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過中秋節和父母一起聊天,有什么感想作業800字
小時候中秋節時,巴望著父母從二十里外工作單位回家,給我們帶來他們單位分發的月餅。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甜。
”那時我們吃的月餅只有一種,稱“生糖月”的月餅,外皮黃色,有些焦斑,正面貼一層密密黃芝麻,背面稀稀拉拉只幾顆,也許是制作過程中掉落在背面上的;里面的陷由沙糖、豆沙、花生、芝麻、麻油等組成,芳香甜口。
記得那時小妹會為多分一個月餅而激動得熱淚盈眶。
母親從來不會給自己留一塊月餅,只用期盼的眼神看著我們快樂地吃。
但我們不會忘記掰一塊月餅,硬塞到父母嘴里。
皓月當空,父親還會給我們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樹”、“玉兔搗藥”、“廣寒宮”等有關月亮的神話。
在那素月清光,食品貧乏的年代,“生糖月”是孩提時心目中最奢侈的甜點了。
至今回味,滿口生津。
讀大學時,中秋節往往與國慶節接近,學校放幾天假,我總借機回家。
父母依然給我們準備好了月餅,這時父母也會留給自己一塊。
看到父母殷切地盼著自己子女長大成人的那種眼神,我總會暗暗決心:“等工作賺錢了以后,一定要買高級的月餅饋贈父母,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月落月升,光陰荏苒。
從商后,獨在異鄉為異客,中秋節月餅只好自買。
“月是故鄉明
”他鄉的月餅總讓我感覺不到家鄉的那種芳香甜滋味道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也只能通過長途電話,給在遙遠家里的父母一個問候。
仰望窗外深邃的夜空,一輪圓月,淡淡的幾片浮云在周邊流動著,宛如游子的縷縷思念在涌動;柔柔的月光,彷佛慈祥父母目光的關切。
今夜月明人盡望,中秋望月難抑懷
辦了企業。
公司的管理人員說:“中秋節分月餅麻煩,不如就給員工節日費吧
”我斷然拒絕:“不
一定要分月餅,中秋月餅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秋節分月餅也是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一種人文關懷。
再給每位分一箱蘋果,祝愿大家在中秋佳節合家團圓,平安幸福,盡享天倫之樂
”我想象著公司的員工子女們,也像我小時候過中秋節一樣,巴望著父母從單位里帶回月餅的快樂情景。
此時,我也不會忘買一盒高級的月餅送給父母,且總是當面打開,給父母看看“高級”的月餅,耐心地對各種不同味道作了詳細地介紹。
獲得了父母嘖嘖夸贊而心滿意足。
與其說是對他們問候,不如說是彰顯自己已有所事成,能讓父母放心了。
父母會樂滋滋地留用,看得出父母的喜悅心情比月餅還甜。
我心頭涌上了一種得意洋洋的快慰
月圓月缺。
物換星移。
現在是為自己的孩子過中秋節了。
月亮依然圓圓,月餅更加豐富多彩,各式各樣,琳瑯滿目。
也許物質生活的豐富了吧
平時孩子們的零食多得像在天天過中秋節。
無法看到孩子們像我小時候過中秋節那樣,熱盼著吃月餅的快樂樣子。
物是人非,父母已離我仙去,能見到他們只有在夢里。
那輪沉淀了聚散離合,還有芳香甜滋味道與月下凄美神話的秋月。
望著本要送給父母的那份月餅,緬懷痛楚油然而生,月餅只能請明月遙寄給在天堂父母。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情不自禁望斷明月淚
孩子寫了一篇中秋節日記,家長應該怎么寫評語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天,人們坐在月亮下賞月光、吃月餅。
這不,趁著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也開始賞月光、吃月餅了。
我們全家人圍站在陽臺上,把大團圓月餅分成幾塊,分著吃。
這時,我望向了遠處的月亮。
雖然說“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圍繞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云。
這時,我想起了遠在他鄉的好朋友----苗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這句話描述了我此時的心情,不知她現在是否也在望著月亮,思念著遠在他鄉的我呢
只是月亮似乎讀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經消失了,仿佛在告訴我不要太悲傷。
現在的月亮特別明亮,圓月像一只雪球高懸中天,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
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
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溫暖著我的心。
我覺得太陽的溫暖過于熱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這溫柔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地恰到好處。
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
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掛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
月光照得樹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
婀娜多姿的柳樹的稀疏的倩影,別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訴我: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
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
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那天,相傳,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廣寒宮里的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
我凝神望著月兒,口里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著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家鄉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幼兒園家長感言怎么寫
轉眼,孩子入習快一個學期了,在這一段時,已經能很好的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是我們做家長感到最欣慰的,范文之心得體會:幼兒園家長心得體會。
在全體教師們辛勤的培養與備至的關懷中,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真切地感受著他一點一滴的變化,真是高興在心里,感激在心中。
在此代表全家向幼兒園的領導及全班的老師對孩子耐心細致的保教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孩子入園以來,老師們以極大的愛心、耐心、責任心關心他、愛護他,用鼓勵、賞識、參與等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她,把愛滲透到他幼小的心里。
現如今,孩子的小臉上時常掛著開朗自信的微笑,語言表達能力更是有了明顯提高。
更難得的是,幾位老師對家長都很周到熱情,經常同家長保持良好的聯系溝通。
梁子傲原本是一個害羞、內向、怕生人的孩子,通過在幼兒園四個多月的成長,逐漸變成了一個開朗活潑、懂禮貌的男子漢了。
孩子的這些變化離不開老師們的諄諄教導。
老師們在教育中能做到育教寓樂,讓孩子在游戲中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在游戲中學到很多知識。
我們深深明白孩子的點滴進步得益于園長的直接領導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
老師們一整天與孩子們相伴左右,不僅要教授教育教學課程,還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工作量很大,十分辛苦,但她們毫無怨言,總是滿面笑容的把快樂帶給孩子們,是孩子的“好媽媽”。
老師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每次去幼兒園接送孩子,總看到她們在忙這忙那,沒有歇息的時候。
她們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
說實話,開始我們把子傲送到幼兒園也是不太放心。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幼兒園的老師對孩子的照顧細致入微并能從幼兒教育教程方面入手,與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對老師有了依戀的情感。
現在,每天去幼兒園成為子傲最開心的事情,作為家長,我們深刻了解孩子的點滴進步和老師的關心、照顧和教育分不開的,心中感謝老師們。
每逢要有活動的時候,我們全家都期盼著那一刻早點到來,希望能夠在各位老師的帶領下,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學習、一起娛樂。
此舉不僅拉近了教師與孩子的距離,更增進了家長與孩子的親情,也使我們深切感受到幼兒園科學系統的學前教育與縝密高效的計劃安排。
活動中,不難看出老師們的精心準備,不難發現小小活動的新創意。
我們都可以從中感受到老師的熱情、專注和愛心。
每次參加活動都可以看見每位老師她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每個老師之間都是那么朝氣蓬勃,對待每一個家長、孩子都是那么熱情,讓我覺得幼兒園如同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我們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
把孩子交給你們,我們全家都放心,都滿意,都幸福
千言萬語,傾訴不了對各位老師的感謝之情,我們很開心、我們很欣慰、我們很榮幸,孩子在起步階段有幸進入到富有責任心、愛心和奉獻精神的幼兒園。
我們相信,孩子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幼兒園生涯是孩子一生中接受的最為重要的啟蒙教育,作為家長,我們從心底感謝園領導及全班全體教師對孩子成長所付出的辛勞與汗水。
祝園領導及全班所有老師工作順利
祝小朋友們健康快樂
親子過中秋感言或是日記
日記把你每天的精彩時段記錄保存下來,有的是你高興,有的是你心里難過的時間,這么有意義的事情怎么能讓網友代替你寫呢,快去自己寫屬于自己的日記吧。
家長感言怎么寫
“花好月圓人團圓,迎風賞月合家歡。
”花好月圓,是指美好圓滿。
在這個中秋節意義卻不一樣。
首先,是在建國六十三周年喜慶的氣氛之后來臨的,天地同慶。
其次,本次中秋節的月亮是雖然很小,但是很高,讓賞月的人,仰起頭來看,就讓月亮更加高高在上。
月圓如鏡,在月光下,我們也許正在庭院中觀賞者皎潔的月亮;也許正和家人團團圓圓的,在大圓桌上吃團圓飯;也許你正在電視機前,與家人吃著月餅,但這一切現代人的方式,與古人大不相同。
古代詩人在中秋之夜,仰望著天空,時不時感嘆幾句。
古人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們給予了月亮許多美麗的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這些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讓月亮、讓廣寒宮更加生機勃勃。
花好月圓,其中有一個“月”字,它不僅代表著月亮,還代表著大家最喜歡吃的月餅。
月餅古人要做成蓮花狀,而且還必須得吃時令水果,比如西瓜、蘋果、李子……而且西瓜還得切成蓮花狀。
說明,古人對月亮也是寄托著一種團團圓圓,對月亮的傾訴……中秋節還代表著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
我們不從別的說起,就從中秋節餐桌上少不了的酒說起吧
中國有句古話“無酒不成筵席”。
以前小時候,我清楚地記得,老爸在除了重大節日上,買的都是二鍋頭白酒,現在各種各樣的國宴酒也紛紛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上。
中國三十年欣欣向榮的發展,讓老百姓的家庭在各種佳節上,也能過得非常的舒適。
不僅是中國人在自己的中秋佳節上吃上月餅,連外國友人也紛紛效仿中國的月餅。
現在的月餅價格不等,有十多元高至幾百元不等。
原來,老外也喜歡吃月餅。
頭上廣寒宮中的嫦娥可能在桂林中翩翩起舞,地上的人們正在桂花盛開的中秋里,吃著月餅。
但是,在這花好月圓的中秋之夜,親人應是同歡聚。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我們身邊。
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中秋節的來歷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
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
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
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
“每逢佳節備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愿。
我爸爸是位電視新聞工作者,因為忙于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都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
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
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家長感言一句話
希望是快樂的種子,而你是一滴水,把種子澆灌,讓我心中充滿希望,在太陽照耀下,成長為果實。
這太陽就是你的笑容,果實就是我的幸福。
我愛你,希望你一輩子開心
上一篇:孩子考試成績不錯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