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恒東法師:當我們試圖對一個人、一種行為、一個現象扔去石塊的時候,反躬自問,看看自己是否已經是無懈可擊了。嘴巴那么毒,心里一定很苦吧?所以管好自己的嘴巴,是最大的修行。
【第2句】:【禪語人生】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屬;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有愿放在心里,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每天要感謝父母與眾生,一生所作不要辜負父母與眾生。死是生的開頭,生是死的起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本來就在一個循環中。要把握做好事的因緣,一旦因緣消逝,想做就來不及了。
【第3句】:【禪心佛語】廣闊無垠的天空中,烏云不會停留太久,它來自于天空,也消失于天空。同樣,一切煩惱也并非實有,它來自于虛無的法界,也消失于虛無的法界,之所以能給你帶來痛苦,是因為你把它當成了真的。
【第4句】:【禪心佛語】面對同樣一件事,我們可以有非常多的心態。如果我們選擇了包容和安祥,我們的日子就被“定格”在包容和安祥的狀態;如果我們選擇慈悲,我們的日子就被“定格”在慈悲的狀態;如果我們怨恨,我們的日子就被“定格”在怨恨的狀態;如果我們嫉妒,我們的日子就被“定格”在嫉妒的狀態。
【第5句】:【佛心禪語】《菜根譚》云:“飽后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則男女之見盡絕。故人當以事后之悔悟,破臨事之癡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第6句】:【禪語人生】恒路法師:心是一塊田,種什么,得什么。如果你心里是快樂的種子,那么長出來的一定是笑容!如果你心里是痛苦的種子,那么長出來的一定是憂傷!如果你心里是恨的種子,那么長出來的一定是怨恨!如果你心里充滿愛,那么長出來的一定是寬容!如果你心里有邪惡,那么長出來的一定是黑暗。
【第7句】:【佛心禪語】【今譯】——明教和尚(契嵩禪師)說:“圣賢的學問,本來就不是一兩天所能圓滿具足的。白天努力不能圓滿具足,晚上再接再厲,繼續努力,如是日以繼夜,日積月累,厚積薄發,自然而然就能成就。”
【第8句】:擘破玉龍飛彩鳳,掣開金鎖走蛟龍。天上眾星皆拱北,世上無水不朝東。筍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不作風波于世上,自水冰炭到心中。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第9句】:為什么我們不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提高自己的說話水平,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多說些贊人、勵人、暖人的良言,而少講甚至不講罵人、貶人、傷人的惡語呢?
【第10句】:【關于心靜的禪語】我們常常羨慕別人這樣那樣的好,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于懷。其實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完整無缺的。珍惜已擁有的吧。沒有絕對完美的人生,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第11句】: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賈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優婆塞戒經》卷三,凈戒品
【第12句】:【禪語靜心】天涯太遠,一生太長,花期荼迷,也抵不住荏苒時光。別人想什么,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么,我們也強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好好生活。即使有人虧待了你,時間也不會虧待你,人生更加不會虧待你!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13句】:一位企業家說,他掙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但并不快樂,快樂的是讓這筆錢這輩子花光,而且要花得有意義,于是,他踏上慈善之路,踏上快樂的征途。
【第14句】:【禪語人生】修行是很普通的事情,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把全身心都專注在工作的每一個當下,思想集中了就能產生智慧的火花。每時每刻都能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在生命活動的每一個當下,心無二用,身心健康,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就能得到提升。
【第15句】:【佛心禪語】摒棄雜念,安靜呼吸,并將全部心思專注于呼吸的時候,人們會見到光,要學會將這光穩定于自己的人中一帶,使其越穩定越明亮越好,這就是“禪相”。
【第16句】:少欲知足樂,多聞分別樂,無著阿羅漢,亦名為受樂。菩薩摩訶薩,畢竟到彼岸,所作眾事辦,是名為最樂。《大般涅槃經》卷十二,圣行品
【第17句】:真正的好名聲,是一個人內心對自己的肯定,以及對自身行為的認同,也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而追尋的一種財富。而虛名則是為了滿足面子和膚淺的虛榮心而刻意追求的東西。
【第18句】:【禪心佛語】佛是自己修得的、證得的,僅僅依靠外力是不能使你成佛的。只有自己勤修善道,撥開自己心頭的迷霧,才可以見太陽。......六祖說過,一念迷是魔,一念悟即佛。就是說,你放下惡念的那一刻就是佛。
【第19句】:【禪心佛語】可貴的腔調:低調是什么?低調乃大度,謙虛,寬容,不驕不躁......說到底,低調是一種文化品位,是一種職業修養,更是一種做人的境界。老教練博斯克說得也好:“有些批評你不必在意,有的甚至是有價值的建議。”話精細,理也精細,像極了西班牙隊的風格。
【第20句】:始終相信,禪是一種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執念,悟出菩提。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盞茶的時光,就從萬象紛紜中走出,綻放如蓮。人生有七苦,眾生流落在人間,就是為了將諸苦嘗盡,去換來一味甘甜。
【第21句】: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卷下
【第22句】:【禪心佛語】生活中固然有不少煩惱與痛苦,只要善于擴展心胸,把以前認為特別嚴重的事情看淡,把過去無法放下的困擾連漸解脫,我們的境便會出現奇妙的改變。當心量拓展到了相當寬廣的時候,我們就會擺脫煩惱、憂愁的的生命狀態,轉變為幸福、喜樂的無悔人生。
【第23句】:【禪語人生】一個善的行為,不僅僅是有一個善的目的,而且還須經歷一個過程,這種善的目的達成要面臨許多具體情境的組合。道德智慧不僅是一種處事、處人的具體智慧,而且是理智地、清醒地規劃并把握自己整個人生幸福的大智慧。
【第24句】:【禪語人生】用笑臉去面對現實,用微笑去對待生活。人生是一場孤旅。你就是你,世上再沒有第二個。世上只有相似的人,沒有完全相同的人。無論是走在人群中,還是只身站在曠野里,你都要承擔起只有你才有的一切。
【第25句】:【心靈禪語】一念之差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更別說邪惡的念頭了。一些人正是由于喪失了人性和善心,才對別人作惡,以致一步步地走向罪惡的深淵。本來,仁心和善心是能夠給我們和別人帶來幸福的,我們為什么不努力地去塑造它呢?
【第26句】:【禪心佛語】苦苦地挽留夕陽的,是傻子;久久地感傷春光的,是蠢人。什么也不愿放棄的人,常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拿得起,實為可貴;放得下,才是人生處世之真諦。只有放得下,才能將該拿得起的東西更好地把握住,從而抓住最重要的東西。
【第27句】:【禪心佛語】人生是一趟單程車,走過的,錯過的都不再回來。不要走得太匆忙,該感受的要充分感受,該珍惜的要好好珍惜。若干年后,雖然可以舊地重游,可惜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不管什么時候,踏出去的步子一定要堅實而穩重,即使不踩下一個坑,起碼留下一個腳印。人生活的是過程,過程的精彩才是真實的擁有。
【第28句】:【禪心佛語】人生總會有許多溝坎需要跨越。歲月總是有許多遺憾需要彌補。生命總是有許多迷茫需要領悟。痛苦并快樂著,思索并追尋著,彩虹總在風雨后,堅持未必是勝利,放棄未必是認輸。與其華麗撞墻,不如優雅轉身。學會思索,學會等待,學會調整。人生很多時侯不僅需要執著,更需要回眸一笑的智慧和灑脫。
【第29句】:忍:不是心字頭上一把刀,而是刀下有顆心!富者能忍保家,貧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意篤,朋友能忍情長,夫婦能忍和睦。可見,“忍”不是心頭的那把刀,而是刀下有顆心!其實,有時候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句話,那就是能夠忍住一時之氣,用心做事,事半功倍。
【第30句】:【禪心佛語】凡夫在迷,日子過得不快活、身有病苦的時候或許還能生起出離心。最難能可貴的是,當我們生活閑適、身體健康的時候,還能提起正念,看清世事無常的本質,清醒地思惟人生八苦。
【第31句】:【一日一禪文案】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未必;九分耕耘,會有收獲,這是一定!做人要淡,用情要真。凡事都往好處想,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你退縮得越多,讓你喘息的空間就越少;日子不是用來將就的,你表現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東西就會離你越遠。
【第32句】:【禪心佛語】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陽光。沒有什么過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人生是禍福相依,笑淚交織,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體諒心,才能容人;有忍耐心,才能做人;有慈悲心,才能度人;有艱難心,才能助人;有明智心,才能觀人;有包容心,才能處人;有美麗心,才能示人。
【第33句】:善知識,我(六祖慧能)于忍和尚(弘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開悟,頓見真如本性。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壇經·般若第二》
【第34句】:【禪心佛語】過去的不可得,未來的還沒有到,當下也是當生即滅。就要在這當生即滅的時候,抓住當下這一念,面對世間、面對煩惱、面對生死。
【第35句】:【心靈禪語】歲月本是生命中最尋常的一段路,生命本身是一場旅行,而這場旅行中,總會有一些偶遇,是波光濤影。也會是一些結束,也會是天涯殊途。今天所有走過的路,和昨天有過的憤怒,皆是虛無。既然如此,便讓虛無回到虛無,便讓旅途回到路途。
【第36句】:而這布施就猶如溝渠河道一般,能將心靈世界貪毒的洪流疏導至仁愛慈悲的大海。而這份布施亦如同一粒粒種子,種下去的時候是種子,但是在四方開花散葉之后,收獲到的卻是累累的碩果。
【第37句】:懂得感恩,幸福就會不請自來。感恩是愛的根源,為生活中的每一份擁有而感恩,能讓我們知足常樂。擁有感恩之心的人,即使仰望夜空,也會有一種感動。面對別人的幫助,應該想到“給我的是情分,不給我的是本分”;面對感情,應該想到“你來,我當你不會走;你走,我當你沒有來過”。
【第38句】:【人生箴言】【第1句】:正常情況眼睛是黑的,心是紅的;一旦眼睛紅了,心就變黑。【第2句】:人生朋友分三種:一輩子的、一杯子的、一被子的。得意時,朋友認識了你;落難時,你重新認識了朋友。【第3句】:精明如鼠眼,能明察眼前食物;聰明如虎眼,能覺察近處獵物;英明如鷹眼,能洞察遠處動物。三者集于一身,必成大事。
【第39句】:【禪心佛語】或許佛門的高僧大德在面對貪官時,施展了凡夫難以察覺的特殊慈悲來實施“救度”,但卻一不小心成為了整個社會負面情緒的發泄口,成為大眾觀感中的“山寨貨色”。
【第40句】:人生是一種承受,需要學會支撐。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承受,人生需要承受平淡。人生需要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視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人生需要承受痛苦,當我們承受了痛苦,我們就會變的堅強自信,此時,痛苦就變成了一筆無價的財富。當我們終于學會心平氣和地去承受時,那么,我們的人生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第41句】:【禪語人生】學佛不是我比誰更有智慧,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要去除,學佛不是要發現外在有一個神,而是發現自己的自心本性學佛不是茫目追隨,而是要了解到生命的價值在于慈悲,而慈悲是無分毫傷害的心,一種利他的心。
【第42句】:西藏偉大的智者更頓曲派曾說:“沒有腿腳的蚯蚓為找找快樂而漂泊,沒有眼睛的螞蟻也為追求安寧而游蕩,總而言之,所有一切眾生都為獲得快樂而生存。”我們怎么可以只關懷人類而傷害脆弱的其他生命呢?一切眾生都有與人類共享地球資源的權力,更何況是屬于它們自己的生存的權力呢。070。
【第43句】:【禪心佛語】人沒有選擇命運好壞的權利,如果命運不好那么就逼著自己接受和扛著,誰都無法料知自己到底能爬多高走多遠,但只要不停止向前向上的腳步,下一刻肯定比這一刻更高更遠,明天一定會比今天收獲更多。
【第44句】:【禪心佛語】恒陽法師: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風景,想自己的問題,不要總盯著別人如何,總是羨慕別人的輝煌,嫉妒別人的光鮮,陰暗的是自己的心,損耗的是自己的光陰,磨損的是自己的人格。
【第45句】:【靜的禪語】幸福并不復雜。餓時,飯是幸福,夠飽即可;渴時,水是幸福,夠飲即可;裸時,衣是幸福,夠穿即可;窮時,錢是幸福,夠用即可;累時,閑是幸福,夠暢即可;困時,眠是幸福,夠時即可。愛時,牽掛是幸福,離時,回憶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
【第46句】:做一個安靜的人,讀書,旅行,給自己一段柔軟的時光,不用太遠,不用太貴,去一個安靜的地方將自己釋放,撫慰。旅行,就應該只是單純地出去走走。去哪里,并不重要。心寬,便是遠方。
【第47句】: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人非知己休全托,事若虧心切莫為。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人家不必論貧富,唯有讀書聲最佳。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來有冷時。
【第48句】:不要埋怨別人讓你失望了。只要心中有愛,看世界的眼睛才會純凈,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一笑。只留下初見時的驚艷、傾情。忘卻也許有過的背叛、傷懷、無奈和悲痛。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第49句】:報恩田者,所謂父母、師長、和上。功德田者,從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貧窮田者,一切窮苦困厄之人。。眾僧三種:一報恩田,二功德田,三貧窮田。《優婆塞戒經》卷四,供養三寶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