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推開門窗,一縷北風悄無聲息地溜進來,讓你感覺有點寒意的時候,一群爸爸媽媽領著一群男孩女孩到郊外的一個村莊窯烘番薯,他們說這是提高提高我們野外的生存能力。我們樂意接招。我們一個個欣喜若狂,一夜難眠。
出發之前,爸爸媽媽都與各自的孩子約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是一個鍛煉獨立能力的好機會,我們大人絕不會幫半點忙。嘿,理由還蠻充足堂皇的。
沒有了大人作援手,也不要小瞧我們,我們自報興趣和“特長”,分工合作:第一組壘窯,第二組換蕃薯(我們沒有自備蕃薯),第三組燒窯火,第四組撿柴,年齡最小難以派上用場的,就盡情地讓他們打鬧、起哄,權當吶喊、助威吧。嘿嘿,你們往哪里瞧呀,趕快過來看看我們如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
壘窯可是需要技術的哦。泥巴一定要干透和結實,不然會耗用更多的柴草。我趁著熱情高漲,搶先動起手來,可還沒壘疊幾層薯窯就塌了,惹來一片善意的笑聲。村中的孩子見了,就主動過來幫忙,他們個個手腳麻利,技術高超:大點兒的泥塊首先墊底壘窯基,中等泥塊隨后跟上壘窯腰,小泥塊最后沖刺壘窯頂,一層一層向內收縮,最后勝利封頂。我們看得眼睛直發亮,不得不欽佩村里人的壘窯手藝。我們拜了師,學了藝,便興致勃勃地照西瓜畫瓢,果然費不了多少功夫,幾個窯拱高高、窯膛大大的薯窯就神氣地蹲在我們的面前了。我們的心中都充滿了成就感。
換蕃薯得講求門道。要換取更多更好的蕃薯,得用村中孩子很少見到東西來交換。我們送去村中孩子難以買到的零食和玩具,他們高興極了,就允許我們隨意挑選蕃薯。我先拿了一條番薯,這家伙又肥又大,肯定不容易烤熟,吃了還容易得“脂肪肝”。我又拿起另一條,這小不點又瘦又小,肯定是個挑食的家伙,營養不良,我才不吃呢!咦,角落那條蕃薯怎么那么炫眼?只見它修長勻稱,不大不小,亭亭玉立,我找的就是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找到了心中所愛,那種甜滋滋的感受又豈能用語言來描述。
燒窯火也蠻有講究的。柴料呢,既不能太粗大,那樣不容易點燃,但也不能太細小,那樣燃燒不能持久。燒火的人不能站在上風向,要不風一吹,濃煙帶火定會撲面而來,而且你會被煙熏得咳嗽不止、眼淚直流,弄不好你的眉毛、額毛還被燒卷了呢,如果真是這樣,二十二世紀最英俊瀟灑、最嫵媚動人、最高回頭率的時尚發型金獎得主就非你莫屬了。窯火越燒越旺,我們再添放稍粗一點的木柴,這樣可以更持久燃燒。當泥土從紅色燒成白色,火候已到!我們就把薯窯弄塌,讓泥團那火一般的熱情,把蕃薯烘熟、烘香,把我們的興致烘高。
大概蕃薯熟透了,我們便迫不及待地把一根根柴棍往窯里扒拉,滾燙的蕃薯在一雙雙手中拋著、拍著,大家被燙得哇哇直叫,越叫越高興。我們剝開薯皮,香味四溢,吃一口,簡直是人間美味,燙著的,噎著的,喘著的,舔著的,大家猶如三年未聞香味,顧不上吃相百出;嘴掛黑炭的,滿臉涂花的,活像京劇的行當,生、旦、凈、末、丑,一一登堂亮相,讓人捧腹大笑不止!
直到現在,那種香噴噴的味道,甜滋滋的感受,尤其是那番喜洋洋的場面我還記憶猶新,而且回味千遍萬遍也不厭倦!
上一篇:鹽南校園風(續)
下一篇:遠離煙草,等于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