接受不了這么大的反差。我堅持著上完了最后一節課,魂不守舍的回家了。到了家里,我就一頭扎進了房間里,躲在被窩里哭。媽媽回來看到了問我怎么了,我嗚咽著斷斷續續的總算把事情說清楚了。媽媽聽了以后,微笑著對我說:“孩子,你是不是壓力很大啊?你聽媽媽說,我要求你高分只是希望你長大能成才嘛!如果你覺得接受不了的話,媽媽以后會注意的。最重要的還是盡力呀。
好了,今天星期五,特許你去玩一會兒吧。”我擦了擦眼淚說:“媽媽我知道了,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你放心吧!”現在,我總能用平常心去對待考試了。孩子和父母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有什么事情都要說出來、提出來,這樣才能互相體諒嘛!像我和媽媽之間,就發生過許多矛盾,也解決過許多矛盾。現在,我和媽媽的感情非常好。我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能像我們家一樣:有效溝通、和諧美滿!
上一篇:愛轉角遇上了你
下一篇:一部關于生命和死亡的溫暖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