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第一個大滿貫是什么時候
李娜奪過2次貫(2011年法網女單冠2024年澳網女單冠軍)。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漢市國女子網球運動員。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單打第四名,2011年法國網球公開賽、2024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冠軍,亞洲第一位大滿貫女子單打冠軍,亞洲歷史上女單世界排名最高選手。
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
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上,李娜獲得女子單打第四名。
2011年,李娜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上個人第一次打進大滿貫單打決賽并奪得亞軍;同年,在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比賽中登頂封后。
2024年,在WTA年終總決賽中獲得亞軍。
2024年1月25日,第三次躋身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決賽并最終收獲女單冠軍。
2024年9月19日,亞洲首位網球大滿貫得主李娜正式宣布退役。
李娜獲得什么大滿貫冠軍
北京時間2011年6月4日,2011賽季法國網球公開賽今日進行了女單決賽的爭奪。
中國金花李娜直落兩盤以6-4和7-6(0)擊敗賽會衛冕冠軍、意大利老將斯齊亞沃尼,獲得亞洲選手首個大滿貫賽事單打冠軍,成為公開賽時代以來第38位奪取大滿貫冠軍的選手,同時確保自己的世界排名將在法網結束時第二周上升到第四的位置,追平了伊達公子保持的亞洲紀錄。
無論怎樣評價李娜這個冠軍都不為過。
除了創造了歷史,這個冠軍更是對中國職業體育,對中國從“體育大國”到“體育強國”的戰略轉型有著巨大的沖擊作用。
這位“剽悍”的武漢姑娘在這片紅色土地上震動了整個中國體育
職業體育是當今世界體育的“核心成員”,“奧運會四年一次,職業聯賽年年有”,足球、籃球、網球、高爾夫、賽車等職業賽事在全球擁躉眾多,收益豐厚,影響廣大。
以本次法網為例,NBC、ESPN,法國電視臺以及歐洲體育臺等向全世界轉播,官網預測女單決賽收視率還將創造收視新紀錄,而女單冠軍的獎金達到了驚人的1100多萬人民幣。
與之相比,即使是一些奧運項目,恐怕影響力也無法與這樣一個職業網球賽事相比。
對于一個真正的“體育強國”,不能再單純追求大型賽事的金牌總數,而要著重發展國際影響力大的項目,發達的職業體育正是“體育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
發展中國職業體育,需要思路的轉變,李娜的成功正得益于此。
盡管網球管理中心從2002年開始“球員職業化”嘗試,帶球員參加職業巡回賽,但依然保持國家隊統一管理的“家長模式”。
直到2009年,網管中心轉變思路,允許運動員自主訓練、自主參賽、自負盈虧,讓四名成績突出的女球員鄭潔、李娜、晏紫和彭帥轉變為真正的職業球員。
正是這樣的轉變,幫助本已具備相當實力的李娜走向榮譽。
除了轉變思路,中國職業體育走向繁榮更需要相應制度的支持。
中國網球從2002年參與職業化競爭,而國內從1994年的足球開始,籃球、乒乓球、排球陸續走入職業聯賽,但聯賽在制度化、商業開發等方面依然與國際有相當差距。
美國報紙曾有文章指出,中國職業體育的最大阻礙在于現有管理體制與職業化不相適應,導致贊助商難于立足、商業運作受困。
對此,國家體育總局體研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認為,一旦某個項目決定走職業化道路,就應該建立相適應的制度、運行規則和管理體制,例如足球聯賽采用俱樂部、足球協會以及政府部門各司其職方式發展,同時讓中國的職業體育“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改革創新之路”。
上一篇: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員工的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