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的流年數(shù)著時間的皺紋不知疲倦地升騰。我把回憶留給歲月珍藏,在一朵花中舞動自己的精彩,在一粒沙中感悟生命的天堂……
我知道有一種青春叫明媚的憂傷,而有一縷陽光叫青春似夢……-----題記
我想我是喜歡郭敬明的:喜歡他明媚卻憂傷的文字;喜歡他單純卻美好的愿望;喜歡他叛逆卻超俗的思想。
四維的文字明媚卻憂傷,就像用很薄的刀片在人們的皮膚上劃上淺淺的傷痕,卻是隱約但細膩持久的疼痛。經(jīng)常在深夜讀四維的作品,翻開書的扉頁,直面作者的靈魂,用感性去閱讀那青苔般的文字,總覺得所接觸的整個世界似乎都若隱若現(xiàn)地蒙上一層哀愁的面紗。四維的青春是惆悵的,無奈的遺失在時間過道的某個角落。我知道內(nèi)心深處寂寞在歌唱,歌聲纏綿卻凄切,不禁叫人潸然淚下。
許多人用冷色調(diào)批判80后作家的頹會,不思進取,沉溺于小情小調(diào)。我不想,也不愿說,這是作者的文字游戲,故作深沉,嬌柔做作。我知道郭敬明的文字寫出顯現(xiàn)卻又隱蔽的真正吶喊,他的文字仿佛迎合了我身體內(nèi)某種磁場,直接進入內(nèi)心觸碰我喜怒哀愁的細小纖維,更是它曾陪伴我走過一段沒有他們的黑暗歲月。
但我們無法否定的是四維的寫作天賦,拿《夢里花落知多少》來說,只是一首單純而幸福的童謠: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樹梢鳥在叫/不知不覺睡著了/夢里花落知多少,就道出所有的痛楚與辛酸,無關愛情與友情。再就《幻城》來說,難道你不被作者那輕靈,華麗,狂放不羈卻又憂傷的語言所感動嗎?難道你不被作者那天馬行空,奇幻的構思所吸引嗎?
四維盼望永遠做個長不大的孩子,就像彼德?;潘一樣。感動了,這是多單純而美好的愿望,但我迷茫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童話,只是不知道那份美好因什么而動搖了。
靜靜地聆聽著歲月似水潺潺逝去的聲音,纏綿而又沒有一絲漣漪。夢里那個夏日漸遠,分岔的路口青春散揚,校園中那株不知名的紫花兒在陽光在風中飄揚,散落的是沒有承諾的回憶……我不愿長大,卻悄悄在成長,理智在耳邊唱,時光倒流只是個美麗的童話,騙小孩的。如果可以,再編個故事騙騙我行嗎?
都說寫字的人內(nèi)心是流離失所,郭敬明的思想是學生擁有的,卻又不是學生所擁有的,對于他,我只能說:佩服。安妮寶貝說過:“代表著宿命的游離的破碎的激情,精致的美麗,可是易碎且易逝。”四維想去流浪,是一種叛逆,還是一種超俗,或是對一個年代的抗議,亦是對遠方的一種期待?
也許這就是80年后最純真的本質(zhì),一切都在悲觀的感嘆,在悲觀的呼吸,在悲觀的釋放。我不想評論80年后作家群,也沒資格去評論,我不知這個年代怎么了所謂一種無謂的憂傷算不算一種病,也許吧。
我喜歡郭敬明,是他帶給我這個季節(jié)的感動,但有時我會主動拒絕,他總給我大片的荒蕪和內(nèi)心流離失所的憂傷,那不是我這個年齡所能承受的。但我知道我一定懂得正確地取舍,畢竟我在漸漸的長大……
且用四維的一段話來結尾---“生活的瑣碎與空洞密密麻麻地回旋纏繞,編織著一張網(wǎng),我在網(wǎng)中央安詳?shù)刈瑳]有逃跑的欲望與沖動;我在網(wǎng)中而時光荏苒,物質(zhì)和歲月轟轟烈烈地后退,而思想和靈魂如同飛天一樣升華而空留下肉身……”
等待著旖旎的陽光,把笑靨對準藍天,此時陽光撲朔流動,在我的歲月悄悄而逝,而我知道有一縷陽光叫青春似夢……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