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起時間的潮沙,將思想光輝灑下。此刻,我在時光的隧道里打滑,一不留神跌進了古色古香的書香世家。那是紅色袈裟里最完美的角落,也是舊世佚史里最犀利的熏香。喧囂之累卸下了,得失之念淡化了,是非之羈的解脫了,云系著心,心追著云,尋覓那唯美的經典奇境……西天漫漫,險過多少難關;滾滾長江,演繹千古風流;梁山聚義,只為替天行道;美玉仙葩,訴盡情緣佳話。一部《西游記》,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唐僧師徒為實現一個目標,一心向西。拋開行程中的任何誘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不論高山還是長江,都擋不住他們前進的步伐,都擊不垮他們堅定的信念。
一部《三國演義》,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使我們看到了群雄逐鹿,金戈鐵馬的戰爭畫面。造就了‘‘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威而有恩,勇而就義,寬宏而有大略’’的梟雄劉備;‘‘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杰’’的孫權。一部《水滸傳》,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再現了梁山好漢劫財濟富、替天行道的俠義之風和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殘暴,與‘‘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一部《紅樓夢》,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刻畫出了溫和、善良、多情的賈寶玉;敏感、細心,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外表冷漠、內心熾熱、雄心勃勃的薛寶釵;尖酸刻薄,兩面三刀、心狠手辣的王熙鳳等一系列經典人物形象。
自古至今,在四顆明珠里蘊含了多少情感與理智的較量,主關與客觀的斗法,叫后世子孫們評其理,度其情。小說如此,我心亦然。閱讀經典,感悟人生。想問人生是什么?屈原會告訴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陶淵明會告訴我:“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龔自珍會告訴我:“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喜歡“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空靈;我喜歡“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的輕盈;我也喜歡“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情趣。其實,我向往的人生是一種淡泊。當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懂得了人應具有的反抗精神;當李白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我懂得了作為人的尊嚴;當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地球”,我懂得了人應該給予自己無窮的自信。就這么快樂的讀,讓快樂在經典里舞蹈,如沐柔柔春風,如同花園漫步。
走進經典美神的世界,體會不一樣的情感。在“嚴肅的”美學政治下的臣民之中,莎士比亞是其中一個。莎士比亞是沙沫滿溢的酒杯,充沛的汁液,洶涌的巖漿,如傾盆大雨一般浩大的生命力,他的一切都以千計、百萬計,毫不吞吞吐吐、毫不拘束。在他體內似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驅動他的靈感,撩撥他的文思。讀莎士比亞的詩,有一種由無巢的蜜蜂在漫游中釀成的蜜汁的濃烈香氣,在字里行間,他那深沉的靈魂都表露的清晰透明。莎士比亞的戲劇似狂亂的音符在跳動,它如此龐大。在他身上,有才氣,有靈智,有顫動。我說,莎士比亞是崇高的經典美神。
當我們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風雨時,總能看見那個之于秋風黃花中尋尋覓覓的美神——李清照。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大氣如虹。在她的許多詞里,我們看到她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她淪落天涯,聲聲嘆息。她鳳凰臺上憶吹簫,她月滿西樓時,臨水看雁。一代才女,歷盡磨難,凄凄慘慘,綠肥紅瘦,人比黃花,好一個亂世中的經典美神——李清照!……流云渡水,江河滿映,桃李花林又一載,經典之花永不敗!
上一篇:學生代表大會——如此“民主”
下一篇: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