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汝雖于凈土法門頗生信心,然猶有好高騖勝之念頭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婦自命。(印光法師)
【第2句】:手里有錢好辦事,朝中無人莫做官。手提三尺龍泉劍,不斬奸邪誓不休。守己不貪終是穩,利人所有定遭虧。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書藏應滿三千卷,人品當居第一流。
【第3句】:【禪心佛語】高爾夫球員抱怨命運讓球掉在沙坑上,但一桿進洞時,功勞全算在自己頭上。
【第4句】:【禪語人生】養生之道,在于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處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虧,吃得重。
【第5句】:【佛心禪語】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我們必經的路程,花季的爛漫,雨季的憂傷,腳下路過的每一道風景,身邊經歷過的每一個人,哪怕就此刻一秒,腳踏實地的經歷,足夠讓我們的生命自成一種景致。
【第6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智慧,并不是去觀察和生活的抵觸,而是去理解和認識眼前的世界,浮躁中幾分內斂,熱情中幾分謹慎,心地是一份秩序,活得不是聰明,活得是一份自我的警惕與清醒。
【第7句】:給我風我就是雨,欣賞這種自信;你是奔馳我就是制動,支持這種冷靜。缺乏冷靜的自信會暴雨成災,沒有自信的制動不過是一輛拋錨的車。自信和冷靜是生命的雙翼,配合得越協調,人生飛得越高。
【第8句】:痛有兩個詞:一個是痛快,另一個是痛苦。面對痛苦時,要“痛快”,也就是視“痛”為“劫”。“痛”去“劫”消,則病痛反能帶來“劫后歸來”之快。
【第9句】:【經典佛語】“布施有度,細水長流”,人生如果能夠把握“度”的關節,自然萬事順暢,心態祥和。
【第10句】:【佛心禪語】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在修持上獨力承擔,自我追尋,自我完成,這是禪的最大特色。
【第11句】: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人我性,我性共同如來合。(唐)玄覺《永嘉證道歌》
【第12句】:【禪語人生】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剎那都是解脫的機會,也是墮落的機會。解脫、成就不在某年某月,就看你在當下的每一個瞬間能否把握住相續,把握住生命。
【第13句】:凡修真道、求正覺,須善發心。為眾生起“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無量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則順菩提。
【第14句】:戲臺上跑龍套尚能混飯吃。生活中了跑龍套,永遠與生活不沾邊,在生活的最底層,蹭著生活的邊緣。誰也沒注意到他,誰也不會關心他他死他活,是他一個人的事情。雪小禪《小喜》
【第15句】: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是一個殺人犯,當他放下惡念一心向善時,也會最終得到善報。
【第16句】:【佛心禪語】你還年輕,80年代的人還需要摔打,不管做任何事,更要從主觀原因檢討自我。
【第17句】:【禪心佛語】洞穴內的寂靜安祥是某些人為了想要寂靜而坐著不動,坐到像石頭一樣,所以他們不能看見自心,不能看見念頭生起。
【第18句】:有些人平時對你很好,甚至好得有些過分,關鍵的時候卻讓你郁悶。你有了困難向他們開口,滿以為能夠得到幫助,卻被一推了之;你受了委屈向他們傾吐,滿以為能夠得到安慰,卻被雪上加霜。
【第19句】:弘法者本身就是旗幟,就是標桿。旗幟要鮮明、唯一,也就是要專;不能講“圓融”,圓融來圓融去,信眾不知所從。這是利益眾生的大慈悲、大智慧。
【第20句】:愛在人心中常覺得奇缺,常覺得饑渴難飽足,像餓鬼一樣。沉迷在愛欲中,將永遠沒辦法滿足。
【第21句】:【禪心佛語】佛法告訴我們必須得好好地活著,必須努力地來做最好的自己。因地努力,果上隨緣,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
【第22句】:莊子在談到人與物時,也提出類似的思想。《莊子》寫道:“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即叫人來去隨緣,而不是執著地求取,要隨時放下,而不是貪念叢生。
【第23句】:學誠法師:無論念佛的圣號,還是菩薩的圣號,真正的“功德”都是指我們內心的悲智成長。猶如不管跟隨這個老師還是那個老師學習,其目的都是幫助我們自己的成長。
【第24句】:當知一切宗教,各有其長處,皆能令人向善。彼等有信仰之誠,是吾所敬;彼等有求真之心,尤吾所愛。但惜其不如佛法廣大精微,真究竟耳。(民國)弘一《佛法大意》
【第25句】: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一《永嘉證道歌》
【第26句】:【圣經文案】319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羅14:8)
【第27句】:一個人如果擁有財富、健康,卻獨獨缺少快樂,生命便失去了意義。如果希望自己快樂,就要調整觀念,將繁雜的心念轉移到“放松”
【第28句】:【禪語人生】無德禪師道:禪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第29句】:【禪心佛語】假若我們有一顆骯臟的心,被污點給染污了,那我們的心就是腐敗與惡臭的。
【第30句】:【禪心佛語】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見。一個人只有一個心臟,卻有兩個心房。一個住著快樂;一個住著悲傷。不要笑得太大聲,不然會吵醒旁邊的悲傷。
【第31句】:【禪語人生】修行佛道的人,心地一定要柔和,要注意無爭、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忍不下來。
【第32句】:【禪心佛語】如果,追求放下,之于我們,如是這般。那么,我們不如,就依了趙州禪師:放不下,就挑起吧。以挑起,替放下;以挑起,促放下;以挑起,為放下。
【第33句】:【禪心佛語】你要放下自己也要放下別人,禪的最高境界,緣于“放下”。“放下”的禪理類同于“得與失”的智慧。失即得,是一種痛苦,也是幸福。因為只有失去,空下的雙手,才能拾起新來的幸福。
【第34句】:【禪心佛語】認準的事兒,一定要去做,如果不做,你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那才是真正的失敗。
【第35句】:【禪心佛語】生命的火炬,終究有燃盡的一天,誰也無法避免。然而,作為個體的人,絕不能為此而頹喪,重要的是要站立在理智的堤岸用心審視。學會珍惜,學會駕馭生命之舟。
【第36句】:一位君子說:我就是個好色之徒。此話既出,舉座嘩然。君子笑言:看你們這些偽人,吾等俗人誰不好色?金錢官位,華裳浮名,香車美女,名山大川乃至佳肴美味,無不是色。
【第37句】:【禪語人生】正因為我們還有許多事情放不下,所以就要求放下。放下是每個修學佛法的人都必須做到的一種修養功夫;只有放下了,才能進入禪的狀態。
【第38句】:【禪心佛語】佛說一切法,本來是圓融的,有體系的。因為是對機說法,智慧淺薄的就認為有矛盾了。實際上,以佛的眼光看,整個說法是有一貫融會的。
【第39句】:【禪心佛語】道業也分為兩種,一是慧業,一是福業,若能福慧雙具,就是最理想的道業。道一定要以德來完成,要具備美善的德行則必定要下功夫。
【第40句】:【禪語人生】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41句】:【禪心佛語】時間是治療心靈創傷的大師,但絕不是解決問題的高手。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第42句】:【經典佛語】七彩光說:做到了就高,就是佛,我們一起努力吧。七彩光:水過無痕青山留,內外無別三心休.奔放常流亦常照,常照奔流空生有.
【第43句】:【禪語人生】現代社會極其欠缺佛法知識對大眾的普及,當社會事件發生,佛教徒參與其中引導社會輿論向客觀公正的方向發展,這應該是一種社會責任。
【第44句】:【禪語人生】已經結束的,已經結束了。這是如此簡單。當生命中有些事情結束,它會幫助我們進化。要完整享受已然發生的事,最好是放下并持續前進。
【第45句】:【佛心禪語】作為自己堅定的信念。就是說,只有自己內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將它呼喚到可能實現的射程之內。首先要明白“心不想,事不成”。
【第46句】: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能得到凈化。獨處,也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回歸自我。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會潔凈,心智才會成熟,
【第47句】:【禪語人生】這幅景象常留在我的腦海中,雖然看似平凡,卻真情流露,多感人。真的“人間最美是溫情”。這分親情多么溫馨感人,也使彼此的心靈富足、感恩。
【第48句】:【禪心佛語】若要一輩子高興,做事;若要一陣子高興,做官;若要一個人高興,做夢;若要一家子高興,做飯;若要一圈人高興,做東。
【第49句】:【佛語摘抄精選】迷人既貪存日虛榮虛利,此乃有中之空也,又貪歿后虛名虛利,此乃空中之空也。皆由自執為我不悟。“我”是虛妄幻累之根本,孰能思之?(《法藏碎金錄》)
【第50句】:一般人在發生事情或面臨一個新的境況時,常易生起患得患失之心,這就是煩惱的根源。
【第51句】:【禪語人生】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無一滴灰泥,無一點彩色,人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體相本自然,清凈非拂拭。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
【第52句】:【佛語摘抄精選】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華嚴經·光明覺品》)
【第53句】:【禪心佛語】普賢心如虛空,普賢愿如法界。普賢智如太陽,普賢慧如光明。普賢慈如大地,普賢悲如海洋。
【第54句】: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師,卜問祠祀,請乞邪神,天神遠離,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現世罪人,非佛弟子!《事佛經》
【第55句】:是曾,許一世鉛華,輪回了多少烈士暮年,逍遙禪定。云卷云舒,花開花落,修的荒冢一夢。
【第56句】:【禪語人生】心存感激地生活吧。我們來自偶然,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愛你所愛的人,溫柔地對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著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
【第57句】:【禪心佛語】擋人財路,不如自辟財路,擋人財路就如斷人“活路”,不要一條道兒走到黑,你贏,也要讓他贏。
【第58句】:【習慣讓愛更長久】愛情其實是一種習慣,你習慣生活中有他,他習慣生活中有你。有的時候不覺得什么,一旦失去,卻仿佛失去了所有。
【第59句】:【禪心佛語】阡陌紅塵,只有心靜了,才能聽到花開的聲音,只有經歷了,才知道生活的靜美,只有醒悟了,才明白生命的珍貴。花開不為誰紅,花香不為誰濃。不驚不擾,不驕不躁。素心向暖,淡淡清歡。
【第60句】:【禪語人生】要用淡泊的眼光看世情,則富貴好比過眼煙云,用知足的心來取舍萬物,則清凈心不為物所染。儒家所謂: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
【第61句】:【禪心佛語】戒“氣”是修養的功夫,戒“貪”是人格的表現。微笑是人生百病的良藥。
【第62句】:【佛語悟道】喝酒有六個弊端:一、損失錢財;二、損害身體;三、容易引起爭斗;四、容易留下壞名聲;五、心里容易產生憤怒和暴躁的情緒;六、喪失理智,減少智慧。’
【第63句】:【禪語人生】修行人就是要把心修得平平的,頹喪不可以,每天激昂也不可以,就是要讓心遠離執著。
【第64句】:禪機妙語話人生:時光,就這樣是,在我們回首展望中,追尋你的記憶;流年,就這樣的,在兜兜轉轉間,一去不返。
【第65句】:【禪語人生】有志不在年高,有才不在遲早;有理不在聲大,有心不在言表。勤奮的人,每天都在進步;有恒的人,每天都在成長。
【第66句】:【禪心佛語】觀想上師和佛菩薩可以讓你遠離一切惡緣,建立一切善法,可以讓你超越輪回,免下三惡道之苦,可以自由選擇投胎,觀想什么將會與什么相應,將會擁有什么。
【第67句】:【禪心佛語】饑餓,能保持清醒頭腦。寂寞,能復原人性缺失。擔當,能解決一切問題。時間,能給出一切答案。
【第68句】:善業和惡業,都是你生產出來的產品,你用你的產品換來什么,取決于產品本身的價值。善業是有價值的產品,如同美味佳肴,如同金玉珠寶,別人一旦認識到了它的價值,就會搶著購買,
【第69句】:二、氣要柔:柔和的氣質,能克服剛強的性格。以清凈無染的菩薩心,包容廣愛一切眾生,柔和忍辱則無紛爭、怨懟。
【第70句】:【禪心佛語】外在的和平要以內在心靈的和平為前提,而內在的和平要從把握好我們的當下一念開始。
【第71句】:【佛心禪語】修行人還沒有修成正果,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自己沒有做好,沒有資格說別人,充其量是五十步笑百步,何必呢?
【第72句】:知道反省過去,才是正確的人生:若只是隨著日子消逝而紙醉金迷,就叫做“顛倒眾生”。
【第73句】:【禪心佛語】堅持正行;以三學為修學的總綱,以四攝為利他的方便,以六度為修學的正行,以老實做人為修學的起點,以輕安明凈為修學的驗證。
【第74句】:【禪心佛語】青春僅僅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它早已消失無蹤。人生最要緊的,不是你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要朝什么方向走。
【第75句】:【禪心佛語】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第76句】:【禪語人生哲理經典文案】走過人生的悲歡離合,看過人世的如夢浮華,知道所有的輝煌終會歸于平淡,所有的繁華終將化為云煙,心便在一份坦然和寧靜中漫步,在一份恬靜閑適中感悟人生極致的美。
【第77句】:【禪心佛語】傷口可以包扎,污辱可以忘卻,但是,如果你辜負了人家的信任,就無可挽回了。
【第78句】:【佛心禪語】不要用健康去換去金錢。因為一個人這生可以用的錢是一個定數;當你以健康的身體拼命賺錢,等到老了健康沒有了,錢也不值了。后悔來不及了。
【第79句】:【禪心佛語】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第80句】:【禪心佛語】念佛到一心不亂,何嘗不是參禪?參禪參到能所雙忘,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禪者,凈中之禪,禪與凈,本相輔而行,奈何世人偏執,起門戶之見,自贊毀他,很像水火不兼容。
【第81句】:【禪語人生】一匹驢,吃再好的草,也不會成為一匹俊馬。用執著和分別心去修行,再大的精進,也不會成佛。
【第82句】:【禪心佛語】如果讓自己的心平靜如無波之湖,我們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來照見這個無邊的復雜的世界,在一切優美、敗壞、清明、污濁之中找到智慧。
【第83句】:上來。放下心中的妄念、放松身體、放松心情,沒有負擔是最舒服的事,人只有無依無求,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第84句】:我創辦“慈濟功德會”、修學佛法,一生中奉行的道理無他,唯有“為佛教、為眾生”,這就是我體悟的真理,我一生都沐浴在這“為佛教、為眾生”的真理中。
【第85句】:生活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人便是大海的一葉小舟。大海沒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所以,人總是有歡樂也有憂愁。當無名的煩惱襲來,失意與彷徨燃燒著每一根神經。若您能守住一顆寧靜的心,痛苦將不再有。
【第86句】: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閑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說苦是因為他不能堪忍!愈是不能堪忍的人,愈是痛苦。
【第87句】:【禪心佛語】琥珀主:我到現在都想不起自己的名字。可是真是不可思議,我居然還記得你的名字。
【第88句】:【禪心佛語】佛陀法眼如炬,明察秋毫,早已洞悉了他內心深處的每一處波動,親切地召喚他一聲,然后說:“放下吧。”黑氏將左手的合歡樹放了下來。
【第89句】:眾生念念在虛妄之相上分別執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難知是假,任復念念不停,使虛妄相于心紛擾,故名曰妄念,言其虛妄之相隨念而起也。
【第90句】:日用塵勞中,種種不如意事,是眾生病,一念回光返照,是佛藥。茍能于佛于眾生,直下不生分別,則病瘥藥除,始契得。——《大慧普覺禪師文案》
【第91句】:經中說“無我故得解脫”,并不是破除外道的我見就算完事。這還是不能解脫的;不使第七識執著第八識為自內我,這才是破人我見最重要的地方了。(當代)印順《攝大乘論講記》
【第92句】:【禪語人生】喜歡上一個人總是容易的,比如遇見一個容貌美好的人,英俊的人;或者聰明的,才華橫溢的人;再或者強悍有魄力的人。動心是不難的;但刻骨銘心的感情,一定不會多。
【第93句】:【佛家禪語】包容:水遇到阻擋物并不會爭鋒相對,而是繞道而流,包容與寬恕的人就像水一樣,既不計較,也不爭論。善巧智慧,不傷害眾生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目標。
【第94句】:【禪心佛語】佛教是助政教,寺廟里的和尚可參政而不干治,佛教徒應該積極去關心國家大事,而不要熱衷于追求實際的權力運作。
【第95句】:【禪心佛語】貪睡、困倦、恐懼、憤怒、懶惰、拖延是人性中六種禍患。節制、靜默、秩序、決斷、儉樸、勤勞、誠摯、正直、涵養、整潔、寧靜、貞潔、謙遜、謹慎、敏捷是做人的三十字方針。
【第96句】:【禪心佛語】擁有一棵慈悲心和清貧的境界、人類才能脫離底級趣味兒、靈魂才會開花、才會證入空性、萬物才會嗅到你的芬芳。
【第97句】:嫉先創己,然后創人,擊人得擊,是不得除。《法句經》卷下,利養品如果別人幸福美滿,自己心中就不舒坦,那是消折自身福澤,自我嫉妒毀滅自身。(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98句】: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濃則苦得喝不下。世間的情愛也是如此。——證嚴法師
【第99句】:眼不著色,眼為禪門。耳不著聲,耳為禪門。見色有見色性不著,常解脫,見色固者,常系縛。不為煩惱所系縛者,即名解脫,更無別解脫。——《達摩大師悟性論》
上一篇:成熟低調有內涵的簽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