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童年的感悟
《童年》讀后感 每個人都有童年,并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那么貧苦嗎
不,我們沒有,我們在家里是獨生子,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
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
高爾基從7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著媽媽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沒有,他有的就只有幾件打滿補丁的衣服和一個書包。
然而,他沒有埋怨媽媽,而是更努力得讀書,準備孝敬辛苦的媽媽。
童年這本書記載了高爾基兒時的一些故事,中間還夾著一點點的苦澀,還夾著做人的道理: 高爾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也能成才,真讓我佩服。
高爾基在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數學。
在一節數學課上,老師出了一個題目考在班上的同學,題目是:“1+2+3+4+……+100=
”這可為難了很多同學,他們一個個都很著急,只有高爾基算出來了,等于5050。
從此,老師不會再因為他們家窮而瞧不起他們,而是覺得他很有數學天賦。
我們要向高爾基學習,孔子說得好:“見賢思其焉。
” ★讀《童年》有感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
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
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
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
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
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
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在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著。
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你品嘗;你想要什么,就給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
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
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
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這一類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嗎呢
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去做嗎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
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
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讀后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伙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里嬉戲,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 拎著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后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后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著,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微風挑逗著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悅的勞動中度過的. 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瑯瑯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里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丑事.這里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讀完《童年》后的感悟
舉例07年走進這城市如今已整整6年了,怎么長的時間足與讓我對這座城市的眷戀。
有人說因為一個人懷念一個城市,或者因為一個城市懷念一個人。
但不管是什么,最終我還是離開了。
這次我徹底的離開,不再回來。
我的青春曾在這里綻放,我的夢想曾在這里啟航。
就讓我所有的期許都隨結局隨風散去。
下一站的我會更美好。
我準備好了。
再見了,我的朋友。
再見了,福州。
祝福
調查爺爺礽奶爸爸媽媽童年的生活趣事,和我們的童年比一比選擇感受最深的地方
《童年》讀后感 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
這本小說使我知道了俄國底層人民的生活,使我感觸很深。
高爾基出生在俄國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一個木工家庭,早年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歲走向社會,飽嘗了人生的辛酸。
高爾基以阿廖沙為主人公,描繪了自己的悲慘的童年生活。
阿廖沙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家。
外祖父卡什林是個染坊主,已瀕臨破產。
他性情暴躁、貪婪、自私;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人。
在外祖父家里,彌漫著人與人之間的熾熱的仇恨之霧。
外祖父經常兇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竟然把幼小的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一場。
外祖父海非常貪財,暗地里放高利貨,秘密接受典當。
兩舅舅則天天鬧分家,為了爭奪財產,彼此打得頭破血流。
當我讀道這兒時,我的心十分壓抑,我感到十分不快。
阿廖沙生活在這樣黑暗的環境中,但他并沒有被這種種黑暗的丑事和腐蝕人的靈魂的惡勢力所壓倒,所毀滅,他反而鍛煉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值的人。
我慶幸我不是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
每天,媽媽為了我能健康地成長,為我準備可口的早餐,還親自把我送到學校門口。
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著最先進的教學設備。
老師辛勤地教導著我們。
媽媽總是為我地伙食絞盡了腦汁,而我偏偏是個挑食的人,稍有點難吃,我就堅決不吃一口。
媽媽為了我能有充足的營養,把飯堂里所有的菜都打給我。
每天回到家,迎接我的都是香噴噴的晚餐。
媽媽每天都為我操心,而我有時還不尊重她。
我常常浪費時間,當讀了《童年》后我才知道浪費時間是天大的錯誤。
對比《童年》中的阿廖沙,我覺得很慚愧。
我有如此好的生活環境,但卻不珍惜。
我從阿廖沙的身上,知道了我現在一定要認真讀書,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適當選一部分吧
(這是我的語文作業,但老師要求600字,那我就全部給你吧,你自己看看吧)
小時候居住過的地方心情說說
風景依舊,物是人非世界很精彩~多出去走走~增長閱歷和見識~對自己的心情有好處~
寫一寫初中生活的感受,對初中學習生活的期望(400字以上)
我對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充滿了無限期待,一遍遍在心中描繪著未來的模樣—— 我想,我的新學校將會是干凈整潔的。
處處,處處蕩漾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
一走進校園,陣陣撲鼻的花香迎面襲來,使我心曠神怡。
朝陽里,一束束金色的霞光灑在我身上,讓我倍增自信和朝氣。
校園四周一棵棵茂盛的大樹,綠蔭如蓋,加上那一叢叢艷麗的花朵,點綴在跑道四周的圍欄旁,頻頻點頭致意,陪伴著我的朝來夕往。
我想,我的新教室將會是潔凈明亮的。
教室里,一排排桌椅整齊劃一,在默默地等待著它的新主人的到來。
如墨的大黑板前后呼應,在靜靜地等候同學們來描繪如畫的藍圖。
懸掛在教室中央,將多彩的人生舞臺展現給我們這些求知如渴的讀書郎。
哦
教室是知識的海洋,我們是吸收知識的魚兒,我們將在這無垠的大海里盡情地遨游。
我想,我的新老師將會是和藹可親的。
老師是我們,他們無私奉獻,傳道授業解惑,就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我們前進的方向。
老師會把我們當成他們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一樣照顧,也會把我們當成他們自己的孩子一樣培養。
他們和藹可親,與學生們教學相長。
我們一天天健康長大,一天天茁壯向上,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
我想,我的新同學將會是友愛善良的。
我們之間,會有新交,也會有舊識。
我們年輕,我們活潑,我們友善,我們會在不斷的交往中成為志同道合的好同學、好朋友。
我們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成長。
當朝陽升起的時候,我們并肩步入校園;當鈴聲響起的時候,我們齊聲誦讀篇章;當下課的鐘聲敲過,我們會一起奔向人生的跑道;當夕陽來臨,我們會互道再見,期待著新的一天相逢…… 這就是我向往的初中生活。
那么令人憧憬,那么多姿多彩,那么美妙可愛。
我期待著我的初中生活快快到來
我向往的初中生活 初中是一個美妙的名詞,是我們求知生涯中的第二旅程。
兒時懵懂的我早已羨慕愉快、美好的初中生活。
如今,我即將跨入我的夢想殿堂,心中對初中生活充滿了期待。
我向往時刻沐浴知識雨露的舒適生活。
一走進校園,一陣陣撲鼻的花香迎面而來,使我心曠神怡。
一束束金色的陽光灑在我身上,讓我倍覺朝氣,信心。
茂盛的大樹,美麗的花兒,綠色的草兒都在對我微笑而迎,使我努力不懈。
此刻的我帶著一身的生計開始一天的學習,向學習投注了無限的熱情
我向往學無止境、學而不厭的學習環境。
在知識的殿堂里——教室,和藹可親的老師堅手著無私奉獻的教育理念,在黑板上用粉筆刷刷地寫著,為一批批莘莘學子教授著知識。
學子們有的奮筆疾書,有的認真聽講……整個教師時而鴉雀無聲,時而爭論不休,蕩漾著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哦
教室是知識的海洋,我們是吸收知識的魚兒,在大海里盡情的遨游
我更向往我們成為一名活力四射,如陽光般的好學生。
我們告別了枯燥的小學生活,告別了天真無邪的幼兒時代,踏上了夢想的光明大道,走進了美妙的初中校園。
在那里校規是我們的好友,督促我們快樂向上;同學是我們共赴求知道路上的伙伴,伴隨我茁壯成長
啊,整個校園是個大家庭,我們是其中的一份子,它因我們而美麗。
哦,我向往的初中生活是多么美妙呀
然而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主人應該用自己的力量在校園中描繪出一片美麗的藍圖
我是高中生 我向往的中學的環境必須是優美的。
校園的主體應該是綠色的,因為綠色代表著青春、活力與希望。
這里要有花,有草,有樹,有假山、噴水池和。
將一座座高大的教學樓、科藝樓、才藝展示廳、電子圖書館等連為一體。
教室不必富麗堂皇,但一定要寬敞明亮、冬暖夏涼且網絡化。
校園既要體現現代色彩,又要具有古典風格,更要突出濃濃的科技氛圍。
一所出色的學校,教學質量必須是一流的,要用實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我向往的中學,當然不乏這一點。
一糸列國家、省、市頒發的獎項與證書,一批批考上國際名牌大學的學生都充分地證實他們并不是浪得虛名,而是真正出色的一所學校——敢于奮斗,勇于開拓,戰果累累,總是視昨天為落后的品牌學校。
向往的中學師資必須強大。
由博士生任教我們的語文,加拿大外教輔導我們的英語,物理化學獎獲得者的學生教我們的理化,著名數學家的弟子指導我們數學。
老師的要新穎別致,教學語言要幽默風趣,在不知不覺中把我們引入知識的殿堂,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老師對學生沒有任何抱怨,更談不上鄙視,人人平等,能給予學生關愛,教我們如何做人。
中學,同學不必是美麗的、聰明的,但必須是誠實的、用功的、善良的;班級體必須是積極進取、不甘失敗的,我們能友好相處,互幫互助,共同努力,一起走向成功
我向往的中學必須是…… 啊
校園的一切讓我青睞、向往
我期待著這一天快點到來
我的初中生活 初中的生活里,有快樂,有苦惱,有困惑,有傷心。
太多太多的情感融洽在一起,短短的初中生活變得簡單而又復雜,讓人煩惱讓人回味。
上了初中了,代表著自己長大了,在也不是那個讓人寵著愛著護著的“小公主”,“小少爺”.代表著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自由,不再是一個只會聽父母的話,沒有主見的人了。
雖然有了自由,可生活卻亂得不可收拾;雖然長大了,可有些事情卻不是一個人就不能獨立完成的。
在以前的時候,在學校里什么困難有時老師可以幫上忙,自然輕松。
學習也不是很緊迫,即使自己管不住自己,身邊至少還有嚴厲的爸爸,媽媽。
在家里,自己是被寵著護著,什么事情自己拿不定注意,身邊還有父母呢。
生活過得有秩序,井井有條。
可是上了初中,一切自然都變了。
好象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
在學校小事自己解決。
學校也很緊張,功課又多,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時候,爸爸,媽媽也不太管了。
因為他們覺得上了初中要學會自覺。
在家里,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被寵被護的“小公主”了。
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拿注意,因為他們說長大了,要有主見。
就這樣,初中的生活在混亂中度過。
每一天的生活沒有任何秩序。
初中的生活,遇到苦惱的事,傷心的事總是自己在一旁流眼淚。
在同學面前總是笑嘻嘻的,裝堅強。
其實笑只是掩飾自己悲傷的一面,現在我才懂,”笑中有淚”的含義.因為沒有了以前父母寬敞的肩膀.痛苦時那個肩膀就像溫暖的火爐,就像流浪的小孩找到了歸宿.可是現在,我沒有了歸宿,傷心時只有自己哭的份兒,在也沒有肩膀可以讓自己依靠.因為那個肩膀上靠著的人是從前的我. 個個都說初中的生活自由,輕松.以前我自然也在期待有一天可以快快長大,去享受初中的生活,等到得到了后才知道.原來自由的代價是悲傷.這種代價太大了,也太痛了.讓我一時反映不了. 郁悶的時候,總在想著以前的一切.以為只要自己成績好了,父母也自然會更疼愛自己.可是當自己把在學校里的一切告訴他們時,他們卻只說了一句”努力”.然后又投入工作里.對于他們的冷淡,更是憤起了我的信心.我一直在心里想著:也許父母只是想用那種不屑的延伸來讓我更加用學習去注意他們,吸引他們.所以我在更努力的恢復以前的成績和自己. 初中的生活留下了無數的痛苦與快樂.痛苦是短暫,快樂是永久的.這是我一直堅信的. 也許在你的初中生活里,也有過無數個苦與甜吧. 對于以前的自己,初中生活是個神秘的棉紗,總想掀起它真正的面目,看看里面的驚喜;可現在掀開了,帶來的卻是很多的苦惱,困惑,高興,傷心等等.這個驚喜真的讓自己無法一瞬間去接受.但是它還是一涌而來,想退也退不了.也許這樣一來才回令自己更加會記得和回味初中的生活.
求一篇十八歲感言,班會演講用的
今*月*日,我年滿18歲了。
經歷了花季雨季禮,懵懂和幼稚不知何時在心里歷煉成了一種和感恩。
18歲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度過了充滿無限憧憬和激情的高中時代,我懷揣著夢想與壯志,體會受到尊重的喜悅,享受獲得成功的快樂,領略集體帶給我的沖擊與考驗,在歲月的流逝中緩慢地成長,并最終開始了獨立地思考,嘗試著自己處理問題了。
為了18歲的到來,我做了將近一年的準備。
其間我有過困惑,也經歷了坎坷。
媽媽突然的生病,一度使我懸在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然而最終一切都過去了,我平靜地承擔了這些壓力和苦悶。
回頭想想,其實正是在那段日子里我開始學著自己處理一些以前堆給媽媽的事情,并且明白了媽媽對我的重要,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我更加懂得了珍惜,感覺到了立足社會的不易和追逐夢想的艱辛。
我學會了如何冷靜地面對困難,如何周全地處理問題,還有怎樣用心地與人溝通。
我變得獨立了,我還明白了做人需要一顆平常心。
于是我努力用寬容的心對待別人,用坦然的心面對不利,用感激的心接受嘉獎。
18歲的我,立志要做一個獨立,令父母放心的孩子。
在學校里,當我和同學發生了矛盾或是考試失利的時候,我不會再跑去給媽媽打求助熱線,痛哭流涕,讓媽媽也和我一起難受,為我擔心。
我試著自己找原因,自己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
于是在困惑,迷茫,心情不快的時候,我會一個人坐在升旗廣場的臺階上,靜靜地仰望天空,坐看云起云落。
我會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巧妙的搭成一個長方形的框,看框中的景物,我設想假如現在有一臺相機,我會照整個的房屋,用藍天襯出那個建筑的華美。
或者只擦上一角屋檐,顯示出古典風格的精巧。
有的時候,我也會低下頭來,看看校園中的花花草草,想著古人的那些關于花草的詩句,以排解內心的孤獨與凄涼。
雖然只是我一個人,但那個時候,我是自由的,所以我也是快樂的。
我就像一個身在園林中的游客,欣賞著園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我暫時地拋開了煩惱與壓力,解脫了縛著我心思的韁繩,自由地奔跑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游走于紅白相間古色古香的廊子里。
我沉浸在自己創造的境界里,悠然自得。
這并不是一個小孩子做的白日夢,而是十八歲的我排解失落、迷茫的一種方法。
我沒有因自己的迷茫而羞愧自責,因為我知道每個人成長的路都不是完全平坦的,年輕的我就在這一次次的迷茫與困惑中成熟起來了。
所以當我18歲真正到來的那天早晨,我起得很早,自己靜靜地坐在床上,凝視著鐘表的走針,直到時針對準7點,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起身走到鏡子前看著自己的身影,從容而且青春。
我笑著對自己說了聲:“生日快樂。
” 18歲的生日沒有蛋糕,爸爸送的禮物也很簡單,但我很喜歡。
全家人洋溢著燦爛的微笑,祥和的四口之家坐在一起聊聊天,看看電視,我很滿足了,因為我長大了,成人了。
我不想再一味地向家庭索取東西了,我要回報我的父母18年來的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教育之恩。
就在生日那天,我很想對媽媽說幾句心里話,感謝她讓我的心自由的成長,但我不是一個善表達的女孩,準備了很久的話,最終也沒有勇氣說出口。
直到返校后,我才給媽媽發了條短信,很短很短的短信,但其中傾注了我對媽媽全部的愛:“媽媽,親親”
我想,現在的我,還沒有能力用世俗的方式回報我的父母,即使有,他們也不會接受。
可是我已經十八歲了,我真的應該給那些愛護過我的人一些回報了。
我希望用我的成績和最終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來作為我成人后的第一份回報,獻給我親愛的爸爸媽媽。
我渴望夢想成真,我也會為我十八歲的夢想付出心血。
我喜歡憧憬未來,喜歡想象,喜歡旅游,喜歡攝影,喜歡將心情連同行裝放置在背包里,扛在肩上……我夢想大學畢業后的我能夠云游四海,用手中的快門記錄下走過的每一段路程,記錄下未來日子里有價值的分分秒秒。
用真實的作品反映生活,在探索與追求中承擔自己的責任。
我的夢想不是荒誕的,拿破侖說過:“只要你想象得出,并且堅信它能夠實現,那么通過你的不懈努力,你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 18歲的青春,是色彩斑斕的蝴蝶破蛹展翅;18歲的青春,是堅硬的巖石,有棱有角;18歲的青春,宛如生活在宇宙中有星星閃爍;18歲的青春,宛如處身于城堡,有童話般的夢想。
我愿變成一只雛鷹,這雙翅膀曾因稚嫩而無暇。
承載夢想在18歲到來的時候開始飛翔。
深信青春無畏,所以執著向前,傷痕淚漬,讓羽翼變得更加堅實,回頭看起飛的地點:18歲的天空橫跨過一道絢麗的彩虹,它的光芒可與日月同輝,在宇宙中與天地共享生命的崇高和自然的博大
到小時候玩的地方想寫一句話說說感受
舊地仍在,物是人非。
上一篇:對駕校教練的感言短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