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征文感想 6篇
建國70周年征文:建國70周年感想6篇建國70周年感想一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了喜迎這個偉大的日子,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黨的方針政策,認真履職盡責,嚴格遵守黨紀國法,不斷提升工作能力,主動擔當作為,成為愛崗敬業、勤奮好學、行動堅決的表率。
提高政治站位,把穩“壓艙石”。
自覺學習新時代新思想,堅持黨的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四個意識”變成思想自覺、黨性觀念、紀律要求和實際行動。
組工干部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政治堅定,把對黨的忠貞信仰滲入骨髓、融入血液,始終與黨同心同德。
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問題敢于迎難而上、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絕不能沉默失語,絕不能躲避退讓,不當“兩面人”,做個“明白人”。
謹防“一陣子”,堅守“一輩子”。
對黨忠誠,對事業赤誠,補好信仰之“鈣”,用最好的狀態喜迎建國70年。
找準工作坐標,當好“螺絲釘”。
小事做多了就不是小事,平凡的事做多了就不平凡。
要本著負責的態度正視問題,查找短板。
深挖細鑿,破解難題,做到新老問題一起解決,共性、個性問題同時發力,治標治本協同推進。
工作就要有一股鉆勁、迷勁,標準要嚴、工作要實。
組織工作有著自身的基本特質和內在規律,政治性、政策性和專業性都很強。
組工干部要有一股子專注業務、鍥而不舍的鉆勁,深懷感情、保持激情,踏踏實實工作,傾情投入干事,把每項工作做細做深做精,不斷提升組織工作專業化能力。
工作上
新中國成立70周年輝煌歷程感想范文分享
新中國成立70周年輝煌歷程感想范文分享導讀:本文新中國成立70周年輝煌歷程感想范文分享,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
【篇1】 當日歷翻開新的一頁,嶄新的一年開始了。
走過改革開放40周年,迎來新中國70華誕,歷史再次刻印下時間的坐標。
回首2024,中國在奮進中書寫了精彩答卷。
我們忘不了人民大會堂里憲法宣誓的莊嚴承諾,忘不了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加油鼓勁的鏗鏘話語,忘不了港珠澳大橋連通三地振奮人心,忘不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萬商云集共享未來,忘不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繼往開來的時代強音……這些刻寫在時間中的場景,必將讓未來的人們在回望歷史時,記下這一重要年份。
這一年,我們迎難而上,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宏觀調控目標較好完成,高質量發展動力強勁;我們銳意進取,全面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開放春潮澎湃;我們胸懷世界,成功舉辦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大國外交舉世矚目……事非經過不知難,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億萬人民團結一心、砥礪奮進的結果。
滿懷創造歷史的壯志雄心,我們在新征程上寫下新篇章。
時間不會停止,腳步也不會停滯。
6年砥礪奮進,40年改革不息,70年長歌未央,從開啟新紀元到跨入新時期,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我們又來到一個新的時間節點。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
正如總
2024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心得體會
2024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心得體會2024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
今天,中國已經邁入新的階段,14億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感召下,迸發出極大的熱情和力量,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崛起,回首這70年,我們走得氣勢磅礴,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苦奮斗。
金秋十月,我們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在這里共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
70年風雨飄搖,70年的開創奮斗,70年的崛起發展,70年的滄桑巨變,70年的今天,我們比以往的任何一天都更加接近中國夢。
時光拉回到1949年的10月1日,一個偉大的聲音宣告祖國的成立,頓時,舉國沸騰,普天同慶,世界為之驚嘆。
這一天,注定是偉大的一天,注定是被寫進世界史冊的一天。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70年不過是短暫一瞬,但對于中國、對于中國人民來說,新中國成立這一個甲子有多以來的不平凡歷程,充滿奇跡,充滿輝煌。
7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的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短短70年時間,將一個積貧積弱、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落后國家,建設成一個團結統一、繁榮富強、生機勃勃的新興大國,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發展史上的光輝篇章。
伴隨著整個國家前進的步伐,首都北京在這輝煌的65年里,同樣書寫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華章。
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首都人民
中國成立70周年艱辛1000字作文
長征是一首雄壯邁、大氣磅革命交響曲
長征,把驚濤壯觀,把日出瑰麗托起,柏昂首挺拔,讓雄鷹翱翔藍天
1934年10月中旬,他們懷著崇高的理想,懷著一顆赤誠的心,懷著必將解放全中國的信心踏上了征途,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縱橫十一個省份,攻占七百多座縣城。
曾幾何時,紅軍“嗒嗒”的馬蹄聲在這里響起;曾幾何時,這里留下了紅軍深深的腳印;曾幾何時,這里記下了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幾何時,這里留下了紅軍長征的精神
這里是波濤洶涌的大渡河;這里是獨具天險的瀘定橋;這里是峰峰如劍,插入云霄的婁山關;這里是冰封雪蓋的夾金山;這里是中國的搖籃
在毛主席的詩詞里,有這樣幾句話:“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幾句詩,是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時,不因自然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
紅軍在長征的過程中,不顧艱難困苦,搶渡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盧定橋,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困難,最終他們勝利了。
這是他們的驕傲,更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的驕傲
這,是發生在長征途中的一個故事——一個十四五歲的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因饑餓而暈過去了。
這時,又來了一位老紅軍,看見孩子的樣子,先給孩子灌了點水,等醒了之后,把自己僅剩的一點干糧分一半給孩子吃了,但看孩子還是沒飽,猶豫了一會兒,又把最后一點干糧給孩子吃了。
要上路了,他讓孩子先走,說自己歇會兒,其實他是不行了,沒有了干糧,沒有了水,死亡就要降臨在他的身上。
一不小心,他掉進了泥潭,在掙扎之中,卻愈陷愈深,但他還是不斷的鼓勵自己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人來救他的。
可當人們來時,他卻已經只剩腦袋在外面了。
人們呼喚著他,可他已經……這是一個多么寒心的故事啊。
在長征的過程中,饑餓、寒冷、沼澤、疾病……威脅著每個紅軍指戰員的生命。
沒有吃的,把騾馬殺掉;騾馬沒有了,挖野菜,吃樹皮草根;野菜吃光了,就煮皮帶吃。
設想,假如我們這代人要是生長在那個時代,該會失去多少人命
回首向來風雨路,萬里長征任疾驅。
如果沒有長征的勝利,哪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
哪會有新民主主義的勝利
哪會有我們充滿生機的活力,欣欣向榮、走向富強的今天
行進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紅色長征,正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里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舞過那個年代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過多風多雨的20世紀,飄逸著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
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鐵流瀉處,哪里沒有一曲動人的壯歌
紅軍跨越11個省,所到之處,哪里沒有滲透著紅軍戰士的熱血
是什么力量把中華民族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聚集在一起,他們明知征途有艱險,卻毫無畏懼,萬死不辭,前仆后繼地奔向一個目標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長征精神,弘揚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一種全人類永恒追求的精神,將伴隨中華兒女不斷締造輝煌。
慶祝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個人感言句子
9月3日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日首都閱兵,不為仇恨,只為銘記歷史守望和平。
這是對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的紀念;這是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堅定意志的彰顯;這是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強決心和不可動搖的原則立場的宣示
“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70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前途命運的偉大勝利,永遠銘記在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心中。
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日首都閱兵,隆重紀念那場偉大勝利,就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更好地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事業,更好地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全體同胞團結奮斗的結果,也是中國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人民并肩戰斗的結果。
中國人民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感到驕傲,也為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感到自豪。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心得體會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心得體會(六篇)
【內容摘要】
【篇一】,黎明驅走了黑暗,日出帶來了光芒,祖國的光輝好似陽光,照亮了我們的前程,指明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勝利走向輝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為紅色象征革命,回首70年,中國人民走的每一步都是步履蹣跚,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犧牲,但是如今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無論你的家鄉在哪里?無論你最想去到哪個地方?祖國到處都是“詩和遠方”,
【篇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南京,這個經歷過“人類浩劫”、曾被黑暗籠罩的城市,也在滿目瘡痍中迎來生機,開啟了六朝古都的繁華重生之路,“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篇一】我們在星光燦爛下傾聽時代的鐘聲,我們在漫漫長長的黑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們心潮難平,多少次我們輾轉難眠,多少次我們都是為了這不同尋常的一天……祖國母親建國70周年!仰望長空,歷史的星光依然閃爍!我們的中國古老而偉大,我們的中國壯麗而永生!蔡倫紙上書寫著她的智慧,指南針上旋轉著她的方向,刀光劍影下他一次次積薪自焚,重獲新生。
為了祖國的成長,無數人前仆后繼,嘔心瀝血,為了祖國的富強又有多少人燃盡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義的絞殺下,即使在那帝國主義的炮火中,中國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華古老的長城。
xx年前的十月一日,我們祖國振翅一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心得體會6篇
新中立70周年體會6篇(說明:本word格式,下載后由編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心得體會一2024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年伊始,作為13億國人中的一員,我們想著拿什么來獻禮祖國
而我們的黨又會怎樣始終保持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團結帶領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在共產黨成立的道路上,在新中國成長的過程中,不乏艱難險阻。
我們每一個入黨宣誓人,在宣誓入黨的那一刻,都是滿懷激情,豪氣壯志的宣讀著“對黨忠誠”、“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絕大多數的共產黨人在一生中也都是銘記誓言,秉承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行動上保持一致,但卻有那么些個人就慢慢的背離了自己的初衷,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口頭一套、行動一套。
而自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反復強調干部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但還是有那么些個人仍心存僥幸,心思不但沒有放在擔當作為上,反而變著樣的欺滿組織。
還有些個人,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不亂作為,卻也不敢作為,也怕作為,這些不光是嚴重的影響著黨和國家的形象,更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浪費了公共資源。
我們的黨自始至終就強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走群眾路線。
新時代、新形勢下,人民群眾需要什么,對黨的要求是什么
無非就是安居樂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好的環境。
對黨的要
看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后的感想
最直接,最強烈的感受是,我們經過了這么多年的艱苦奮斗,今天的我們真正的強大了,而且自信了,人們為這樣的成就感覺到歡欣鼓舞。
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題寫一篇2000字作文
歲月悠悠,潮起潮落,共和國昂首闊步地走進2024年,迎來了她70歲華誕。
回首過去,思緒萬千。
不能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不能忘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不能忘“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不能忘“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燒驅夜寒”;不能忘,多少紅軍戰士長眠于長征路上……不能忘,狼牙山五壯士、八頭八女投江;不能忘,劉胡蘭、黃繼光,趙一曼、王若飛……忘不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凈祖國身上的恥辱”的黃令儀院士;忘不了隱姓埋名30年的王承書;忘不了橋梁專家茅以升;忘不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忘不了“中國克隆之父”童第周……他們是中國的脊梁。
70年來,在黨的正確領導和中國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國從一窮二白,積貧積弱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國。
如今的中國日新月異,今非昔比。
“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天;原子彈、氫彈試驗成功;香港,澳門順利回歸;曠世神奇的三峽大壩;國產航母順利下水;港珠澳大橋巧奪天工……現在,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已成為外國人神往的“四大發明”,“一帶一路”如火如荼,中國夢一步步變為現實。
祖國,我愛您
愿您月兒常圓,心想事成;愿您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
中國成立70周年的議論文2000字的范文
2024年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日,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銘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做出的重要的歷史貢獻和巨大犧牲,以史為鑒,弘揚愛國主義,發揚抗戰精神,走和平強國之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
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和巨大犧牲我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抗日戰爭牽制了日軍的大部分主力。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余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余萬人、偽軍118萬人。
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余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余人。
在八年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余億美元。
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和巨大犧牲。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對世界各國人民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和全面抗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
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短短的4個多月東北三省全部淪陷。
是中國共產黨面對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率先捐棄前嫌,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從此開始。
同年8月中共中央就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作為領導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根本方針。
在中國共產黨的倡議和督促下,同年9月國共兩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宣告成立。
在戰略防御階段,國民黨官兵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日,先后進行了平津會戰等重要戰役,并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阻滯了日軍的推進,但先后丟失了華北、華中的大片領土,國民政府逼迫遷都重慶。
而中國共產黨代表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條依靠人民群眾的全面抗戰的路線,改編了八路軍和新四軍,深入敵后,開辟敵后戰場,從戰略上配合了國民黨軍作戰。
在戰略相持階段,中國共產黨堅持了獨立自主的原則,在《論持久戰》指引下,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了艱苦卓絕的反“掃蕩”、反“蠶食”斗爭,敵后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同時打退了國民黨的三次反共高潮,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根據地。
戰略反攻階段,1944年共產黨領導的敵后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
與此同時,國民黨正面戰場卻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面。
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春、夏季攻勢。
同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后一戰》的命令,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進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這場戰爭在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抗戰歷史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沒有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全面抗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
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
以史為鑒珍惜和平環境發揚抗戰精神走和平強國之路今天我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就要以史為鑒,珍惜和平環境,發揚抗戰精神,走和平強國之路。
以史為鑒,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更加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強國家實力。
以史為鑒,戰爭就要死人,我們要牢記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害,要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奉行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以史為鑒,斗爭才能勝利,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不會改變,面對帝國主義的挑釁,我們絕對不能退讓,只有針鋒相對,才能保證國家安全,才能維護世界和平。
抗戰精神是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所鑄就的前仆后繼、不屈不撓、團結奮斗、反抗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
這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愛國主義精神,今天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發揚抗戰精神,可以進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讓我們發揚抗戰精神,萬眾一心,奮發圖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努力奮斗。
上一篇:請一等獎發表過獎感言的引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