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有福莫享盡,福盡身貧窮。有勢莫使盡,勢盡冤相逢。福兮常自惜,勢兮常自恭。人生驕與奢,有始多無終。
【第2句】:人活到一身隱私,一開口就有秘密,就需要躲躲閃閃、遮遮掩掩,那是最不自然的活法?;畹椒彩聠栃臒o愧,“事無不可對人言”,那是最本真的活法。兩種活法,苦樂各異,還是本真一點比較好。
【第3句】:【禪心佛語】恭敬,略說是做人之基本道理,廣說則是慈悲與智慧之彰顯,直說則是人人本具之德行。若了知此意,不論何時均具足威儀,則所言所行合乎禮法,所發之心與理相應,所到之處無有障礙。
【第4句】:【禪心佛語】如果能夠真正懂得因緣所生法,就會很好地珍惜緣起。而當下的這一念心若能充滿智慧,你就會是一個自在的人。
【第5句】:古人說:“于利不趨,于色不近,于失不餒,于得不驕?!边@才是真正平淡的心態。抗拒物欲的誘惑,教你徹悟人生真諦,進入一個寧靜致遠的人生境界,享受那本屬于生活的美好。
【第6句】:【經典佛語】錯誤是成功者必須要支付的成本。在沒有成功之前必需依賴仰仗過來人。在生活中有時被騙那也是成熟的助緣。若能把佛法作為人生核心思想,人生必將會免除很多痛苦.
【第7句】:【禪心佛語】誰好誰不好,自己找煩惱。自己沒煩惱,一切都好了。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第8句】:【禪心佛語】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9句】:時至今日,則須依于全般佛陀真理而適應全世界人類時機,更抉擇以前各時域佛法中之精要,綜合而整理之。(民國)太虛《人生佛教》
【第10句】:【人生五大元素】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一定要有一個好命格(基礎),一個好運勢(機遇),好風水(環境),好名號(名正言順),多讀書(文化內涵)。還應具有超人的膽量、超人的智慧和良好的機遇。
【第11句】:【禪語早安心語】平靜是最好的狀態,無論是平靜的拼盡全力,還是平靜的等待結果。追不上別人的節奏,也無需去追。保持住自己的節奏,吃自己應該吃的,做自己應該做的。學習贊美別人,同時贊嘆自己,這是定力,內心的定力。
【第12句】:娑婆有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所牽,矧多愛乎?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所轉,矧多念乎?(幽溪法師)
【第13句】:過分的執著無異于飛蛾撲火,人如此,事亦如此。就像為了讓樹木長高,必須剪去多余的枝權一樣,即使如美玉般的生命,也需要工匠的雕琢。假如工匠不善取舍,焉能得到美妙的作品?
【第14句】:有種風景叫花開花落,有種流年叫春去秋來,有種感悟叫歲月滄桑。伸出雙手,摟一縷清風,融一抹優雅文字,用生命的畫筆記下點滴的過往。盡管歲月無情,人生沉浮,但唯心獨醉。
【第15句】:【佛家禪語】愿每個人都懂得愛的真諦:愛是奉獻而非占有,愛是隨緣而非強求,愛是坦誠而非謊言,愛是清凈而非功利,愛是包容而非狹隘,愛是溫暖而非冷漠,愛是智慧而非愚昧。敞開你的心扉,將真愛的能量釋放。
【第16句】:人生,到底還是活一回心境。其實,人生本沒有太多的華麗,有的只是尋常。曾經再美,不過一紙空談;腳下艱難,卻是直指明天。命運給予你的,無論好壞多少,皆需認真面對、坦然應對,遺憾叢生才叫生活,瑕疵偶現才算真實。
【第17句】:雖然愛說閑言碎語是某些人的陋習,但我們如能把自己的“心”保養好,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不該說的不說。讓“心”成為主人,讓“心”能聽自己的話,對這些閑話采取豁達和漠視的態度,生活就會更加輕松自如。
【第18句】:【心靈禪語】當你我用智慧的水澆灌心田,心田里就會開出朵朵清蓮。眼中的世界也會格外清凈美麗,就好比初歇的春雨點點,在燦爛的蓮花瓣上盈然輝映,這種生命的美景真是動人至深。
【第19句】:【禪心佛語】每天早晨醒來,在床上就想:今天,讓所有見我面的,聽我聲的,聞我名的所有眾生,都種下一顆菩提種子,心得清凈,減少欲念煩惱,因果成熟,成就佛道。然后起身進行一天的工作,做這一天的功德。
【第20句】:【禪語人生】也許只有禪,才能偶爾讓我們的靈魂,在無處安放的日子里找到片刻的停頓,猶如浪跡江湖的船只,在漂泊的途中找到停泊的港灣。
【第21句】:【凈化心靈禪語】其實,人生就是一場夢境,不必在乎太多,也不必為自己的失敗而氣妥,生命終歸是自己的,沒有人可以主宰你,珍惜生命,善待自己,才是生活最好的唯一!
【第22句】:看淡曾經的傷痛,好好珍惜自己,珍惜上天賜予的點點滴滴;善待自己,讓自己的心中永遠有一片陽光照耀的晴空;善待自己,把眼前的痛苦看淡,或許痛苦之后就是幸福的天堂。
【第23句】:【禪心佛語】懂得放棄的人,能得到輕松;懂得遺忘的人,能得到自由;懂得欣賞的人,能發現美好;懂得慈悲的人,能得到滿足;懂得播種的人,能得到收獲;懂得微笑的人,能得到成功。
【第24句】:【禪心佛語】逆境強迫我們去正視自己的生活與生活型態,要我們放棄過時的、不合適的希望和沒有結果的愛情,去擺脫阻止我們前進的依賴心理,更要摒除那些除了滿足自我以外毫無用處的自欺欺人想法。
【第25句】:【佛禪語】做人,應該以良心、正直、寬容、利生、深信因果為原則,這些都是佛教中所含括的道德內容,也是一切修行的基礎;如果這些都做不到的話,誦經、禮佛都只是形式,不是真正的修行。
【第26句】:【禪語人生】無論誰都應該學會先責備自己,然后才能責備別人,否則就表示她只不過還是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子。
【第27句】:【佛心禪語】年輕不知好歹,把寶貴的光陰混過了,老病到來,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變為死也苦,活也苦。這就是“早不預修,年晚多諸過咎。”
【第28句】:學貴有恒切莫半途而費,才需積累休忘一簣之功。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跑馬易放難收。一事不知,儒者之恥。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一粥一飯應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當曉物力維艱。
【第29句】:唯以般若為導,凈土為歸。若無般若,則成迷信,只是附法外道,煮砂終難作飯。若不以凈土為歸,則于現世,決定難出輪回,再出頭來,不知何年何劫。故愚嘔心瀝血,以此為勸也。(當代)黃念祖《谷響集》
【第30句】:許多人,窮其一生才弄明白,原來在我們追逐物欲,被欲望左右時,往往忽略了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人生是個漫長的過程,每處細微都值得好好珍藏。
【第31句】:【禪心佛語】怕苦的人將苦一輩子,不怕苦的人只苦一陣子??蓱z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沒有備胎意識的人,人生將有很大的風險。想過與眾不同的生活,就要有與眾不同的想法。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需要視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需要眼光。
【第32句】:人生這一場得失浮沉,不是一條簡單的弧線,而是一種悲歡離合的呈現,讀得懂生命,活得起沉重,承擔新的豁達,活出生命再一次的開朗與坦然。生命向前,就是生命創造的最大的意義,生生不息,即是如此。
【第33句】:發出離,心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斗鹫f八大人覺經》
【第34句】:若普為一切眾生護持禁戒,觀第一義空,無我人相而為有情護持禁戒,是則名為凈戒波羅蜜多?!洞蟪死砣ち闳舨_蜜多經》卷六
【第35句】:沒有經歷過遺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遺憾是一種感人的美,一種破碎的美,因為有它,人世間一切的真善美將更值得稱頌;因為有它,生命將更值得去回味;因為有它,就有了遠走天涯的念想。
【第36句】:【禪心佛語】人生的真諦是在曲線中悟道,在直線中容易得意忘形。曲線是通向靈性之門的捷徑。人要學會在曲線中找到樂趣,在曲線中發現美,生活的哲理就藏在曲線中,要善于從曲線中發現人生的奧秘。
【第37句】:起心動念無不是業,開口動舌、舉手投足無不是罪。學佛應慎防過失,切莫覆藏罪惡。時時發露懺悔,改過自新,方得安然自在!
【第38句】:在修學佛法中,我們常說:“我慢高山,法水不入”。這正是在強調為人處事當中首先要學會恭敬和謙讓。然而,真正去做卻不是那么簡單,需要久久地練習。因為無始劫來,我們習慣了我慢貢高,所以想一下子“低下來”很不容易。
【第39句】:【佛心禪語】耕云先生說:“我們積功德莫過于救人,救人最好是救他的心。你要救他的心,把他的顛倒心變成安詳心,你就徹底地救了他?!?/p>
【第40句】:【禪心佛語】連那些行為合群的動物,都能夠吸引附近別的動物;而行為殘暴的,別的動物一看到它們就逃。我們不是常常看到一些會讓別的狗——就算是大狗——都躲得遠遠的惡犬。
【第41句】:【禪心佛語】天地有大美,于簡單處得;人生有大疲憊,在復雜處藏。生活常有大情趣,是日子過得很簡單;生命常得大愉悅,是心靈純凈不復雜。
【第42句】:幸福不在遙遠的彼岸,而在每一個人的心底。那些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完全寄托于外物的人,幸福的大門并不會向他們打開。而對于那些幸福在心底的人來說,只要生命還在,呼吸未停,生活中就會有很多讓他們感到幸福的事。
【第43句】:【佛心禪語】別總想著一帆風順的生活。人的一生要歷經無數次的風風雨雨,快樂與痛苦同在,順境與困境同行。順境中意氣風發,困境是也應該坦然面對,這才是積極的人生。
【第44句】:【禪心佛語】化繁為簡,淡泊名利,往往能夠透徹理解人生的真諦。在物欲橫流的復雜社會中,化復雜為簡單方能做到入而能出,往而能返,才能活的自由、暢快、游刃有余、瀟灑輕松。
【第45句】:【心靈禪語】做人,簡單就好;生活,寧靜就好。人生,與其不斷的追求而無法滿足,那么倒是不如先沉淀自己,看清內心深處真正的需求。只要愿意打開封閉的心,去體會、去擁抱眼前的幸福,就會比別人活得更富足,更開心。
【第46句】:【禪心佛語】改變心態,什么問題都不是問題了,苦勞不等于功勞。立身有道,學有專長。藉教悟宗,厚積薄發。
【第47句】:【佛心禪語】做一個好人意味著要有一個正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理想,要有宏大的愿力。人生的動力和價值就是由此而生的。
【第48句】:“佛”是人天導師;“法”是佛陀的教法;“僧。是佛陀的嗣法人,延續佛陀慧命的出家宗教師。三寶弟子,應學佛的大慈悲心;學法以具足智慧;學僧清凈身心,領導眾生。
【第49句】:修行,是對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心若計較,處處都有怨言;心若放寬,時時都是祥和,心寬一寸,路寬一丈;心寬似海,風平浪靜。笑看花開,寧靜喜悅;靜賞花落,隨緣自在。
【第50句】:【禪語人生】要用覺性好好地覺知它、感覺它,就像提起手時,感覺到它,這就是禪相;當念頭生起時,知道并看見它,這就叫禪相。
【第51句】:從事力不能及的事情,與眾人結仇,與力士相爭,偏信女人,結交壞人,五者都是加速自滅的原因。《薩迦格言》
【第52句】:【禪語人生】真正的成熟是在合適的時機做該做的事,順其自然,既不瞻前顧后,也不左顧右盼,不急躁,不慌張。
【第53句】:【禪心佛語】沒有心靈的歸宿,心里空蕩蕩的,總感覺干啥事都沒勁,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義和方向,也不知道自己活著干什么。
【第54句】:【禪心佛語】生與死,此岸與彼岸,短暫與永恒,絕望與希望,有限與無限,都是永恒的矛盾,永恒的命題,科學永遠解不開如此終極的方程式,我們需要一個靈魂安放的地方,需要令心靈寧靜明澈的家園。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運用禪。
【第55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該干什么;活了一輩子,不知道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更談不上幸福、成功。
【第56句】:【禪心佛語】天地萬物,乍看各自為政,實則萬物同體,互依互存,舍棄一物都是不健全的存在,人生存在先論態度,后論價值。
【第57句】:【禪心佛語】良心對別人重要,對自己也重要。良心沒有成本,卻有價值。只要信念堅定,努力去做,就能做到??谡f好話,心想好念,身行好事,就是良心的體現,良心會使人生得到慰籍和安享。
【第58句】:【佛語悟道】看出由五蘊和合而成的世界沒有絕對“我”,也沒有“我”單獨存在的場所,這就是(佛家所說的)“空”。
【第59句】:人生猶如變化著的四季,有著不同的色彩,來去匆匆,變化無常。我們在創造人生的同時,也該充分享受人生。任何事,任何人,都會成為過去,不要跟它過不去,無論多難,我們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第60句】:【禪心佛語】何謂戒定慧?防非止惡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隨緣曰定。心境俱空,照覽無惑曰慧。防止三業之邪非,則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則自照萬象,即由定生慧。
【第61句】:【禪語人生】原因或許是——寺院和僧團已經為五斗米折了腰。如果是這樣,“為常住實際考慮”就成了對常住的損毀。因為這顯然違背了佛教的戒律精神。
【第62句】:【禪心佛語】從究竟的角度來說,讓心靈寧靜根本不是佛教的目的。佛教的目的是了解實相。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佛教老師寧可你有一個動蕩但看到實相的心,而不是一個長久平靜卻見不到實相的心。
【第63句】:【禪心佛語】局部的失敗是肯定的,但要相信今后會獲得更大的成功,不因一次小小的失誤而低頭,而意志消沉。
【第64句】:【禪語人生】我們要知道培福修慧,要知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知道每天都生活在天龍八部、護法神王的護持和監督之下,要精進修行,要時時心存敬畏與感恩。
【第65句】:【禪語人生】信心、誠實、耐力、勇敢、勤奮、好學是創業的資本;等待、拖延、遷怒、怨恨、消極、懶惰是失敗的原因。戰勝別人,靠的是自我實力;戰勝自己,靠的是自我智力。
【第66句】:【佛心禪語】不是別人看你不順眼,而是你自己不順心。發自內心的微笑要比強顏歡笑順意得多。不是世界把你怎么了,而是你內心的世界把自己怎么了。
【第67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苦必須通過自己覺悟才能解決。主體覺醒了、覺悟了,不但能夠解決自身的痛苦,還能幫助他人解除痛苦。那就是發菩薩心,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
【第68句】:【禪心佛語】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里,他們也漸漸發現了自己的不平凡之處:這么難,我都沒有放棄;這么難,我都沒有被打??;這么難,我不也走過來了嗎?他們會因此更喜歡和認同自己,這是災難給予戰勝它的人的禮物。
【第69句】:早安,夜晚的精靈;早安,晨間的歌者!你們沉睡或者醒來,在夢中還是路上,都一樣受到光明的眷顧。朝暉熱愛你們的思想,晨風眷戀你們的身影,因為你們天空沒有憂郁,大地不再寂寞。
【第70句】:【禪心佛語】對老和尚來說,每一個境界都是使他覺醒的。所以說,會用功的人,好壞的境界都可以生智慧,不會用功的人,處處都會生起貪嗔癡。
【第71句】:學佛之前,生命像一張白紙,橫寫豎畫,隨心所欲盡可由他。學佛之后,生命像在紙上學寫字,要端正規格才能給人看?!C嚴法師
【第72句】:時間、不是實相、但映射出了實相。我們渴望擁有,它說有聚則會有散;我們渴望年輕,它畫了一道道年輪在人們臉上;我們渴望恒常的美麗,并把信心交給“未來”,未來說:除了一個個當下、我何嘗存在,當下無常,我亦如是無常!
【第73句】:【禪心佛語】六、過去的不再重提,未來的不再奢望,人生逆境時,記得忍耐,人生順境時,記得收斂,人生得意時,記得看淡,人生失意時,記得隨緣。任花開花謝,春秋循環,學一種灑脫,學一種開心,看人間花開,賞天高云淡。
【第74句】:【禪語人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就要懂得心動不如行動。因為,心動只能讓人終日沉浸在幻想之中,而行動才能讓人最終走向成功。所以,做人一定不要僅是心動而要采取果斷的行動。
【第75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欲行千里,想成大樹,就從腳下開始,從毫末做起。想要實現凌云壯志,必須腳踏實地,專注于小事。
【第76句】:【禪語人生】要做好自己,用感恩的心靈去感受自己與世界,會發現,原來我們已經擁有太多的美好。所以要有一顆美好的心,這樣才能引來美好的人,美好的事。
【第77句】:【佛心禪語】我希望人人都能為人客觀、處事圓融,能講話也能聽話,隨緣,更能有原則,做個明理的人?!窃拼髱?/p>
【第78句】:以聞思律藏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以聞思經藏讓安定的心穩固,以聞思論藏讓穩固的心發揮功用。這就是經、律、淪三藏的聞思過程。
【第79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如隨時隨地把自己的毛病檢查得出來,就是第一等人。什么叫修行人?就是一輩子在找自己,管理自己,檢查自己的人。人是不肯檢查自己的,而且,談何容易啊。人容易原諒自己,不會嚴格要求自己。
【第80句】:逆境就像爬陡峭的山峰,在半山腰時很吃力很困難,但是當你歷盡艱險爬上山坡時,你會發現萬景皆看遍,唯有此山更美好。
【第81句】:【禪心佛語】當你從困惑中走出來時,你會發現,一次善意的低頭,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低頭亦是一種能力,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懦,他是清醒中的一種嬗變。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許我們的人生路會走得更精彩。
【第82句】:修行要以和、敬為主,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祈愿大家能把是非當教育、贊美作警惕、錯誤當經驗、嫌棄作反省;共同勉勵,邁向菩薩道。
【第83句】:【禪心佛語】聰明的人,喜歡猜心,也許猜對了別人的心,卻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氣的人,喜歡給心,也許會被人騙,卻未必能得到別人的。
【第84句】:如果我們以佛法的精神,以大慈悲的無量心去寬容,各自交換立場為對方設想;如此調和的作用就生效了,這不是更美好的人生嗎?
【第85句】:在拒絕這件事上,越簡單越好,明明是別人需求自己幫忙,解釋半天變成自己虧欠了別人的感覺,幫得上,想幫就幫,幫不上,就拒絕。人際交往,簡單明了有時最恰當,懂得拒絕,活得不糾結!
【第86句】:沉溺于后悔,巧言善辯,沮喪與昏沉,眷戀,以及猶豫不定,要知道這五種情緒是大盜賊,他們盜取了你無限的增上財富。—_慧律法師
【第87句】:【禪心佛語】婚姻就像馬拉松,愛情只是把人帶到起點,嚴酷的中途跑幾乎能摧毀一切,你必須有超強的耐力,才能走到最后。
【第88句】:【禪語人生】一般人學佛修道都在希求一個東西,都向心的外面去找,因此,犯了一個最大毛病——不敢承認“此心就是佛”,這是眾生的大病所在。人總是把佛、菩薩的境界幻想成非常高不可及,深不可測,所謂“高推圣境”。
【第89句】:佛曰:“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由心滅。”相是一副皮囊,也是給人的外在形象;心是一種境界,也是操控情緒的源泉。要想自己成為什么樣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
【第90句】:【佛心禪語】被他人批評其實是一件好事情,應該感恩對方。因為是他促進了你的進步,幫助你找到不足;每日三省己身,即使是無中生有的評頭論足,也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以“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的處世態度來處理。
【第91句】:【禪心佛語】歲月不會被忘記,但是會忘記你。人間流傳許多事,但是唯獨沒有你的事情。歷一遍人生路,獨來獨往。冷暖悲歡,自己不說,別人不猜,也就罷了。
【第92句】:【禪語人生】我們要養成一種良好的品質,善于去觀察發現欣賞生活與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后將之變為一種習慣。這樣我們在思想與行為上才能逐漸變得高尚與純粹。
【第93句】: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報,將會、招來煩惱;所以,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則非但沒有功德,反增煩惱業。
【第94句】:【禪語人生】以力服人,時間短暫,功效淺;以德感人,時間久長,功效深。與其用力服人,不如用德感人;與其用力做事,不如用德做事。
【第95句】:佛陀為人間設教說法,世間一切學問及生活都不離開因緣。但是多數人都在因緣中迷失了,沒有徹底了解,所以迷惑逐漸增長,智慧自然減少。
【第96句】: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每一個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馬,也要放別人一馬,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鉆牛角尖上。
【第97句】:千學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練。久住坡,不嫌陡。馬看牙板,人看言行。不經冬寒,不知春暖。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第98句】:【禪心佛語】如果僅為身心的平衡,而來學坐禪的人,學完第一階段,大概就覺得夠了。可是有很多的學生,經過了第一階段,尚不夠滿足,有的學生根本也是為了第二階段的目的而來學禪的。
【第99句】:【禪語人生】竹密豈防流水過,山高怎阻野云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關鍵在于自身,只要下定決心,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上一篇:幽默愛情短句(幽默愛情短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