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傷口不管有多重,總有痊愈的一天。但遺憾不一樣,它會跟隨你直到生命終結。
【第2句】:問:“世界上什么人最快樂?師言:“能原諒人的人最快樂。當你原諒一個人的時候,當下心里面的煩苦也同時消失了。”——證嚴法師
【第3句】:【禪心佛語】人類的解脫全賴個人對真理的自覺,并非順從神的旨意,而得到解脫以為酬庸。
【第4句】:【禪心佛語】皈依方式有二,一為只將希望寄托于三寶,個人并不精進;二是以信心皈依三寶,修持彼所示離苦得樂之法。二者中以后者為勝,應依之而行。
【第5句】:也許曲終人散之后,離開的離開,忘記的忘記,然而旋律最好的時候,感謝上天讓我們是在一起的。
【第6句】:【禪心佛語】行善貴在及時努力。我們大家現(xiàn)在就開始積陰德吧。否則恐怕會太遲了。因為生命無常,我們并不知道死神何時會來臨,所以應該趁早修善積福。
【第7句】:學習好比敲釘子,又擠又鉆步步深。崖鷹不打巢下食,猛龍難斗地頭蛇。言多語失皆因酒,義斷親疏只為錢。炎涼看透心常逸,淡泊能安趣自佳。眼不見,嘴不饞,耳不聽,心不煩。
【第8句】:【佛心禪語】并不是說能很好控制情緒的人就一定有涵養(yǎng),個人素質的高低也體現(xiàn)著個人的涵養(yǎng)水平。
【第9句】:【禪語人生】像淺溪一樣終日不滿的人,是無法把握現(xiàn)在的,而像大河般浩蕩、沉穩(wěn)又波瀾不驚的人,對自己的生活,必定充滿喜悅。
【第10句】:【佛心禪語】把心安下來,把心靜下來,讓心透出氣,讓心供血足。讓心從容,讓心優(yōu)雅,讓心淡定,讓心悠閑。讓心純真,讓心簡單,讓心笨些,讓心舒緩。
【第11句】:【禪心佛語】外面的境界沒有錯,如果你前生凈積布施的因,凈積放生的因,今生感召的個個都是報恩的。
【第12句】:【圣經(jīng)文案】201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處呢?人還能拿什么換生命呢?(太16:26)
【第13句】:【禪語人生】一般人由于“近視眼”的關系(這種近視不是眼睛的近視,而是認識的近視、智慧的近視),往往認為:干好事,干完就結束了;干壞事,只要沒有受到法律的懲罰,干完也就完了。
【第14句】:【禪心佛語】那些細微的讓人分不清楚的花種,實際上內(nèi)在有著很大的差別,我們想種出什么顏色的花,并不是在于你后期是如何努力的澆水和施肥,而是完全取決于你播撒什么樣子的種子。
【第15句】:【禪語人生】陰性金人,殘忍妒忌、虛偽好辯,好惱人,惱人傷肺,氣喘咳嗽,肺癆咳血。
【第16句】:通途法門,從因向果,先求完善人格,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漸行成佛;念佛法門,從果向因,不論何種罪人,先保證其必定成佛,再來莊嚴、完善人格。
【第17句】:當你真正認識了自己,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還有這樣一種境界:縱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你,你也不覺得寂寞;縱然所有人都不支持你,你依然充滿力量。
【第18句】:【禪心佛語】記憶象是倒在掌心的水,無論你攤開還是握緊,總會從指縫中一點一滴流淌干凈。
【第19句】:月未沒,日又出,日月往來無間隔。奉觀禪流莫追尋,追尋特地生疑惑。——《石門山慈照禪師鳳巖集》
【第20句】: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不好的,對自己缺乏基本的滿意,那么變得更好的愿望本身,就應該算是我們所有的“不好”中最壞的一種。
【第21句】:【禪心佛語】人有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yè);人有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人有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人有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第22句】:【禪心佛語】事來而心始現(xiàn),事去而心隨空,既如此,何不在這花開的季節(jié),淡去云煙,散去名利,不再抱怨,依舊追尋生命的溫情和淡然,不負人生地活一回,不辜負花開,不辜負歲月,不辜負來過。
【第23句】:我回答她:“你目前的功夫只是‘忍’而已,還沒達到‘吞下去’的地步;其實,真正的功夫不只是吞下去,還要能夠消化掉才是真功夫。”
【第24句】:【禪語靜心】恒秋:人生不是和煩惱追逐,更不是和煩惱拼個你死我活,生活的質量就在于對人的態(tài)度和對事的看法,克己是一種覺醒,諒人是一種重生。莫求事事如意,但愿心平氣和。
【第25句】:【禪語人生】愚者對于順境總會沾沾自喜,而一旦逆境現(xiàn)前,就再也難有立足之地了;而智者面對順境不會沾沾自喜,面對逆境不會舉手投降,因為在順逆的境界中,他都懂得如何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歷練。
【第26句】:入,不管他物質生活充實或貧乏,只要他心里非常安詳,就是在過著幸福的生活。——耕云先生
【第27句】:【禪心佛語】您有您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您。只要我能,我就感化您。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第28句】:【禪心佛語】東陽到默雷那里一連跑了十多次,每次各以一種不同的聲音提出應對,但都未獲認可。到底什么是只手的呢?他幾乎想了近一年的工夫,始終找不出答案。
【第29句】:是曾,許一世鉛華,輪回了多少烈士暮年,逍遙禪定。云卷云舒,花開花落,修的荒冢一夢。
【第30句】:善待社會,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復雜的事,只要心中常懷善念,處處皆有愛的光輝閃現(xiàn)。有時候,一個發(fā)自真誠與愛的小小舉動,就會鑄就博愛的人生舞臺。
【第31句】: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32句】:迷乃是自己迷,不因境迷,不因物迷,亦非佛使其迷,又非天地鬼祥、冤親眷屬使其迷也。——《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第33句】:【禪心佛語】謙遜不過分,忍讓有分寸,寬容不遷就,謹慎不畏縮,活躍不輕浮,穩(wěn)重不高傲。
【第34句】:禪悟人生:石頭:我該找個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人做妻子?佛:能讓你感到生活充實,讓你挺起胸往前走的,是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
【第35句】:年輕時我口若懸河,嘴巴比腦子快;中年后,我木訥無言,非深思熟慮不敢開口。年輕時,心里擱不住事情,天天生龍活虎;中年后,事情喜歡擱心里,日日難免愁眉。
【第36句】:而民間信仰的神,如帝君、王爺、公、婆等一切神明,實非佛非道—一是“有信無教”;是以往民智未開,依存于人民心目中的一種傳聞性的民間信仰。
【第37句】:書要活讀,讀書要活,若死讀書,讀死書,把書讀死,到頭來充其量將自己讀成書蟲,讀成書袋。書要擇善而讀,擇要而通,讀以熏心,通以生慧,學以致用,否則不如不讀。
【第38句】:禪宗的根本,就在于明白自己是什么——明白自性是佛,自心作佛,自見佛性,自成佛道。
【第39句】:禪非意想,立意乖宗;道絕功勛,建功失旨。聞清聲外句,莫向意中求。轉照用機關,柄佛祖鉗錘。有佛處互為賓主,無佛處風颯颯地。心寧意泰,響順聲和。——《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40句】:【禪語人生】烏龜在地上是跑不過兔子,可烏龜在水里永遠比兔子游的快。不要放錯自己的位置。
【第41句】:【禪語人生】于我——應該都笑的燦爛,但我不明白給我最燦爛的是誰。哭,那是經(jīng)常的吧。但是我不明白傷心,讓我最傷心的是誰。
【第42句】:若想在世間成就事業(yè),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須先從“隨時隨地尊重他人”的基礎做起。
【第43句】:【業(yè)力與輪回】聰明不能敵業(yè)力,富貴不能免輪回;消除業(yè)力靠功德,免除輪回靠修行。
【第44句】:【禪心佛語】看到好的東西就想得到,甚至寢食難安,這是我們的貪心在作怪;碰到自己不愿看到的人,心里就會忐忑不安、躲著走,這是因為心里有愧。
【第45句】:【竹林夕陽下,一道道穿林的斜陽光柱,映照在他頎長清瘦的身體上,他俊眼微閉,須眉微張,挺鼻輕嗅,唇角輕揚,又若在思量什么。刻他安靜的仿佛與自然榮為了一體,就如一幅淡青淺赭的寫意畫。
【第46句】:應付困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駕馭心念,解決問題,這也是最容易、無害的方法,不但不威脅任何人的安寧,且能獲得心靈真正的安詳。——堪忍尊者
【第47句】: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念佛即是參禪,更無二法。即念佛時,須先將自己胸中一切煩惱妄想、貪嗔癡愛,種種雜亂念頭一齊放下。放到無可放處,單單提起一聲阿彌陀佛,歷歷分明。
【第48句】:用什么樣的方式花錢:善財利人,活財惜用財富需要施舍出去,幫助他人,同時也需要愛惜。
【第49句】:【禪心佛語】身體和精神的關系非常密切,而且還能互相影響。這就是為什么,就算你病得再怎么嚴重,也絕對不要失去希望,要跟自己說一定找得到解藥,你一定可以好起來。
上一篇:佛語的文案,很潮很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