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第2句】:知足的人,即使只有一分力量,也可以發揮一分功能,為人群奉獻愛心。
【第3句】:心中有愛才有福,有付出才有所得。
【第4句】:【天天禪語】真誠的愛最動人,無私付出最可貴。
【第5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今天只有一次,應好好把握做該做的事。
【第6句】:若舍卻冰,即無別水。若舍卻眾生則無別菩提。——《達摩大師悟性論》
【第7句】:有求有私,會受環境控制;無求無私,才能勇敢堅定。
【第8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過年是“減一歲”,必須把握時間精進。
【第9句】:只有自證自悟,才能祛除煩惱、獲得醒覺。
【第10句】:【屋寬與心寬】 屋寬不如心寬。
【第11句】: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都在被痛苦折磨之時想過:“來生再也不想做人。”
【第12句】:施勞于人,而欲望佑,殃咎歸身,自遘廣怨。《法句經》卷下,廣衍品
【第13句】:給人安定、幸福,是大慈心的作用;用心救拔、度化,是大悲心的發揮。
【第14句】:一切應以和為貴,以包容為上。
【第15句】:如何是向上?只有個放下。(明)憨山《夢游集》卷五十一
【第16句】:【天天禪語】所謂“難過”,并非時間漫長難度,而是心念卡住過不去。
【第17句】:人人有情,人人都可以是菩薩;只是佛、菩薩與人的
【第18句】:【天天禪語】一念貪,會造成苦的果。
【第19句】:誰是富人?對自己滿足的人是富人。
【第20句】: 鄧小平的智慧在于:他提出先富論的同時也提出了共富論。
【第21句】:環境本身不會制造污染,人對環境的污染難辭其咎。
【第22句】:真誠的微笑與祝福,是安定人心的大力量。
【第23句】:行善是本分、付出無所求,不執著“善有善報”,自然輕安自在。
【第24句】:所有人置身于魚缸里,每個人對環境的破壞都會害人害己。
【第25句】:如果能擺脫那些無故尋來的煩惱,那么每個人都可以達到佛的境界。
【第26句】:只有以身作則,方能教化別人。南傳《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第27句】:為人處事要小心、細心,但不要“小心眼”!
【第28句】:【禪語悟道】福不是用求的,是用做的。
【第29句】:禪宗雖不立文字,但并非漠視經典。
【第30句】:【孝順與行善】 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順尊長,二是行善積德。
【第31句】:萬事皆有自然定律,任何事物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
【第32句】: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楞嚴經》卷六
【第33句】: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楞嚴經》卷六
【第34句】:有愛,就沒有距離;用愛調和,能消除社會亂象。
【第35句】:不自尊舉,不自贊嘆。《華嚴經》卷五十八,離世間品
【第36句】:現代人終日忙碌卻不知為何而忙。
【第37句】:【天天禪語】祈禱,是歸向、反觀本性,以顯清明自性。
【第38句】:每樣東西都有它的生命價值;如果輕易地汰舊換
【第39句】:不藏不露,不迎不拒;不遠不近,不即不離;本色示人,真心做事。
【第40句】: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障礙重重,人與人之間
【第41句】: 貪婪的眼睛如果永遠不滿足,經久會被黃土封住。
【第42句】:貪念生,就會善解;惡念消,就不會作惡,則災難自然遠離。
【第43句】:【天天禪語】煩惱不除,慧不生;不造福,則福不生。
【第44句】:【天天禪語】無悔無怨,見證慈悲;無憂無求,體證喜舍。
【第45句】:唯有放下,才能得到解脫與自在唯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第46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樂于付出,心靈富足。
【第47句】: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第48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人生不怕錯,只怕不改過。
【第49句】:人獲得幸福的方法并非對著天地佛祖頂禮膜拜。
【第50句】:看到社會上有那么多精神病患者,實在為他們深感
【第51句】:能接受法,成長慧命;獲得回響,就是“回因向果”。
【第52句】:修持菩薩道,須力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第53句】:讀經書自利利人,可以明心、解義、入定、弘法、護法、超度祈福。
【第54句】:直心即道場,直心即是誠實心。正直無諂曲之心,乃是萬行之本。
【第55句】:如實了知世俗諦義,謂于五明處,如實了知勝義諦義。《解深密經》卷五
【第56句】: 工作的節奏慢一點,生活的節奏慢一點,人生的節奏慢一點。
【第57句】: 倫理、敬畏心和德行是當下社會急需又稀缺的良藥。
【第58句】:【天天禪語】無爭,并非事事不理,而是與人合心、與氣、互愛、協力。
【第59句】:夫善惡之本,皆心所為。《分別功德論》卷三
【第60句】:蕓蕓眾生,或反復,或執著,或超越,或沉淪,都逃不過一個空。
【第61句】:真正有魅力的女人,懂得一陰一陽,一張一弛。
【第62句】:付出不在多少,他人能受用,就是最大的愛。
【第63句】: 高手之所以成為必勝的高手,是因為他從不輕易展露劍鋒。
【第64句】:要常常為自己祝福——念念解脫自在。
【第65句】:沿著自己鋪設的路,達到涅槃。《經集》第三品,第六章《娑毗耶經》
【第66句】:零當屏人獨處,自辦道業,以設像為師,經論為侶。(袁宏道)
【第67句】:若無灌頂者,慢心說密教,師、弟縱成就,死亦墮地獄。《大印空點》
【第68句】:【自己的敵人】 最大的敵人,可能是我們自己。
【第69句】:樂觀者在災難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災難。
【第70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向正路走、做好事,是最懇切的虔誠。
【第71句】: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御,棄冥人明。《法句經》卷下,忿怒品
【第72句】:【天天禪語】付出一分功能,就有一分慧命成長。
【第73句】:夫妻之間要比誰愛誰,不要比誰怕誰。
【第74句】:人生有求即多苦!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人,會為自己招來無窮的痛苦。
【第75句】:適度享樂而不忘追求善行的人才是最賢明的。
【第76句】:【天天禪語】心合、齊力,力量就大。
【第77句】:【放下煩惱得快樂】 能夠放得下煩惱的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78句】:合于自然法則,萬物才能相安無事,相生相成。
【第79句】:如法界性,即真解脫。南本《涅槃經》卷四
【第80句】:自己有傘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正的禪性,就可以不被魔迷惑。
【第81句】:好讀書不求甚解,得其精神,不拘泥于文字穿鑿。
【第82句】:求福壽倒不如求平安,平安就是添福壽。
【第83句】:【成人之美、容人不足】 與人相處,應能成人之美事、容人之不足。
【第84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那種萬念皆空的感覺,是人生最美的享受。
【第85句】:何謂菩薩能持精進?佛言:求心不可得。《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
【第86句】:有一志一同的人時時彼此鞭策、勉勵,才能照顧好自己一念善心。
【第87句】:【天天禪語】人人一善,點滴付出,可以讓人人心地滋潤到愛的甘露。
【第88句】:【天天禪語】做中學,學中覺,覺中做。
【第89句】: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第90句】:能護眾生,即護佛慧命。(明)憨山《示玄津壑公》
【第91句】:目標是前進的航標,是一面旗幟。只有一直向著目標走,才會成功。
【第92句】:【天天禪語】付出愛心予人群,對己就是造福業、得福果。
【第93句】:發心、用心、集人人愛心;借力、用力、集人人大力。
【第94句】:如雁將群,避羅高翔,明人導世,度脫邪眾。《法句經》卷上,世俗品
【第95句】:【天天禪語】清清淡淡地生活,自然就平平安安。
【第96句】:面對扭曲或責難,要有化雜音為零的功力。
【第97句】: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有部律》)
【第98句】: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第99句】:【天天禪語】人生不怕錯,只怕不改過。
上一篇:貼吧年度最好的佛心禪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