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英雄杜國富事跡
排雷英雄杜國富事跡 近日,網上一組排雷英雄的無手“軍禮”照片震撼了廣大網民的心。
軍禮無言,誓言鏗鏘。
一句“讓我來”,排雷英雄倒在了血泊中,救下戰友,自身失去了雙手和眼。
一個嚴肅莊重的“軍禮”展示出了排雷戰士對黨的忠誠,對排雷事業的不悔決心。
他們是一群走在“死亡”路上的英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為的是幫人民群眾排除安全隱患,還人民群眾一篇安詳寧靜的熱土。
排雷發明者設計之初,考慮到敵人靠火力轟炸等外力作用引爆地雷,便在地雷材質上做了優化設計。
導致在如今的排雷工作中即使在強火力作用下,地雷毀滅率也是極低的,這就需要排雷士兵匍匐身子,通過絆發、剪線、去除偽裝物等一系列排雷流程進行排除。
排雷完成后,戰士們還要手拉手徒步驗收雷場。
戰士英雄大多數都處在20到30歲之間,正處朝氣蓬勃,激情四溢的青春。
在這場特殊的戰斗,許多排雷戰士獻出年輕的生命。
或跌入谷底,或頂高溫挖掘,也從未一聲怨言,輕言放棄。
爆炸事故中,僥幸抵住死亡厄運喉嚨的戰士們,有的失去雙腿胳膊,終身殘疾。
這對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來說,同樣是一場巨大的傷害。
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失去健康肢體的人,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
排雷英雄的故事讓無數群眾熱淚盈眶,“上半輩子,你守護我。
下半輩子,我是你的‘眼’,我是你的‘手’。
”排雷戰士杜富國的妻子緊靠在杜國富身旁說。
這世界從來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
英雄事跡讓我們千萬群眾落淚。
他們是新
先進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向先進人物學習心得體會篇一: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學習***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學習了***同志的先進事跡后,感觸很深。
先進人物能夠在平凡的本職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這與他們勤于學習,善于思考,踏實工作,努力進取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通過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我覺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應該做到:一、要養成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的好習慣兩位先進人物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和長處就是刻苦學習,善于思考,他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能夠主動自我加壓,手不釋卷,利用一切工余時間學習,鉆研技術和業務知識,使自身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很快得到提高。
我們要學習他們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是與自己工作的實際需要分不開的。
因為如果不注意讀書學習,不注意知識的積累,不注意研究新問題,思想就會封閉,思路就會狹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辦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難以適應新形勢和任務的需要。
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增強學習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像他們那樣,利用一切空閑時間抓緊學習。
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學會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術努力推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并且要不斷完善學習方法。
要擠時間去學,持之以恒的學,結合現實去學,把學到的知識用于指導工作,反過來在實際工作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
二、要養成勤奮敬業,踏實肯干的好作風兩位先進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
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 給了你什么啟示
他們都是挪亞之子閃所生的子除了、亞蘭,還有以無斯。
亞述--平地之意,是閃的次子(11,22),國人稱他為神,也稱他們的國為他們神的國,京都基勒,其原名就是亞述,國境東至瑪代,南至迦勒底(參15題),西至底格里斯河(即希底結河,創二14),北至亞美尼亞。
其南兩邊都是山地,為牧芻之所。
在亞述境內建有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利鮮四座城(創十11,12)。
關于亞述的事跡和史實,在圣經中有很多敘述(王下十五19,29,十六7-9,十七5,6,十八9-11,十九全,賽廿1-4,卅六全,卅七全,代上五26,代下卅三11)。
亞述國富、重商(王下十八32,賽卅六17,結廿七23)、拜假神和暴虐成性(王下十九37,賽五二4),為選民不應來往的國(耶二18,36,結十六28,廿三全,何五13,七11,八9,十6,十四3),最后必遭敗亡(賽十5-19,結卅一3-17,鴻全,番二13,14)。
亞蘭:--意即高地,是閃的第五子(創十22,代上一17),他的后裔系住于巴勒斯坦東北邊的高原上,比地中海面高約一百五十丈,其寬從黎巴嫩山直到伯拉大河(民廿三7,代上二23),這樣似將米所波大米和敘利亞都包括在內了。
其中間有黑門、何珥兩座大山,又有亞罷拿、法珥法兩大河流(王下五12)。
在舊約時代,亞蘭分為數小國,像大馬色、瑣巴、哈抹、兩河之間的亞蘭、巴旦亞蘭、瑪迦、基述、伯利合等,這些地方在大衛與所羅門年間,與以色列國常有交兵(王上十一23-25,十九10-19),到了先知以利沙的時代,關系最為奇特(王下五1-7,六全,七全,八7-15,十二17,18,十三全,賽七1-6)。
亞述為應猶大王之要求,攻破亞蘭國首都大馬色后,將之改為行省。
此后,亞蘭有時屬亞述,有時屬巴比倫、波斯或希臘。
到了新約時代,便為羅民國的一省,定名為敘利亞(路二2,太四24)。
日后保羅旅行布道曾走遍這地方(徒十五41,十八18,廿3,廿一3,加一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