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90歲老人的生日祝福語
襁褓:嬰幼兒時期孩提:小孩會笑要人提抱的年齡階段,后指2-3歲兒童齠齔:小孩換乳牙,后指7-8歲的孩子垂髫:兒童頭發(fā)不加收束,自然下垂。
后指兒童。
又稱髫歲,髫年,髫齡,髫發(fā)。
總角:兒童把頭發(fā)收束起來扎在頭頂兩旁的發(fā)髻。
代指幼年。
9歲九齡:為9歲。
13歲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十三:為13歲。
15歲及笄: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后,就把頭發(fā)盤起來,并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jīng)成年。
“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結(jié)發(fā):束發(fā),扎結(jié)頭發(fā),古人男20歲束發(fā)而冠,女子15歲束發(fā)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志學(xué):為15歲。
志學(xué)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15歲為“志學(xué)之年”。
束發(fā):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發(fā)束起來盤在頭頂。
束發(fā)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
16歲二八:為16歲。
20歲加冠:指二十歲。
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結(jié)發(fā):束發(fā),扎結(jié)頭發(fā),古人男20歲束發(fā)而冠,女子15歲束發(fā)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指剛成年。
指二十歲。
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
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30歲而立(而立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30歲為“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歲。
《禮記·內(nèi)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歲不惑(不惑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40歲為“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歲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
《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艾稱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
“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54歲六九年:即五十四歲。
60歲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
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
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
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
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
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
花甲:指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fù)始。
花甲之年:指60歲。
還歷之年:指60歲。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
61歲還歷壽:61歲的壽辰。
由于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70歲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
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后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壽:指70歲壽辰。
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中壽:七十為中壽。
懸車之年:指70歲。
77歲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yǎng)》中寫道:“七十曰耄。
”《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
”耋[dié],《爾雅·釋言》注:“八十為耋。
”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
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
耄,八九十歲的年紀。
耄,七八十歲的年紀。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
毛傳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
”后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
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中壽:指80歲以上。
傘壽 80歲壽辰。
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88歲米壽:指88歲。
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歲上壽:九十為上壽。
99歲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
期頤:期,朱熹講是“周匝之義”,即轉(zhuǎn)過一圈了,“謂百年已周”。
頤,朱熹講是“謂當養(yǎng)而已”。
即生活起居詩人養(yǎng)護。
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
期頤指一百歲。
“期頤”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
《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鄭玄注:“期,猶要也;頤,養(yǎng)也。
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yǎng)道而已。
”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yǎng),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期頤之年:指百歲。
108歲茶壽:指108歲。
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另外稱兒童的有:童孺:兒童。
垂髫[tiao]:指兒童。
兒童垂發(fā)叫髻。
垂髫:髫[tiáo],指古代兒童猶未束發(fā)時自然下垂的短發(fā)。
因而就用“垂髫”稱幼兒或指人的幼童階段。
也有說“垂發(fā)”的,意思相同,如《后漢書·呂強傳》就有“垂發(fā)服戎,功成皓首”句。
垂髫:小孩子頭發(fā)扎起來下垂著,指幼年。
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fā))。
齠[tiao]:兒童換牙。
齠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齡:童年。
稚:稱年齡小的為稚。
另外稱成人的有: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稱老人的有:斑白:老人。
老年人頭發(fā)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fā):指老人,老人的頭發(fā)由白變黃。
“黃發(fā)”是枯黃的頭發(fā)。
人老了,頭發(fā)上由黑變白,白發(fā)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
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關(guān)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關(guān)于三十而立的勵志短句
關(guān)于而立的勵志短句:
【第1句】: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
【第2句】:在醒著的時間里,你認為最有意義的。
【第3句】:我們必須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
【第4句】:一個人的夢想也許不值錢,但一個人的努力很值錢。
【第5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七十歲應(yīng)該要怎么做壽好
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
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
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生辰 商洛人對生辰甚為重視。
嬰兒有看三天、過十天、過滿月、過百天、過周歲。
中年人講究過三十六、四十九,俗稱“門檻子”。
到這一天,家人用紅布做成紅褲帶系在腰間,或用紅布做成內(nèi)衣穿上,意在消災(zāi)滅難;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
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
主要因為活了七十三、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zāi)避難。
過生辰日,窮苦人,無甚講究,有錢人,大操大辦,設(shè)大宴,前去祝賀的叫“吃生日”,送厚禮。
給娃“過歲”,外婆家給送疆繩、銀鐲、銀鎖、銀項圈。
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
親朋好友送來賀禮,并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nèi)容以富貴長壽為主。
壽宴中,一定要有「」這一道菜。
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
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帶走。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 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
但這種大壽并非真正逢 十,而是指
【第49句】:
【第59句】:69等逢九的歲數(shù)。
因為九在十個數(shù)字中數(shù)值最大, 人們?yōu)橛憘€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
作大壽前要 向至親好友發(fā)請柬,發(fā)放日期一般在作壽的前三日,否則為失禮。
民 諺日:“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
”親友接到請柬,便準 備壽禮屆時前往,俗稱“拜壽”。
主人還要大擺壽宴,賓客痛飲,有 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
拜壽也稱“祝壽”。
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前來祝賀。
禮物多為 壽桃、壽面、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
布匹俗稱“壽帳”,均掛在院中 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
壽帳上寫些吉祥語和被送者、送者姓名。
送 給男子常用“仁者有壽”、“貴壽”,送女子則用“蓬島春藹”、 “壽域開祥”等。
壽堂一般設(shè)在堂屋,正面掛壽簾,兩旁配有對聯(lián)書些如“福如東 ?!薄ⅰ皦郾饶仙健钡裙耪Z。
八仙桌上擺有香爐、蠟千、壽蠟、“本 命延年壽星君”神碼兒,以及黃錢、紙元寶、千張,使之下垂供案兩 旁。
條案上擺壽桃、壽面等寓意長壽的食品。
八仙桌正前方地上放置 一塊紅墊子,供拜壽者跪拜時用,平輩以上者拱手,以下者叩頭。
送燈花兒燈花用彩色燈花紙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燈花的數(shù)目比 作壽者的歲數(shù)要多兩個,一個為“本命年”,一個為“增壽年”。
晚 間由作壽者上香點燃,由其子女每人托一燈盤,列隊至大門外與神碼、 敬神錢等共焚之。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guān)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 轉(zhuǎn),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不叫自己去。
”又“人 活五十五,數(shù)一數(shù)。
”
【第33句】:
【第55句】:
【第66句】:
【第73句】:84都為坎兒年。
人們認 為,人活到這個歲數(shù)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
人們?yōu)?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并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
常用 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zāi)。
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 和60歲以后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送篇祝壽主持詞 祝壽主持詞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大家中午好: 又是一個萬物爭榮的盛夏,也到了五月花季盛開的時候,在公元2005年5月14日這個美好的日子里,我們歡聚一堂,在這里為陳喬壽老壽星舉行七十大壽儀式。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老壽星及其家屬,向在座的各位至以最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掌聲) 今天我受老人兒子的委托,做此次壽宴的主持人。
說句實在話,我并沒有播音員那磁性的嗓音,但為了表達我對老人的一片祝福心情,我滿臉微笑地登上這主持的舞臺,還希望大家能給我以掌聲鼓勵。
(謝謝) 在這里我謹代表所有的嘉賓,祝愿老人家增福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
諸位朋友、各位來賓,今天真是,鼓舞歡欣。
前來祝賀的有老朋友、老鄉(xiāng)親,還有不少放下農(nóng)忙趕來的親屬們,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赴宴、祝福。
這正是:親朋共享天倫樂,歡聲笑語壽滿堂。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老壽星名字的最后一個字是“壽”字,寓意就是福壽滿堂、歡樂遠長。
在這里讓我們共同祝愿老壽星壽比南山、天倫永享。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七十年的風雨中老人家寒心茹苦地將六子二女扶養(yǎng)成人。
七十年風風雨雨,七十載生活蒼桑。
歲月的淚痕消消地爬上了他的額頭,將老人家的雙鬢染成白霜。
大千世界里,孩子們把心中的話語都灑向老人那寬厚慈愛的胸膛。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認真工作,發(fā)奮圖強”簡單的話語,讓兒女鐫刻在心,永記不忘。
老人的辛苦并沒有白費,在他的教育下,子女們都已經(jīng)長大成人,為老人贏得了無尚的榮光。
現(xiàn)如今老壽星一家是五世同堂,正可為兒子孝,兒媳能,女兒賢,女婿強。
就連在校學(xué)習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們也是聰明伶俐,成績優(yōu)異,捷報平傳,后繼有人。
(掌聲) 讓我們一起恭祝老壽星,福如東海,日月昌明。
松鶴長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歡樂遠長。
同時也祝愿在場嘉賓的每一位來賓都幸福安康
最后祝各位來嘉賓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讓我們共同渡過這美好的時光,下面我宣布壽慶正式開始。
首先,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請老壽星的家人把老壽星扶上壽堂。
(請放鞭炮) 下面舉行拜壽儀式。
首先請老壽星的兒子輩代表獻祝壽詞。
請老壽星的孫子代表輩獻祝壽詞。
【第1句】:請老壽星的兒子、兒媳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二拜,祝老壽星日月昌明、松鶴長春; 三拜,祝老壽星笑口常開、天倫永享。
(請老壽星的兒子、兒媳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兒子、兒媳們回贈祝愿詞
【第2句】:請老壽星的女兒、女婿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二拜,祝老壽星萬事如意、晚年幸福; 三拜,祝老壽星生日快樂、后福無疆。
(請老壽星的女兒、女婿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女兒、女婿們回贈祝愿詞
【第3句】:請老壽星的孫子、孫女上堂拜壽 一拜,祝老壽星吉祥如意、富貴安康; 二拜,祝老壽星事事順心、幸福長伴; 三拜,祝老壽星笑口常開、身體安康。
(請老壽星的孫子、孫女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孫子、孫女們回贈祝愿詞
【第4句】:請老壽星的外孫子、外孫女上堂 一拜,祝老壽星壽比天高、福比海深; 二拜,祝老壽星、春秋不老; 三拜,祝老壽星生日快樂、福星高照。
(請老壽星的外孫子、外孫們獻壽詞) 請老壽星為外孫子、外孫回贈祝愿詞 這正是喜看兒女站堂前,只愿家風代代傳。
讓我們一起點燃,唱起生日歌,共同祝愿老壽星增富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
一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
請攝像師為老壽星全家照張全家福。
(照完后) 現(xiàn)在有請老壽星吹滅,分享生日蛋糕。
(奏生日快樂)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壽慶到此就結(jié)束了,有請老壽星起駕入席,同大家共進壽宴。
壽宴后有陸良縣工人文化宮管樂藝術(shù)團為大家?guī)砭饰乃嚬?jié)目。
填詩句::爺爺七十大壽,大家祝爺爺:“__________”。
爺爺卻嘆道:“________”我趕緊把爺爺?shù)脑挻蜃。?/h2>
爺爺七十大壽,祝爺爺:“__________”。
爺爺卻:“________”我把爺爺打?。骸啊甠_________’。
爺爺,您的身子骨比年輕人還壯實呢。
”爺爺高興的笑了。
\ 急
滿意答案近視進士9級2008-11-14爺爺七十大壽,親朋好友都前來祝賀。
大家祝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可爺爺卻嘆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我趕緊把爺爺?shù)脑挻蜃。骸澳郎S芡?為霞尚滿天。
爺爺,您的身子骨比年輕人還壯實呢。
”爺爺笑了,摸著我的頭說:“就你會貧嘴
”暖昧の雪戀 的感言: 實在是太謝謝你了
2008-11-14其他回答(1)拋卻灰飛7級2008-11-14爺爺七十大壽,親朋好友都前來祝賀。
大家祝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可爺爺卻\ 嘆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我趕緊把爺爺?shù)脑挻蜃。骸埃ㄋ~紅于二月花)。
爺爺,您的身子骨比年輕人還壯實呢。
爺爺高興的笑了。
”
80大壽主持詞
上聯(lián):古稀之年,眾兒女賀壽星福如東?! ∠侣?lián):七七之歲,老壽星祝兒女平平安安 橫批:竹報平安 壽誕祝詞 尊敬的各位親友、各位來賓:大家好
值此我爺爺古稀之年,壽誕慶典之日,我代表全家向前來光臨壽宴的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多年以來,我們?nèi)页忻捎H友們的關(guān)心和幫助借此機會向親友們表示最深深的謝意
今日高朋滿座,今日喜氣洋洋。
回顧我爺爺走過風風雨雨的25185多個日日夜夜,經(jīng)歷了從求學(xué)—從軍—到行醫(yī)的人生歷程,可謂“閱盡世道滄桑,嘗遍苦辣酸甜”
爺爺用高標準的要求奠定了我們?nèi)松钠瘘c,用發(fā)奮圖強的精神激勵我們開拓事業(yè)
造就了兒孫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此,我代表晚輩們向您表示:我們要牢記您的教導(dǎo),承繼您的精神,團結(jié)和睦,剛毅進取,事業(yè)有建樹,生活更富庶,使吳氏家族蒸蒸日上! 最后讓我們獻上最衷心的祝愿,祝福老人家生活之樹常綠,生命之水長流,壽誕快樂,春輝永綻,精神矍鑠,鶴顏康健
祝福在座的所有來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合家歡樂、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
【第2句】: 爺爺七十大壽的日子到了,遠方的姑媽、姑父分別從洪雅、眉山趕了過來,因為人生七十古來稀嘛
我準備和久別重逢的任建宇哥哥一起來主持這個難忘的生日party。
晚風習習,我們作了精心的準備__五彩繽紛的小氣球把房間裝飾得煥然一新,餐桌上整齊地擺放著生日蛋糕、生日帽、碟子、叉子…… “呯呯”我們的晚會開始了
大人們紛紛進來了,彩色的小球在他們的腳下響成一片,合著歡聲笑語,譜出一曲生日歌。
我和建宇請大家按位入坐。
大家坐下后,我們面帶笑容主持道:“各位長輩,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是我爺爺70歲的大壽,請各位對爺爺說生日賀詞”。
大家衷心祝爺爺長命百歲、身體健康。
“下面請奶奶為壽星戴生日帽,掌聲歡迎。
”奶奶笑咪咪地拿起生日帽親切地給爺爺戴上了。
我們說道:“壽星插蠟燭、點蠟燭。
”爺爺樂滋滋地把蠟燭插在美麗的大蛋糕上,點燃的蠟燭上跳動著桔黃色的火苗,十分美麗。
“下面請壽星許三個愿,說兩個愿;然后吹蠟燭。
”我們說道。
爺爺站起來說:“我祝2006年,四個孫兒、孫女們都能如愿考上大學(xué)、高中、初中。
同時希望你們大家都平平安安。
”爺爺許完了愿,噗地一聲把蠟燭吹滅了。
我站起來說道:“下面請爺爺抽獎。
” 任建宇趕緊把準備好的一疊紙條拿了過來,爺爺抽中了:“吉祥如意”,大家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祝爺爺壽比南山。
我和任建宇為爺爺過了一個難忘又快樂的70大壽,我們在這個充滿歡快溫馨的氣氛中體會到了親情的溫暖,尊老愛幼是我們共同的美德。
爺爺,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自己36歲生日想對自己說的話
生日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開心沒一天。
不要因為過生日而壓在心上,吃吃蛋糕就行了。
要開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