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之星演講稿簡要事跡(只需200字左右,300字最多,小學生,切記
)
一個和我相處得很好的朋標準的鵝蛋臉上長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下面一張小巧玲瓏的嘴巴,頭發微卷。
不錯,她就是可愛的女孩李萌,她待人熱情、禮貌可是全班數一數二的。
那是上個學期的事了,我、趙曼琪、李萌一起去操場上玩兒,趙曼琪正與她講話,一位老師從我們身旁走過,由于趙曼琪與她正為一道數學題講得起勁,沒發現老師來了,聽見我說的“老師好”李萌才反應過來。
可老師已走遠了。
,沒向老師問好,心里特急,臉都紅了。
李萌不僅是一個尊敬長輩的好孩子,在老師眼里她是一個體貼老師的好學生,在同學眼里她還是一個關心、熱愛班集體的好同學。
記得一年級時的一天,爸爸媽媽有事,把我7:15就早早地送到了學校門口,看看緊鎖的大門,好無奈,不巧,正好天陰,開始下起毛毛細雨,我沒帶雨傘,這可怎么辦
不一會兒,雨越下越大,到哪兒去躲呀
沒辦法只有把書包頂在頭上,可我還是被雨淋濕了大半,成了一只“落湯雞”。
這時李萌來學校了,她見我被雨淋著,連忙撐開另外一把傘快步向我走來,微微一笑說“給
”,我連忙感激地說:“李萌,你真好,謝謝你
”她對我笑了笑說:“沒關系,我們倆可是好朋友呀
對了,你有那兒不舒服嗎
”“放心,我沒有。
”寥寥幾句話卻令我非常感動,沒想到平常我倆只是說說笑笑,這關鍵時刻她會這樣幫助我。
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真正的友情,也發現了李萌助人為樂的優點。
李萌平時通情達理、樂于助人,所以一定要極力地推薦她成為“禮儀之星”希望可以幫到您
競選文明禮儀之星 演講稿 緊急
~~~~
一、稱謂禮儀1父母長輩不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第2句】:他人取綽號。
二、問候禮儀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采用不同的問候。
【第1句】: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第2句】: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第3句】: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第4句】: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第5句】:過新年:祝長輩、親友新年愉快。
【第6句】: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第7句】: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第8句】: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
如果離家時間較長,就要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第9句】:自己回家時,應向父母、長輩打招呼。
三、餐桌禮儀(一)在家時:
【第1句】:請長輩先入座。
【第2句】:等長輩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第3句】:吃東喝湯時要小口天咽,閉嘴咀嚼,要細嚼慢咽,盡量不發出響聲。
【第4句】:吃飯時,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第5句】:不敲碗,不翻撒尿揀菜肴。
【第6句】: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
不需要時,應說:“謝謝,我真的不需要了。
”
【第7句】: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第8句】:先吃完要說“大家慢慢吃”。
【第9句】:用餐完畢,幫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在學校:
【第1句】:不奔跑,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第2句】: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并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第3句】:吃飯時,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
不敲飯盆,要安靜、文明進餐。
【第4句】:飯、菜、湯要吃凈(特殊情況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第5句】:用餐結束,應把凳子整齊地擺入在餐桌下面。
四、待客禮儀
【第1句】:客人來訪,要事先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
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后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第2句】: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后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圖書等招待。
【第3句】: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看書、聽音樂、看電視。
【第4句】: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后再接著吃飯。
【第5句】:接待老師應像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第6句】:送客要送到門外,并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五、做客禮儀
【第1句】:去親友家做客要準時,儀表整潔,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第2句】: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第3句】: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里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動用。
【第4句】: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第5句】: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六、穿著禮儀
【第1句】:不穿奇裝異服,參加重要的集會時候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
【第2句】:保持個人整潔,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第3句】: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或進入教室。
【第4句】: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第5句】:同學間不攀比(如不穿名牌等),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第6句】: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第7句】: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披頭散發。
七、行走禮儀
【第1句】: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第2句】:上下樓、過樓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騎在欄桿上向下滑。
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第3句】: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第4句】: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第5句】: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說:“謝謝您
”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
”八、尊師重孝禮儀
【第1句】:見到老師主動問“老師好”,見到來賓應面帶微笑主動問“客人老師好”,分別時說“再見”。
【第2句】:進出校及上下樓梯靠右行,給老師讓行。
【第3句】:上課(包括自修課)遲到應先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上課發言時,應立正站直,目光正視老師。
【第4句】: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后方可進入;問老師要用“請問”,老師答后要道謝,說“再見”后再離開;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教師電腦。
如果辦公室無人時,學生就不能隨意進入。
【第5句】:指出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并要注意場合。
【第6句】: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接受師長的教育,態度端正。
【第7句】:對老師說實話、真話,不欺騙老師。
【第8句】: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按時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第9句】:服從老師管理,不頂撞老師。
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及見解,應選擇合適的方法誠懇地與老師交換意見。
【第10句】:在校道上遇見老師主動停下,微微鞠躬或點頭問好。
遇見兩個以上的老師,問“老師們好”。
【第11句】:與老師交談時,要起立并主動給老師讓座。
【第12句】:老師在辦事或與別人在交談時,不可隨意打擾老師,躬身站立一側,等老師辦完事或談完話后再找老師(緊急情況除外)。
【第13句】:父母長時間外出,要經常以電話、短信或寫信的方式向父母匯報近期學習生活情況。
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態度謙和不任性。
【第14句】:對長輩有意見,應有禮貌地提出,不耍脾氣,不頂撞。
【第15句】:未經父母允許不得晚歸、遠出以及無故在外過夜。
【第16句】:長輩休息時,不要輕易打擾他們。
長輩身體不適,要勤問候,多體貼。
【第17句】:觀看電視節目時,不喧嘩,不與長輩搶節目頻道。
九、同學禮儀
【第1句】:同學間要面帶微笑互相問候“你早”、“你好”,可點頭、招手。
【第2句】:與同學說話態度誠懇、謙虛,語調要平和,聽同學說話要專心,直視同學,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第3句】:同學間的交往應講普通話,使用禮貌用語。
問同學問題,問前要用謙語“請問”、“對不起”、“打擾你一下”、“向你請教個問題”等,問后要道謝;同學回答不上來,說“不要緊,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耽擱了你的時間,謝謝”等。
【第4句】:尊重同學,不給同學取侮辱性綽號,或叫同學的侮辱性綽號,不說使別人傷心羞愧的話。
【第5句】:同學之間互助互愛,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選擇恰當的方式 真誠地指出同學的不足或肯定同學的長處。
【第6句】:男女同學互相尊重和照顧,不欺負對方。
【第7句】:向同學借東西,要先征得同學的同意。
對同學的東西要特別愛護,且按時歸還,一旦遺失,應立即道歉并賠償。
【第8句】:不在同學面前或背后說長論短、搬弄事非,不嘲笑同學。
【第9句】:不斤斤計較,對同學的過失或冒犯要寬宏大量。
妨礙同學時要道歉。
【第10句】:講究信用,在不違反校紀校規的前提下答應同學的事要盡力做到,做不到時要表示歉意。
十、升旗禮儀
【第1句】:有秩序地進場和退場,一般情況按要求穿校服。
【第2句】:立正站立,保持肅靜。
禁止回頭回腦、東張西望。
【第3句】: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第4句】:認真聽國旗下講話。
【第5句】: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洪亮。
十一、集會禮儀
【第1句】:集合時,提前到達,準時進入會場,列隊快、靜、齊,并在指定位置做好。
【第2句】:聽報告聚精會神,保持肅靜,坐姿端正,不亂議論,不亂走動。
【第3句】:不在會場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
【第4句】:報告或演出結束,要鼓掌致謝;精彩之處適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聲喧嘩。
【第5句】:學生上臺發言要向主席臺領導和場內同學鞠躬行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發言結束后道謝。
【第6句】:上臺領獎時,應面帶微笑向授獎者鞠躬行禮,后雙手下接捧證書(獎狀、獎品),并向授獎者致謝。
【第7句】:會議、演出進行中不擅自離場;演出結束后,等演員上臺謝幕后再有秩序地退場。
【第8句】:確實有特殊情況需要離開會場,先取得老師的同意才能離開。
十二、乘車禮儀
【第1句】:上學放學自覺排隊候車,注意維持候車地點的整潔,有秩序地上下車。
【第2句】:在校車內不吃東西,文明乘車,自覺保持車廂潔凈。
【第3句】:乘坐校車不搶座位,主動給小同學和有困難的同學讓座。
乘坐公共汽車、船應主動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座。
【第4句】:在車上不做危險動作,注意乘車安全。
十三、社會禮儀
【第1句】:要他人幫忙,說聲“請您”或“麻煩您”,得到別人幫忙后,說聲“謝謝”。
【第2句】:不小心影響別人休息或工作時,說聲“對不起”、“請原諒”;別人不小心影響了你,并誠懇地向你道歉時,應寬容地說“沒關系”。
【第3句】:與人交談,態度要真誠,說話要和氣。
聽取他人發言或說話時,要正視對方,不能漫不經心,不能隨便插話。
【第4句】:在公眾場合,不能大聲喧嘩,不能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能挖耳、摳鼻、剃牙、剪指甲等。
【第5句】:遵守交通法規,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第6句】:遵守公共秩序,應排隊購票購物,對工作人員有禮貌。
【第7句】:愛護公共設施、文物古跡,愛惜莊稼、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
孩子被評為文明禮儀之星,家長留言怎么留
家長的留言,無非是請你簡要說說家長的觀點。
我考慮了幾句供你參考:
【第1句】:繼續努力,再接再礪。
【第2句】:傳承傳統文化,做文明禮儀標兵。
【第3句】:爭當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第三人稱寫文明禮儀之星學生材料一千字
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國家的臉面。
所以,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就更應該講文明、用禮儀。
這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關于競選禮儀守紀之星的演講稿
爭做文明守紀之星演講稿在這個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季節里,全國上下正在開展四好少年活動,這是胡-錦-濤爺爺提出來的。
胡爺爺所講的“八榮八恥”為我們當代小學生在新形勢下明辨是非、區別善惡、分清美丑提出了新的標準。
作為少先隊員,我們從小就要樹立正確的思想,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哪些行為是光榮的。
要讓這種精神發揚廣大。
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要用四好少年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愛祖國、愛科學、愛集體、愛公物、愛親人、愛同學、愛自然、愛勞動、愛鍛煉,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多給紅領巾增光添彩,立志做合格的小公民。
因此,我們全體少先隊員決心做到:以熱愛祖國為榮,我們要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堅決抵制危害祖國的一切言行,心中有祖國時刻牢記在心。
以團結互助為榮,我們要團結互助,關愛社會,關愛他人,互幫互助,讓社會充滿愛。
以誠實守信為榮,做表里如一的好少年,我們要待人真誠,守信用,不說謊話,考試不作弊。
以遵紀守法為榮,我們要從小學會做人,禮貌待人、舉止文明、談吐文雅、遠離粗俗。
以崇尚科學為榮,做身心健康的少年兒童,我們要學科學、講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不迷信,拒絕毒品,反對邪教。
以自理自立為榮,做自強上進的青少年,我們要學會生存,自強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父母,學會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
同學們,行為成就美德,從現在起為自己訂立一個目標。
在學校、在家庭、在社會,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在“知榮明恥,從我做起”的活動中,更加全面地發展。
同學們,今天,我們是株株幼苗,在學校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明天,我們便是根根棟梁,撐起祖國大廈,使它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四好少年。
小學生獲得美德之星獲獎感言怎么寫
很榮幸能夠獲得市級美德之星的稱號。
對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榮耀,更多的是其間的責任。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其美好品德更是不計其數,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發揚這些美德,這些精神是我們的榮耀,更是我們一生奮斗的目標。
這次獲獎,不是終結,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個矢志不渝傳承美好品德的開始。
我將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覺將中華美德貫徹的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并用自己的努力去感染身邊的人,讓中華美德在我們這一代發揚光大!
小學生禮儀之星事跡介紹怎么寫
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見到長輩主動打招呼,正確并且注意使用禮貌用語,不隨地吐痰,不說臟話,并能主動規勸說臟話的同學,不在課桌椅上亂寫亂畫,愛護公物,舉止言談大方得體有禮貌。
根據以上這些方面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行動稍微具體一點寫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