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日英雄邱少云的感受
今天我看了關于邱少云的英雄事跡,他的愛國,愛黨的精神讓我十分欽佩。
1951年3月,邱少云響應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當他來到朝鮮,看到美帝國主義和李承晚匪幫對朝鮮人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他親眼目睹著朝鮮兒童正在遭受著與自己童年時代一樣的苦難,倍加激起邱少云對帝國主義反動派的仇恨。
決心要為打敗美國侵略者貢獻自己的一切。
即使犧牲了自己的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辭。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連隊接受了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是消滅盤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軍,把戰線向南推進。
然而,我軍陣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間,有著三千米寬的開闊地,這是敵人的炮火封鎖區。
要在這樣長距離的炮火下沖擊,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因此,為了縮短沖擊距離,出奇制勝、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我軍決定在發起總攻擊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的前沿。
十月十一日,邱少云和他的戰友奉命到離敵人陣地很近的地方去潛伏,等到第二天傍晚發起戰斗,以便突然地去消滅敵人。
他們潛伏的地方是在敵人盤踞著的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又沒有蔭蔽身體的地形和樹木。
昨天,從這里飛起一只野雞,還惹得敵人打了半天炮呢!現在要他們在這樣一個地方蔭蔽二十多個鐘頭,不讓敵人發現,這是極奇不容易的事情。
在戰士們出發以前,部隊首長特地對他們講:“你們這次去潛伏,要靠巧妙的偽裝,要靠沉著,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潛伏紀律。
那怕有人被敵人子彈打中了,也不能暴露目標”。
戰士們同聲回答說:“請首長放心,我們一定會為了祖國,為了勝利,為了中朝人民,為了早一天的建設新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潛伏好,完成戰斗任務。
” 天黑以后,戰士們秘密地摸到了潛伏地。
他們三個一組,四個一組的分散開來,潛藏在茅草中。
每個人從頭到腳都插上了野草,偽裝得像山坡上的草一樣,涼風吹過,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一同擺動,顯不出一點兒痕跡。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到第二天十一點鐘的時候,敵人盲目發射的一顆燃燒彈突然落在邱少云身邊,并且燒著了他身上的野草。
這時,他要站起來是完全可以撲滅身上的火苗的,他的身邊就有一條水溝,他可以迅速的跳進水里,把火撲滅。
但是,邱少云深切的懂得,要是這樣做,就會被山頂上的敵人發覺,潛伏在這里的幾十位戰友就有被消滅的危險,原定的戰斗計劃也就不能完成了。
我軍陣地上的指揮員看到潛伏地冒起了煙火,連忙命令炮兵向敵人不斷的轟擊,擾亂敵人的注意力。
這時候,邱少云還是沒有爬起來撲滅自己身上的火焰。
火焰已經延燒到了他的頭上。
在這個生死關頭,邱少云緊握著壓滿子彈的沖鋒,看看前面不遠的敵人,很想沖上去和敵人拼了,但是他沒有這樣做。
烈火繼續在燃燒著,燒爛了邱少云的皮膚。
邱少云忍受著難以想像的肉體痛苦,咬著牙,把兩手深深地插入泥土。
然后猛地抬起頭來,用微弱的聲音向離他最近的戰友李士虎說:“勝利,永遠是屬于我們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務了,這個重要的任務就交給你去完成吧!你一定要努力戰斗,中朝的人民在等著我們解放偉大的共產主義新中國,共建美好的家園!”說完,他又痛苦地把被烈火燒著的身體更緊地貼到地上,一直到犧牲時,也沒動一下。
熊熊的烈火燃燒了整整二十分鐘,直到邱少云犧牲后,烈火才熄滅了。
我們那偉大的戰士――邱少云,就是這樣地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力,為祖國、為整體、為勝利,而忍受了肉體的苦痛 ,以至到最后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
我被他的事跡深深的感動著,我被他的愛黨之情感動著,我更被他的勇氣激勵著。
還記得在90年前的中國,列強侵略、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不聊生。
中國的美好的前途究竟在哪里?無數的愛國志士苦苦探索著,尋找著。
而我們現在呢?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新鮮的蔬果、干凈的衣服、毛茸茸的玩具、搞笑的漫畫書、溫暖的課堂……這么好的生活環境,有家人的呵護、老師 的教導、朋友 的友情 ……跟很久以前,戰火紛飛的年代,如何相比。
過去的“和平”,離人們來說,真的是好遠好遠。
今天,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帶領全國人民建設美好家園,開創和諧盛世,中華大地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九十年風風雨雨,九十年歷盡滄桑,九十年勵精圖治,九十年燦爛輝煌,換來了祖國繁榮昌盛,換來了人民幸福 安康。
沒有偉大的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偉大的黨,就沒有國富民強!我們把美好的夢想 層層堆砌,讓高瞻遠矚的目光投向時間的前沿,審視昨天,展望未來,十二五的藍圖已經繪就,請大家沿著金光大道,一步一步靠近我們心中向往的地方。
讓我們暢想美好的明天,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緬懷先烈邱少云的感言怎么寫
緬懷先烈,邱少云的感言可以這樣寫,我非常緬懷先烈英雄邱少云,邱少云為了祖國的人民,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邱少云的事跡與感想
立場堅定,革命意志頑強,遵守戰斗紀錄,犧牲自己,保全更多同志的生命
寫了讀邱少云故事后的感想,結尾怎么寫?
邱少云英雄事跡 中至少有三處內容不符合軍事常識:
【第1句】:邱少云在戰斗前被燒死,他隨身攜帶的武器(如手榴彈、爆破筒等)在燃燒過程中為什么不爆炸
武器是怎樣處理的文中只字未提。
【第2句】:邱少云埋伏的地點距敵人只有60多米,能聽到敵人的講話聲,這讓人疑問。
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燒半個多小時,他周圍的冬草一燒也都光了,居高臨下的敵人大白天為什么不能發現目標
【第3句】:文中資料表達模糊。
一“中午時分”就是幾個小時的誤差,整個潛伏部隊究竟多少人
在山坡的草叢中能潛伏一支多大的部隊
殲滅的“全部敵人”也不知道有多少。
這些數字連老師都不知所云,何況是小學生。
根據百度百科的記載,曾擔任邱少云的排長曾紀有表示,當時在前線潛伏的僅52人,由他擔任現場的最高指揮官,邱少云負責埋伏在最前方剪斷敵人的鐵絲網,而邱少云附近并沒有傳言中的溝水可滅身上的雄雄烈火,他也非第一個陣亡的士兵。
此一說明,或許能多少解開廖忠明教師的疑惑。
然而,文中還提到出勤務時曾經過邱少云老家,并見過他母親,此一語又與“邱少云自小失去雙親”不符,因此曾紀有所言究竟何為真、何為假,仍被打上問號。
而國內一篇網文“邱少云,值得懷疑的英雄”,則提供了不同的訊息。
文中指出,當時邱少云不被認為是一具英雄潛質和犧牲精神的人,甚至對即將執行的潛伏任務充滿不可知的忐忑與恐懼。
該文作者根據多方事實推斷,真實的邱少云很有可能是被燃燒彈直接擊中致死的,不存在所謂“忍痛燒死”。
“邱少云是立即被燒死”的聲音不止一個,2008年10月在網路上便曾引起網友熱議,從醫學角度分析:不過近日有網友用醫學角度分析了邱少云之死后,再引起網友熱議:
讀長征,一夜的工作,我的戰友邱少云后的感想
讀長征感到悲壯雄渾何艱苦
上一篇:對疫情期間的逆行者的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