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上課鈴聲響了,等同學們都坐好后,夏老師微笑著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昨晚,我一個人看家。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長這么大我從來沒像昨晚那么害怕過。那種害怕不是能用語言來形容的,到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可怕,真是太可怕了。”話音剛落,全班同學立刻哄堂大笑,尤其是王玲玲笑得前俯后仰,特別夸張。
等到笑聲停住了,夏老師指了指笑意未盡的王玲玲,問道:“玲玲,難道你聽了我說的話,不覺得害怕嗎?”“不會。”王玲玲干脆地回答。“咦,我昨晚看家時真得感覺很害怕。”夏老師滿臉疑惑地問,“為什么你聽后不覺得害怕呢?”王玲玲沉思片刻,說:“我認為您所講的話不夠具體、生動,無法讓我們從中感到害怕。”夏老師聽后,似乎十分難過:“嗨!本來老師還想把昨晚的感受寫出來呢,現在看來,是不行了。”說著,還搖了搖頭,十分無奈的樣子。還沒等我們反應過來,只聽夏老師又說:“有辦法了,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教教老師,我要怎么說你們才能感受到老師昨晚心里的害怕呢?”
讓我們“教”老師,這可真有意思呀!不過我們能行嗎?在好奇、疑惑中,全班同學開始分小組進行討論。但到底要教老師怎么寫呢?我和小組的其他成員一時都不知從何說起。突然,我的眼前浮現出去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我獨自看家的經歷:那天夜里,我在樓上剛做完作業,忽然看見窗簾布竟無緣無故地飄動起來,窗外似乎還閃過一個黑影;緊接著樓下還傳來一陣怪異的“吱吱”聲……當時可把我嚇壞了。對了!我有主意了。我忙對組里的成員說:“我們可以建議老師描寫一些當時看到的和聽到的,讓他感覺害怕的東西。只有這樣,我們看后才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才能感受到老師當時心里的害怕。”同學們受我的啟發,也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開了,只聽陳小青說:“還可以讓老師說說他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最終,我們小組一致認為要教老師從“看、聽、感、想、做”這五個方面進行描寫。
小組討論結束了,各小組開始紛紛發表自己的建議。有的小組建議老師寫的時候要注意多用些修辭手法;有的小組則建議老師寫時要多寫些當時的環境……輪到我們小組發言時,我作為代表信心十足地站起來:“老師,我們小組一致認為,您寫時可以從當時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想到的,以及做了些什么,這五方面進行詳細地描寫。”聽著我們的發言,夏老師不住的點頭,等我們都說完了,他才高興地說:“謝謝大家教我怎樣寫作文。從剛才同學們的發言中,我已經明白怎樣把作文寫具體、生動了。接下來請大家跟我一起用剛才你們說的方法寫一寫各自的看家經歷。”……
短暫的四十分就這樣過去了。但是,課后同學們仍然在津津有味地談論著這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