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大乘戒于乘緩者,乃名為緩,于戒緩者,不名為緩。《大般涅槃經》卷六,如來性品有聲聞乘持清凈戒,于菩薩乘名大破
【第2句】:【禪語人生】學佛需要具德上師的引導。修行人就像看病一樣,病人不看醫生,自己隨便去藥房買藥,結果會怎樣?沒有章法地盲修,到處求法,到頭來只會浪費時間,而沒有任何成就。
【第3句】:【禪語人生】以天性用事的會找人好處,以稟性當家的準看人不對。這叫什么性,招什么事。
【第4句】:【禪心佛語】命運雖然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但我們對自己的心念、行為總是不能自己,使得我們對命運無可奈何。因為我們只有做得了心念、行為的主人,才能做命運的主人。
【第5句】:假使每一個人都把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看作是神圣的,我們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愛護它們,那么,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就會日趨完善。
【第6句】:【禪語人生】修行就如同調整相機的焦距,調整至正確位置之后,一按快門,即是本來面目。
【第7句】:清凈信樂心,名士夫勝財;修行于正法,能招安樂果;真諦之妙說,是則味之上;賢圣智慧命,是為壽中最。《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第1013經
【第8句】:要懂得忘卻。人生最大的痛苦緣自追求完美,要知道,真正的光明并非沒有黑暗的時刻,只是永遠不為黑暗淹沒罷了。我們的生活也是一樣,忍著疼痛奔跑,帶著淚光微笑,這才是真正的生命。
【第9句】:太陽每天升起又落下,月亮每天落下又升起。迎來白天送走黑夜,送走黑夜迎來白天。年年如此,歲歲如此。宇宙天體運行簡單至此,生命亦應簡單如此。活得簡單點兒吧!簡單地活著,其實很簡單。
【第10句】:若普為一切眾生護持禁戒,觀第一義空,無我人相而為有情護持禁戒,是則名為凈戒波羅蜜多。《大乘理趣六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六
【第11句】:【禪語人生】希望還有祈禱,人生最大的失望莫過于希望的粉身碎骨,人生最大的希望莫過于在失望中無數次的復活。
【第12句】:【佛心禪語】安逸產生懶惰,讓人失去進取心。要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就要有緊迫感,如果你覺得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哪有多余的時間去玩樂消遣,如.此自然也就不敢放逸了。
【第13句】:【禪心佛語】生活的禪法,在于認識生命的核心責任,平靜,自在,尊重,理解,從容,善意,寬容。這也是生命的進行式的一種秩序,潮起潮落,自在恬淡。
【第14句】:人生如煙花,不可能永遠懸掛天際;只要曾經絢爛過,便不枉此生。避免心碎最好的辦法,就是假裝自己沒有心。人間的事往往如此,當時提起痛不欲生,幾年之后,也不過是一場回憶而已。
【第15句】:嫉先創己,然后創人,擊人得擊,是不得除。《法句經》卷下,利養品如果別人幸福美滿,自己心中就不舒坦,那是消折自身福澤,自我嫉妒毀滅自身。(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16句】:【禪心佛語】放下時人生最大的智慧,即如《心經》所言:“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自然就一身輕松,自由自在,灑脫無礙,快樂無比。
【第17句】:【禪心佛語】什么叫做緣起無自性?緣起就是世間都是條件所構成的,沒有永恒性、沒有長久性。
【第18句】:沒有什么事能夠束縛你煩惱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令他煩惱;想解脫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縛不了他。
【第19句】:【禪心佛語】當一個小小的心念變成成為行為時,便能成了習慣;從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決定你一生的成敗。
【第20句】:生活中,許多人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傷害。不管傷害你的人是無意識還是蓄意向你挑釁,心胸寬闊的人都應采取不和他一般見識的態度。暫時巧妙地躲開,就可以避免兩敗俱傷的悲劇。
【第21句】:【禪心佛語】身前香合眼立,默然落發三千。眼中淚淚中血,了斷過往悲歡。昔為江湖玲瓏客,已不識勿再提。今做舟山砍柴人,憑此生只參禪。
【第22句】:在時光的角落,靜守一顆執著的心。風來,微閉雙目,靜聽翩躚,搖曳了一溪流水;雨落,潮濕心事,輕捻思緒,純澈了一段流年。
【第23句】:一個人應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海濤法師
【第24句】:【禪心佛語】而此時棲霞寺面臨的也還不止是解散的危險,從1937年12月開始,兩萬多難民不斷涌入糧食儲備本就不多的棲霞寺,棲霞寺面臨著斷糧的危險。
【第25句】: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其實幸福是一種期盼,是一種美好心靈的感受,只要我們珍惜擁有的一切,用心去發現,用心去感受,你就會發現你就生活在幸福里,幸福就在你身邊。
【第26句】:【禪語人生】無論外在的世界賦予你多少壓力,只要認識到它們的真相都是無常的,并以接受無常這樣一種心態,那么就能坦然面對。
【第27句】:佛陀出廣長舌相,周遍法界,由佛口所生是清凈法身,無生無死,無凡夫分段壽期;無老無病,永不毀朽,此為慧命精神。
【第28句】:【佛心禪語】※現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結果什么也沒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里的事還是家外的事,個人的事還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種緣分。遇到了,有這個機會了,就應該珍惜。
【第29句】:【禪心佛語】時時刻刻讓你的心安住在當下,就能把心獨立起來;心獨立起來了,妄想就減少了。
【第30句】:【佛心禪語】吃虧。古人云:“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時有賢人某臨終,子孫請遺訓,賢人曰:“無他言,爾等只要學吃虧。”
【第31句】:【禪心佛語】人世間有多少的愛能生死白頭,又有多少的情可以天長地久?所以你選擇共度一生的未必是你最愛的,你最愛的未必能和你共度一生。
【第32句】:【禪語人生】我們不能確認未來什么時候發生地震,什么時候得上絕癥,甚至不知道下一個拐角我們會遇見誰,下一分鐘我們的心臟會不會忽然間休息。
【第33句】:【圣經文案】444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后4:7)
【第34句】:有些人參禪,覺得禪很玄、很妙,他要做一個很玄、很妙的人,所以去參禪,像這樣的人,因地便不正確。——耕云先生
【第35句】:【禪語人生】我們愈去關心別人的幸福,也就同時愈能建立起自己的快樂。只不過當你在付出的時候,心里絕對不要有這種想法。不要去指望有所回報,要一心一意為別人好。
【第36句】:【禪語人生】煩惱與人生的關系,處處都在相互交織,相互存在,生命的認識,在于主觀和客觀的平衡,端正心態的主張,冷靜清醒的面對那些虛妄和執著,讓心地處于一種平和、安穩、規范。
【第37句】:一般人遇到病人或死人,都不免產生畏避的心理;若能將病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便知道自己該如何對待;若能體會到往生者也是自己“同體大悲”的親人時,難道還會堅持不肯接近死去的人?
【第38句】:獨行布施,從生至老,不如復有多眾人,不問貧富貴賤,若道若俗,共相勸化,各出少財,聚集一處,隨宜布施貧窮、孤老、惡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像法決疑經》
【第39句】:【禪心佛語】生死一體:悟后覺得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
【第40句】:性愚習癡,殺盜淫欺,不信道行,此不自愛也;習善行仁,覺世非常,信死更生,情存三尊,奉戒攝心,信道以篤,守禮以謙,孝順至誠,此人處世,自愛者也。《中本起經》
【第41句】:【禪語人生】有一句話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磨難是最好的試金石。人生的磨難能賦予豁達的人更加成熟的魅力。
【第42句】:【禪語人生】許多人的所謂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第43句】:【禪語人生】聞“諍言”不怒,聞“微言”不棄,聞“褒言”不喜,聞“錯言”不怨,聞“無言”不安。立身靠信,立業靠勤,立世靠才,立功靠拼。容言勿壓制,容過勿苛求,容嫌勿報復。
【第44句】:【禪心佛語】大家不是經常唱《感恩歌》嗎?“感恩幫助過我的人,感恩傷害我的人,感恩一切。”若是你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你才有感恩心,你才有資格唱《感恩歌》。否則都是假的。
【第45句】:心中無形的風災是“無明”,無形的刀劍是“嫉妒心”,無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無形的心獄是指“入邪道法”。這些無形的心賊會滅除人之善根,毀盡修行之功德林。
【第46句】:始;不要眷念誘惑,這常常是墮落的前奏。許多時刻的成長,靠的不僅僅是時間,而是勤奮與努力;那些虛度的光陰,熄滅的是夢想之火,拼湊的是支離破碎的命運。
【第47句】: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就是一顆心,珍惜今天珍惜現在,風舞落葉的日子,珍重一份別離,春暖花開的季節,珍愛那份執熱,把生命的完美,寫入歲月的篇章,讓人生的精彩,染入每一個路過的季節。
【第48句】:曾經,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它承載著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是成長路上的見證者,是流年里無法消抹的風景。有時我們總會將曾經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展現在每個黑夜,靜靜的沉醉,靜靜的回憶。
【第49句】:【禪語人生】下輩子,你和誰過我不管,但是,這輩子,和我一起過吧,你會幸福的,我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