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楓葉——將秋天宣染的火紅,卻擋不住寒冬的來臨。
【第2句】:既為佛教徒,即應努力作利益社會之種種事業。(民國)弘一《佛法大意》
【第3句】:【禪心佛語】或許可以愛很多個人,但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笑的最燦爛,哭的最傷心。
【第4句】:保持心靈的寂靜,那就是幸福和快樂。南傳《佛教格言·雜品第十二》
【第5句】:非空非海中,非人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上品
【第6句】:【禪心佛語】氣質,是人的相對穩定的個性特點和風格氣度。
【第7句】:佛法講真空,一物也無;講妙有,萬行具足。這就是最實際的、活生生的辯證法。
【第8句】:接納愛的本來面目,縱時光如刃,切割彼此的容貌,消磨彼此的激情,愛也能保持恒久。
【第9句】:感化別人,首先要讓它從罪惡感中解脫出來,這也是一種無上的美德。
【第10句】:人生不足貴,天壽盡亦喪,地獄酸痛苦,唯有涅槃樂。《增一阿含經》卷九,慚愧品
【第11句】:【佛心禪語】「道」就在你心中,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
【第12句】:希望獲得靈魂的救贖,可靈魂的齷齪總是難以洗盡,一念滅一念又生。
【第13句】:【禪語人生】知道什么才是該保留的人,便擁有了得自于修行的智慧。
【第14句】:【禪心佛語】佛法不在生活之外,只在生活之中,做“人”就是修“佛”,佛法就是活法。
【第15句】:念什么便像什么,念什么便感召什么,念什么便得什么。念是非常奇妙的。
【第16句】:【禪心佛語】內心實恥厭,口說我同心,造事不樂同,故知非善友。
【第17句】:【禪語人生】只說好話不做好事,好話等于廢話;只做好事不說好話,好事等于無事。
【第18句】:若畏未來世,則名有智眼,若與此相違,是為大愚癡。《正法念處經》卷五十六
【第19句】:言為心聲,行為魂驅,人的言行是其內心和靈魂的告密者。
【第20句】:君子的心量很大,能夠包容普天下的眾生;小人則只在乎自己。
【第21句】:【禪心佛語】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第22句】:生活的本相是簡單的,但要掌握這真正的本相卻總要在經過無數歷練之后。
【第23句】:【禪心佛語】佛教強調:正如生病可以找出病因,生命也必然是有因的。
【第24句】:【禪心佛語】生命存在的意義在于承擔。無論是什么方式存在的生命都需要相應的承擔。
【第25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行善要誠,處事要正,做人有信,待人要實。
【第26句】:【禪語人生】要求完美的人總是陷入數落別人或挑剔自己之中,他無法隨遇而安。
【第27句】:【禪心佛語】佛說: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第28句】:【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問】岸是何?苦海又是何?
【第29句】:【禪語人生】一切隨緣就叫解脫。不執著、不攀緣,苦樂完全取決于自己。
【第30句】:【禪心佛語】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可見有淫就有生死,斷淫就斷生死。
【第31句】:【佛心禪語】大愛無貴賤,眾生皆平等,不分他你我,心善即氣與。
【第32句】:吉祥,就是一切災患惡事不近身,凡事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吉祥就是福。
【第33句】:【禪語人生】宇宙沒有中心,人人都能成佛。眾生本來平等,只因緣起差別。
【第34句】:【禪心佛語】思考死亡不僅讓我們珍惜活著的時光,更重要的是通過直面死亡,體會到無常。
【第35句】:【禪心佛語】入行論:若習不成易,彼事亦非有,故應忍小害,大害亦能忍。
【第36句】:【禪心佛語】上世紀80年代掙錢靠勇氣,90年代靠關系,現在必須靠知識能力。
【第37句】:【禪心佛語】佛法不異世間法,世間法不異佛法。佛法世間法無有雜亂,亦無差別。
【第38句】:圓滿的人生是建立在對因果規律的深信不疑和透徹把握的基礎之上。
【第39句】:【佛心禪語】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而要做手邊清楚的事。
【第40句】:【禪心佛語】神秀大師也繼承了五祖的教法,化行于北方,世稱北宗禪。
【第41句】:【禪心佛語】若有諸眾生,未發菩提心,得一聞佛名,決定成菩提。
【第42句】:給自己一片天空,無論風雨,勇敢飛翔;給自己一抹微笑,無論得失,從容灑脫。
【第43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能知理、惜理、守禮,就是光明磊落的人生。
【第44句】:【禪心佛語】生活里時常會出現一些無明的不開心,其實沒什么,只要不是沒完沒了就好。
【第45句】:【禪心佛語】客人恍然大悟。生活中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心理負擔,懂得放下,便可釋懷。
【第46句】:【禪心佛語】人和人相處,應常常借用對方的眼睛看彼此的世界,更可去除我執。
【第47句】:【佛心禪語】般般不如意,種種不現成,正好在這里降伏其心。
【第48句】:【禪心佛語】可以命令士兵的行動,但不能命令士兵的忠誠。
【第49句】: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梵網經》卷下
【第50句】:人的心念,如能時常保持開朗清明,展現于周遭的環境都是美善的人間凈土。
【第51句】:【禪語人生】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第52句】:【禪心佛語】生命就像學騎腳踏車:想不跌倒,除非你不再踏板。
【第53句】:只要我們改變面對困境的心態,時時積德行善,我們的命運便會從此改變。
【第54句】:理財之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須“用之有道”。
【第55句】:【禪心佛語】鄰以睦為貴,昆以讓為貴,妯以諒為貴,體以健為貴,神以凝為貴。
【第56句】:【禪心佛語】人人都應該惜命、惜身、惜福、惜緣、惜光陰,因為這樣才符合佛理佛法。
【第57句】:【禪心佛語】法不離當處,在這每一念中,皆是你的覺性。
【第58句】:【禪心佛語】當我們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時,就已經成了人生的贏家。
【第59句】:【禪心佛語】退一步、讓一步來成全別人,即是修養,即是修行。
【第60句】:【禪心佛語】仇恨不能化解仇恨,只有仁愛才可以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第61句】:住寂靜境界,而不舍散亂境界無礙用。《華嚴經》卷五十三,離世間品
【第62句】:【禪語人生】亦舒《喜寶》:有能力的人影響別人,沒能力的受一群人影響。
【第63句】:佛說,人最靠得住的是自己,自修自得。佛又說,人最靠不住的也是自己,不修不得。
【第64句】:不怒如地,不動如山。真人無垢,生死世絕。《法句經》卷上,羅漢品
【第65句】:【佛心禪語】身體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有病;物質缺乏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貧窮。
【第66句】:時間有三種步伐:未來姍姍來遲,現在象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止不動。
【第67句】:【禪語人生】有了了解,才能有愛,有慈悲。愛與了解是一體的。
【第68句】:占便宜的事讓給別人,吃虧的事自己承當,乃上人之象征。宋崗波巴《寶鬘集》
【第69句】:【禪心佛語】人生有進有退,生活不鉆牛角尖,輸什么也不能輸了心情。
【第70句】:【禪語人生】因緣也是因緣生,第一個因緣空,第二個因緣不空了。
【第71句】:【禪語人生】緣為冰,我將冰擁在懷中,冰化了,我才發現緣沒了。
【第72句】:思維法義不僅僅是去找一些談話的資料,而是要找到治療自己煩惱疾病的藥方。
【第73句】:朝山的意義:朝山具有三種意義:一、產生信心、培養毅力、鍛煉勇氣。
【第74句】:【禪心佛語】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第75句】:【成人之美、容人不足】與人相處,應能成人之美事、容人之不足。
【第76句】:【禪心佛語】彎腰是對自然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是對社會生態環境的憂思,是對自然的敬畏。
【第77句】:【禪心佛語】人生最高尚的,并不是別人總記得他的好處,而是自己忘了曾給予別人的好處。
【第78句】:【圣經文案】467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2:26)
【第79句】:【禪心佛語】發揮生命智慧,付出辛勤勞動,實現美好愿望。
【第80句】: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華嚴經》卷十三,光明覺品
【第81句】:【禪語人生】知道自己哪些事做不到,比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這就是自知之明。
【第82句】:【禪語人生】只有及時地報答有恩于我們的人,才能讓自己與對方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83句】:做事貴在專心,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倘若朝三暮四,心猿意馬,那么什么事都做不好。
【第84句】:【禪心佛語】漂亮只能為別人提供眼福,卻不一定換到幸福。
【第85句】:諸法因緣生,我說此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佛說造塔功德經》
【第86句】:【禪心佛語】命運加給人的不幸,還有避開的可能,但自己加給自己的不幸,卻無挽救之路。
【第87句】:【禪心佛語】時時刻刻能夠安心,就是在道場中,就是在做佛事。
【第88句】:【禪心佛語】人這一生,只要保持一種“不較勁”的心態就足夠了。
【第89句】:【佛心禪語】作惡不滅,前世有余德,德盡必滅,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盡必昌。
【第90句】:【禪語人生】由于我知道你是個輕易擔心的小孩,所以我將線交你手中卻也不敢飛得太遠。
【第91句】: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從本以來,常是毗盧遮那平等智身。(唐)一行《大日經義釋》卷一
【第92句】:【禪心佛語】出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別一便秘就怪地球沒引力。
【第93句】:零當屏人獨處,自辦道業,以設像為師,經論為侶。(袁宏道)
【第94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自代。《法句經》卷上,愛身品
【第95句】:以無勤為方便圓滿進度,身心勤怠不可得故。《大般若經》卷三,初分學觀品
【第96句】:【禪心佛語】能夠說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夠搶走的愛人,便不算愛人。
【第97句】:不分彼此隨處隨時,皆是現量,這就是平等獨立,大無畏,本來的面目。
【第98句】:【禪心佛語】快樂平安,上進無私這是眾生對佛菩薩最好的回報。
【第99句】:禪機妙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上一篇:佛語禪心經典文案-佛文案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