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蘿卜不能當成人參賣】釋義:比喻不夠資格,不能充數。例句:我看你們都請黃半仙跳過大神。所以還不如那個破爛秀才。比他還迷糊。你們是染缸里撈不出白布。毛腳雞上不得鍋臺!蘿卜不能當人參賣。
【第2句】:【不嗚則已,一鳴驚人】釋義:比喻—舉成名。例句:說來也是時來運轉,一次靈機一動,寫了篇《智劫生辰綱親歷記》,……此文被一家刊物作為壓卷之作刊發,引起轟動。于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肖讓步入文壇,還被延聘為外地一家雜志的顧問。
【第3句】:小二姐要飯——放不下臉
【第4句】:【隔層肚皮隔垛墻】(諺)隔著一層肚皮,就像隔著一堵墻一樣,有著極大的隔閡。舊指婦女對待非親生兒女會百般歧視,加以虐待。 也作隔重肚皮隔重山。 隔層肚皮隔層山。
【第5句】:【只見得娶媳婦,見不得出喪】(慣)出喪:出殯。比喻只聽得進表揚,聽不進批評。
【第6句】:蓮藕有節又有孔——以通不通
【第7句】:【打幌子】(慣)幌子:店鋪門外面表明所賣商品的標志。1比喻某種跡象顯露在外面。2比喻打著某種旗號,暗中卻做著另外的事情。
【第8句】: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第9句】:【 螢火之光,照人不亮】力量小,幫助不了別人。明代《水 滸》:“小人家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誤了足下。我轉薦 足下與小蘇學士處,久后也得個出身。足下意內如何?”
【第10句】:【救急不救窮】對于緊急的困難,應該幫助;對于貧窮,無 力幫助。《天怒》:“再說,救急不救窮,你光著屁股跑,在人 屋檐下,怎能不低頭?”
【第11句】:【一個釘子一個眼】(慣)形容對事情非常認真。也形容盤算得很緊,沒有剩余。 也作一口釘子一個眼。 一個竹眼釘一條釘。
【第12句】:高明的謊言——算卦
【第13句】:理發不用刀子一光推
【第14句】:【老公、老婆】“老婆”是妻子的別稱,在這里新老不分,新娶媳婦也是老婆。“老婆”聽起來不怎么好聽,卻包含著丈夫對妻子的愛意呢!相傳,唐代有位名士叫麥愛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嫌棄老妻、再納新歡想法,于是寫了一副上聯放在案頭:“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從對聯中看到了丈夫棄老納新的念頭,于是便提筆續了一副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這副下聯,以“禾稻”對“荷蓮”,以“新糧”對“老藕”,不僅對得十分工整貼切,新穎通俗,而且,“新糧”與“新娘”、“老藕”與“老偶”諧音,饒有風趣。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愛心所打動,便放棄了棄舊納新的念頭。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揮筆寫道:“老公十分公道”。麥愛新也揮筆寫下了下聯:“老婆一片婆心”。漸漸地,妻子的愛稱——“老婆”就被傳開了,一直沿用到今。“老公”也成了對丈夫的愛稱。
【第15句】:【庸人多福】(諺)舊指平庸無為的人平安長壽多福氣。 也作“庸人多厚福”。
【第16句】:【拉不開栓】(慣)指非常緊張、忙碌,難以應付。
【第17句】:【未歸三尺土,難保百年身】(諺)三尺土:三尺高的土丘,指墳。百年:一輩子。指人只要還沒有死,就不敢擔保有生之年能不能平安無事。
【第18句】:【屋頂上掀瓦要落地】借指說話要落實,兌現。類似的:丟 下磚頭,一塊塊要落地。短篇小說《內奸》:“屋頂上掀瓦,片 片兒要落地。我如果信口胡說,將來怎么見人?”
【第19句】:【八十年不下雨——好睛兒】(歇)晴:諧“情”。反話,意指沒有什么情分可說。
【第20句】:【寧要一藝精,不要百藝通】見“百樣通,不如一樣精”。
【第21句】:【舌頭底下壓殺人】(諺)舌頭能把人壓死。指舌頭能搬弄是非,無中生有,制造事端,挑撥離間,陷人于死地。 也作舌頭片子壓死人。 舌頭根子下能壓死人。
【第22句】:給灶王爺燒香——多說吉利話
【第23句】:食不多言,寢不多語。
【第24句】:【肥豬拱廟門送來的好事】意外的收獲。張恨水《八十一 夢》:“許多人想走賴夫人這條路子,花錢受氣,總走不通,你 瞧,我這里可是肥豬拱廟門,她自來。”
【第25句】:頭上插扇子一大出風頭
【第26句】:【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歇)黃鼠狼:黃鼬,又名黃皮子,喜歡吃雞。指假裝好意或偽裝善良,卻包藏禍心。 也作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黃鼠狼給雞拜年——不懷好意。
【第27句】:【屬爆竹的——點火就響】(歇)人像是有爆竹的屬性,一點火就爆炸。形容人性子急躁,遇事容易發火。 也作“屬炮仗的——一點就響”。
【第28句】:昨天我做了兩件好事,老師表揚了我。媽媽對我說:“今后還要努力,像雷鋒叔叔那樣,‘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車’!”(陜西·岐山)
【第29句】:【旱苗正盼及時雨,行船偏遇打頭風】(慣)比喻困難之中急切盼望有人幫助,沒想到卻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第30句】:【碗里拿帶靶兒的蒸餅】(慣)靶兒:同“把兒”,器具上便于用手握的部分。蒸餅:一種用發面加油蒸熟的餅,餅內分層。比喻事情做起來毫不費力。
【第31句】:【聾子愛打岔,傻子愛說話】(諺)指耳聾的人聽不清,和人對話時常常打岔;呆傻的人話說起來沒完沒了。對愛打岔和愛多嘴者的嘲笑語。 也作“聾子愛打岔,啞巴愛哇哇”。
【第32句】:爸爸見我無事可做,就要我幫鄰居李奶奶提水,我有些不情愿。爸爸說:“去吧,牛系在樁上也是老,做點好事還能留個名呢!”(江蘇-興化)
【第33句】:村里修公路,需要拆民房,村民們對此眾說不一。爺爺捋了一把胡子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干部。干部都拆了房,咱還有啥說的?”(河南·林州)
【第34句】:【看西洋景】(慣)西洋景:也叫西洋鏡,舊時民間文娛活動的一種裝置,許多畫片左右推動,周而復始,觀眾從透鏡中看放大的畫面,畫片多為西洋畫。比喻去看新奇或意想不到的東西。
【第35句】:【數黃瓜道茄子】(慣)指數落別人的不是或說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也作數東瓜道茄子。 數黃瓜道蘿卜。 數了黃瓜數茄子。
【第36句】:【張跟斗,豎直立】(慣)豎直立:做倒立。翻跟頭,做倒立。比喻瞎折騰。
【第37句】:【墻上畫烙餅——能看不能吃】(歇)比喻心愛的東西,能看見或想得到卻到不了手。
【第38句】:【用一只眼睛調線】過去,耍手藝的人一見面就會問對方是哪道線上的。傳說,魯班有三個徒弟:大徒弟叫張大,是石匠,使“紅線”,被稱為“紅線上的”;二徒弟叫陳齊,是木匠,是使“黑線”的,被稱為“黑線上的”;三徒弟叫李春,是瓦匠,是使“白線”的,又被稱為“白線上的”。不管是石匠、木匠、瓦匠,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都是用單眼調線找直,這是為什么呢?傳說,魯班帶著他的三個徒弟周游天下,到處打工。一天,他們來到趙州城南的汶水河邊,看見這里河面寬、水流急,用船運送來往行人極為不便。為了解決人們的渡河困難,師徒四人就動手修起了石橋。一夜之間,一架拱形的長橋橫跨兩岸,百姓無不稱快。這就是有名的趙州橋(實際該橋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所造)。這事叫“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知道.了,想試試石橋是否堅固,就約上仙人柴榮(周世宗)來到趙州橋。張果老倒騎著驢,驢背上的褡褳里放著“太陽”和“月亮”,柴榮的獨輪車上載著“五岳名山”。二人一上橋,偌大的石橋就搖晃起來,眼看就要坍塌。魯班一看不好,急忙跳下河,用雙手將橋身托住。但張果老和柴榮在橋上震得塵土飛揚,一下子迷了魯班一只眼。從此,石匠、木匠、瓦匠在調線時,總是閉著一只眼。
【第39句】:【鋤一惡,長十善】(諺)鋤:除去。 除去一個惡人或一種惡類,就等于助長了十倍多的菩人或善類。指除惡比積善的功效大得多。
【第40句】:【九牛二虎之力】釋義:形容力氣非常大。例句:爬呀爬呀,仿佛爬了很久很久,以為就要爬到山頂了,可是,……上下一看,心立刻涼了,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剛剛爬到半山腰。
【第41句】:【開眼界】(慣)指見到從未見過的事物,增長見識。
【第42句】:毒蛇爬竹竿——絞(狡)滑(猾)
【第43句】:【藥不對癥,參茸亦毒】參茸:人參和鹿茸,中藥里最有滋補功能的兩味藥物。指用藥如果和病癥不相投,再名貴的藥物也會對身體有損害。
【第44句】:【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在民間,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是人們十分熟悉并崇拜的一對至高無上的天神,主宰世界上的一切。其實,這兩位神仙根本不是一家人。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誰亂點鴛鴦譜,把他們二人撮合在一起的?王母的概念在遠古就有了,在《山海經》中就記載:“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是狀如人還不屬于人類。在《竹書紀年》和《穆天子傳》中,西王母是人間的國王,不是神仙。東漢后期,道教產生后,天帝和西王母都成了道教所崇拜的神仙。但直到現在,在所有的道教典籍中,都沒有兩位天神是夫妻關系的記載。天帝是被道士正式奉為玉皇大帝的,道教認為玉皇大帝是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地位最高,神權最大。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成為夫妻,源自南宋以后的小說家們。在宋代的《太平廣記》中,還看不到西王母同玉皇大帝有關系,所以把西王母強行嫁給玉皇大帝的應該是南宋以后的劇作家和小說家。宋、元、明時期,許多文學家皆以王母蟠桃會為題材,寫入小說、戲曲中,如《蟠桃會》、《瑤池會》、《王母祝壽》等,都是那時期的作品。特別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所描寫孫悟空大鬧蟠桃會的故事,就是對上述劇本的進一步演繹,而且把西王母的戶口從西方昆侖山遷到了天上,并給玉皇大帝作了皇后。從此,兩位本互不相干的神成了夫妻,并千百年來被百姓所認同。
【第45句】:中午,我嫌媽媽炒的雞蛋飯不好吃。媽媽說:“二十年前啊,我們天天早晨煮的是咕咕嚕,中午吃的是朝天粗,晚上喝的是面糊糊。要想吃雞蛋飯,還得盼過年哩!”在這里,媽媽把三頓飯都是玉米糊換成了三種說法,真形象!(重慶·巫山)
【第46句】:黃山哥沒征得父母的同意,就獨自進城打工去了,奶奶去寬慰發愁的黃山娘:“山高擋不住南飛雁,墻高擋不住北面風。你就讓他闖闖吧!”(陜西·永壽)
【第47句】:我和小侄子一塊兒看哥哥修收音機,小侄子直伸脖兒看。哥哥一抬頭,拍了拍他的腦門兒:“看你把鴨頸伸得像鵝頸一樣長了。”(湖北·英山)
【第48句】:【做了和尚不撞鐘】(慣)比喻占著職位不干實事。
【第49句】:【青草發芽不離舊根】釋義:比喻走老路,按老辦法干。例句:兄妹倆唾沫說干,余家富全然不聽,忽而跳下床來比手畫腳說理,忽而又上床去躺著嘮叨:“百樣雀烏百樣音,我青草發芽不離舊根。”
【第50句】:【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釋義:沉迷于酒色的原因在子自己而不在于酒色。例句:又造百花樓一座,與玉堂春做臥房。隨其科派,件件許了。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第51句】:【老鴰等死狗】(慣)比喻沒有希望地等待。
【第52句】:【三字經滿天飛】三字經,指“他媽的”三個字。意即習慣 的罵語隨口而出。海外於梨華《三人行》:“沒幾次以后,又 恢復到他們原來在一處時談話的隨便了,三字經滿天飛。”
【第53句】:玻璃筷子夾涼粉——光對光
【第54句】:【 拉車不松套】借指做事認真。成語:一絲不茍。李存葆 《山中那十九座墳塋》:“不論是生者還是死者,人人都有一 頂‘英雄帽’:彭樹奎——拉革命車不松套的老黃牛。”
【第55句】:【撒謊瞞不過當鄉人】見“說謊不瞞當鄉人”。
【第56句】:【長兄如父,長嫂比母】釋義:年長的兄嫂如同父母。例句:長兄如父,長嫂比母,可是他們也五男二女,一窩九口,家無隔夜之糧,吃了上頓愁下頓,有心無力幫不了他。
【第57句】:高梁地里打陽傘——難頂難撐
【第58句】:又娶媳婦又嫁女——雙喜臨門
【第59句】:【錢財是倘來之物】(諺)倘來:偶然得來。錢財是偶然來到你手,又偶然被你掌握的。指錢財是身外之物,有了不必喜,失去不必愁。
【第60句】:八仙桌旁的老九——沒有位子
【第61句】:【有錘就敲,有炮就放】釋義:形容人性情急躁,心直口快,有啥說啥。例句:不能因為自己出于一片好心,自以為看法正確,就可以不看對象,不顧場合,不講方式,有錘就敲,有炮就放。
【第62句】:【拿話當經念】(慣)比喻把他人說的話當作行為準則。
【第63句】:一天中午,我在屋里寫作業,小弟弟在床上睡覺,媽媽在家門口織毛衣。一會兒,弟弟醒來,一看媽媽不在,就哇哇地哭起來。媽媽聽見了,馬上從外面跑了進來。奶奶看見了,笑著說:“真是孩子娘,耳朵長。”(河南·林州)
【第64句】:【現鐘不打打鑄鐘】(慣)放著現成的鐘不敲,卻等著敲正待鑄造的鐘。比喻放著現成的人或物不用,卻空耗精力等著用其他的人或物。 也比喻舍近求遠。
【第65句】:【雞皮鼓能經幾敲】釋義:用雞皮做成的鼓面,經不住敲打。比喻人體質衰弱,經不住折磨。例句:笑君王儀容衰老,沒來由將精神消耗,連宵摟著如花貌,糴的糴糶的要糶,而今看看瘦了,笑你雞皮鼓能經幾敲。
【第66句】:【來也不認得爺,去也不認得娘】(慣)形容六親不認,不講道理。
【第67句】:放長線,釣大魚——從長計議
【第68句】:織裝鳥做窩——精工細活
【第69句】:【吃小虧占大便宜】釋義:受一點小的損失,卻得到很大的利益。例句:“楊吉利搶走了于芝秀,我來嫁給你!”天香粗野而又嬌媚,“丟了一個殘花敗柳,得到一個清白女兒身,你吃小虧占了大便宜。”
【第70句】:【黃鱔坭鰍一簍裝】釋義:坭鰍:即泥鰍。比喻不加區別,混為一談。例句:李青山過去攔住,想緩和他,被他觸了一鼻子灰:“噢!青菜蘿卜一鍋煮,黃鱔坭鰍一簍裝!沒有那么安逸!”
【第71句】:鏡子里瞪眼——自己惡自己
【第72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諺)挨:靠近,接近。靠近金的就會像金,靠近玉的就會像玉。猶言近朱者赤。比喻經常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品行、才能等自然會很好。
【第73句】:天漸漸地冷了。早晨,我總是坐在床上先暖和一會兒才起來。媽媽說:“你真是早晨難出窩,夜晚難脫殼。”(河南·內鄉)
【第74句】:【安逸出懶漢,逆境出人才】(諺)安逸的生活會養成人的惰性,使人不思上進,逆境卻能激勵人奮發成才。
【第75句】:【樹上十鳥,不如手握一只】見“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第76句】:【臉朝黃土背朝天】(慣)形容農民辛勤種地的情景。 也作面朝黃土背朝天。 脊梁朝天臉朝土。
【第77句】:【一滴水不漏】形容嚴密,多指說話嚴謹。浩然《艷陽天》: “就拿這兩天的事情來說吧,他覺得,他考慮得要算挺周到, 安排得挺合適,計謀用得也最高明,可以說嚴實合縫,一滴 水也漏不下去。”
【第78句】:【 自己的夢自己圓】自己做事,自己收場,自己解決。或 說:各人的夢各人圓。劉澍德《橋》:“要是單干的話,那就各 人的夢各人圓,用不著聚在一起扯。”
【第79句】:【兄弟同心,黃土變金】見“弟兄協力,土塊變金”。
【第80句】:【平安就是福】(諺)指生活中平平安安,無病無痛無禍殃,這就是一種福氣。 也作“平安是福”。
【第81句】:【得意不可再往】輕易得到好處,可能有圈套,或遭嫉恨, 要警惕。得意,也說:得便宜、得利。清代《兒女英雄傳》: “古人說得好:得意不可再往。我鄧老九這就夠瞧的了,再 說也不可向世路結仇。”
【第82句】:玻璃上跑車——沒轍
【第83句】:【出的牛馬力,吃的豬狗食】(慣)牛馬力:指又累又苦的力氣活。豬狗食:指極差的食物。比喻受到殘酷剝削。 也作“下的是牛馬力,吃的是豬狗食”。
【第84句】:病好遇良醫——晚了;遲了
【第85句】:【羊群走路靠頭羊】做事有領頭人。李季《王貴與李香 香》:“羊群走路靠頭羊,陜北起了共產黨。”
【第86句】:缸里點燈——照里不照外
【第87句】:城隍爺的馬——騎不得;樣子貨
【第88句】:五更天起床——漸漸明白
【第89句】:【不知道鐵鍬幾個齒】齒、恥諧音。頭腦不清醒,不知恥辱。 周立波《暴風驟雨》:“韓老六殷勤地勸酒,嚷得熱乎乎,三二 樽高粱,就把楊老疙瘩灌得手腳飄飄,不知道鐵鍬兒個齒 了。”
【第90句】:【目邊之木,田下之心——相思】見“木邊之目,田下之心—一相思”。
【第91句】:【攙上八兩水,不信漲不出半斤分量來】(諺)八兩: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正好是半斤。在面里摻進半斤水,自然會增加半斤分量。 比喻付出多少,就必定能收獲多少。
【第92句】:【打破悶葫蘆】(慣)指猜中極難猜透的話或解開事情的秘密。 也作“解開悶葫蘆”。
【第93句】:貓被老虎攆上樹——多虧留了一手
【第94句】:【誰養孩子誰當娘,誰種土地誰收糧】(諺)指誰出力經營,成果理當歸誰所有。
【第95句】:【天不能總睛,人不能常壯】釋義:比喻難免要發生意外的事。例句:常言說:“天不能總青,人不能常壯。”這牛要病,我們有什么辦法?
【第96句】:【響鑼一聲,悶鼓一槌】(慣)指不管以什么形式,給一個干脆的回答。
【第97句】:【推順水船兒】(慣)指順著情勢說話做事。
【第98句】:百事靠人多,牌坊抬過河。
【第99句】:【有志者事竟成】(諺)竟:終究。 有志氣的人,事業終究會獲得成功。指事業的成功,全在于人的立志,和能否始終不渝,堅持到底。
上一篇:關于護膚的經典文案-護膚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