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文殊思業禪師
【第2句】:修行并非比賽,而是練就自己的耐力、定力與寬廣的心。
【第3句】:說到底,是我們忽略了心,遺失了心。
【第4句】:歡喜心是一種涵養,能令周圍的人都有“如沐春風”的喜悅感。
【第5句】:退讓一步以成全別人,即是修養,即是修行。
【第6句】:省錢是美德,用錢用得有意義是功德。
【第7句】:【天天禪語】覺者,把握剎那為永恒;迷者,虛度光陰后悔遲。
【第8句】:所說非所應,于彼為非說。《楞伽經》卷一
【第9句】:我們需要工作,更需要生活。千萬不要為了工作而影響了家庭和親情。
【第10句】:【最有禪意的文案】有苦的人走不過來,有福的人就要走過去。
【第11句】:【生活禪語】齋是素食,戒是規矩;珍惜自我生命,更要尊重萬物生靈。
【第12句】:【天天禪語】一用法度己,智慧成長;再度他人,就是“回自向他”。
【第13句】:一個女人,太四平八穩了,端正得過分,始終是不可愛的!
【第14句】:坐禪并不一定能成佛,但修禪需要有靜坐的基礎。
【第15句】: 年輕時以為時光很長,中年后才知歲月很短。
【第16句】:關心別人就是關心自己,救助別人就是救助自己。
【第17句】:世法不動心,無憂無煩惱,清凈趨涅槃,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第18句】: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證嚴法師
【第19句】:隨國俗法,莫是莫非。《中阿含經》卷四十三,《拘樓瘦無諍經》
【第20句】:善要有自信,才能發揮不畏懼的堅定力量。
【第21句】:佛性不在別處,就是現在我們一念斷處的離念靈知。——元音老人
【第22句】:道字下有分“寸”,才能“導”人向善就理。
【第23句】:凡事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第24句】: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潔冰清,襟抱如光風霽月,氣概如喬岳泰山。
【第25句】:執志安如地,心凈若蓮花。(古印度)馬鳴《佛所行贊》卷一
【第26句】: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禮儀,禮儀是人生至真最美的形態。
【第27句】: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楞伽經》卷二
【第28句】:禪悅為食,法喜充滿。《華嚴經》卷十四,凈行品
【第29句】: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楞伽經》卷一
【第30句】:機遇需要把握,不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又怎能改變命運?
【第31句】: 佛說,我們要愛整個世界,愛所有的人;只要心中有愛,一切皆在。
【第32句】:令一切眾生歡喜。《華嚴經》卷五十四,離世間品
【第33句】:【天天禪語】聽不如行,說不如做。
【第34句】:布施如挖井,將土挖得越多,則井中的水量越廣越深。
【第35句】:一味地想改變別人,不自我修正,會造成心靈失調。
【第36句】: 天地有大美,美在本真,美在自然。
【第37句】:【天天禪語】人生的責任,是要做利益人群的事。
【第38句】:本是美景良辰,奈何只影孤身。看遍煙雨紅塵,閑聽云水禪心。
【第39句】:必須通過不懈的實證,才能悟到佛法的真諦。
【第40句】:要信守誠實之道,不可用欺騙的手段獲利,同時要防止別人欺騙你。
【第41句】:所謂凡夫心,即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分別心。
【第42句】:內在的心靈環保先落實生根,就能做到深度的外在環保。
【第43句】:在修行中,唯有放下,自性才能顯現;唯有奉獻,心量才能廣大如虛空。
【第44句】:【天天禪語】簡樸的人生是美德。
【第45句】:【天天禪語】凡夫難免有缺點,若能勇于改過,必得完美的人生。
【第46句】:【天天禪語】要將困難當助力,不要當阻力。
【第47句】:開朗、樂觀,是預防心靈病毒的良方。
【第48句】:【天天禪語】懂得惜福,就會造福;真正造福的人,才是真富有。
【第49句】:大錯誤容易反省,小習氣不易去除。
【第50句】: 人一生要有兩個賬本,一本用于記錄惡,一本用于記錄善。
【第51句】:【天天禪語】時時虔誠,無不吉祥;日日好心,無不平安。
【第52句】:向正路走、做好事,是最懇切的虔誠。
【第53句】: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法句經》卷上,言語品
【第54句】:能將“辛苦’’視如“幸福’’,就能甘愿而不會累倒。
【第55句】:要和睦人間、合群人生,才是真正的學佛。
【第56句】:什么是忍辱?佛日:若得他對而心不起,是謂忍辱。一《賢劫經》
【第57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怨憎,是丑化自己的人生。
【第58句】:因為有了愛心,才會有真正的和諧;因為有了智慧,才會有真正的文明。
【第59句】:安穩最大利,知足最大富;能夠安穩的人生是最幸
【第60句】: 喧鬧中的孤單,要么是一種真孤獨,要么是一種真寧靜。
【第61句】:一切法性,一切法相,有佛無佛,常住不異。《佛嚴經》卷二十六
【第62句】:奉獻付出后的心靈享受,就是凈土。
【第63句】:【天天禪語】智慧,是心寬念純、海闊天空,用愛擁抱大地蒼生。
【第64句】:【天天禪語】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傳之以道,導之以正。
【第65句】:行住坐臥都要做到心不散亂、意不顛倒。
【第66句】:想快樂生活,需先學做人;學做人,應先懂得如何愛人。
【第67句】:【小事與大事】 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第68句】:禪是靜慮,要在靜中思慮好歹,擇善而從。
【第69句】:修行者的本分事是忍耐和付出,因為修養原是個人應有的行為。
【第70句】:只要有信心,沒有做不好的事;只要肯忍耐,沒有擔不起的重任。
【第71句】:彈指之頃發善意,其福難喻。《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六,牧牛品
【第72句】:的事,認真投入;遠離不對的事,就能轉苦為福。
【第73句】:大道本無方,云何是應往。既從空中來,應向空中去。
【第74句】:現在的社會,尤其令人感受到這種身心不調和的狀
【第75句】:離心、意、意識,說名涅槃。《楞伽經》卷三
【第76句】:【天天禪語】好人多,福氣與善的力量就大。
【第77句】:【善小亦要為】 勿以善小而不為。
【第78句】:【天天禪語】時時清除心中陰影,才能明朗人間事。
【第79句】: 佛家講求布施,也就是說要樂于將自己之物贈與那些有所需求之人。
【第80句】:人事逢逆境,當歡喜順受,自有好因緣、好果報。
【第81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與時競爭、接受考驗,才會成功。
【第82句】:若有為求無上菩提,于一事中專心修習,無不成辦。《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第83句】: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隨處得自在。”一《云居道簡禪師》
【第84句】: 厚黑學大行其道,薄白學日漸式微,社會不公平必然日劇。
【第85句】:受到良心責備的事,就不該去做。南傳《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第86句】:誰是賢人?從所有人身上學習的人是賢人。
【第87句】:職場人要保持一顆安定的心,積極在于安定。
【第88句】:思之不及,議之不得,故日不可思議。——《興善惟寬禪師》
【第89句】:離諸諂誑心清凈,常樂慈悲性歡喜。《華嚴經》卷七,世界成就品
【第90句】:【天天禪語】正的歡喜,不在于擁有多少,而是有愛。
【第91句】:恭敬與謙讓,知足并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第92句】:在佛家眼里,有和無既是相對的,又是統一的,無中生有,有中有無。
【第93句】:【福與布施】 福,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
【第94句】:【天天禪語】以“慈悲”為原點,用“喜舍”為推動力向前進步。
【第95句】:不僅要奉獻財富,更重要的是塑造虔誠的慈悲心。
【第96句】:夢回空有思親淚,未到西方不是家!(當代)夏蓮居《凈語》
【第97句】:佛陀講慈悲,是以愛心仁德為體,以誠正和睦為用。
【第98句】: 人往高處走,但不要不擇手段;水往低處流,但不要自甘墮落。
【第99句】:天下一家親,平安時要互愛,災難來臨時要互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