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個人若能超脫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能夠放下世間的一切假象,不為虛妄所動,不為功名利祿所誘惑,他才能體會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來的自己。
【第2句】:【禪語人生】有時一個微笑可以讓兩個宿怨之人冰釋前嫌,可以讓異域他鄉之人倍感親切溫暖。世界上最簡單的動作,完美的詮釋了人間最復雜的道理。
【第3句】:【佛家看透生死的禪語】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春夏秋冬,去經歷它,去適應它,然后用好它,一個好心態一定會有個好生活、好命運,讓自己內心溫暖、豁達,生活就是一種好態度。
【第4句】:【禪心佛語】佛在有情無情之間,對蕓蕓眾生,在管與不管、度與不度之間。他只是用一片佛光引導我們自度,不肯親手幫忙。好比一個父親看見孩子摔在地上,不扶他也是愛他、幫他。
【第5句】:【禪心佛語】人世短暫,處于物欲橫流的俗世,亂花漸漸迷人眼,到后來發現只不過是鏡花水月。所以人之私欲無窮,人之大愿也可無盡。但求莫將欲望當理想,莫把世故做成熟,在平凡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
【第6句】:【佛道禪語】每一天都會告訴自己要好好控制情緒,不抱怨,謹言慎行,這不是將自己變得懦弱和沒有性格,而是在慢慢地提升自己。凡事不以惡意揣度別人,不因私利給他人添堵,不妄自菲薄,也不詆毀他人,這是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第7句】:【佛心禪語】身處變幻無常的現代社會,改變追隨對象或合作伙伴的機會大大增加。然而中國人特重“忠義”,那些跳槽者往往會被看做“叛徒”,腳踩兩條船也會被看做反復無常的人。忠義并不等于抱殘守缺,怎么辦呢?
【第8句】:種種惡逆境界,盡情看作真實受益之處。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贊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盡情看作毒藥、毒箭。(蒲益大師)
【第9句】:【禪語人生】也許只是在一盞茶的時間,細酌慢飲,享受不為人知的詠嘆;也許在一段路途中,揣測自己的未來;也許在獨自進餐時,對自己進行小小的省視;也許什么事也想不起來,只有一片空白,安安靜靜地若有所悟。
【第10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破除一切執著塵勞,丟掉身外亂性的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這樣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然安寧,愜意、舒適、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隨之而來。
【第11句】:【禪心佛語】禪是最上一乘法,猶如純奶,賣奶的人,日日加了些水,以至全無奶性。學佛法的人,也如純奶滲了水,永明禪師看到便對滲了水的禪說,“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辈⒉皇钦f純奶的禪“蹉路”。
【第12句】:【禪心佛語】古人云:“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曰:“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不積硅步,無以致千里?!彼哉f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
【第13句】:古人用功,首先是叫你直下承當,然后再講其他的事。直下承當我就是佛,然后以佛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佛?不是佛,趕快修!不像佛,趕快修!
【第14句】:【禪語人生哲理經典文案】走過人生的悲歡離合,看過人世的如夢浮華,知道所有的輝煌終會歸于平淡,所有的繁華終將化為云煙,心便在一份坦然和寧靜中漫步,在一份恬靜閑適中感悟人生極致的美。
【第15句】:人站直之前,一定要學會隱忍趴下。伸張不一定就是正義,有時只是嘩眾取寵,同樣,反抗也不代表勇敢,懦弱到極致,有時也會貌似站直地“暴跳如雷”。絢爛之后才能安于平淡,真正趴下才能勇敢站起。
【第16句】:【一禪文案】許多人想行云流水過此一生,卻總是風波四起,勁浪不止。平和之人,縱是經歷滄海桑田也會安然無恙;敏感之人,遭遇一點風聲也會千瘡百孔。命運給每個人同等的安排,而選擇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則在于自己的心性。
【第17句】:做人應該立好志、發好愿。從事慈悲濟世工作要發揮“義務”的精神,大家互相鼓勵、互相幫忙;不要因為一點不如意事或眼前逆境,就以為自己是世上最可憐的人。其實人生在世,往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第18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者,阿彌陀佛也。唯有阿彌陀佛知我,故是一知己。阿彌陀佛豈不知我?阿彌陀佛既知我,豈不幸福滿足?
【第19句】:【禪心佛語】經營好心情,你就擁有了全部。人生苦短,千萬不要活的太累。要活得舒心,活得快樂。想笑就笑,想唱就唱,掙多掙少都心地坦然,活得樸素自然,活得坦坦蕩蕩。
【第20句】:【今日執著明日后悔】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佛陀)☆不要讓今天的執著成為明日的后悔,不要讓今天的堅持成為明日的眼淚。
【第21句】:【佛心禪語】教職人員的政治素質,宗教學識,道德修養決定了他所傳播的宗教的基本風貌和方向,同時也決定了宗教與社會融合的深度與廣度,也決定了能否擔負起引領教徒走和諧社會道路的精神導師作用。
【第22句】:【禪心佛語】互相補臺,好戲連臺?;ハ嗖鹋_,一起垮臺。僧贊僧佛法興。圣人修心不除境,凡夫除境不修心。有為有位,有位有為。多攬事,少攬權。政治上靠得住,學識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為領導分憂,為眾生解困難。
【第23句】:【禪心佛語】傳喜法師:修學佛法需要不斷摸索,尋找感覺。學佛再久,你找到感覺了嗎?如同吹海螺,只使蠻勁也吹不響。要有震動,才能吹響。又如懺悔業障,有人就能找到感覺,痛哭流涕。學佛與佛相應,身心世界就會改變。
【第24句】:【禪心佛語】誰好誰不好,自己找煩惱。自己沒煩惱,一切都好了。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第25句】:【禪心佛語】平日里吃飯、穿衣、說話、做事,心能夠經常觀照,不讓念頭錯失了,心永遠定在阿彌陀佛上,定到極樂世界上,這叫三昧。我們說三昧加持力,誰加持?除了諸佛加持,是你自己加持自己的。
【第26句】:【禪心佛語】生活中遭遇的所有的困難與挫折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培養我們的毅力和創造力,把我們打造成完美的人。
【第27句】:【國學經典《論語》】作為一部優秀的文案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墩撜Z》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
【第28句】:【禪語人生】無貪無欲,才能滿足自在。滿足自在的人,臉上才能時時掛著滿足的笑容。這表示他的心很平靜,把心照顧得很好。人生只要內心平靜,臉上常掛著笑容,就是最美的人生。
【第29句】:人類自古以來就敬天,遇事常祈求上天保佑。很多人經歷的事情多了,就會得到一個結論:“與其求天一直不要下雨,不如讓自己常備一把傘。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闭l也救不了你,除非你自己。自救者天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30句】:【佛心禪語】做人不能把安逸看做生活的目的,無聊是人生最大折磨,誰要是覺得自己擁有無限的閑暇日子,說明他離開快樂的日子已經為期不遠了。
【第31句】:我問佛,能否,讓心有片刻的時間里不摻雜俗念?不看山,不聽水,只來對著光陰說禪。佛說,有些人,有些事,得到了,得不到,都是歲月慈悲的念,無需感嘆,無需怨,心若靜了,則滿世界的嘈雜都可以看做是生命盛大的喜歡。
【第32句】:【禪心佛語】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學者當于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種種諸過,不必逐類尋求,但當一心為善,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第33句】:【禪語人生】先在此介紹一下,這個阿難是什么人呢?他是釋迦牟尼佛聞法第一的大弟子。在釋迦牟尼佛的眾位弟子中,他被稱為“多聞第一”。阿難侍奉在佛陀身邊,跟隨佛陀弘揚佛法,是佛陀的侍者。
【第34句】:【禪心佛語】佛說: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35句】:煩惱是愚癡,成佛是覺悟。真正地深解佛法需要“十方清凈”。世間的一切表相,無論美丑善惡,俱是佛性之外的虛華,若要修佛,若要學習佛理,就必須要有舍棄一切的決心,愿舍棄、能舍棄,方能真正地覺悟。
【第36句】:累是因為操心多。想活得輕松,須分清哪些該操心,哪些不該操心,哪些事可以改變,哪些事無法改變。如此則強求躁進之心漸消。
【第37句】:安逸快樂,雖然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也是每個人必須節制的。快樂不可以過度,欲望也不可以放縱。孟子也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边@也是告誡人民不要耽于安樂,尤其是過分的安樂,沒有節制。
【第38句】:【晚安禪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以“惡”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無處不是破殘的;以“善”眼光看世界,世界總有可愛處。土壤雖臟,能生萬物。大海隨渾,能容萬物。
【第39句】:【禪語人生】與人相處,不論任何的怨隙、過失,都要以寬宏的心量來包容,如大海之容納百川,如泰山之不辭土壤。如《優婆塞戒經》說:少恩加己,思欲大報;于巴怨者,恒生善心。
【第40句】:【禪心佛語】山以清為貴,水以秀為貴,月以明為貴,人以正為貴,友以摯為貴,心以誠為貴,情以真為貴,我以你為貴。
【第41句】:【禪心佛語】人只要有一念向上的心、向善的心,念念不舍,就是人生的出路,就是解決痛苦的辦法。向上者,求證無上大涅槃;向善者,從一點一滴的善言善行做起。
【第42句】:禪定是一種境界,自由是一種心態,雖然抵達自由可以通過不同的禪修方法,但是絕對的自由只是從心靈角度而言。
【第43句】:【禪心佛語】賞析: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自已所樂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第44句】:【佛心禪語】別把機會當誘惑,別把誘惑當成機會。相當多的人,一生中大部分時間被誘惑帶走,而錯失了大量的真正機會。
【第45句】:禪是一種心的平坦,心的空閑,心的恬淡,心的寬闊,心的淡然,心的更新。也許什么也不是,只是心地的干凈與自然。也就是他,給了我們無上智慧的萬丈光芒,照亮了欲望與貪婪的灰暗,消融著人世間的愁苦。
【第46句】:【佛禪語】做人,應該以良心、正直、寬容、利生、深信因果為原則,這些都是佛教中所含括的道德內容,也是一切修行的基礎;如果這些都做不到的話,誦經、禮佛都只是形式,不是真正的修行。
【第47句】:【禪語人生】用睜開的眼睛透視世界的美麗,用閉著的眼睛消磨世間的無奈,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可謂是活出了極致,但做事,卻往往是明察秋毫的好,我可以視而不見,但絕不能心中無譜。
【第48句】:【禪心佛語】佛教不是悲觀,而是中觀。所謂中觀,就是如實的觀照世間的實相,真誠地面對,不自欺,不逃避。佛教不談放棄,而是放下。所謂放下,是指放下內心的執著,并不排斥現實中正當的努力。
【第49句】:慈悲的本意,在于你深知整個世界都是你的一部分,不是其他,不是分割的,是統一的。當你抱怨,沒有其他人會真正受影響,而你是唯一真正聽到你的抱怨的!你所給予的,即是你所受的。
【第50句】:心是禪的關鍵,禪是成佛的階梯,心的悟力是長流不斷,而非停滯一處的。因此,每個時候對事物的領悟都不相同,心境提升到某地就到達某一個禪天,此乃成佛之階梯也。
【第51句】:【禪心佛語】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別一不留神,把我們聰明打碎了。泰戈爾說:錯過太陽的時候如果你在流淚,那么你也將錯過群星。
【第52句】:【禪心佛語】佛說:夸獎我們,贊嘆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第53句】:【佛心禪語】愛情是零度的冰,友情是零度的水,也許我們是最好的冰水混合物。走到一起后,升溫,化為友情的水;降溫,結成愛情的冰。不冷不熱間,就是愛情與友情的曖昧。
【第54句】:【禪語人生】言論自由不是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而是你是否知道你在說什么;思想自由不是你愛想什么就想什么,而是你是否知道你的思想是自由的、正確的;行動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第55句】:【禪語人生】以禪者的慧眼看世界,觸目都是菩薩。水月相忘渾然一體,珠光交映圓融無礙,饑餐困眠天天都是好日子,山石點頭處處充滿情和意。翠竹黃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禪心。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
【第56句】:【禪語人生】這是非常瀟灑自在的,不像一般世俗的凡夫,蝸牛角上去爭奪蠅頭微利,整個世界青山綠水都是我的家。
【第57句】:【禪語人生】這位小徒弟看到他的師兄們,每天早晚都分別到大師的房中請求參禪開示,師父給他們公案,用來拴住心猿意馬,于是也請求師父指點。
【第58句】:【道家禪語】有人說,生活是一種享受;有人說,生活是一種無奈。其實,生活有享受也有無奈,有欣慰也有困惑。生活就象一枚青果,你含在嘴里慢慢品,細細嚼,便有諸多滋味在你舌尖蔓延,也甜,也酸,也苦,也澀。
【第59句】:多一點微笑,許是愁緒離心遠了點,快樂離心便近了些。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因為微笑著,所以時時心暖。有時,看老樹畫畫的任何一幅作品,心也都是微笑著的。
【第60句】:【禪心佛語】慈悲不是宗教,而是人生的哲理﹔它并非奢侈品而是和平與人心安定的必需品。也是人類共存必備的條件。
【第61句】:可容我做這人間癡狂客,借一紙柔腸,漾開一壺春光,深凝在水一方。輕捻一抹花香,于筆墨中流淌,書一闕斷章,穿越魂靈,直達愛的天堂。贈你一枝春,婉約一卷如禪的光陰,化作你抬眼處的一片火樹銀花,氤氳成一幅絕美的情畫。
【第62句】:【禪語人生】只有學會和自己做朋友,才有可能和別人做朋友。即便不能和別人成為朋友,也不用害怕,因為你永遠都會有一個忠實的朋友——自己。
【第63句】:【佛心禪語】“當然不同?!崩虾蜕信呐男『蜕械念^,“我問你,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撐著不死,還是好好活著?”
【第64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年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憂悲。經年之后,漸漸的懂得:人生沒有重來,沒有試鏡,沒有彩排,沒有回放,永遠都是直播,只有知道感恩,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珍惜所擁有的,才會活的快樂充實,美麗、幸福。
【第65句】:人心的散亂有兩種:一是昏沉,一是浮動?;璩潦呛锖靠者^時日,無所事事渙散體力,懈怠、懶惰、昏睡、不肯精進。浮動是心念不定、見異思遷、搖擺不止、浮沉、動蕩、放逸、無法安靜。
【第66句】:“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笔聦嵣?,真正的力量在我們心中,我們內心的寶藏是最豐富的,如果我們愚昧地向心外的世界去挖掘,不曉得把自己這一座靈山中的寶藏開采出來,就走向了偏執。
【第67句】:【禪心佛語】自性普遍十方,生育萬物,非虛非實,超越善惡。依緣起用。自性畢竟平等,在圣不增,遇凡不減。若想見,十世古今,不離當念。
【第68句】:【經典佛語】夫慈,故能容;儉,故能悅;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老子》披褐懷玉,韜光養晦,適時而用,伺機而動。)
【第69句】:移民好比將一棵土生土長、枝椏正茂盛的樹木移植他處,除了得適應新的水土外,還必須面對新的節氣時序;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長茁壯,仍是個未知數!
【第70句】:是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洞蟀闳艚洝肪硎唬S喜品
【第71句】:【禪心佛語】佛陀在佛教中的地位——他只是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于是否能夠真正依教奉行,則取決于禪修者個人。
【第72句】:【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朱子治家格言》。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
【第73句】: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快樂本由心決定,一如空氣存在,用力呼吸才會發覺,但用力呼吸到喘息,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執著于快樂,便不快樂。安寧至樂,清凈自得,一念清凈,無所執著,才是心之所向,路之所往。
【第74句】:【禪心佛語】超越外在身份的限制,不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不僅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會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事實真相,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別人。
【第7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善行決定了今生、也決定了來世的解脫與快樂。莫嫌小善而不為,莫嫌善大而恐懼,大小全在一念間。善行是解脫痛苦、獲得快樂的惟一途徑。
【第76句】:【禪心佛語】孤寂是人生至高的境界,內心非寧靜者無法享此境界、內心非散發馨香者無法享此境界、內心非懷天下者無法享此境界。
【第77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春天有花更美麗,人生無愛最慘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阿二不曾偷。聰明過露者德薄,才華太盛者福淺。從來好事天生險,自古瓜兒苦后甜。
【第78句】:【禪心佛語】六度是大乘佛弟子的必修功課。前三度側重于利他的事業,后兩度側重于自我的修證,而精進度是自他兩利都不可缺少的推動力。
【第79句】:改變自己就是改變自己看世界的一貫角度和心態。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時刻在心中記?。荷钍亲约簞撛斓?。
【第80句】:為每天的事情掃個尾,免得尾大不掉,遺憾多多。對每個人來說,時間都是個定量,今天空轉了,明天沒有補給你的;今天的事留下尾巴,明天不會有多余的時間收拾。
【第81句】:當你對自己的生命有了覺察,便能深刻明白一念之間天堂地獄的真正深意。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因少了那一念,便陷入煩惱痛苦的深淵,生出很多禍患。說起來僅僅是一念,但就是這看似簡單的一念,卻極不簡單。
【第82句】:【禪心佛語】世間事,莫強求;平常心,待人生;是與非,莫計較;恩與怨,莫掛懷;悲與喜,莫沖動;名與利,莫貪求;想得開,愁云散;看得開,幸福來。
【第83句】:【佛心禪語】曾有一對父子到大林慈濟醫院求診,父親的右手破皮感染,腫得很大。醫師治療時,看這位阿伯的表情,想必是很痛苦。不過阿伯個性堅毅,即使痛苦不堪,也不愿意表現出來,反而是陪同前來的兒子心中十分不舍。
【第84句】:俗話說,“自助者天助之,自助者人助之”,外部條件并非一成不變,通過自身努力,可能得到天助、人助,使外部條件由不利變成有利,原本不可能成就的事也可能大功告成。
【第85句】:【禪心佛語】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鳥兒已經飛過;心里沒有被刀子割過,但疼痛卻那么清晰。這些胸口里最柔軟的地方,被愛人傷害過的傷口,遠比那些肢體所受的傷害來得犀利,而且只有時間,才能夠治愈。
【第86句】:佛教微博經典:不說人短,不思人過;不念人惡,不揚人錯。能過就是生活,能走就是道路。莫嫌路顛簸,世界本曲折。
【第87句】:世俗人的心,往往變滅無常,因外境的左右而浮動,身不由己。我們要訓練自我,心念不執著,永遠以歡喜的心來迎接每一個當下,就能掌握人生幸??鞓分妗?/p>
【第88句】:什么事情都會有人介意,也會有人不介意??梢娛虑楸旧頍o所謂重要不重要,全在當人能否看開。放棄較勁,就是修行。
【第89句】:經過數千年的醞釀,酒糟是酒糟,美酒是美酒。伏爾加有勁,那是俄羅斯民族的最愛,威士忌浪漫,那是西方人的知音。我們更習慣杜康,可以偶爾嘗一嘗伏爾加和威士忌,但杜康注定是我們的最愛。任何一棵樹被斷了根須便注定枯萎。
【第90句】:放棄那些該放棄的,珍惜那些該珍惜的,適當放慢你執著的步履,不要讓人生太圓滿。給大腦一點空間,給自己一點時間,給他人一些自由,隨緣順勢過生活才叫真圓滿。
【第91句】:【佛心禪語】做人要能抬頭,更要能低頭。一仰一俯之間,不僅僅是一個姿勢,更是一種態度,一種品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做人要有力爭上游的勇氣,更要有愿意低頭的大氣。
【第92句】:【禪心佛語】過去現在未來,東南西北,都是佛身光明的化現,頓時融入無盡美妙的諸佛凈土,難以想象地感動著。
【第93句】:生命應如拂面的清風,怎么來就怎么去,恬淡自在,隨風而至、隨風而逝。生命需要一泓靜水,來滌蕩內心世界的浮華與焦躁。要活在當下,在禪茶一味,在青山綠水間,在書香中,體驗生命里那一份純凈和精神的升華。
【第94句】:【佛心禪語】背不動的,要放下;傷不起的,要看淡;想不通的,可以不想;恨不過的,要撫平。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何必用這一顆不平的心看待人和事,作踐了自己,辜負了歲月。
【第95句】:【佛心禪語】不圓滿是自己有煩惱,不清凈是自己有業障。心有慈悲,沒有看不起的人;心有智慧,沒有看不慣的事。一切隨緣,緣生緣滅,寒來暑往,真心不變。——延參法師
【第96句】:一個人的生命質量,都是在自己的內心運用、包容豁達中,活出一種幸福的價值,有句話這么說,心路才是出路,經歷什么樣的故事并不重要,改正自我的脆弱,用最短的時間思考和決定自己出發的時節。
【第97句】:【佛心禪語】供養諸佛菩薩最好的香不是物質之香,而是精神之香。燒吝慳,供布施之香;燒貪欲,供凈戒之香;燒嗔恚,供忍辱之香;燒懈怠,供精進之香;燒散亂,供禪定之香;燒愚昧,供智慧之香。
【第98句】:【佛心禪語】佛說:“財富是從布施中得來的?!敝挥羞m當地放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更多。,放手,得救的最妙藥方學會了“放下”的智慧,就能從根本上解脫我們自己。
【第99句】:【禪語人生】愿望:讓我們心中無限的愛,遍布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哪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因為愛是宇間的真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