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假,姑姑開車帶我們全家去金寨縣響洪甸去買茶葉,這是我第一次走進大別山。正是這一趟大別山茶鄉之旅,使我對幸福的生活有了實實在在的認識和更加深刻的理解。清晨,汽車飛馳在平緩的丘陵公路上,不久我眼前閃過一塊巨大的紅色廣告牌:紅色將軍鎮。同行的爺爺在七十年代曾經作為解放軍工程部隊的指揮員在這里工作了幾年。
他告訴我,這里是獨山鎮,解放前爆發了“獨山起義”,從這里走出了共和國的十七位將軍。由于山高、險、陡、遠等特殊的地理環境,與外界隔絕,幾千年來,這里的人們都生活在極度貧窮的死亡線上。七十年代這里還是全國重點貧困縣。聽了爺爺的敘述,我擔憂地說:“啊,這么窮,到山里我們中午能吃上飯嗎?”開車的姑姑聽了我的話哈哈大笑:“傻孩子,爺爺說得都是老黃歷了。現在深山里不僅通了公路,而且由于響洪甸水庫的攔壩蓄洪,還通了水路。老百姓春天采茶、夏天捕魚、秋天打板栗,生活水平比我們好多了。”
車開到下九曲,姑姑說:“往上是上九曲,盤山公路挺嚇人的。我帶你們走水路,隨便看看響洪甸水庫的美景。”上了船,放眼望去水若碧玉,一座座山峰點綴其間,既不相連卻又遙相呼應。山間云霧繚繞,遠處水天相接,恍如蓬萊仙境。爸爸舉著相機一邊拍一邊贊嘆:“真是太美了,就是一幅幅鮮活的中國山水畫啊!”二十分鐘不到,我們就到了。剛一登岸,我便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近處,成千上萬根翠竹傲然挺立,直指蒼穹;遠處,山腰間一塊塊茶園依山而建,星星點點的采茶人散布其間,隱隱傳來動聽悠揚的茶歌;山頂,霧氣繚繞,宛若仙境。爺爺感慨地說:“要是能在這住幾天,過一過神仙日子,也不枉此生啊。”沿著蜿蜒的石階小道拾級而上,一幢幢小樓房掩映在竹林之中,房子旁邊清清的溪水從山上彎彎曲曲流下來,房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和衛星天線顯示出這深山的小山村與我們城市的同步。有趣的每棟樓房旁都有一兩間茅草房,我問姑姑這茅草房是用來干什么的?
姑姑說,這是村民們以前的住房,蓋了新房后,這些房子就用來專門炒茶、烘制茶葉。不知不覺我們來到此行的目的地——邱爺爺家。只見一棟兩層的樓房挺立在我們面前,青色的地基,雪白的墻體,灰色的瓦頂,與這青山秀水是那么和諧搭配。邱爺爺笑呵呵地出來迎接我們。走進屋里,全套的家電,明亮的家具讓我忘記我已經身在大別山腹地了。最讓我驚奇的是,在客廳的拐角居然有一臺連著網線的電腦。我是個電腦迷,脫口而出地問:“這里還能上網嗎?”邱爺爺一邊為我們倒茶一邊說:“那當然,正是這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才讓我們的茶葉與板栗銷往世界各地,發財致富可離不開它。”據姑姑說,這里是大別山深處,終年云霧繚繞,泉水礦物質豐富,空氣清新,土質肥沃,所以產出的茶葉清新奇香,是六安瓜片的核心產區。
邱爺爺家只有兩畝多茶園,僅賣茶葉一年就能能收入幾萬塊。邱爺爺是九曲小學的校長,聊天中聽他說,他們學校原來只有他一位教師,一共才九名學生。我好奇地問:“還有這樣的學校?”邱爺爺說:“那時候山里窮,孩子們很早就要幫大人分擔家務,加上交通極為不便,最近的學生上學都要走兩個小時,所以學生少。也是因為窮和交通不便,根本沒有老師愿意來這教書。學校更破,只有兩間破草房。一、三年級在一間,二、四年級在一間,我一個人教四個年級。”我聽到這里,嘴巴驚訝地張成了大大的O。邱爺爺看我這副表情哈哈大笑起來,摸著我的頭說:“那是過去了,現在交通便利了,村民們生活也富裕了,方圓幾十里再也沒有失學的孩子了。
我還是校長,不過現在學生有五十多了。”我擔心地問道:“那兩間茅草房能擠得下那么多學生嗎?”姑姑接過來說:“咱們剛才登船的碼頭旁邊的大樓房就是他們的新學校,現在學校有三名老師了。而且學生們上學、放學都有船接送,中午還享受國家補貼的免費午餐,比你們可享福呢!”這下我的嘴巴張得更大了:我為山里的同齡小朋友能過上這么幸福的生活而感到吃驚和高興。邱爺爺還帶我們去了茶園,教我們怎樣采茶葉。中午,桌子上擺上了香噴噴的竹筍燒小雞、潔白如玉的鮮菇湯,金燦燦的炒土雞蛋,滿桌的山珍撐得我坐在椅子上不愿動,大家見我這副樣子都開心地笑了起來,這笑聲在大別山中傳出很遠很遠……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以前,讀了《建設幸福中國》,我總覺得書中的許多內容離自己很遙遠。這次大別山茶鄉之行,所見所聞讓我實實在在體會到了它的真正含義。那嶄新的樓房、宛若巨龍盤旋的水泥山路、動聽的茶歌、邱爺爺臉上滿意的笑容不都是強大而文明的中國的真實寫照嗎?生活在這樣幸福的國家里,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學習,以便將來為建設更加強大富饒的中國出一份力呢?
上一篇:攜著問題而思考,跳起成功之舞——讀《金龜蟲在黃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