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難產的緣故,二蛋生下來就是個白癡。長大后,他見到舅舅常叫叔叔,見到叔叔常喊舅舅。二蛋還有一手“絕活兒“,就是把100元的錢當做10元的錢用掉。父親把100元的錢和10元的錢放在一起教他:“100元的錢上有4個大人頭,看清楚沒有?“二蛋跋在桌子上看了半天,抬起頭嘟噥:“10元錢上面人頭也不不少。“
二蛋9歲那年,父親完全出于一種責任心,把他送進了學校。二蛋的父親對老師說:“我的兒子是個白癡,讓他在教室里坐著就行了,不必給他發課本。“老師說:“那怎么行?我們要教他學知識。“
老師不但給二蛋發課本,還教他寫自己的名字。第一天教不會,第二天接著教。老師整整教了一個星期,二蛋寫在紙上的,依然是幾條死蚯蚓,就是甲骨文專家也認不出是什么字。老師終于泄氣地說:“唉,你畫兩個圓圈當做是自己的名字算了“
學期結束時照例考試,二蛋也要考,出人意料的是,二蛋平均每科居然考得36分。二蛋的父親看到成績單,對老師說;“我知道我兒子的情況,你們不用照顧面子,給他記0分就行了。“老師說:“二蛋的分數是他自己考得的。“二蛋的父親疑惑地問:“這怎么可能?“老師說:“現在考試幾乎每道題都給好ABCD4個答案,其中有一個答案是對的,學生就是把這個對的答案找出來,添到括號里去。二蛋雖然是瞎添一氣,但偶爾也有添對的時候,得二三十分是不奇怪的。“二蛋的父親點頭說:“我懂了,別的學生考知識,我家二蛋是靠手氣。“
考知識的學生冥思苦想,額頭都想皺了,才小心翼翼地添一個A。靠手氣的二蛋瀟灑得很,毫不思索,大筆一揮,ABCD一口氣填到尾,兩個小時的試卷,他一兩分鐘就完成了。寫完后沒事干,二蛋就東張西望,影響別人答題。老師說:“你不呀寫這么快。“二蛋答:“我就是這種水平。“
后來,老師教給二蛋一種方法,叫他用4張紙片,分別寫上ABCD4個答案,揉成4個小紙丸,捂在手里搖三下,然后放到桌面上,隨便揀起一粒紙丸,揀到什么就填什么。填好一個,再從頭做。這種妙法大大減緩了二蛋的答題速度,讓他沒有時間去影響別人了。
學校一年又一年考試,二蛋混在里面一次又一次答題。手氣差時,他得二三十分,手氣好時得四五十分,手氣最好時,竟高達75分。那一次偏偏題目特別難,許多聰明學生才考得四五十分,老師大跌眼鏡。此后,遇到特別難的題目,聰明學生不會做時,就悄悄地問二蛋;“二蛋,你搖中A還是B?“二蛋說:“我搖中D。“于是全班同學都填D。
不知不覺二蛋混到了高三。高中畢業時,他跟在別的同學后面,昂首走進高考的戰場。看那咚咚的堅定步伐,沒人懷疑他是個白癡。
在這場人生最關鍵的考試中,二蛋的手氣好到了極點。他考上了本科分數線,收到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上了教育局貼出的光榮榜。
二蛋的父親捧起燙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笑痛了肚子。他想寫一封信給那所大學,說明二蛋是個白癡。可是,有人提醒他:“聽說大學里面考試,也是填ABCD的。你兒子手氣好,干脆讓他去讀大學吧。“二蛋的父親樂呵呵地說:“對,說不定我二蛋還能弄個學士位回來光宗耀祖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