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干打雷,不下雨】只是嘴上文案,沒有實際行動。干,也 說:光。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天天開會,干響雷,不 下雨,造反還有個不動刀槍的?”
【第2句】:段考后,成績出來了。我的語文分數很高,數學分數偏低。媽媽不高興地指著我說:“你跛腳了。一腳長,一腳短,能走好路嗎?”(廣東·電白)
【第3句】:老天刮起了北風,媽媽想曬地瓜,但又怕這幾天天氣不好。爺爺說:“放心吧,一日北風三日晴,三日南風別盼晴。”(山東·文登)
【第4句】:【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釋義:形容實現了渴望已久的事或不期而遇的歡樂。例句:駱宏勛聽得,舉目一觀,正是: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第5句】:【老怕喪子,少怕喪母】(諺)年老人最怕喪了兒子,落得老無人養;年幼人最怕喪了母親,落得無人疼愛。指老年喪子、幼年喪母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第6句】:【來了龍叫它先抓我】謂出事由我負責。《小說月報》 (1980,2):“要沒有啥大變動,天明就開火。天塌下來我頂 著。來了龍叫他先抓我。咱生就的拿鞭子打牛屁股的手, 誰還能奪下咱的鞭子?”
【第7句】:【驢倒了架子不倒】(慣)比喻雖然已經面臨死亡或沒落,但還要勉強支撐。 也作“驢死不倒架”。
【第8句】:長青藤搭在墻頭上一一難分難離
【第9句】:【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一樣的,不分彼此。張賢亮《男人 的風格》:“俗話說,手心也是肉,手背也是肉。在我眼里,全 體人民一律平等!”
【第10句】:【 當家才知柴米貴/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原指主持家務看起 來容易,實際上相當麻煩。現多指當領導不容易,不處于這 種地位,體會不到困難。浩然《艷陽天》:“唉,真是不當家不 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當個干部不容易,伸手動腳 都要小心。”
【第11句】:【撞了一鼻子灰】見“碰了一鼻子灰”。
【第12句】:脖子上安滾珠——腦瓜靈活
【第13句】:媽媽聽說有家兒女長大后不管自己的爹娘,就大發感慨:“一個娘肚子里有十個崽,十個崽肚子里沒有一個娘啊!”(湖南·永州)
【第14句】:【一腦門子官司】(慣)形容人氣不順,想吵架。
【第15句】:【茄子不開虛花,真人不說假話】(諺)虛花:不結果實的花。就像茄子不開虛花一樣,心口如一的人不會說假話。指誠實的人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絕不摻假。 也作茄子不開虛花,老實人不講假話。 茄子不開謊花,孩子不說謊話。
【第16句】:【好人怕夸,壞人怕扒】(諺)扒:揭露,揭發。指好人怕的是夸贊,夸贊多了就會驕傲松勁;壞人怕的是揭發,揭發罪行就能使他原形畢露。
【第17句】:媽媽要我做事,我不肯。媽媽說:“哼,養豬可以吃肉,養狗可以看家,養你卻不知做什么?”(湖南·湘潭)
【第18句】:鍋蓋做風箱——受了熱氣受冷氣
【第19句】:【伯樂一顧,馬價十倍】(諺)伯樂:春秋時秦人,善相馬。指只要伯樂對某一匹馬看上一眼,這馬的價錢就會提高十倍。也借指經威望高的人推薦,其人的地位就會大為改觀。
【第20句】:【騎著瞎馬撞南墻】(慣)比喻由于盲目行動而遭受挫折。
【第21句】:禿子打傘——無法無天
【第22句】:【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同的山區,流行不同的山歌。視 具體情況而定,采取相應的措施。類似的:到什么山上割什 么草。成語:因地制宜;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到什 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一時說一時,重點看邊區人民那種豪邁 勁嘛!”
【第23句】:【哪個人前不說人】謂議論人是普遍情況,不必介意。或 說:誰人背后沒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茹志鵑《她從那條 路上來》:“你肚里有小毛毛,不好哭的,想開一點,哪一個沒 有過錯。古話說:誰人背后無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不要 在意。”
【第24句】:【好馬不吃回頭草】(諺)比喻有志氣的人一旦認定了方向,便一意向前,絕不中途反悔,走回頭路。 也作好馬不吃回頭草,好漢不買后悔藥。 好漢不走回頭路,好馬不吃回頭草。
【第25句】:泥牛入海——杳無音信,一去不復返;永無信息;有去無回
【第26句】:【臭豬頭自有爛鼻子聞】指壞人互相勾結。或說:臭豬頭自 有爛鼻子菩薩受。成語:臭味相投、沆瀣一氣。高云覽《小 城春秋》:“趙雄上任偵緝隊長那天,竟然親自‘登門求賢’, 請金鱷出來當大隊長,這正如俗話說的:臭豬頭,自有爛鼻 子聞。”
【第27句】:躲過野牛碰上虎——個更比一個兇
【第28句】:【矢在弦上——不得不發】見“箭在弦上——不能不發”。
【第29句】:劉備對孔明——言聽計從
【第30句】:就要期末考試了,我才急著復習功課。媽媽說:“你手里總拿著短把鐮,一點兒不作長遠打算!”(山西·新絳)
【第31句】:【啞姑姑做夢——誰醒誰知】(歇)指某事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別人都不會知道。
【第32句】:【縫衣店里的營業員——左也衣,右也衣】(歇)衣:諧“依”。指一味依從。
【第33句】:鯊魚把兒請貓代管——不保險
【第34句】:背地里罵知縣——無用
【第35句】:勢斷勁不斷,勁斷意不斷。
【第36句】:我們靖城有一種名吃——蟹黃湯包。一位老大爺剛吃完,抹著嘴說:“這湯包鮮得打嘴巴子也不會丟碗啊!”(江蘇·靖江)
【第37句】:【瘋狗咬人無藥醫】(諺)瘋狗:患狂犬病的狗。指瘋狗咬過的人,被傳染了狂犬病,無藥可治。比喻奸惡者對忠貞者的栽贓陷害,往往是致命的。
【第38句】:【一跳三丈高】形容發怒。成語:暴跳如雷。池莉《來來往 往》:“康偉業的幾個副經理一聽這話,氣得一跳三丈高。” 無明火三丈高形容突然大怒。《艾蕪短篇小說選》:“不 要提了!提起就叫我無明火高三丈!”
【第39句】:【英雄只怕病來磨】見“好漢就怕病來磨”。
【第40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吃飯著衣裳】(諺)三百六十行:泛指社會上的各行各業。指三百六十行,哪一個行業都要解決生活問題,哪一個行業都能解決生活問題。
【第41句】:落水得到救生圈——有了希望
【第42句】:【衙門錢,一燧煙;生意錢,六十年;種田錢,萬萬年】(諺)一燧煙:一股煙。衙門內掙的錢像一股煙,頃刻消逝;生意賺的錢,可享受一輩子;種田掙的汗水錢,可世代享用。指靠辛勤勞動掙的錢最踏實,最長遠。
【第43句】:【春凳折了靠背兒——沒的倚了】(歇)春凳:一種有靠背、寬而長的凳子。比喻失去了依靠或依仗的條件。
【第44句】:【拴著的馴馬拉五百,沒籠頭的野馬馱三千】(諺)馴馬:馴服的家馬。籠頭:用皮條編成的戴在騾馬頭上的套具。指家馬負重力小,野馬負重力大。比喻死守家門沒出息,出外闖蕩長才干。
【第45句】:【茄子大一個星宿】(慣)星宿:我國古時指星座,共有二十八宿。像茄子那樣大的一個星座。比喻大小是個人物。
【第46句】:人多辦法多,螞蟻能把泰山拖。
【第47句】:【買賣不成仁義在】做生意是自愿的,不成功,也應友好, 還有下一次。相關的:一物不成,二物見在。鄧友梅《那 五》:“買賣不成仁義在,這一對不值錢的假貨送你作紀念!”
【第48句】:【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是個什么地方,典出何處?所謂“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居住的地方,又稱為“阿彌陀佛西方極樂凈土”。根據佛教典籍《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大地是由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讀che、qu,熱帶海底軟體動物,介殼漂亮,可作裝飾品)、瑪瑙七種寶物鋪成,光彩照人,極其美麗。這里的樹林、諸佛居住的講堂、精舍等,全由七寶組成,光輝燦爛,富麗堂皇;這里沒有行走不便的道路,到處暢通無阻;沒有坑洼陷阱,可以放心涉足;在這里想吃什么,珍饈佳肴轉眼就來,想穿什么衣服,也是應念而至;這里的人,個個相貌非凡,雖有身體之形,卻無血脈骨肉,人人相親相愛,相互敬如上賓。這里沒有任何疾病,想活多久就活多久,這里沒有絲毫的煩惱,更無矛盾沖突。不過,這個極樂世界是男性的凈土,看不到一個女人,因為女人得不到解脫,她們要想到達這里,必須轉為男身。怎樣轉為男身,只有艱苦修行才能實現變性。總之,在這里幸福之至,美妙之至,極樂世界,無可比擬。陶淵明寫的“世外桃源”那是比不了,玉皇大帝居住的天堂大概可有一比。看來,人活著是不可能實現到達極樂世界這個夢想了,怨不得有人把死稱作“上西天”、“上天堂”,再也不受罪了。
【第49句】:心里生起一盆火——渾身熱乎乎
【第50句】:垃圾堆里的畫——廢畫(話)
【第51句】:【言必信,行必果】說話有信用,做事見效。從維熙《泥 濘》:“他是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人,長得雖然瘦小枯干,但精 神世界卻極富有。”
【第52句】:柳樹上落鳳凰——遲早要飛
【第53句】:瘋狗咬月亮——狂妄
【第54句】:【橫插一杠子】見“插杠子”。
【第55句】:早上,我在上學的路上,看到田里有好幾位農民伯伯正在種著什么。回到家,我請教媽媽,媽媽微笑著說:“榆錢黃,種谷忙。”(山西·潞城)
【第56句】:玉皇大帝調兵馬——天兵天將
【第57句】:【正瞌睡,來了個枕頭】見“瞌睡給了個枕頭”。
【第58句】:【打網也有曬網時】(諺)指撒網捕魚的人,總有曬網不能捕魚的時候。比喻手頭寬裕時要注意積攢,以備急用。
【第59句】:【桑木扁擔,寧折不彎】借指堅強。成語:寧死不屈。劉紹 棠《兩草一心》:“石在卻桑木扁擔寧折不彎,不低頭,不認 罪,不求饒。”
【第60句】:【蜞螞兒跳水——噗嗵】見“蛤蟆跳井——撲通”。
【第61句】:星期天,妹妹和小伙伴們過家家。媽媽看見了說:“男孩子打馬仗,追呀殺的;女孩子過家家,婆婆媽媽的。”(河南·西華)
【第62句】:爸爸這幾天早晨總是很早起來讀書,我問爸爸為什么起那么早,爸爸說:“這叫日出照亮大地,讀書清醒大腦!”(安徽·安慶)
【第63句】:船到江中觸暗礁——散板了
【第64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諺)身居高位,自己的行為端正,不發令下屬也會跟著你行事;自己的行為不正,縱然發令也沒人聽你的。指待人處事,關鍵是要以身作則。
【第65句】:寫字出了格——不在行
【第66句】:眼睛盯著鼻尖——只看一寸遠:目光短淺
【第67句】:【依著王法打死人,依著佛法餓死人】法律和宗教均置人于 死地,善良人無法正常生活。明代《西游記》:“前程,前程! 若依你,教我喝風!常言道: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 殺。”
【第68句】:【君子動口,小人動手】(諺)指發生爭端后,修養好的人講道理,沒有修養的人往往會動武。 也作君子動口不動手。 君子動言,小人動拳。
【第69句】:臺上三分鐘,臺下三年功。
【第70句】:【白的黑不了,黑的白不了】釋義:事實不容歪曲。例句:“是白的,黑不了,是黑的,白不了;再多幾張嘴,我也不怕!”
【第71句】:看著二哥不努力學習的樣子,爸爸憂慮地說:“春華呀,澡盆里學不會游泳,板凳上練不出騎術,不流汗、不吃苦,咋能學到真功夫啊?”(河南·鹿邑)
【第72句】:逼出來的口供——信不得
【第73句】:【乘興而來,敗興而去】(慣)乘興:趁著一時高興。敗興:因遇到不順心的事而情緒低落。指高高興興地來,掃興地回去。
【第74句】:【 買醬油的錢,買不得醋】專款專用,借指不打亂原來的計 劃。《敵后武工隊》:“常說打油的錢不買醋,你倆怎么在槍 子底不還東張西望的?”
【第75句】:劇本劇本,一劇之本。
【第76句】:吃飯時,我看了看盤里的肉,直流口水,媽媽說:“吃飯時,小心點兒,否則會連舌頭吞進肚的,注意要把舌頭綁著。”(廣東·陸豐)
【第77句】:【前人躓,后人戒】(諺)躓(zhi):被絆倒。前邊的人被絆倒了,后邊的人就要提防戒備。喻指人要善于總結歷史教訓,加強防范意識。
【第78句】:【 隔山買老牛未見牛,結果買的是老牛】做事不了解情 況,吃虧上當。類似的:貪賤買老牛,一年倒兩頭。劉紹棠 《芳年》:“隔山買賣老牛,是得多長幾個心眼兒。”
【第79句】:孔夫子出門——三思而后行
【第80句】:【若依佛法,冷水莫呷】(諺)呷(xia):喝。要是嚴格按照佛教教義的規程行事,就連冷水都不能喝了。泛指凡事都要靈活通變,不可拘泥。
【第81句】:【當著和尚罵禿子】(慣)比喻表面上罵那個人,實際上是罵眼前這個人。 也作“當著和尚罵賊禿”。
【第82句】:【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泛指人的生育、養老、醫療、殯葬等各種生活現象;也指人的一生從生到死的過程。是誰把生、老、病、死放在一塊去說,并且形成了新的含義,源出有二。說法一。源于北宋時一些福利設施與學校相鄰的巧合。北宋崇寧年間,朝廷有旨,令州縣置居養院(即養老院)以存老者,按濟坊(療養院)以養病者,漏澤園(殯葬所)以葬死者。看來,宋代的社會保障機構比較健全,比較重視社會保障工作。而當時的吳江,邑小地狹,遂于縣學(小學)之東的空地,依次設置。當時眾多的小孺子們在學,又與居養院、按濟坊、漏澤園相為毗鄰,故有“生、老、病、死”之說。說來也真巧,還真是一條龍服務。說法二。源于佛家用語。佛家稱生老病死為“四苦”。《涅磐徑》日:“八相為苦,所謂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
【第83句】:獨樹難擋風,獨柴難燒紅。
【第84句】:【清水濁水混著流】(慣)比喻好人壞人混在了一起。
【第85句】:【糊涂油蒙了心】(慣)斥責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糊涂脂油蒙了心”。
【第86句】:【 豬羊奔入屠宰家】謂送死,找死。或說:肥豬往屠夫家 跑。明代《警世通言》:“這婦人不去則罷,這一去,好似豬羊 奔屠宰之家,一步步來尋死路。” 撞在搶口上遇到危險。類似的:碰到刀頭上。圖書: “趙某這次來局里,其實是來探探虛實,沒想到正撞在搶口 上。”
【第87句】:【 耳聽是虛,眼見為實】耳聽是別人說的,眼見是親自看的。 強調直接經驗可靠。語序亦可換置。浩然《山水情》:“耳聽 是虛,眼見為實,等我看到真實的了,才能定準兒該向你點 頭還是搖頭。”
【第88句】:隔年蠶作繭——無新絲(無心思)
【第89句】:我放學后貪玩,天黑了才回家,挨了媽媽的一頓訓。奶奶見我難過的樣子,悄悄地哄我:“你媽呀,是刀子嘴豆腐心,其實她心疼著你呢!”(江西·興國)
【第90句】:【富貴不歸故鄉,好似衣錦夜行】釋義:富貴:指有錢有勢。人富貴了,應當回故鄉看一看。例句:羽搖首道:“富貴不歸故鄉,好似衣錦夜行,何人知曉?我已決計東歸哩!”
【第91句】:【身在曹營心在漢】“身在曹營心在漢”比喻人在一方,心卻在對立的另一方。這一俗語源自《三國演義》。有兩處描寫。一處是關羽與劉備失散后,身保二位皇嫂(準皇嫂),不得已與曹操約三事(其中一事是得知大哥劉備下落后允其團聚),暫棲曹營。曹操對關羽禮遇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賜爵祿企圖感化關羽。但關羽不為所動,日夜思念劉備,當得知劉備下落后,掛印封金,不辭而別(因曹操故意回避不見),過五關,斬六將,與劉備、張飛重新相聚。因而后人稱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二處是徐庶進曹營一計不獻。徐庶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為劉備服務。曹操慕其才,屢招不致,遂用其母為質。徐庶是孝子,為保其母性命,無奈,只得投奔曹操。與劉備分別時,徐庶對劉備說:“請主公放心,庶不為曹獻一計。”果然,到曹營后終不獻一計。倒也有破例,那就是趙云為救皇嫂(準皇嫂)與后主劉禪,孤身一人,七進七出曹營,身陷險境。徐庶怕趙云有失,遂終向曹操“獻一計”,對曹日:“丞相愛將,何不保住趙云性命,為閣下用。”曹遂下令:“只要活趙云,不要死子龍”。保全了趙云的性命,才上{了一出“長坂坡”的好戲。
【第92句】:【吃水莫忘源,燒柴莫忘山】釋義:比喻不忘別人的恩情,不忘本。例句:親人解放軍,好多人是從東三省來的,幾千里上萬里,他們不是也有父母,也應該娶妻生子嗎?人哪,吃水莫忘源,燒柴莫忘山。
【第93句】:【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諺)富貴之后如果不回家鄉顯示一番,就像穿著錦繡衣裳在黑夜里行走,誰也看不見的。舊指發達之后理應回故鄉顯耀榮華。 也作富貴若不歸田畝,如著錦衣黑夜游。 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
【第94句】:【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釋義:女孩子出了嫁,娘家就不再管了。例句:常言“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她出閣就成了張宅人,死為張家鬼了。
【第95句】:【人惡鬼不纏】(諺)惡:強橫。人要是行為強橫,就連鬼也避著,不敢招惹。指無所畏懼的人,能鎮住邪惡小人,使其不敢侵犯。
【第96句】:狗咬雷公——惹天禍
【第97句】:【才說了嘴就打了嘴】(慣)說嘴:自夸,自我吹噓。剛夸了口就出丑了。 也作“說嘴打嘴”。
【第98句】:【碗里拿帶靶兒的蒸餅】(慣)靶兒:同“把兒”,器具上便于用手握的部分。蒸餅:一種用發面加油蒸熟的餅,餅內分層。比喻事情做起來毫不費力。
【第99句】:【渾身是口不能言,遍體排牙說不得】(慣)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滿身是牙也無法辯解。指遭受冤屈,無法說清楚。 也作渾身有口不能言,遍體排牙說不得。 渾身是口也說不清。
上一篇:很美的句子(描述風景很美的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