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子的婚禮上父母該說些什么
新郎父母祝酒辭 兩位親家、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好
今天我的兒子與XX小姐在你們的見證和祝幸福地結為夫妻,我和太太無比激動。
作為新郎的父親,我首先代表新郎、新娘及其我們全家向大家百忙之中趕來參加XX、XX的結婚典禮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
感謝兩位親家…… 緣分使我的兒子與XX小姐相知、相悉、相愛。
到今天成為夫妻。
從今以后,希望他們能互敬、互愛、互諒、互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勞的雙手創造自己美好的未來。
祝愿二位新人白頭到老,恩愛一生,在事業上更上一個臺階,同時也希望大家在這里吃好、喝 來
讓我們共同舉杯,祝大家身體健康、合家幸福,干杯
◆新娘父酒辭 各位來賓、各位至親好友: 今天,是我們X家的女兒與X家之子舉行結婚典禮的喜慶日子,我對各位嘉賓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坦誠的感謝
今天,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因為在我們的祝福中,又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在這喜慶的日子里,我希望兩位青年人,憑仁愛、善良、純正之心,用勤勞、勇敢、智慧之手去營造溫馨的家園,修筑避風的港灣,創造燦若朝霞的幸福明天。
在這喜慶的日子里,我萬分感激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婚禮的各位親戚朋友,在十幾年、幾十年的歲月中,你們曾經關心、支持、幫助過我的工作和生活。
你們是我最尊重和銘記的人,我也希望你們在以后的歲月里關照、愛護、提攜兩個孩子,我拜托大家,向大家鞠躬
我們更感謝主持人的幽默、口吐蓮花的主持。
使今天的結婚盛典更加隆重、熱烈、溫馨、祥和。
讓我再一次謝謝大家。
干杯
奧運英雄的故事
最近我糾結件,\ 我快結婚了嘛,\ 朋友我都想請,\ 但想到這么聯系了,人家掏份子錢的時候反而找上去了。
\ 細想想這不惡心人呢嘛
\ \ 所以我就在這兒大概說一聲,\
【第9句】:13號辦事兒,禮拜六。
\ 有興趣參與的跟我言語一聲。
\ 我跟您說路咋走。
\ \ 人情份網就是這樣,有來有還。
\ 仔細想想真是麻煩,\ 羞于打這些字,\ 讓大伙見笑了。
相戀七年,結婚感言詞
從校園到婚紗,從未知到成熟,相戀七年,我們一起度過了七年之癢,但是每天你都讓我過得有意義,謝謝遇見了你,謝謝人生有你的陪伴。
二十年前的相片用什么句子來形容
【第1句】:時間紙包也停不住,只有小相冊記錄了那一刻的停留。
停留在歲稚嫩的照片錄了我小時候的有趣事情。
照片,一年一年的過去了,從剛開始的新照片變成了老照片。
一張一張的照片,像是一把鋒利的刀,把時間剁的一段一段的,有條有理。
【第2句】:當初,這老照片也是新的,只是,時間湮沒了它。
一天,新照片也會變成老照片,老照片越來越多。
你覺得它們是什么
它們應該是一個人成長的印記,就如,大樹有你年輪記錄它經歷過的一樣,老照片記錄了我們的成長。
【第3句】:四處觀看,發現每位同學的每一張照片都各有特色,韻味不凡。
看,伊雪柔身著艷麗的維吾爾族服裝在閉目養神;看,邵可正站在道路旁淘氣的撅起了屁股,看,顧超正在為第一次戴上紅領巾而笑得合不攏嘴……看著同學們一張張陽光、天真、幼稚的照片,我笑了……、我看了看舊照片,抬頭看看窗外的一切,高柳林立,寬闊筆直的馬路,川流不息的車流。
三十年如驚夢,與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年輪,不過是窄窄的一圈,但是,這照片見證了祖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滄桑巨變。
作為21世紀的少年,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茁壯成長。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我想,我們應該更好地利用優越的物質條件,將祖國帶向更美好的明天
【第4句】:看著這些昔日的新照片,心中會有一股暖流。
但我卻又不能在這“過去”停留太久。
時間是不允許我停留的。
現在發現時間短了,原本覺得挺長的暑假,卻需要做出許許多多的安排,上午起床時間是各暑假以來首次突破,但我還是覺得時間不夠。
想童年時光,不由發出如此感慨,真是一種巨大的荒廢呀
【第5句】:一個百天的嬰兒,頭戴雪白的棉帽,胖嘟嘟的小臉上嵌著溜黑的大眼睛,在白帽的陪襯下顯得更可愛了。
旁邊站著一個三歲左右的男孩,穿著媽媽親手縫制的虎頭鞋,手扶著那嬰兒坐的椅子。
——就是這樣一張黑白的照片。
【第6句】:因為照片是記錄了我們人生中成長的步伐,記錄了許多甜蜜或悲傷的一瞬間。
照片見證了我們成長的點滴,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兒時的天真、少年時的率性。
每一個回憶都是那么珍貴,每當回憶時,就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時的可笑,就好想讓時光逆流回到以前,讓一切從頭再來,仿佛以前都是一場夢,我總怕夢會突然醒來,真想讓美好、幸福的一瞬間的心情也被定格下來,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第7句】:那張照片,背景是大紅色的,我坐在粉色的沙發上,這些璀璨的顏色映襯著我的臉紅撲撲的、粉粉嫩嫩的。
再乍一看,頭發怎么這么少啊,少的都看不見了,只有幾根忠心的頭發守在我的小腦袋瓜上。
當時穿的是小的可愛的粉色嬰兒服,包裹的真像個小肉球。
每當父母看見這張照片,都會說:“瞧
你看你小時候多么胖啊,全身都是肉嘟嘟的
頭發少的都能數出來。
”也許,我百天時給父母的印象就一直是個小扁頭吧
還真的不得不承認,照片的確幫我儲存了童年,鎖住了我小時那天真爛漫純真無邪的笑,固定住了我當時的無憂無慮的快樂。
【第8句】:爺爺的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小筆事,都是兒女們對老人的一片孝心。
爺爺一有時間就拿出影集來翻看,回憶那些幸福、快樂的時刻。
【第9句】:走到自己的小報前,許多同學都在我的照片前議論起來,聽到那聲聲贊嘆,我不禁想起前天找照片并編輯制作的情景。
仿佛又想起兒時天真的笑臉;想起在海南潛水的快樂場面;想起聞著樹葉尋找春天;想起自己騎著牦牛在草原奔走……啊,我長大了,美妙的時光已經逝去,可美妙的生活又迎面而來。
【第10句】:古老的照片煤制油黑白兩色,但它能記錄下以前瞬間的幸福和憂慮,它經過歲月的沖洗只有,邊角旮旯兒已泛黃,但這古老的紅的,這深沉的黃色,卻將這一刻保留了下來,是它成為永恒……
【第11句】:另一張,我卻不知是誰的。
看著照片像是很古老:照片是黑白色的,而且四周已經泛黃。
照片上有一位慈祥著母親,懷里緊緊地抱著她的孩子,站在又低矮又破舊的房子前,她笑的那樣的甜……看上去這位媽媽是那么的愛她的孩子。
【第12句】:在我小屋的墻上就貼著一張10寸大小的彩色照片。
那是一張日出的照片。
照片上一輪火紅的太陽剛從大海上升起,把天空照得火紅火紅的,海面上映著一道金色的光芒。
在粼粼的碧波中有四五條小漁船。
在海邊的礁石上還站著一些看日出的人。
【第13句】:每當我翻開相冊,隨著一張張照片沉浸在一段段幸福的回憶時,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情。
【第14句】:在一張照片前,許多同學從那兒走過都會抬駐足品位一番,那便是好友陳秋宜在海南精彩剎那。
天湛藍湛藍的,海和天連在一起,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再加上那金色的沙灘與她燦爛的笑容,好不漂亮
一旁的旁白更是讓人有身臨其境,如詩如畫般美妙,可真稱得上是一幅杰作。
【第15句】:照片,可以保留生命中精彩的一瞬間、驚險的一剎那,讓時間永遠定格在那一刻;照片,可以保留我們兒時最珍貴的記憶,記住我們童年最可笑的舉動;照片,可以錄下我們從一
求婚禮上的真情告白~~新郎和新娘的都要
新郎:今天我一定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拉起新娘的手)因為我的手中緊緊抓住了下半生的幸福,(深情望著太太)還記得我們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嗎
有歡笑、有淚水,有太多屬于我們兩個人的記憶,我想,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把我們引入婚姻的殿堂,而這股力量就是愛吧,有你的,當然也有我的。
我想借這個機會感謝岳父岳母大人,感謝你們把如此漂亮、賢惠的她帶到這個世界,也感謝你們把她交給我,請你們放心,我會用自己的全部讓她過得快樂過得幸福。
老婆,不管將來的日子有多困難,我們永遠拉著手,一起度過好嗎
(一個吻送到新娘的臉頰)新娘:(腦袋依偎在新郎的肩膀,俏皮的說)老公把我的心里話都說了,我們一起創造美好的未來吧。
如何鑒賞幾米和王小波的書
幾米的作品廣受歡迎,原因有三:一是它充滿都市感,一些人們非常熟悉、但敢想不敢言的感覺;二是它的圖畫細致得使人愛不釋手,圖為主、字為輔的形式很新鮮;三是它的故事簡直是一個寓言,從前只有寫給小孩的,現在成人也有自己的寓言和童話。
幾米,男,臺北市人,天蝎座,吃素,已婚,有一個女兒。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十二年,現在在家工作,為報紙、雜志等各種出版品畫插畫。
1998年開始個人的繪本創作, 作品展現出驚人的創作力和多變的敘事風格, 并在臺灣燃起繪本創作熱。
幾米的作品個人風格強烈, 呈現獨特的生命風景,深情而迷人。
作品廣受喜愛。
美、法、德、希臘、韓、日等國皆有譯本。
…… 幾米以精美細膩的圖畫,配上新詩一樣的文字,描繪出都市人的感慨、幻想與夢。
1998年開始首次的繪本創作,即讓圖像成為另一種清新舒潔的文學語言,在他的作品里營造出流暢詩意的畫面,散發出深情迷人的風采。
目前已擁有7本廣受大家喜愛的作品,并賣出美國、德國、法國、希臘、韓國、日本等多國版權。
幾米的作品廣受歡迎,原因有三:一是它充滿都市感,一些人們非常熟悉、但敢想不敢言的感覺;二是它的圖畫細致得使人愛不釋手,圖為主、字為輔的形式很新鮮;三是它的故事簡直是一個寓言,從前只有寫給小孩的,現在成人也有自己的寓言和童話。
他的《向左走·向右走》一書,講的是一男一女住在同一幢大廈比鄰的單位,只因為每天出門時一個習慣向左走,一個習慣向右走而錯過對方,雖然,也能相遇,可惜愛情在命運撥弄下,萌芽卻成長不了。
這是幾許都市寂寞人的生活反映。
從1998年開始出書至今,幾米共有四本故事集、兩本專欄結集和一本畫集,創作量驚人。
他說:“我腦中有很多故事,往往一本沒畫完,其他的故事又來了。
” 幾米接受工作的原則,是只做自己懂的,他說:“自己覺得還可以的都會做,但曾經有人找我畫電影明星漫畫、政治漫畫,這些我都不會,所以我畫的都是副刊、文學的東西,由編輯替我定位好了。
” 幾米。
男。
臺北市人。
天蝎座。
吃素。
已婚。
有一個女兒。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
曾在廣告公司工作 十二年,現在在家工作,為報紙、雜志等各種出版品畫插畫。
1998年開始首次的繪本創作,即讓圖像成為另一種清新舒潔的文學語言,在他的作品里營造出流暢詩意的畫面,散發出深情迷人的風采。
目前已擁有7本廣受大家喜愛的作品,并賣出美國、德國、法國、希臘、韓國、日本等多國版權。
幾米得獎紀錄 2001年 地下鐵 2000年 黑白異境 森林唱游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1999年 向左走向右走 誠品年度推薦選書 金石堂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 聽幾米唱歌 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 月亮忘記了 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 民生報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 1998年 森林里的秘密 中國時報開卷最佳童書 民生報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 微笑的魚 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 幾米的報紙專欄 照相本子(自由時報 花編心聞版)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中國時報 居家周報) 幾米個人專屬網站 聽幾米唱歌 幾米網站: 幾米的信箱: grimm3@王小波(1952——1997)是目前中國最富創造性的作家,他是中國近半世紀的苦難和荒謬所結晶出來的天才。
他的作品對我們生活中所有的荒謬和苦難作出最徹底的反諷刺。
他還做了從來沒有人想作和做也沒才力做到的事,他唾棄中國現代文學那種軟,傷感和諂媚的傳統,而秉承羅素,伯爾.卡爾維諾他們的批判,思考和想象的精神,同時把這個傳統和中國古代小說的游戲精神作了一個創造性的銜接。
王小波的文學創作獨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卻不乏理性精神,特別是他的“時代三部曲”。
“時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組成,分別是《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
在整個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劇精神和幽默風格述說人類生存狀況的荒謬故事,并透過故事描寫權力對創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制。
至于故事背景則是跨越各種年代,展示中國知識分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命運。
事實上,王小波最過人之處,無疑是隨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來的對話體敘述,并變換多種視角。
表達手法方面,他擅于用江洋恣肆的筆觸描繪男歡女愛,言說愛情的動人美麗場景及勢不可擋的威力。
其成名作《黃金時代》,文學界的評譽甚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編輯白樺更說:“《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小說全槍斃了
” 他的小說其實一直不大被出版社接受,也是因為文章中的性描寫。
其實這些文字不如賈平凹等人的小腳文學來的露骨,也不如其它人如莫言寫的一樣媚俗,只是比較直率罷了。
在新時期文學領域中,性禁忌依然存在,這原因涉及到中國人的文化傳統、社會心理、倫理價值等一些更深的層面。
拋開以上熱點不談,從沒有看到有人用這樣的筆法寫作。
在王的小說中,你可以看到,歷來文學所謂真實性的規則全都被從容跨越了,他用了不同的修辭方式來寫小說,大量的即興發揮、錯位的角色語體,寓莊于諧,寓文雅于粗野。
讀者可以在其中感受澎湃的想象力。
王大多數以第一人稱敘事,而這個人總是個生活中不順心、受委屈的家伙。
他幽默機敏,理性清澈,在內心狀態和角色地位上最接近游離于主流的個體知識分子,這種性格的敘事者,也有易于辨識的語言風格。
王本身是個“能文能武”的人,曾是個知識青年(我最佩服的一代),上山下鄉過,赴美深造過——他的本職是個名牌大學數學講師,寫這一手好文不輸任何敢稱大師的人,這種角色在中國文壇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王小波生平 1952年5月13日 出生于北京。
1968~1970年 云南農場知青。
1971~1972年 山東牟平插隊;后擔任民辦教師。
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學儀器廠工人。
1974~1978年 北京西城區半導體廠工人。
1978~1982年 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學生。
1982~1984年 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教師。
1984~1988年 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88~1991年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講師。
1991~1992年 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講師。
1992~1997年 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 逝世于北京。
終年45歲。
王小波年譜簡編 1952年5月13日 出生 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一個干部家庭。
此時正值“三反”運動期間,家庭境況突發變故,這一突變對王小波的人生產生極大影響。
他的名字“小波”就是這一事件的記錄。
父親王方名原籍四川省渠縣,邏輯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193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學生運動,不久赴延安,轉戰至山東。
50年代初任國家教育部干部。
1952年被錯劃為“階級異己分子”, 1979年平反恢復黨籍。
母親宋華為國家教育部干部,原籍山東省牟平縣。
王小波在全家五個孩子中排行老四,在男孩中排行老二。
他的許多小說中主人公取名“王二”,或許并非偶然。
大姐王小芹,二姐王征,兄王小平,弟王晨光。
1957年 五歲 父親就邏輯學發表的系列文章引起較大反響。
4月11日與周谷城等人一起受到毛澤東的接見。
這件事對王小波的家庭狀況、成長環境有一定影響。
1958年 六歲 “大躍進”運動給王小波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可以從他的一些雜文和小說中看到。
1959年 七歲 9月入北京市二龍路小學讀書。
1964年 十二歲 小學五年級時一篇作文被選作范文,在學校中廣播。
王小波對于小學語文老師對他寫作能力的欣賞印象頗深,這位老師可以說是他寫作生涯中的第一位“伯樂”。
1965年 十三歲 9月入北京市二龍路中學讀書。
1966年 十四歲 上初一時“文化革命”開始,作家對這一運動的印象可以在《似水流年》等小說中看到。
1968年 十六歲 在云南兵團勞動,并開始嘗試寫作。
這段經歷成為《黃金時代》的寫作背景,也是處女作《地久天長》的靈感來源。
1971年 十九歲 在母親老家山東省牟平縣青虎山插隊,后做民辦教師。
一些早期作品如《戰福》等就是以這段生活經歷為背景寫作的。
1973年 二十一歲 在北京牛街教學儀器廠做工人。
后在北京西城區半導體廠做工人。
工人生活是《革命時期的愛情》等小說的寫作背景。
1977年 二十五歲 與在《光明日報》做編輯的李銀河相識并戀愛。
當時在王小波朋友圈中傳閱的小說手稿《綠毛水怪》是二人相識的契機。
1978年 二十六歲 參加高考,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就讀于貿易經濟系商品學專業。
大學期間在《讀書》雜志發表關于《老人與海》的書評。
1980年 二十八歲 1月21日與李銀河結婚。
同年在《丑小鴨》雜志發表處女作《地久天長》。
1982年 三十歲 大學畢業后,在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教書。
教師生活是《三十而立》等小說的寫作背景。
開始寫作歷經十年才完成面世的成名作《黃金時代》。
1984年 三十二歲赴妻子就讀的美國匹茲堡大學,在東亞研究中心做研究生。
1986年獲碩士學位。
開始寫作以唐傳奇為藍本的仿古小說,繼續修改《黃金時代》。
其間得到他深為敬佩的老師許倬云的指點。
在美留學期間,與妻子李銀河驅車萬里,游歷了美國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歷了西歐諸國,這段經歷在一些雜文和小說中可以看到。
留學期間,父親去世。
1988年 三十六歲 與妻子一道回國,任北京大學社會學所講師。
1989年 三十七歲 9月出版第一部小說集《唐人秘傳故事》,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原擬名《唐人故事》,“秘傳”二字為編輯擅自添加,未征得作者同意。
小說集包括五篇小說:《立新街甲一號與昆侖奴》、《紅線盜盒》、《紅拂夜奔》、《夜行記》、《舅舅情人》。
1991年 三十九歲 任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講師。
小說《黃金時代》獲第13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小說在《聯合報》副刊連載,并在臺灣出版發行。
獲獎感言《工作·使命·信心》發表于《聯合報) 1991年9月16日第24版。
這次獲獎對王小波的寫作事業起了鼓勵作用。
10月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4版報道了《黃金時代》獲獎的消息。
1992年 四十歲 1月,與李銀河合著的《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由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
3月,《王二風流史》由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
收人三篇小說:《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
8月,《黃金年代》(由于編輯的疏忽,“時代”一詞誤印為“年代”)由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
9月,正式辭去教職,做自由撰稿人。
此時至去世的近五年間,寫作了他一生最主要的著作。
11月,與李銀河合著的《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2月,應導演張元之約,開始寫作同性戀題材的電影劇本《東宮·西宮》。
1993年 四十一歲 寫作完成并曾計劃將《紅拂夜奔》、《尋找無雙》和《革命時期的愛情》合編成《懷疑三部曲》,尋找出版機會。
1994年 四十二歲 7月,《黃金時代》由華夏出版社出版。
收入五篇小說:《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時期的愛情》、《我的陰陽兩界》。
9月,王小波作品《黃金時代》研討會在華夏出版社召開,著名文學評論家及記者近二十人與會。
1995年 四十三歲 5月,小說《未來世界》獲第16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
7月,《未來世界》由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
1996年 四十四歲
10月,妻子赴英國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
11月,雜文集《思維的樂趣》由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
1997年 四十五歲 4月11日,因心臟病突發辭世。
4月,妻子李銀河發表悼文《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
4月,與張元合著的電影劇本《東宮·西宮》在阿根廷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編劇獎。
同年,電影《東宮·西宮》人圍嘎納電影節。
4月26日,王小波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公墓舉行。
5月,《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5月13日首發式于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5月,雜文集《我的精神家園》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10月,《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雜文隨筆全編》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10月,《沉默的大多數》由香港明鏡出版社出版。
1998年2月,《地久天長——王小波小說劇本集》、《黑鐵時代——王小波早期作品及未竟稿集》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1999年2月,《黃金時代》(上、下)、《白銀時代》、《青銅時代》(上、中、下)由臺灣風云時代出版公司出版。
4月,《王小波文存》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注:年譜簡編原載《王小波文集》第四卷;中國青年出版社, 王小波著作出版年表及目錄 1980年9月 《唐人秘傳故事》 山東文藝出版社。
1992年3月 《王二風流史》 香港繁榮出版社。
1992年8月 《黃金時代》 臺灣聯經出版社。
1992年1月 《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與李銀河合著。
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1992年7月 《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與李銀河合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7月 《黃金時代》 華夏出版社。
1995年7月 《未來世界》 臺灣聯經出版社。
1996年11月 《思維的樂趣》 北岳文藝出版社。
1997年5月 《時代三部曲》包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三部小說集 花城出版社。
出版于他逝世之后,當年曾引起轟動。
1997年5月 《我的精神家園》 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7年10月 《沉默的大多數》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8年2月 《黑鐵時代》 時代文藝出版社。
1998年2月 《地久天長》 時代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