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我最先想到的是劉順仁的《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這是一本教企業(yè)如何“看見”看不見的東西的書,比如,團隊精神、熱情、專注、責(zé)任、信任等,這些都是無形的、看不見的、實際上卻對企業(yè)的發(fā)展起著重要影響的因素。而我要寫的,不是企業(yè)。
歷史是一幅長長長長的畫卷,中國人民在上面用那“馬良的神筆”在畫卷上寫出一段段不朽的歷史。五千年,從無到有,興衰更替。不變的,是中國人民睿智。歷史,能被塵封,但是絕對不會被遺忘。我想用我的眼論證中國人民決勝世界于看不見的地方。
“天災(zāi)終將過去,中華兒女在風(fēng)雪中傲然挺立。大雪可以冰封天地,卻永遠無法阻擋愛的春天,無法阻擋破冰化雪,那蓬勃而起的春潮訊息。”這是08年春晚為南方抗擊雪災(zāi)所朗誦的詩篇。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祖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遭遇罕見低溫雨雪冰凍災(zāi)害。汽車不再是馳騁在公路上,而是滯留在公路上過年。冰冷的雪壓倒了電力措施。南方人民在新年到來的前夕遇到讓人有點措手不及的自然災(zāi)害。寒冷的雨雪天,人心暖了世界。善良的人們行走在公路上,為受凍的司機送去衣物和食物。電力公司的員工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拿起工具到電線桿上。一錘一錘地除去冰雪。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取得了抗擊雨雪冰凍災(zāi)害的勝利。中國人民用萬眾一心決勝,誰都看不見,因為這只能用心去感受。
2008年5月12日,那個平常的中午。一切都與往常沒什么兩樣,沒有任何人會預(yù)料到下一秒即將發(fā)生什么,所有的一切在一種未知的氛圍中靜謐著……14時28分,大地突然劇烈地?fù)u晃了起來。轉(zhuǎn)瞬之間,天府之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時間走動著,天府之國在廢墟里沉重地呼吸。慢慢,她感覺到有一股力量來臨,慢慢慢慢地,這力量越來越強大。這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的力量,他們把偉大的民族精神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譚千秋老師用他的背護住同學(xué)、武文斌用不屈的脊梁,用英雄,這個生命換來的詞眼,完成了人生最后的謝幕。他們是千千萬萬祖國人民的代表。全國上上下下,每個角落都發(fā)生著令人感動的事跡,傳遞著中國抗震救災(zāi)偉大精神。地震可以讓我們的房屋倒塌,但是震不垮我們的脊梁,因為我們的脊梁中國造。中國人民用眾志成城決勝,誰都看不見,因為這只能用心去感受。
當(dāng)全球的時間都是2008年8月8日的時候,北京奧運會拉開了序幕。開幕式在主館鳥巢舉行,張藝謀展開歷史的畫卷,在光與聲的變幻里把中國五千年璀璨文明展現(xiàn)在世界面前。在15天的角逐里,中國運動健兒們?yōu)樽鎳偬?00枚獎牌。支撐起這些看得見的決勝的,是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百年的期盼,終于在自家門口舉辦奧運會。祖國的人民熱情高漲,他們用各自的形式為奧運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首都北京自愿者有無數(shù)的人報名,奧運火炬?zhèn)鬟f時一路都是愛國的呼喊和支持奧運的聲音,我們用最大的熱情歡迎做客的國外友人……我們的奧運會舉世無雙,中國人民用火紅激情決勝,誰都看不見,因為這只能用心去感受。
六十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門對著世界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在那之后,人們在偉大的祖國的帶領(lǐng)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祖國人民勤勞,自強不息。為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而奮斗著,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自己美好的家園。他們在繼承的同時創(chuàng)造著歷史。他們決勝世界,在誰都看不見的地方。因為他們用傳統(tǒng)的美德、智慧、熱情開辟著民族復(fù)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