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凡夫覺得不可思議之事,在佛菩薩只是正常,本來如此。凡夫覺得稀松平常之事,在佛菩薩亦稱妙絕。花開葉落,無非真理;成佛涅槃,也無二般。
【第2句】:【禪心佛語】人生,其實就是這樣,無奈但又必須去接受,有時總想讓自己活得瀟灑快樂一些,卻對身邊的人或事物無法割舍,人生總有太多的無奈和遺憾。
【第3句】:【禪心佛語】人生要求真,以真誠對待他人;人生要求美,以美麗裝點世界;人生要求知,以知識帶動文明;人生要求善,以寬容豐富生命。
【第4句】:【禪心佛語】當有人和你關系密切,關心你的生活起居,你就必須得好好活著。
【第5句】:若煩惱中見菩提者,是名如見,若離煩惱見菩提者,即是倒見。《大集經(jīng)》卷十二
【第6句】:【禪心佛語】位尊無功,言而則輕。口厚無勞,人之不悅。人者仁也,不仁非人。食有勞,口有功,能取賞。
【第7句】:生:“頓悟見性,究竟是怎樣的境界?”心:“迥超一切相對境界。究竟如何?你當切實親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心光
【第8句】:心寬則不計較,能忍則不躁動,不計較、不躁動便是淡然。淡然不是麻木,而是內(nèi)心的穩(wěn)健。
【第9句】:【禪心佛語】生活總是需要一份鮮活與不同,別因煩惱不自由,活好自己的存在,改正自己的偏頗和固執(zhí),人生活來不容易,理解大家,有你才成大家。
【第10句】:【禪語人生】著相造善,著相造惡,皆是輪回。一定要契入空性的思想。
【第11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不能改變自私自利的后天形成的觀念,就無法做到慈悲待人。
【第12句】:【禪語人生】無論誰都應該學會先責備自己,然后才能責備別人,否則就表示她只不過還是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子。
【第13句】:【禪心佛語】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陰命了不了。所以要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
【第14句】:【禪心佛語】你念佛,佛也就念你,就如給阿彌陀佛打一個無線電報,這叫感應道交,這才是老實念佛。
【第15句】:常有父母為孩子吵架而煩惱。師言:“那只是一種游戲;是孩子們社會經(jīng)驗的開始,他們并不一定認為是在吵架。父母不必去加重這種意識。”一證嚴法師
【第16句】:即使自身無法將慈悲修到佛祖那樣的程度,也應該將慈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第17句】:【禪心佛語】佛教認為:心的存在不是獨立的,不是單一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心與物是相互依賴地存在。
【第18句】:【圣經(jīng)文案】13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贖罪。(利17:11)
【第19句】:不是抱一抱,親一親,改個情侶網(wǎng)名,換個情侶頭像,就是情侶了。真正的情侶是一同經(jīng)歷好多坎坷,還依舊說愛你的人。
【第20句】:【禪心佛語】驕傲的活這一天,瀟灑的走這一輩子,沒有人看不起你自己,只有你自己看不起你自己,過去的每一天都將是一個殘影,不要去懷念以前,只要現(xiàn)在能過的好就行。
【第21句】: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見人怖走,瞋恚難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大般涅槃經(jīng)》卷十五,梵行品
【第22句】:【禪心佛語】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也似這生命一般寧靜,活自己的平靜,不被外界所干擾。承攬幾分自己的過失,多說幾句對不起,一念悔過,還世界一片安寧。
【第23句】:【禪心佛語】山以清為貴,水以秀為貴,月以明為貴,人以正為貴,友以摯為貴,心以誠為貴,情以真為貴,我以你為貴。
【第24句】:【禪心佛語】倘若你的人生使命,就是讓每個人都喜歡你,你將會非常失望。然而當你與人相處時總是親切而體貼的話,他們可能不會喜歡你,但是絕不可能會討厭你。
【第25句】:“覺悟人生”即是觀照在當下,破除煩惱;“奉獻人生”即是發(fā)心在當下,成就眾生。
【第26句】:【禪心佛語】經(jīng)驗固然重要,但觀念的正確與否起決定作用。經(jīng)驗只能做好現(xiàn)成的東西,觀念則決定長遠的方向。思維觀念高于工作經(jīng)驗。
【第27句】:真正的布施,除了無欲無求外,還要有一分感恩心。布施,并不是要求得對方的感謝,而是要以感恩心感謝對方讓我們有付出的機會。
【第28句】:【禪語人生】再次,與南北朝時期相比,佛教的發(fā)展更加深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
【第29句】:【禪語人生】信步流連中,見一位在枯樹下潛心打坐的佛門老者,其入迷之態(tài)止住了我的腳步。
【第30句】:【禪語人生】有的人活了一輩子,卻沒有真正活過完整的一天。因為他們不是追憶過去,就是期許未來,從來沒有活在當下。
【第31句】:【禪語人生】偉大的人總是想辦法改變環(huán)境,能干的人總是處處利用環(huán)境,凡夫總是說服自己適應環(huán)境,庸人總是抱怨境。
【第32句】:當知佛境界充遍,故眾生境界亦復充遍。離佛境界外,別無眾生境界;舍眾生境界外,別無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第33句】:【禪心佛語】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礎,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別人考慮,慈悲心就發(fā)不出來,更談不上發(fā)菩提心了。
【第34句】:感恩是一種善行,我們要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感恩世間萬物,并且要知恩圖報。感恩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大智慧。
【第35句】:《長阿含經(jīng)》卷十五,《種德經(jīng)》道品樓觀,以戒為柱;禪定心城,以戒為郭。(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十四
【第36句】:【佛心禪語】聽佛的話,能做到的盡量去做到,如果做錯的,要反省,好好地懺悔。學戒就是讓我們懂得生慚愧心,好好地給我們自己一個鼓勵吧。——如瑞法師
【第37句】:我們能夠安分,就能發(fā)揮生命力,創(chuàng)造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也才能提升自己的角色。如果扮演不好現(xiàn)在的角色,那也就無法扮演更高的角色了。——耕云先生
【第38句】:法教布施:法教布施并不只是弘揚佛法,而且能遣除聞法者的無明。為遣除無明而講法,才是真正的法教布施。
【第39句】:【佛家禪語】健康的人,要照顧不健康的人;平安的人,要照顧有災難的人。
【第40句】:【禪心佛語】心邪眼睛歪,看啥都不正。立志學山,行道學水,學山堅定,學水曲達。
【第41句】:【禪心佛語】奴才做了主人,是決不肯廢去“老爺”的稱呼的,他的擺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還十足,還可笑。
【第42句】:【禪心佛語】人們總是不了解真相,他們內(nèi)心脆弱無法依止自心得到庇護,而依賴外在的鬼靈、天神等。
【第43句】:【禪心佛語】人既需要獨處、也需要交流,當內(nèi)心晴空萬里時、不防多做些善事,當內(nèi)心烏云密布時、不防獨處返觀內(nèi)省,否則就是生銹的人生。
【第44句】:【禪語人生】只有當自己的內(nèi)心逐漸變成教法時,才真正實現(xiàn)了聞法的意義。
【第45句】: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只合自性自度。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
【第46句】:攝為船師,攝就是接受;只要有信念,肯接受佛陀的教法,佛法就象是一條船,可以送我們到達解脫痛苦的彼岸。
【第47句】:【禪心佛語】實在講,折磨你的人、侮辱你的人,要在佛法修行上來說,都是大善知識,對你都是恩德。
【第48句】:有一種失落,不能說,只能靠感受;有一種悲涼,不能說,只能靠斂藏;有一種喜歡,只能靠欺騙來隱瞞;有一種心痛,叫愛不能語。
【第49句】:【圣經(jīng)文案】401凡事不可結(jié)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2:3)
【第50句】:【禪心佛語】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的。你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人;你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關心別人;你要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別人好。
【第51句】:【佛心禪語】愛是美好帶來的歡欣,智慧創(chuàng)造的奇觀,神仙賦予的驚奇。缺乏愛的人渴望得到它,擁有愛的人萬般珍惜它。
【第52句】:面對美食,心說不可多食,口還在忙個不停。凡夫?qū)ψ约旱募s束是無力的,若是彌陀的約束就有力。
【第53句】:【禪心佛語】成功者的思想有如一把鋼鉆,只朝單純一點的—驀直鉆去。
【第54句】:【禪心佛語】其實俄知道,只是不想揭穿而已,更不想破壞的是這美麗的假象。
【第55句】:所謂回頭是岸,岸貌似遠在天涯。天涯遠不遠?不遠。放下的時候,天涯就在面前。
【第56句】:【禪語人生】有的人一生都在等自己如意的工作,戴到白發(fā)之時方誨自己執(zhí)著地等待。因為世界真的很精彩,只要你肯努力,處處都有你滿意的工作。
【第57句】:只要心中的燈火不曾熄滅,即使道路再崎嶇難行,那片光明也會孜孜引路,令你如愿而歸!如果找到了心靈的方向,你可要牢牢守住,怎樣都不要放棄。
【第58句】:【禪語人生】心累的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壓抑的時侯,換個環(huán)境深呼吸;困惑的時候,換個角度去思考;猶豫的時候,換個思路去選擇。換個角度,世界就是另外的樣子。
【第59句】:常有人把“修行”誤以為是出家人的專有名詞,其實修行表現(xiàn)在日常行為中,是人人應有的生活修養(yǎng)。“修”是修心養(yǎng)性,“行”是端正行為。
【第60句】:【禪心佛語】古希臘人說:如果你選擇計較,余生將會在黑暗中度過;如果你選擇寬容,它會讓陽光撒滿大地。
【第61句】:【禪心佛語】逢擒則奔,蟣虱尤知避死;將雨而徙,螻蟻尚且貪生。為人若要學好,羞甚擔柴賣草;為人若不學好,夸甚尚書閣老。
【第62句】:【禪語人生】與之相反的是另一個雙手健全的乞丐,他絲毫也不理會方丈的一番良苦用心,很直接地放棄了自己的尊嚴。
【第63句】:【禪心佛語】人都是有惰性的,惰性驅(qū)使我們?yōu)樽约旱氖≌腋鞣N各樣的理由。
【第64句】:一個將軍一個令,一個和尚一個磬。一家養(yǎng)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馬憂。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65句】:【經(jīng)典佛語】“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煩惱熾盛的時候,每每隨眾上殿就會釋懷很多。
【第66句】:【禪語人生】學佛修法最重要的是正思惟,我們的“念力”就是決定業(yè)報的因,所以我們要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不讓它再造“業(yè)因”。
【第67句】:【圣經(jīng)文案】443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后4:2)
【第68句】: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連“我”都不存在,又何苦執(zhí)著?放下,忘記,拋卻,才是悟到空的途徑。
【第69句】:【禪心佛語】任何人起任何煩惱都不是別人給的,是他自己有那種業(yè)習,由外人或外境的助緣而引發(fā)出來。
【第70句】:【禪語人生】業(yè)績就會更豐富一點。讓挫折簡單一點經(jīng)驗就會更豐富一點。讓情緒簡單一點人生就會更豐富一點。
【第71句】:【圣經(jīng)文案】169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太5:14)
【第72句】:【佛心禪語】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從外表表現(xiàn)出來,仍然感到滿足的人。
【第73句】:【禪語人生】這個婆羅門又告訴了死者的妻子,誰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第74句】:【禪語人生】我們都在探索命運的奧妙,生命的內(nèi)涵也都從這妙處來,它的奧妙就在于心地是否寬闊,目光是否溫和,幸福人生,就是對命運最睿智的詮釋。
【第75句】:【禪心佛語】彎腰可以將翻翻滾滾的內(nèi)心爭斗撫平在心曠神怡之中,是思辨和判斷后的舒展。
【第76句】:細沙含一方世界,野花藏一座天堂旦我們懂得放慢腳步,為自己尋找安靜心空,就可以在遭遇困難時仍擁有幸福的感覺,也可以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挫折。
【第77句】:【禪心佛語】處世:想要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先要怎樣對待別人。想要獲得多少福報,就要做出多少善行。
【第78句】:即心是佛,更無別佛。即佛是心,更無別心。如拳作掌,似水成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此心不必內(nèi)外中間,此佛不屬過未現(xiàn)在。——《大慧普覺禪師文案》
【第79句】:靜坐深思,在聚精凝神,反觀內(nèi)心自性,以反省過去、慎思現(xiàn)在、警惕未來。
【第80句】:禪定是開啟自由心智的微妙法門,它的本質(zhì)是幫人解脫,讓世人從對名利的追逐與占有中解脫出來,達到身心的徹底放松,既不為生老病死所困惑,也不被喜怒哀樂所糾纏。
【第81句】:在行走時,保持持續(xù)地覺知禪修業(yè)處,這是在修止;持續(xù)地觀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觀照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這是在修觀。
【第82句】:【佛心禪語】不到最后一刻,千萬別放棄。最后得到好東西,不是幸運,有時候,必須有前面的苦心經(jīng)營,才有后面的偶然相遇。
【第83句】:【禪心佛語】開悟的人到哪里去?往生到哪里去?開悟的人不必到哪里啊,這個宇宙就是他的家。
【第84句】:學佛者,道心不可斷。道心斷,明燈暗;明燈暗,智慧失,就會招來障礙道業(yè)的因。修行人當看好心念,莫讓外境滅了心中的明燈。
【第85句】:保持充滿喜悅、充滿慈悲,無所掛礙、如如不動的心情,一切因緣事相現(xiàn)前時,都能觀照諸法如幻如化。如過眼云煙,不起心不動念,保持一顆如如不動而帶著喜悅的心情。
【第86句】:【禪語人生】研究要靠資料,發(fā)明得靠才華,讀書需要深思,做事應該明辨。
【第87句】:【禪心佛語】苦集二諦的因果次第可依十二因緣而成立,而且必依前前支而有后后支,若不遮止前前支即不能遮止后后支。
【第88句】:【禪心佛語】對于三士道或五乘,平常人往往不能正確認識,總把三者脫離開來,修人天乘的人只知道修人天乘。
【第89句】:【禪心佛語】煩惱都是自找的,只有放得下才能獲得解脫,才能活得快樂、幸福。
【第90句】: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適所以自害也。(民國)印光《印光法師文鈔·藥師本愿經(jīng)重刻跋》
【第91句】:這其中的區(qū)別就在于能否駕馭好自己的心。習得了平常心,以平常心對待世間無常,反而能夠得到解脫。
【第92句】:人生的苦樂,不在于遇到多少事,而在于心里裝著多少事!清空心里的陰霾,心凈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自在、自安。
【第93句】:人生數(shù)十年,不免生、老、病、死,除了身軀性命之外,還有永恒不滅的“慧命”。子女若能將父母賜予的血肉之軀,善加利用,造福眾生、成就功德,則父母亦能得福報。
【第94句】:【禪心佛語】生活在于改變,改變自己的生活需要勇氣,改變自己的目標更需要勇氣。改變并不一定意味著成功,但成功一定伴隨著生活的改變。
【第95句】:【禪語人生】在底下(境界)的人他不能了解上面的心境,所以誹謗、攻擊、傷害一定會發(fā)生。
【第96句】:【佛心禪語】感恩是愛和善的基礎,我們雖然不可能變成完人,但常懷著感恩的情懷,以感恩心做人,以報恩心做事,就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加美麗,更加充實。
【第97句】:【禪心佛語】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那么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第98句】:修行要有信心。有信心就能克服困難,就能戰(zhàn)勝自我,就能勇攀高峰;有信心就有希望,有希望,再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就一定會有成果。
【第99句】:【圣經(jīng)文案】466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雅1:22)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