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父親逝世三周年的深度短文
父親生于一九三八歷九月十六日(?),卒于二零一農歷十一月日,享年七十三歲轉眼間父親離世已三年了。
三年來父親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諄諄教誨經常浮現眼前,也時常會在夢中相見。
確切地說,連父親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天
我也曾問過父親兄弟三人中唯一在世的二伯,他也不知道父親的生日。
但人總得有個生日吧,于是媽媽的生日也便成了父親的生日一起過了。
父親童年不幸,歷盡苦難。
父親兄弟三人,父親最小,在其六歲的時候先后失去雙親,從此,寒九三伏,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在同齡孩子圍在父母膝下撒嬌時,孩提時的父親即已飽嘗人間疾苦,后期又和大伯二伯分離,無家可歸,幸虧被離家二十多里的一戶好心人家收養,從此雖然有了所謂的“家”,但生活的艱辛和缺少父母疼愛的幼小心靈,依然伴隨著辛酸和凄然
直到在18歲參軍入伍的時候,在公社武裝部的政審過程中,才偶然的與二伯相聚,在那個物質生活非常匱乏的年代,生存才是第一需要,雙親已故,兩個哥哥尚幼,除了父母那會有人記得父親的生日
應該說父親的人生從小開始就充滿了坎坷和磨難。
父親性情溫和謙遜,慈愛有加。
可能是因為童年的不幸造就了父親成年后堅韌不屈和溫和的性格,父親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從小到大的記憶中從未見過父親生氣發火,總是和顏悅色,一臉的笑容,即使我們做錯了什么事,也從不打罵,甚至沒有大聲的呵斥,但事后會給我們講很多做人的道理,從小沒有得到父母疼愛的父親,將自己所遭遇的不幸埋在心底,根本不舍得的打罵子女,只是加倍的疼愛我們。
父親堅韌頑強,宅心仁厚。
父親自6歲離家,18歲參軍入伍,退伍后在村里擔任了多年的村干部,人緣極好。
文革時期村內的派系斗爭、自己親手培養的村干部離心離德,還有村內強勢人家的欺侮……,所有的這些事情父親總是大度的包容,豁達置之,從不耿耿于懷、與之計較,表現出了堅韌頑強的性格。
“是非曲直任評說,日久自然見分明”。
果然多年之后各自都有了不同的結果,至此我便明白了許多做人處世之道,但更佩服父親的寬大胸懷。
父親與人為善,不貪不占。
父親性情隨和,做事講究原則,擔任村干部多年,從不占集體的便宜,口碑很好。
80年代在鄉里上班時,辦公室同事敞開的抽屜里,放置了大量剛收的還未來得及清點的現金,父親發現后便找來鎖將其鎖上,等同事回來后再交給他,為此同事非常感激,即便多年后同事和父親回村務農也一直保持深度交往。
父親善良熱心,樂于幫忙,南莊北疃、鄰里之間遇人有求,總是力所能及,傾心相助,鄰村一戶人家因為父親幫了其大忙,至今還一直當親戚走動。
父親知書明理,豁達樂觀。
父親雖然讀書不多,但明事理、辨是非,更是寫得一手好字,在那個年代的村里也算是文化人了。
應該說童年的磨難和坎坷對父親影響很大,望子成龍,跳出農門應該是那個時代父親的美好愿望。
我們家中子女多,都是出生在60-70年代困難時期,當時的物質條件和生活水平極差,解決全家人的溫飽是父親的第一要務和主要責任,但父親(除大姐外)都能將每一個子女送到學校讀書,生活雖然艱辛,但父親卻想方設法培養我們學習,讓我們盡己所能完成自己的學業,體現了父親對我們子女的殷切期盼。
記得我在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老師讓第二天帶2元錢的書費,否則不讓到校,因要的很急,父親一大早就去鄰居家借了錢給我而沒有耽誤上學。
在讀初中的時候,家中條件已好了很多,父親當時也到了鄉里工作,離學校也很近,于是隔三差五地給我改善伙食,而自己卻省吃儉用,只是我很不爭氣,貪玩厭學,最終也沒有達到父親的預期。
父親一生勞苦,甘受清貧。
媽媽去世后,本想讓父親來城里居住,但父親只住了二十多天就掛念著家里的菜園回去了,本來說好回家收好菜后就回城居住,不曾想那次的回家竟成了永別。
我不是那種有能力的人,沒有金錢給不了父母物質上的滿足和保障;沒有權勢給不了父親家祖的榮耀和驕傲;所以多少年來父母一直住在老家普通的房子里,居住條件和環境始終沒有得到改善;即便還有一點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的心思,有時也力所不及,能做到的只能利用空閑的時間,盡可能地多回家幾趟,盡可能地滿足父母的簡單需求,盡可能地讓父母滿意,但最終也沒有讓父母達到物質生活的隨心所欲,想起來真是愧疚
父親善解人意,細心體貼。
自2006年母親手術后病情轉移,父親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母親,雖然家里不再種田養畜,但閑不住的父親仍然整理著菜園,間或在路邊種點紅薯、黃豆;一旦母親需要趕集、串親,父親就會用三輪車載著母親一同前往。
尤其是在母親病重期間,身體每況愈下,幾乎每周都要去醫院打針或是輸液,父親總是獨自陪伴,從來沒有麻煩子女;后期母親痛疼難忍,整夜的都睡不好覺,父親總是盡心服侍,日夜操勞,從未提出讓子女回家照顧,父親將所有的重擔都挑在肩上,不向我們提出任何要求,不給我們增添任何負擔,獨自一人,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曾想在母親去世的兩個月后,歷盡磨難本該好好享受生活的父親竟追隨母親而去……。
父親關心子女勝過關心自己,總希望我們都過得幸福。
記得剛轉業時,面臨著工作、 孩子上學、購房等多重壓力,對我來說應該是困難時期,父親曾多次問起我的房貸和工作情況,看得出父親很擔心我當時的經濟能力和生活質量,而每每聽到我房貸的壓力減輕及經濟條件好轉之時,父親就會表露出欣慰的神態。
父親的一生雖然極其普通,也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值錢的東西,但他那種堅韌頑強、善良寬容、樂觀豁達的品格是我們寶貴的財富;雖然從小飽受磨難,但決不向命運低頭;雖然家境清貧、但勤勞苦干,用微駝的脊梁擔負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父親的這些優良品質對于我們來說,就是無形的、寶貴的財富。
有父親在身邊的時候,我們沒有覺得什么,看到父親身體尚好,還年輕,總認為時間有的是,有些想法和計劃沒有付諸實施,一再地拖沓,最終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憶往昔,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那時為了所謂的工作,總能在心中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自己解脫,而減少了回家和父母團聚的機會,如今已是“子欲養而親不在”,真是痛心之極。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來得及好好孝敬父親,就已離我而去了,以后即使有再多的時間,也無法孝敬雙親了。
沒有父母的孩子,生活中少了不少的色彩,逢年過節、喜慶之事總與別人有不一樣的感覺,平添了一絲淡淡的憂傷和思念;平時即使有再多的想法也得面對失去雙親的現實。
人們說:“時間是療傷最好的藥物”,對我來說,時間并不會真的幫助我解決任何問題,它只是把原來怎么也想不通的問題和事情慢慢地淡化,變的不再重要了;時間讓我逐漸習慣了孤獨,學會了堅強;時間讓我明白了人生無常、世事難料;時間還讓我學會適應并接受所發生的一切。
父親的突然離世是我一生至今的最痛,三年來每一次撰文祭父都是對我心靈的洗禮,也最能觸動心靈深處最痛的記憶。
“當你真正感覺到痛的時候,才知道‘痛’是什么”,這種感覺無以言表,只能親歷感受。
花開自有花落時,天地茫茫兩不知;又是一年大雪日(父親于大雪節氣的晚上離世),獨思父親淚濕巾。
爸爸,三年來家里一切都好,所有家庭幸福美滿;嘉(稼)已上了一所較為理想的大學;瑞(佳庚)也已上小學二年級,聰明好學,成績優異,這個圍棋比賽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您就放心地走吧。
爸爸,今天兄弟姐妹和所有的親朋好友均到您的墳前看望您,就連二伯也親自到了您的墳前,并給您送去了很多的紙錢和您所需的用品,足夠您在天國終生的享用
聽老人們講,去世之人過了三周年后,魂魄也將遠去,因此在父親去世三周年之際,特撰此文以示紀念,并向父親作一告別。
祝福父親在天堂的生活開心快樂,事事如意
一切都已過去,生活還將繼續……。
不孝兒
父親去世 家人辦喪事需要家屬發言 怎么發
都不知道說什么求發言稿
【第1句】:《悼(五絕)春韻入園香慈嚴卻遠航殘紅誰把酒問夕陽
【第2句】:《別父》清風蓑雨雨紛紛正是人間換景新孰曉天堂傳詔令仙幡度我父親魂
【第3句】:《思父》(七絕)欲翠青山起父塋難別盛世舍親情從此慢步重宵九再見音容夢幾更
【第4句】:《思父》(七絕)春雷轟烈起滄塋難信慈嚴九界行何日再耕隴上地三更夢見淚無聲
【第5句】:《思父》(七絕)醉風醉雨醉思親難孝高堂欲斷魂可嘆鄉愁誰解意幾回夢賦杏花村
【第6句】:《詠梅》(七絕)俏梅傲雪誰人賞獨豎嚴冬落九芳歲月無痕常憶舊思親不覺冷風長
【第7句】:《思鄉》(七絕)微風細雨又秋涼猶抱琵琶對燭傷只恨親情無處訴問君何日下池陽
【第8句】:《七絕憶父》(新韻)常思愛父就職間,為樹清廉戒酒煙。
卸任一身輕自在,回家頓感五糧甜。
【第9句】:《憶王孫·誕辰》枯枝依舊借春青,嫩草芳環九九庚。
塋繞云煙杜宇鳴,泣亡靈,香燭扶搖無應聲。
【第10句】:《想父親》(新韻)人間五月楊花酩,歲歲來勾想父親。
似雪一生化無影,愛花半世散花馨。
【第11句】:《深秋--駐膽心驚》去歲哀身逢驟雨,余生悸夢慟悲風。
籬邊老樹存殘葉,嶺上蒼松映舊容。
青鳥若能傳家信,菊花開盡子孫情。
【第12句】:《浣溪沙 念父》骨血親情喚不回,冥錢飛舞淚難持。
松濤百鳥亦悲啼
隔斷陰陽音信絕,十年冷暖訴誰知
夜臺長睡忍相離
【第13句】:《祭父》(七律)如戲人生道盡愁風花雪月夢悠悠提筆亂舞紅塵事攜酒輕吟四海收一枕相思何處憤滿膛鄉恨問誰求慈嚴駕鶴仙游去唯有詩詞祭杏州
【第14句】:《秋思》(七律)遠山楓葉漸紅妝湖上殘荷入暮香一地寒霜秋統領半盤棄子影無雙人生如戲時光短歲月留痕日記長欲賦太平無翰墨只題雜亂有文章
【第15句】:《春傷》(七律)東風獵獵送寅春細雨綿綿潤景新歲月無聲多少事人生慢步幾回真青瓷盞具今還在綠水茶香不見人把酒澆愁添亂緒扶鋤揮淚葬花魂
【第16句】:《思父》庭外梅蘭迎遠客,嚴君異域歸猶
橙黃碩果曳枝頭。
凝眸似父笑,神黯淚長流。
三月桂花香滿院,相偕共逗彌猴。
天倫慈愛永停留。
陰陽音信斷,蒼雁望兒愁。
【第17句】:《七律(新韻)傷情》蕭瑟寒風凍骨骸,凄涼蒼雁漫天哀。
神形已倦紅塵冷,軀體只合白雪埋。
慈父溫情終幻化,幼兒孝意豈疑猜。
籬菊獨立猶江岸,悵望渺茫薄霧來。
【第18句】:《西江月·睹物思親》春雨黃花遍地,寒風落葉何移
杜鵑泣血淚濕衣。
泉下嚴君會意
丹桂花開幾次,田七葉綠之時。
音容宛在總追思。
夜夢君顏醒泣
【第19句】:《鷓鴣天》一隔陰陽兩不知,十年夢碎自憐惜。
歸來惟見遺容笑,揮手常為幻影癡。
思往事、記依稀,團圓竟是斷腸時
聞人盡孝心酸澀,唯有撰文慰楚凄。
、
【第20句】:《七律·憶父親》(新聲)夢里千回憶父親,醒來淚水濕衣巾。
生前歷歷慈祥貌,耳畔時時肺腑音。
處世隨和憑睿智,持家儉樸靠恒心。
今朝不戀功名利,他日更需手腳勤。
還有一些懷念逝去父親的句子供題主參考:
【第1句】:獨自走在黃昏的路上,吹著涼涼的風。
在夕陽西下的襯托下,秋的枯黃簌簌落下,翩然起舞與枝干告別,是那樣的不舍。
而我對爸爸的思念正像那依戀著大樹的葉,想著、想著,眼角的淚不禁潸然而下。
【第2句】:望山息園,是我為父親選的家,等著群山蔥綠的時節,父親就可以長眠在那里。
【第3句】:深夜的窗外,回憶是陳舊的憂傷,想念的淚,想念的痛,在午夜夢回,總是忘不了父親那眼角淌下的淚水…
【第4句】:春暖花開,也沒有轉好這幾日的心情,思念故去親人,心里覺得郁悶。
轉眼三載,父親的音容偶爾的會出現在我的夢里,還是那么瘦弱,間或地去看他的遺容,心里甚覺悲涼,可是今年的清明,父親的那張大照片,也要隨他去了。
父親去世兩周怎么寫懷念句子,養育2兒兩女:還照顧孫子孫女外甥外甥女10個:怎么寫
父親,你在哪放心兒我過的挺好的。
父親,若有來世,我一做您的孩子,把今生的緣分延續,生的遺憾補全,把今生的恩情加倍報答
父親節,愿天下所有失去父親的兒女,為父親祈愿,祈愿父親在天堂一切安好,院天下依然擁有父親的兒女,對父親盡孝,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報
親愛的老爸:樹木的繁茂歸功于土地的養育,孩子的成長歸功于父母的辛勞--在您的博大、溫暖的胸懷里,真正使我感受到了愛的奉獻
在屬于您的父親節里,請容我致謝
為什么父親去世后不過五七祭日不能理發和刮胡須
家里死了老人,守孝之是不能理發,這是漢民族土葬的風“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死之后,三年之內不會轉世,子女在陽間理發,父母在陰間就會受脫皮之痛。
所以古代高官有三年守制,三年不理發。
因為三年太長,故目前有百日不剃頭的,也有五七不剃頭的。
親人去世,五七之前不能剪發,這一習俗是受到古代三年居喪期間不能剃頭的傳統習俗影響的結果。
戴孝期間不能穿紅色衣服、三年之內不能貼紅對聯的習俗,從古代一直延續到現在,這一習俗是對逝者的尊敬;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理發、洗澡、更衣等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古代是三年之內不能辦喜事,現在一般是百天之內不能辦喜事。
只要能夠把對親人的愛與思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就是傳統習俗的核心所在。
尊老、愛老、敬老,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習俗對于維護家庭的和睦團結、社會和諧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在古代,形成了一整套的喪葬祭奠習俗。
中國的葬禮儀式有停尸一說,即人死后要在家中停留三天、五天、或七天不等。
停留的時間都是停單不停雙。
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在古代,有居喪制度。
居喪是孝子們在親人去世后的一段時間內,在生活等各方面的節制。
以此來表達對逝者的哀悼、思念。
傳統習俗認為,嬰兒出生之后三年不離母親的懷抱,時刻需要父母的照料,父母故去后,兒子也應該還報三年,即居喪三年。
居喪三年內,孝子不能在家居住。
需要為父母守墓。
在父母墳前搭個小棚子,穿孝服,睡草席、枕磚頭土塊,以此表達對父母的懷念。
守墓禁忌:不能外出應酬,不能在家居住,不能飲酒,不能吃肉,夫妻不能同房,不能洗澡,不能剃頭,不能更衣,春節不能貼紅對聯。
在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中流行有喪事時禁忌理發、剃須的習俗。
家中有人死亡,男性一旦得知兇信,便在一個月或百日內不得理發、刮臉。
其中的信仰,可能是因為發須受之于父母,所以不在先輩亡故時拋棄之,以示孝敬之心,以表哀痛和思念之情;也有人說,是追憶故人悲傷感懷,不思整理容顏,以表明孝心的;還有人講,不理發、不剃須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形貌,使亡靈不能辨認,以免兇事殃及自身。
前兩種說法都與禮教有關,比較接近,是儒家思想的流傳和影響。
后一種說法則與發須與靈魂有關,以及發須能通過巫術傷害本人的形體等等俗信有關了。
父親去世日與兒子出生日是同一天,有什么說法嗎
這是吉,說明他的爸爸非常非常愛其兒子,會其兒子和親人吉祥如幸福安康;同時預示著他爸爸去世日,也是到西方極樂世界時,是歡喜快樂日,因在父親心里,兒子的生日,是任何一個做父親最快樂最幸福的日子,他的爸爸肯定是去西方極樂世界或天堂,才會在兒子生日這一天去世,只是想以后能同兒子一起互相慶祝這一令人幸福的日子,他的兒子太幸運了,有這么一個好爸爸,在世時,一定是待兒子如掌上明珠,兒子也非常孝順,深得父親喜愛,所以才會到最后一刻去世,去西方極樂世界時,還想著兒子,也要暗示兒子,讓其高興,不要為其過世而悲傷,唯只有選兒子生日這一天,他的兒子定為理解到其父親對其濃濃的深深的愛,他的兒子在其生日時,應歡歡喜喜,紀念父親,祝福父親去了西方極樂世界,同時慶賀自己的生日,感謝父母親,而不應悲傷,更不應心中有絲毫責怪父親的念頭,因其父親是一個非常偉大了不起的父親,有這樣的父親應感到自豪幸福
懷念父親到心碎的句子
苦得錢財一起用,苦得房子兒女住。
苦得一身病您就自己帶走。
眼睜睜的看著您痛,兒無能為力。
只怨兒沒本事。
沒能留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