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和父母一起讀書的感受應怎樣寫
家長應該側重于與孩子一起讀書的體驗、感悟。
讀后感并不限于所讀的書的內容。
尤其是如果第一次和孩子一起讀一本書的話,相信一定會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有很多發現和感觸的,這些才是家長“讀后感”的主體內容。
我和父母讀書感受200字
伴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做為父母,在享受孩子成長喜悅的同時,我們感受更多的是困惑。
教育的過程是不停嘗試、探索的過程,也談不上什么經驗,只是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和家長一起讀書的感受作文三百字
我喜歡讀書,但是我更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那種感覺和平時是不一樣的,同時我也收獲了很多。
每天媽媽盡量抽時間陪我一起讀書。
我們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感受,媽媽總是鼓勵我把書中的故事情節講給她聽,讓我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說出來,然后我們一起討論分析。
我的閱讀興趣變得更加濃厚,閱讀能力強了,識字量增加了,寫作能力也提高了。
媽媽總是告訴我讀書要讀懂、讀透,不要走馬觀花的看,我們一起讀了很多書,讀了《灰姑娘》讓我懂得要做一個好人,好人終究會有好報。
《三只小豬》教會我要勤勞,不要懶惰。
我們要堅持讀書,書是我們的好朋友
與孩子一起讀書的感受200字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的女兒成為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已經開始學習拼音與漢字了,老師要求孩子們背兒歌讀故事了,于是我便開始每天陪孩子讀童話、兒歌的生活了。
不長的幾句話,孩子讀的很慢很慢,兩個字之間總是要停頓,因為不認識,要先拼拼音,拼完這個字,上個字又忘了,她自己都不知所云,我讓她再念一遍,有時候她還會煩,沒辦法,我就把這句話連起來讀給她聽,并指著下面的圖畫給她解釋其中的意思。
我讀一遍,讓她再念一遍,反復的讀,就這樣磕磕絆絆地終于算是念完了。
讀書應該成為孩子們生活中的好習慣,因為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對于一些比較困難的字和詞組都還沒有完全掌握,要他們單獨的去讀,理解書中間的內容,是很困難的事情。
一個人讀書習慣的培養,是從小做起的,要讓孩子親近書籍熱愛閱讀,逐步正確引導孩子獨立養成好的讀書習慣,一旦養成好的習慣,孩子們會受益終生。
讀書不僅可以使孩子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對道德素質和思想意識也有重大影響。
孩子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和學習的榜樣,孩子在進行閱讀時,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
做一個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家長是幸福的事,我們做家長的能夠陪伴孩子一同分享閱讀帶來的那份內心的寧靜與充實,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親子閱讀之后爸爸媽媽的感言和寄語怎么寫
我的寶貝,你是上天我們最好的。
在我們這個和諧、溫馨的家庭里望寶貝能夠快樂的成長。
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有多大的困難與坎坷,爸爸媽媽都希望你能夠從容面對,以樂觀的態度去迎接每一天。
憂愁是暫時的,記住,只有你快樂,爸爸媽媽才會快樂
和父母同讀一本書的感受600字作文
書是五彩生活的萬花筒,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
書既像一位慈祥的智慧老人,不斷啟迪我們,教給我們怎樣做人的道理;又像是一位真誠的朋友,跟我們面對面地交流,鼓舞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涌起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并勇于追求
正如偉大的作家高爾基所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不僅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階梯,更是人與人走到一起的階梯。
通過閱讀書籍,人們可以交流彼此的觀點,從而達成共識。
現在,我和爸媽常常共同閱讀一本好書或是文章。
在讀過之后,我們總是會談談各自的想法和感受。
通過從不同的思考點來評析書籍能讓我和父母更深地了解彼此。
我在理解他們的同時,他們也能知道我的所感所想。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學習的壓力也隨之增重,一天下來,常常感到十分疲憊。
晚上本想看看球賽來放松自己,可每次我都被爸媽無情地催回房間。
所以,常常免不了一場家庭風波。
我知道父母如此大動干戈完全是為我著想,但是不好好放松,我又不肯罷休,這使我左右為難。
眼看著就要升入初三了,我心里愈加焦慮不安。
就在這時,一本書幫助我從困境中走了出來。
無意之間,我和爸媽同時發現了一本名為《孩子別煩惱》的書。
書中記述了一個男孩從呀呀學語到走進哈佛中的各種辛酸故事。
我驚喜地發現:書中主人公哈里的經歷竟和我出奇的相似。
哈里也因學習問題和家里鬧了矛盾,就此離家出走了兩周。
在這兩周中,哈里走遍了許多的地方,以一個觀察者的視角,體驗到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艱辛,同時也為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所感動。
當他回到家中準備重新開始時,懊惱的父母也認識到了自身的錯誤,于是,三人重歸于好。
之后,哈里的父母不再過分苛刻地約束哈里,哈里也十分用功,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遠大前程——哈佛。
在讀完了整本書后,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中無比的喜悅。
既然哈里的故事如此精彩,為什么我不借鑒過來呢
說干就干,正當我準備向爸媽袒露我的觀點時,我驚喜地發現,他們也正準備找我。
就在那一瞬間,我們的眼神交織在一起,于是一切明了,無需再多的言語,我們立刻理解了彼此。
就此,我心中的焦慮也隨即灰飛煙滅。
經過這次事件后,我深刻地認識到:其實,父母與子女之間真正需要的是互動,是了解。
這種互動的方式是多樣的,共讀一本好書就是一種好的方法。
它就像一座橋梁,能將兩代人的心緊緊連在一起,它就像一座山,將誤解隔絕,它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上前去……作業要靠自己
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我感到20字。
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我感到內心深處有一股暖流在緩緩涌動,所經之處無不暖意洋洋。
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我感到心靈深處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從來不知道爸媽居然如此博學。
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我感到不僅是平時所缺的知識得到了補充,與爸媽之間的關系又更上一層樓。
家長讀書感言怎么寫
這幾篇文章比較合適你的需要。
子學校大會上的發言(原創)各位家長: 你們好
今天我受學校的委托,在這里就孩子的成長問題做一些探討。
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并提出寶貴意見。
我準備講三個問題: 一、在當今素質教育下,我們如何做家長? 二、如何在學習上引導孩子呢
三、在學習上與孩子真誠交流 (時間在三十分鐘左右) 一、在當今素質教育下,我們如何做家長? 現在,家長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是學校實行素質教育后的喜怒哀樂。
有的說:“孩子作業少了,考試少了,周末補課取消了。
”一句話,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
有的說:“孩子除了在外瘋玩以外,就是玩電腦游戲、上網聊QQ、用手機發信息,學習的時間少了,將來恐怕競爭力差。
”一句話,家長的擔憂也多了。
只要有升學考試,家長的擔憂就不會少。
教育部提倡素質教育是及時的,學生可以從繁重的課業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按照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愛好來安排自己,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自主學習,拓展課外知識,發展自己的特長,真正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從而提高孩子的整體素質。
但是理想和現實卻出現了差距。
問題出在:孩子已習慣了老師牽著手走路,一旦離開了老師的牽手,一時感覺茫然,不知怎么學、學什么,于是有的同學就放縱自己,家長也無可奈何,只有嘆氣的份。
一些家長又走上另一個極端,雙休日,馬不停蹄帶著孩子奔赴各個輔導班、提高班、興趣班,孩子只有半天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弄得家長孩子好疲憊,學習效果也不見得有多好。
現在大部分家庭有電腦、一部分孩子有手機、MP3,他們把高科技產品不是作為學習用具而是作為玩家的工具,這是資源的極大浪費,實在可惜!我家孩子充分利用MP3聽英語,家里電腦成為全家人學習和了解信息的好幫手。
里面裝有《中華詩詞》、《成語故事》、《奧數題解》、《電子詞典》、《象棋軟件》、《新概念英語1-3冊》、《新英語300句》、《新英語900句》、《走遍美國》等等與孩子學習、益智有關的東西,小游戲作為孩子完成學習任務后的自我獎勵才玩一會兒。
作為家長,要扶好孩子這一程。
多與孩子進行心靈的交流,與孩子一起走向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了解社會,了解各層次人的不同生活環境,幫助孩子樹立人生目標,理出學習計劃,并監督孩子完成計劃。
講清沉迷電腦游戲的危害,把孩子的精力引到培養學習能力和鍛煉生活技能上來,對學習不太自覺的孩子,家長要靠上去抓,并以身作則,家長的素質決定孩子的素質。
如果你在玩電腦游戲,或出去打麻將,你讓孩子好好學習,那是不可能的。
二、如何在學習上引導孩子呢
我有兩個孩子,女兒小慧,在05年的中考中,以學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油田一中理科實驗班;今年3月,參加中國海洋大學小語種提前招生考試,來自全國近1500名考生,女兒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提前被中國海洋大學法語專業錄取。
更重要的是,女兒對自己的人生充滿自信,做事嚴謹認真,自理能力強。
兒子明明,聰明機靈,自制力強,自學能力突出,是校“十佳少先隊員”,在校學習成績優異,在數學、計算機、科普知識、英語、中國象棋等方面有濃厚的興趣,知識面廣。
(在學校數學競賽中,五次參加,五次獲第一名,英語成績98分以上,聽說能力遠遠超過同齡孩子) 有的家長問:“你的孩子學習那么好,又讓你省心,你到底用了什么秘訣
”如果說有什么秘訣的話,那就是家長對孩子從小引導得法,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興趣的培養、呵護自信心,再加上他們自己刻苦努力的結果。
下面我只講講如何學好語文、數學、外語。
語文方面:多閱讀、多寫作 對語文的學習: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在三四歲開始閱讀的,培養了他們喜歡書、愛讀書的個性。
小學階段是最佳閱讀時期,到了初中、高中已沒有多少時間享受閱讀了。
家長在選擇書時,除了照顧孩子的興趣以外,其他方面的書不容忽視。
如科普書、史記故事、人物傳記、名著名篇、唐詩宋詞等。
要重視古文的閱讀和古詩詞的欣賞,這一點是我女兒的教訓。
她在備戰海大考試時,惡補了兩個月。
家長可以采取跟孩子一起讀書,比賽讀書,互相講解書中內容,把孩子讀的書目記錄下來等方法,使孩子讀書有成就感。
對于字、詞、句方面的基礎,要靠長期積累,家長一定要檢查督促孩子掌握好。
寫作方面:女兒偏愛文,文章寫得好,兒子卻在理科方面有優勢。
如何讓不喜歡寫作的孩子寫作呢
我想了一個方法:編書。
利用寒假、暑假的機會,讓孩子寫上若干篇文章,可以是命題作文,可以是觀察日記,游記、小說等題材,集結成書,自己打字、排版、配上插圖,再由媽媽寫上前言或后記、評語,打印裝訂成冊,開學后送給老師一本,自己存檔一本。
我兒子已有這樣的“書”四本了。
孩子一有空翻閱自己的“書”,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是提高寫作興趣的有效辦法。
家長要做的是盡量提供寫作素材,如與孩子一起旅游、一起參加活動、一起觀看電視片等,督促孩子按計劃完成寫作任務。
數學方面:多動腦、多思考 ①家長要有心: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學習的最高境界),平時一家人在吃飯、散步、玩耍時談論生活中的趣味數學,如植樹問題、冰箱溫度顯示了解正負數問題,散步時了解速度問題,做家務時了解工程問題;分吃蛋糕時了解分數問題等等。
生活處處有數學。
高考中的大題也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②鼓勵孩子一題多解,然后分析比較。
解題不在多,而在精,兒子有一個題找出11種解法的記錄。
鼓勵孩子找出新知識、發現新問題,也不譏笑提出淺顯的問題。
今年春節時,兒子思考了三天,用自己的方法推導出等比數列求和公式,著實讓我興奮了好一陣子。
③對成績好一點的同學,可以選看一些奧數題,達到開闊思路的目的,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選看,不扼殺自信心。
數學稍差點的,家長要引導孩子搞懂書本上的知識,家長顧不上的,一定要鼓勵孩子去問老師或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