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人,只能自救。而自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行——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為。——耕云先生
【第2句】:【禪心佛語】人之所迷,因在局內,人之所悟,因在局外。人生充滿變數,定力如何,直接影響到人生的走向。淡定看人生,寧靜看自己。
【第3句】:【經典佛語】問曰:禪名定者,心定身定?答曰:結跏身定,攝心心定。(有學僧問曰:“禪名為定,是身定還是心定?”僧稠禪師答言:“結跏趺坐則身定,攝心則心定。”)
【第4句】:比丘們,去吧!為了蕓蕓眾生的幸福和善益,為了人天的幸福和善益,出于對世界眾生的悲憫之故,去弘法吧!南傳《律部·大品》
【第5句】:【佛心禪語】愛心與善意,是人一生中最好的部分,即使小小的,默默的,不知不覺的。
【第6句】:【禪語人生】小我講利,先利再益,煩惱不斷。大我講義,先義后利,快樂回家。愛自己不是愛你的小我,而是聯結回歸你的自性本我,清靜、慈悲、光明,愛就是你的本性。
【第7句】:卑門持戒生天上,勝族毀犯墮幽冥,摩登持戒亦生天,仙人破戒人諸獄。“四十華嚴”卷十七
【第8句】:【禪語人生】正因為我們是平凡的,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學會把微笑送給自己。
【第9句】:世間所有的物質與生命,沒有常住不滅的。若能夠有這種心理準備,則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都會覺得很平常而能淡然處之。
【第10句】:【呂祖勸世歌】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人莫作。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什么命,問什么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恢恢,報應甚速,力行此言,神欽鬼伏。
【第11句】:【禪心佛語】從家是說了再做,我卻是做了再說。人家是說了也不一定做,我卻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第12句】:【經典禪語】修行是完善自己,寬容別人。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于自己的缺憾,一部分在于看不慣別人。修行,就是借完善自己增加幸福;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
【第13句】:若有所施,當愿眾生,一切能舍,心無愛著。《華嚴經》卷十四,凈行品
【第14句】:【禪語人生】小病何須日恐惶,饒他艾術與姜湯。通身自是還元藥,一念無非壽世方。白晝經行提勁氣,通宵禪坐定心香。不資藥力資神力,只此伽陀大藥王。
【第15句】:不要埋怨別人讓你失望了,怪你自己期望太多。人生是一場戲,你來我往皆天意。少氣多閑,身忙心閑。真正做到這八個字不容易,關鍵是個“閑”字。
【第16句】:蘋果、花生之類的很好吃,很有營養,那是對人來說的。佛菩薩并用不著。此世的善事、功德也一樣,只對人有益,凈土佛菩薩用不上,還是留在人間好好享用吧。
【第17句】:【禪心佛語】孤獨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和諧。孤獨是自己對社會最清醒的認識。
【第18句】:【禪語人生】義凈大師所記載的求法高僧大都廣聞多參,義凈大師本人也是如此。他21歲受具足戒,此后四年間精求律典,并生起西行求法的愿望。
【第19句】:【禪語人生】我們怎樣做才叫“腳踏實地”?佛曰:只要你的腳還在地面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輕;只要你還生活在地球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大。
【第20句】:人活著為什么會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為總被種種外在的事相所迷惑,總期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連步子都邁不開了。——凈慧
【第21句】:【禪心佛語】清靜之治者,和順以寂寞,質真而素樸,閑靜而不躁,在內而合乎道,出外而同乎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悅而順情,其心和而不偽,其事素而不飾。
【第22句】:【圣經文案】301因為賜生命的圣靈的律在基督耶穌里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8:2)
【第23句】:【禪語人生】真正的智慧不是預知未來,而是知道現在,享受現在的一切,不必擔心現在和將來。
【第24句】:【禪心佛語】道貴無心,禪絕名理忘懷泯絕,乃可趣向回光內燭,脫體通透。
【第25句】:【禪心佛語】你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見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第26句】:【禪語人生】一個老年人,若除了他的年齡之外,便沒有任何其它足以表示活得較久的東西,是一件最不體面的事。
【第27句】:大氣是談吐大方得體,處世自然和諧,生活態度平和,不急躁,不懈怠,不該出手時呆若木雞,該出手時讓人瞠目結舌。
【第28句】:這其中的區別就在于能否駕馭好自己的心。習得了平常心,以平常心對待世間無常,反而能夠得到解脫。
【第29句】:【佛語悟道】開始如果產生了做惡的念頭,心里就會像烏云遮住了月亮一樣;如果后來心里產生行善的念頭,就會像火炬將黑暗驅散。
【第30句】:【禪心佛語】如是學者,不論多寡,乃至一個半個,是為佛教的好現相,舍此而談佛教的教育,如舍舟航而渡大海,可斷言不能矣。
【第31句】:【禪心佛語】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圣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
【第32句】:【禪語人生】養生之道,在于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處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虧,吃得重。
【第33句】:明者有四不用:邪偽之友,佞諂之臣,妖嬖之妻,不孝之子。《佛說孛經抄》卷一
【第34句】:學佛要拭掉愚昧欲染、無明癡迷;且應啟發慈悲喜舍之善念,發揮自我的智慧與良能。
【第35句】:【禪語人生】修禪是一個過程,人生何嘗不是一個過程。一步一個臺階,功到自然成。
【第36句】:【禪心佛語】佛教徒的三必須佛法的傳播必須適應國情、尊重民族感情;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必須接受和服從政府的領導。
【第37句】:如眾翳者同于一處,見各差別,互不相礙,皆由眼翳,不見正色。眾生亦爾。色性無礙,心緣異故,蔽于正見,不了真實。《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第38句】:【禪心佛語】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我們每天都該干一兩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以求心靈平靜。
【第39句】:雪殘春鳥路迢迢,水靜云開見碧霄。別后誰同此深意?只應孤月共寥寥。——《明覺禪師文案》
【第40句】:水所流經之地,一切洼坎坑穴先行填滿,然后前行。德人所行,上善若水,一切利益就近所需,先以慈心令得滿足,然后致遠。
【第41句】:【禪心佛語】為別人服務不是一件吃虧的事情,因為我們的福報要從眾生身上獲得。
【第42句】:【禪語人生】遠離惡習,才不會被惡習所染。清空自我,智慧才會現前,靈魂才能對話。所謂的業障無明,不過是些惡習,和不切實際的想法。
【第43句】:保持一種美麗的心情,采一柱大漠的孤煙映照黃昏的落日,捉一輪渾圓的清月放飛自由的心靈!
【第44句】:生活可以很復雜,也可以很簡單,過什么樣的生活,關鍵還是取決于自己用什么樣的心態去對待。人的一生如此短暫,我們何不拋開煩惱,瀟灑過一生呢?
【第45句】:人生旅途中,總有人不斷地走來,有人不斷地離去。當新的名字變成老的名字,當老的名字漸漸模糊,又是一個故事的開始和另一個故事的結束。
【第46句】:“放下、再放下”,可以說是一個追求幸福的妙方。如果我們都像佛陀指示的那樣能夠放下,我們就一定可以和幸福相遇。所以圣人言:懂得放下,才是大智慧。
【第47句】:開始和結局我們決定不了,過程我們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主。這就是人生。
【第48句】:做事,也要經過無數次的磨練,如慈濟工作,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下成長、茁壯。
【第49句】:【禪心佛語】山不在高低,要有景致;人不在老少,要有能耐。世界上永遠有二十歲的朽木,也永遠有八十歲的常青樹。
【第50句】:【禪語人生】心如水,而性則可能是鹽、是糖、是茶、是咖啡。這樣,心境不同時,心性也會異樣。佛性則是人性的慧根。
【第51句】:時間用過以后有成果,即“夠用”;用很多時間卻無所得,即“不夠用’’。
【第52句】:【禪語人生】我相—就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強烈的主觀意識在主導,這個就是我相。
【第53句】:【禪心佛語】等待是一種過程,就像冬天里的萬物期盼春暖花開。等待是一種幸福,它讓生命里充滿最真實的未來。學會等待,你回發現生命中每一刻都很精彩。
【第54句】:而是心者,無內外中,無系縛解脫。《大寶積經》卷二十六,法界體性無分別會
【第55句】:【最有禪意的文案】只要有信心,沒有做不好的事;只要肯忍耐,沒有擔不起的重任。
【第56句】: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凈的蓮花,都有無量的智慧,當你心里面真正裝有一朵清凈的蓮花,一朵潔白芳香的蓮花,你將一生無怨,幸福和安詳永遠伴隨你。
【第57句】:【禪語人生】修持布施要送財平等。修持持戒要表里如一。修持忍辱要接受苦難。修持精進要面對現實。修持禪定要把握當下。修持智慧要放下執著。
【第58句】:風花雪月樣樣都美,佛說風花雪月本一味。一味禪便是禪宗的致高境界。用生活的樸素去開解禪的奧妙,何愁沒有如水的心情?
【第59句】:【禪心佛語】水果不僅需要陽光,也需要涼夜。寒冷的雨水能使其成熟。人的性格陶冶不僅需要歡樂,也需要逆境和困難。
【第60句】:【禪心佛語】人的生活,雖是自轉的輪子,但這個輪子,卻由它無限小的旋轉,而轉向四面八方,而后轉入新的、無限大的輪子里。
【第61句】:【禪心佛語】當沒人懂我時,我學會了不解釋。當所有人忽略我時,我學會了一個人。
【第62句】:禪悟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
【第63句】:世上有許多事自己無法改變,但應努力做到改變一切能夠改變的,千方百計適應一切無法改變的。生命皆因這些走走停停的過客而豐盛鮮活。當他們再起身,請用微笑道別。
【第64句】:【禪心佛語】如果大家都被教化,那世界可以和平。如果一半人被教化一半人沒有,那會變成欺壓。如果大部分人沒有被教化,那么隨時都有戰爭。
【第65句】:這世間的苦空無常,鍛煉一個人的涵養,生活的陰晴圓缺,成就的是生命的安詳,老話這么說,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第66句】:【佛家禪語】我們的行、住、坐、臥與一舉一動,有意識地去生活,是覺醒,無意識地去生活,是迷惑。或迷、佛或魔、涅盤或輪同,都是一念之差。06。
【第67句】:【禪心佛語】嫉妒是心中的戈矛,可以害己亦可傷心,這是一種危險的心理病,治療這種心病,佛門有個妙方叫做「隨喜功德」。
【第68句】:【禪語人生】一陣風刮來,吹起的風沙掩埋了此人身后的腳印,不留一點痕跡。
【第69句】:【禪語人生】一文一武,治國之道;一陰一陽,萬物之妙;一張一弛,做事之竅;一動一靜,養生之藥。
【第70句】:【禪心佛語】但有一個雨天,我見到一位氣象學家,他對我只因為雨天給我帶來小小的不便就如此憤懣很不理解。
【第71句】:【心靈禪語】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比大才多了個一,那是持之以恒;天才就是比人才多了個二,那是他從來就不認為自己是天才和勤奮。
【第72句】:求一切福德,皆應修學智慧方便。《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下于諸壽命中,慧命為最勝。《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二
【第73句】:人生是個圓,有的人走了一輩子也沒有走出命運畫出的圓圈,他就是不知道,圓上的每一個點都有一條騰飛的切線。
【第74句】:何必讀盡圣賢書,能識世態,便為實學;縱然周遍天下事,不知進退,終是愚人。
【第75句】:【佛心禪語】不要太過張揚,要明白沒有一個人會比你更弱小。總之,做人要低調一點。
【第76句】:云何人心?謂思念利他。《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梵網經》卷下,心地戒品
【第77句】:【禪心佛語】和人接觸的時間越長,我就越喜歡狗,狗永遠是狗,人有時候不是人。
【第78句】:得緣舍,福倚禍,天理法則何曾錯。書到今生讀已遲,位尊相好前生德。見賢思齊,斗私悔過,妒什么?
【第79句】:【禪語人生】我們憑直覺可以避開最差的東西,憑耐心和經驗才能得到最好的東西。
【第80句】:【佛心禪語】財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進俞深,水俞多;布施的俞多,財富則俞大。
【第81句】: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業果。《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圣賢學觀品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古印度)馬嗚《大乘起信論》
【第82句】:【禪心佛語】生活不是高速公路,哪來一路暢通。這一個轉角,即使沒有遇到誰,至少可以遇到煥然一新的自己。
【第83句】:【禪心佛語】佛教還說到七圣財,即信仰、精進、持戒、聞法、喜舍、智能、慚愧,這就是圣人的財富。
【第84句】:大山不向我走來,我向大山走過去!主動靠近智者及其環境,見賢思齊,潛移默化,是改變自己走向成功的最佳捷徑,一旦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你想不成功都不可以。
【第85句】:【禪心佛語】青春僅僅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它早已消失無蹤。人生最要緊的,不是你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要朝什么方向走。
【第86句】:戒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應該做的就不去做,這叫止惡;另一方面是應該做的就必須去做,這叫修善。
【第87句】:取諸學道以來所得福德,皆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狷飛蠕動之類。《舍利弗悔過經》
【第88句】:不理性的愛情,帶來的只是災難怎樣經營幸福的愛情?佛日: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89句】:有時候,沒有下一次,沒有機會重來,沒有暫停繼續。有時候,錯過了現在,就永遠永遠的沒機會了。
【第90句】:【禪心佛語】慈悲不是宗教,而是人生的哲理﹔它并非奢侈品而是和平與人心安定的必需品。也是人類共存必備的條件。
【第91句】:包容萬物的缺陷,你會增加更多的般若;原諒他人的錯誤,你會贏得更多的菩提。心,總是因為有寬容,才有了清凈;因為充滿了佛法,才更加堅強。
【第92句】:【禪語人生】一個今天抵得上兩個明天。撕一張日歷,很簡單,把握住一天,卻不容易。
【第93句】:【禪心佛語】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只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
【第94句】:愚癡之人不明事理、迷惘無知,時常處在無明煩惱中。要如何才能舍棄煩惱、破除愚癡呢?必須以“因緣觀”來對治愚癡,才能產生智慧。
【第95句】:【禪語人生】這需要勇士的剛毅和超絕,需要智者的明亮和透徹,需要禪師的寧靜和坦然,需要此三者合而為一的力量才能做到對生命當下的體認與徹見。
【第96句】:【佛語悟道】世間一切現象都不是固定不變的,有生命的事物必然會有命盡的時候,沒有生命也就沒有死亡。
【第97句】:你得有善功德!舍錢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我們救命是救一時之苦,救性才是救萬古。
【第98句】:【禪心佛語】盡己力,聽天命。無愧于心,不惑于情。順勢而為,隨遇而安。知錯就改,迷途知返。在喜歡自己的人身上用心,在不喜歡自己的人身上健忘。如此一生,甚好。
【第99句】:【圣經文案】303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于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8:18)
上一篇:2024甘肅法律職業資格主觀題考試報名交費入口已開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