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故事及感想
抗日小英雄王樸 王樸,也作王璞。
王樸生于1928年,犧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縣人。
他生長在太行山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
王樸誕生在村里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
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占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
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樸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里,王樸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后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樸:“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樸吧
”。
王樸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里,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
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
”王樸面不改色得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樸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樸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
”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
就這樣,王樸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
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編輯本段]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
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了。
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鐘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斗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后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編輯本段]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
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里人打信號。
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
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
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
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
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編輯本段]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里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
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
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
管樺從小就和村里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
求一份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感想
參觀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感想 五一節前,我們滿懷崇敬之情,參觀了位于風景秀麗的十渡拒馬河畔的評析抗日戰爭紀念館,緬懷為了中華民族獨立而浴血奮戰的先烈們。
房山是革命老區。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在這里開辟了平西抗日根據地,作為全國抗日戰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涌現了“老冒山六壯士”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動人事跡。
唱遍神州大地、唱紅祖國大江南北的圣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誕生在這里。
2005年開館的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總建筑面積4350平方米,展覽面積2500平方米。
展覽分為《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論〈持久戰〉的發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平西游擊戰爭的開展和根據地的開辟》《鞏固平西堅持冀中開辟平北》《平西根據地的艱苦斗爭》《平西根據地的發展壯大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八個部分,展出圖片316幅,文物268件。
從不同側面、多個角度介紹了全國抗戰形勢和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過程,重點反映了創建和鞏固平西抗日根據地的全過程。
聽著講解員細致的講解,仔細觀看了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追憶先烈們的英雄事跡的同時,更加敬佩革命先輩們不怕犧牲英勇抗敵的不屈精神,更加感慨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作為新一代的建設祖國的生力軍,我們應該時刻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惜和平,開創未來。
繼承先輩遺志,學習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優良傳統,為理想奮斗到底,做一名優秀的圖書館員,為把國家圖書館建設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工作。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7-29 21:07 7月7日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感想 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里人頭攢動,浩然正氣直沖霄漢
從一個展廳到另一個展廳,回想著中國人民曾經遭受的一次次苦難,我的心情無法再平靜下來,我的眼淚在眼眶里徘徊。
當僅僅看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奸掠、無惡不作,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樣的詞語的時候,心里感到的僅僅是震驚,卻無法感到震撼,而今天的參觀幫我們將詞語和數字還原為現實的一幕幕,帶來的豈止是震撼
熱愛生活的人,熱愛和平的人有誰不想自由自在的活著呢
有誰不想有尊嚴的活著呢
有誰不想幸福的活著呢
沒有誰不想這樣
而在新中國以前的中國,而在沒有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們卻無法做到,甚至連像奴隸一樣活著都成了一種“幸運”和“奢望”
這樣的事實能不讓人震撼么
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的踐踏下,我們的頭顱被隨意的砍下,哪怕你跪地求饒
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的踐踏下,我們的軀體只是用來做活體實驗的材料,被活體解剖、被活體細菌實驗、被活體化學毒氣實驗,根本都來不及跪地求饒
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的踐踏下,我們的女性被隨意的強奸,而后剖膛開肚、切割下生殖器和乳房
被當作慰安婦遭受無數次的蹂躪,只是換取了多幾天的喘息
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的踐踏下,我們僅僅是牛馬不如的奴隸,被驅趕著給他們修碉堡、修工事、修鐵路、挖煤礦……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的踐踏下,我們的兒童僅僅是愚弄的材料,前途是做敵人的幫兇
中國人民想活,日本帝國主義不讓活
怎么辦
中華民族從來是個偉大的民族,熱愛和平,但決不允許日本帝國主義的任意屠殺凌辱
面對兇殘的敵人,中國人民丟掉了幻想,開始覺醒了
她的優秀兒女開始奮不顧身的反抗了
廣大的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始反抗了
我的家鄉也不例外:徂徠山烽火燃起
有一段時間,敵人對根據地進行持續的重復掃蕩,革命隊伍浴血奮戰,情況極其艱難,卻愈戰愈勇,老百姓冒著生命危險進山送飯送藥。
一個漢子的妻子和兒女因為轉移慢了被掃蕩的敵人殘酷殺害,他失聲痛哭,大吼一聲:“我要殺光日本鬼子
”義無反顧的參加革命了。
一個革命戰士,在一次伏擊敵人汽車的戰斗中不幸負傷,他不想連累革命同志,命令他們撤退,他負責掩護,結果最后被捕,被敵人的狼狗撕成了碎片
他的兩個女兒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擦干了淚水,告別了鄉親,在雪夜去尋找隊伍,跑丟了鞋,就赤著腳向前走,最后終于找到了隊伍。
她們都是孩子,像王二小、小兵張噶一樣的孩子,在中國這片不幸的土地上,這樣的孩子又何止這幾個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八年浴血奮戰,偉大的中國人民終于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中國人民從此告別這深重的災難
沒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撫今追昔,我們不能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挨強盜的打!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努力工作,發揮在科學研究中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國家的興旺發達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的感想怎么寫
先寫在紀念館看到的什么,再寫下紀念館中的一些主要人物的事跡,最后感懷下如今生活幸福得之不易,然現實中仍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批判下,指出前輩精神難得,我們應當學習,自己在日后準備如何提高自己全面發展等等
有關烈士紀念日感想的作文400 字
又是一個清明節,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
在這個日子里,我悲痛不已,我雖不能像一些人一樣去祭奠烈士,但我在心中默默懷念他們。
是啊
為了建造新中國,推翻舊社會,是多少先烈們用青春和熱血換來的呀
為了我們美好的家園,他們不惜付出了生命。
他們奉獻了許多,但得到的很少,他們還沒有來得及享受生活便悄然離世。
這我們永遠都比不了。
可是,我們有些人不滿意自己的生活。
他們真是愚蠢,他們竟然不懂得自己安逸的生活是烈士們用青春和熱血換來的
我想,那些為了國家利益犧牲的烈士們雖生命逝去,但精神永存
他們是多么的善良和執著呀
為了我們美好的家園,放棄了一切,難道會有誰能做出比這更偉大的事情嗎
緬懷先烈吧
我們一定會看到自己的不足,我們是祖國新一代的人才,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忘記他們,忘記為我們奉獻了許許多多的先烈。
珍惜我們幸福生活吧
珍惜烈士們用青春和熱血換來的幸福生活吧
2024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藍儀式觀后感作文
今天,是新中國誕生62周年,國慶典禮上場面十分隆重。
上午,舉行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
這個儀式主要向人們傳承著過去的故事和力量,時刻讓后代記住過去一百七十多年走過的艱辛的道路。
致敬儀式是致敬歷史能激發開創的勇氣。
全國各界首都代表一同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開始。
開始,先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全場人員肅立,五星紅旗也隨風招展。
接著,全場人員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英勇獻身的烈士們默哀。
最后,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
戰士們昂首挺胸地走向會場中央,抬起花籃,走到莊嚴而神圣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放下花籃。
轉過頭,那魁梧的身材,站立在神圣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之上,也是值得自豪的。
讀一篇英雄的故事,寫一寫你的感想,急,300字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
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紀念碑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
抗日戰爭爆發后,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
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蕩”的鬼子。
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鬼子發現上當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王二小犧牲后,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
《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
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打動,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1940年河北唐縣兒童團員在執行“安檢”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
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了。
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鐘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斗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后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手持紅纓槍站崗放哨的兒童團員“消息”樹上的小哨兵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
影片主角是12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里人打信號。
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
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
海娃以放羊作掩護,帶信上路。
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
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蘆花村里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
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
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
管樺從小就和村里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了望,捕捉敵情。
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
他參軍以后,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眼前。
于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
新中國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知他的小說改名《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語文課本。
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一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烽火中的兒童劇團:孩子劇團抗戰期間,學生在制作木刻書籍宣傳抗日孩子劇團是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和愛國知識分子創辦的兒童藝術團體。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犯上海,以滬東臨青學校為主的一部分中小學生,自發地在難民收容所進行抗日宣傳活動。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難教育社得知情況后,立刻派人前往,于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劇團。
孩子劇團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抗日救亡愛國宣傳。
小團員在老師的領導下,進行各種宣傳抗日節目的排練,然后再深入到各地特別是抗日前線去演出,宣傳抗日。
孩子劇團的足跡遍及8個省市和幾十個農村集鎮,演出過《樂園進行曲》《猴兒大王》等優秀節目,為宣傳抗日做出了貢獻。
最年輕的抗日組織——抗日兒童團晉察冀邊區第二屆群英會上三個小英雄:張玉芬(左)、牛中才(中)、溫三郁(右)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
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蕩,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鐵蹄下抗爭 戰火中成長——當年的抗戰少年兒童追憶抗日救亡
祭奠英烈感言200字,各位大神,求答案,主要寫祭奠英烈的感想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
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
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
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
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
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
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
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
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戰友聚會感慨押韻句子
參觀紀念館心得體會參觀紀念館心得體會一:參觀紀念館心得體會一早,我們來到紀念碑前,首先橫在我們眼前的是上百層的三組臺階,讓我們為之一振,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也是百色人民對烈士們的崇高的敬意學習心得體會。
我們還是列隊上前,在上去的途中,可謂非常艱辛苦,大家是靠毅力走到紀念碑前的。
走完了階梯,終于看到紀念碑立在那里,百色紀念碑高高聳立,神圣不可侵犯。
在碑前,我們列成四個方隊,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儀式。
敬獻花圈,行禮,重溫入黨宣誓。
讓我們再次對自己向黨和人民作出了鄭重的承諾。
最后由隊長代表班委發表感言,表達我們對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的深切緬懷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隨后,我們來到了紅軍橋,經過一段走廊標志有鄧小平當年的題詞、百色起義前召開的會議等。
我們又來到了百色紀念館廣場,館前有鄧小平雕像,只見他敞開的西裝上露出短小的馬夾,左手插腰,掀起一邊衣角,右腳向前抬起,高高站立,兩眼平視遠方,似乎滿懷信心地看到了革命勝利的大好前景。
紀念館內有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兩個版塊,主要以文物為主要展覽語言,全面展示有關百色起義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突出表現鄧小平的豐功偉績和百色起義革命先輩不畏艱險,勇于犧牲,英勇奮斗的革命精神。
并充分運用聲、光電、多媒體、壁畫、雕塑、油畫、場景復原、幻影成像、虛擬現實等到現代展陳技術再現歷史,突出重點、亮點,增強藝術性和感染力。
館內有白色曙光——中國紅軍第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