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趙云救阿斗——拼老命
【第2句】:【皇天不負苦心人】釋義:只要肯下功夫,愿望就一定能實現。例句:她從衣服堆里翻找著,辨認著,呵,皇天不負苦心人,瞧,找到了,這件衣服是他的!
【第3句】:【火冒三丈高火】兼指火焰、怒火。形容發怒,發脾氣。 成語:大發雷霆。劉紹棠《鷓鴣天》:“關青梅見他的態度輕 狂傲慢,火冒三丈高,跳起腳來破口大罵。”
【第4句】:【讓圓就圓,讓扁就扁】(慣)形容非常聽話,讓怎么樣就怎么樣。也形容人軟弱,由人欺負。
【第5句】:【一步棋走錯滿盤輸】指犯了關鍵性的錯誤。相關的:走錯 了一步棋/棋差一著便為輸/下棋干著,全看最后一著。姚 雪垠《李自成》:“自成明白,在這千鈞一發的危險時刻,一步 棋走錯就會全盤輸掉,所以他盡管非常憤怒和激動,卻不肯 馬上下命令。”
【第6句】:【話不說不透,燈不撥不明】有話應該說清楚。類似的:話 不說不明,鑼不敲不響/鐘不敲不響,燈不點不亮/鐘不敲不 響,話不說不明/木不鉆不透,理越辯越明。西戎《行醫事 件》:“黃先生,話不說不透;燈不撥不明,你聽我細細告訴 你!”,
【第7句】:【有酒膽沒飯膽】(慣)比喻虛張聲勢,貌似膽大,其實內心虛弱,膽子很小。
【第8句】:【百尺高樓從地起】(諺)百尺高的樓房,也必須從平地建起。比喻任何大的事,都要從基礎抓起。
【第9句】:【夾著尾巴做人】(慣)形容為人處世極為小心謹慎。
【第10句】:【大暑在七,大寒在一】釋義:最熱天在七月,最冷天在正月。例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補更小事,何乃成災?原其所以,正月之時,天甫凄栗,里語:“大暑在七,大寒在一。”一謂正月也。
【第11句】:【把死馬當活馬治】釋義:比喻在絕望的情況下,盡最后的努力來挽救,寄希望于萬一。例句:忠大伯上下打量了一下,看他不像個起眼的人物。可是大火燒著眉毛,只好把死馬當活馬治,立刻請他喝酒吃飯。
【第12句】:崇禎皇帝上吊——走投無路
【第13句】:跛腳青蛙碰上瞎田雞——難兄難弟
【第14句】:【眼里揉不進沙子】眼皮內有細小異物就感不適,借指不 能夠容忍,不容侵害。老舍《駱駝祥子》:“劉四爺眼里不揉 沙子。把前前后后 所聞所見都擱在一處,他的心中已明白 了八九成。”
【第15句】:彎藤結歪瓜——孬種
【第16句】:蟻多推山山也倒,人多戽海海也干。
【第17句】:死榆木頭——不通電;不通氣
【第18句】:皇帝的廁所一沒有別人的糞(份)
【第19句】:【的確涼】“的確涼”又叫滌綸,是一種常見的合成纖維。的確涼這么通俗好聽的名字,卻是翻譯過來的,有趣的是,它不是按照普通話的音來翻譯,而是按照廣東方言來音譯的。原來,美國叫滌綸為“達克綸”,在香港市場上出現以后,人們按廣東話把它音譯為“的確涼”。由于“的確涼”這個名字通俗、好記,便在內地普遍沿用開了。說來也湊巧,“的確涼”好似意譯。不論從字面上,還是從肉眼直觀上,都有特別涼快的感覺。因為的確涼做的夏裝,白如雪片,薄如蟬翼,所以深受人們的青睞。其實,它并不比其他的夏季衣料涼快。的確涼的特點是彈性好,穿起來挺括,洗后不走樣,結實耐穿。不過,它吸水性差,不吸汗,通氣性不好。
【第20句】:老驢吃荊條——肚里會編
【第21句】:【金鄉鄰,勝于銀親眷】(諺)鄉鄰好比金子,親眷好比銀子。指緊挨的近鄰比遠處的親戚要親近、可貴得多。
【第22句】:【老虎插了翅膀】釋義:比喻強大的得到好條件更加強大。例句:姓劉的政治包袱一甩,官復原職,他可是老虎插了翅膀,非得收拾咱們不可!
【第23句】:【強將手下無弱兵】領導有方,指揮得當,能夠充分發揮手 下人的聰明才智。臺灣朱秀娟《女強人》:“強將手下無弱 兵,余菱到你那里去上班,簡直變了一個人。”
【第24句】:【天上少有,地下無雙】(慣)形容人才出眾,非常難得。也形容東西珍貴、稀有。 也作天上少有,地下難尋。 天上難找,地下難尋。
【第25句】:我在外婆家玩,口渴了,就拿外公的茶杯喝水,然后,將茶杯蓋子放在了桌子上,外公發現了就吵外婆。我在一旁偷偷地笑。外婆說:“這真是賴死旁人笑死賊。”(安徽·潛山)
【第26句】:沙石積在一起是座山。
【第27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釋義:廖化:三國時蜀國將軍,武藝不太出眾。三國后期,蜀國名將相繼死亡,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比喻當地沒有出色人物或主事者,個別一般人物就擔當了重任或出了名。例句:“好比何來?”亭面糊學著鄉里說書的人的口氣。“好比無牛捉了馬耕田:好比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第28句】:半個銅錢——不成方圓
【第29句】:【螞蟻撼大樹】(慣)撼:搖動。諷刺人不自量力。
【第30句】:獵著兔子跑了馬——得不償失
【第31句】:【小雨濕衣裳】輕微的事情,也會有害處。戴厚英《人啊 人》:“雨不大,濕衣裳,話不大,傷心腸。
【第32句】:【從小離娘,到大話長】(諺)指從小就離了娘親,長大以后就有說不完的苦楚。也泛指人經過的事多而且雜,不是一時說得完的。 也作從小沒娘,說來話長。 孩子沒娘,說來話長。
【第33句】:香火棍搭橋——難過
【第34句】:手里捧著個刺猬——摞也摞不開,扔也扔不掉
【第35句】:【置于死地而后快】(慣)把人整死心里才痛快。形容人非常狠毒。 也作“置之死地而后快”。
【第36句】:【人非草木,豈能無情】釋義:人都是有感情的。例句:“人非草木,豈能無情?我和他從小耳鬢廝磨長大的,彼此情性,彼此都曉得。”
【第37句】:嬸嬸想讓小華去集市上幫她賣菜,叔叔說:“不行,他膽子太小,白天仨人架著還不敢看螞蟻打架呢,這事怎么能讓他去?”(山東·巨野)
【第38句】:戲臺上的將軍——神氣一時
【第39句】:【染缸里拉不出白布】釋義:說明人處在不良的環境中,必然受到不良的影響。例句:“染缸里拉不出白布!”河邊相會時,火把大發雷霆,“不許你跟楊吉利蹬渾水。”
【第40句】:【渾身是鐵能打幾個釘】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馬烽西 戎《呂梁英雄傳》:“剩下雷石柱一個人,就讓他渾身是鐵,也 打不成幾個釘子呀!”
【第41句】:【直巷趕狗,回頭一口】(諺)直巷:沒出路的死巷。將狗趕到死胡同,狗無處逃,只得咬人奪路。比喻壞人沒了出路,就會死命頑抗。
【第42句】:【千不如人,萬不如人】(慣)指處處比不上別人。
【第43句】:【遠水不救近火】此俗語比喻用較遠的辦法或工具解決不了當前急迫的問題。意同“遠水解不了近渴”。此典出自《韓非子·說林上》,記載了春秋時,魯穆公不與鄰國齊國搞好關系,卻派幾個兒子到遠方的晉國和楚國做官。犁組進諫說:“你這樣做就好比請越國人來解救落水之人,越國人水性再好,等他來了,魯人也必定活不了;又好比取來海水解救火災,海水水量再大,火也必定不會被撲滅,因為遠水不救近火!”
【第44句】:【三心二意,永不成器】(諺)三心二意:主意不定,意念不專。指人做事拿不定主意,永遠難有成就。
【第45句】:【手捏兩把血】指工作性質危險。陳登科《淮河邊上的兒 女》:“和任何人,千萬不能公開來往,這是手捏兩把血的工 作。”
【第46句】:星期天,我同爺爺一起下田割豬草。看到綠油油的麥苗,我對爺爺說:“今年的麥苗長得真好啊!”爺爺笑著說:“二月二,漫烏鴉;三月三,漫哈巴(狗)。你看這算不算好莊稼?”(湖北·鐘祥)
【第47句】:我的學習成績不穩定,忽高忽低的,媽媽開玩笑說:“你可真是下山的太陽紅不了一會兒,吃泡泡糖只甜一陣兒啊!”(河南·長葛)
【第48句】:【天上天堂,地下蘇杭】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第49句】:癩蛤蟆不長毛——天生那路種子;祖傳
【第50句】:【光吃炒豆不炸鍋】釋義:比喻只得到好處,不花一點代價,不受一點損失。例句:我一句話給你點透吧,馬主任又想來一個光吃炒豆不炸鍋,光奪城池不損兵,對不不寸?
【第51句】:剝了皮的青蛙,爛了根的蔥——眼不閉心不死
【第52句】:【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諺)一朝:一旦。一旦執掌大權,即可發號施令。指不掌權則已,只要權力到手,就要充分施展職權的威力。
【第53句】:【 黃泥巴落在褲檔里,不是屎來也是屎】謂處境令人懷疑。 屎、事同音借用,借指事情說不清楚。類似的:黃鼠狼站在 雞棚上,不是偷雞也是偷雞。汪幸福《浪跡臺灣島》:“那些 家伙一口咬定我們支持淫亂,我們現在是黃泥巴落在褲襠 里,不是屎來也是屎。”
【第54句】:高梁稈上結茄子——天下奇聞;無奇不有;不可思議;彌天大謊
【第55句】:掂著碌碡打天——不知天高地厚
【第56句】:【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釋義:比喻凡事都有原因。例句: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你不惹我,我好尋你?
【第57句】:【驢不跑怨鞍不好】(慣)比喻主觀上不努力卻埋怨客觀條件差。
【第58句】:救火沒水——干著急
【第59句】:【箭在弦上,話在嘴邊】(慣)指事情到了不能不說出來的時候。
【第60句】:【 有說咸的,有說淡的各種說法都有。】咸、閑諧音,多指說 閑話。成語:眾說紛紜。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當 初,你跟銅鎖離,村子里就有人說咸,有人說淡。這回,你再 跟小庚離,唾沫淹不死你,舌頭也殺了你!”
【第61句】:下雨了,王大爺一邊收著麥子,一邊埋怨說:“這老天爺真讓人摸不透,半月都是晴天,卻讓我曬到雨肚里。”(河南·原陽)
【第62句】:木魚兒改梆子——還是挨敲的貨;總是挨打
【第63句】:【人死留名,獸死留皮】見“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第64句】:【靴里無襪自得知】(諺)光腳穿上靴子,別人看不出,自己是知道的。 泛指做下瞞人的事,自己心知肚明,無法瞞過良心。
【第65句】:【老虎金錢豹,各走各的道】(諺)金錢豹:皮毛上有金錢斑點的豹子。指老虎和豹子外出覓食時,各有各的路線。比喻人在生活道路上各奔各的前程,各有各的目標。
【第66句】:赤腳踩鋼絲——鋌而走險
【第67句】:【皇帝女兒不愁嫁】條件優越,事情好處理。多指緊俏商 品容易出售。《人民日報》(1985,1,26):“皇帝女兒不愁嫁, 是在國家統購包銷企業產品的年代,人們對國營企業產品 不愁銷路的一種形象比喻。”
【第68句】:小芳見小虹買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回到家也向父母要。她爸嘆氣說:“芳,不是當爸的不給你買,穿衣看門房,吃飯量家當。咱們家的條件不能跟人家的比呀!”(河南·輝縣)
【第69句】:【吃香的,喝辣的】(慣)指吃得好、喝得好,享受富足的生活。 也作“吃香喝辣”。
【第70句】:大家都已經吃飽了,可嫂嫂見盆里還有飯,就端起盆子拿著勺子,開玩笑地說:“快,快,每人勻點,寧肯撐著人,不能占著盆。”(廣西·柳城)
【第71句】:【三畝棉花三畝稻——晴也好,落也好】(歇)落:方言,下雨。晴天對棉花生長有利,雨天對稻子生長有利。比喻不論出現哪種情況,都沒有什么不好。
【第72句】:【救急不救窮】(諺)指救濟人,只能幫忙解決其一時的窘困,難以使之擺脫長久的貧窮狀態。也指救助者只救急,不救窮,這是救助的原則。 也作救急救不了窮。 救急容易救窮難。
【第73句】:【豆腐里挑出骨頭來】(慣)形容檢查得十分仔細、嚴格。也比喻過分挑剔。 也作“豆腐里尋骨頭”。
【第74句】:【泰山】妻子的父親被稱為“泰山”。這一稱呼從何而來?出處有三。一說認為稱妻父是“泰山”,是由于泰山頂上有丈人峰的緣故。《唐六典》記載:“泰山周一百六十里,高四十余里,群峰得名者甚多,而丈人峰在山頂,特出群峰之表。”由此可見,泰山頂上確有丈人峰。這一說法到宋代又被確認,宋代晁說之在《晁氏客語》中也說:“泰山中丈人峰兀然特立,人言泰山必然想起丈人峰,故而日之天長,‘泰山’也成為妻父的尊稱。”這是唐宋資料所載,非傳說,后世便稱妻父為“泰山”。二說“泰山”之稱源自晉朝。清代趙翼著《陔余叢考》一書,其卷三十七說,晉人樂廣為衛瑜妻父,衛瑜尊其為“樂丈”,“樂”、“岳”諧音,“樂”訛為“岳”,“樂丈”訛為“岳丈”。其實,衛瑜尊其妻父樂廣為“樂丈”,名副其實,無可厚非。“樂丈”訛為“岳丈”是后人之事,也未尚不可,符合約定俗成規律。后又從“岳丈”變為“岳父”。“岳”又使人聯想到五岳之首的東岳泰山,因而妻父又被稱為“泰山”。為了與“岳父”相并稱,人們將妻母尊稱為“岳母”。為了與“泰山”相并稱,便將妻母稱為“泰水”。這圈子兜得也太遠了,不過,它的軌跡是樂丈——岳丈——泰山,落腳點還是“泰山”。三說是源自唐朝。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唐玄宗李隆基于開元十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禪,命中書令張說為封禪使,前往泰山修廟筑路。張說順便將女婿鄭鎰也帶了去,把修廟筑路的任務交給鄭鎰辦理。鄭鎰是個貪官,偷工減料,趁機大撈一把,贓銀翁婿二人平分。這當然得到張說的歡心,于是張說給鄭鎰破格提拔。按照唐代官制,去泰山封禪后,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級。鄭鎰卻像坐直升機一樣一下子升了四級,從九品芝麻官一下子成了五品大員,綠衫換成了大紅袍。工程完畢,唐明皇領朝廷文武百官前往泰山舉行封神大典。他見工程質量很糟糕,心中十分不悅,正好又看見負責施工的鄭鎰的官服突然換了顏色,氣不打一處來,指著侍立在一旁的鄭鎰問群臣:“諸位愛卿,爾等可知鄭鎰官升五品靠的是什么?”群臣懾于張說的權勢,不敢直言。此時,一個叫黃幡綽的伶人靈機一動,當即用手指了指腳下的泰山,并用眼睛瞄著張說,一語雙關地說:“此泰山之力也!”唐玄宗心中明白,因礙于張說的面子,不便發作。此言一下子傳遍朝野,聽者無不掩面失笑。后人因此戲稱他人妻父為“泰山”。不料久而久之,戲稱變為尊稱。
【第75句】:耕田的老牛——被人牽著鼻子走
【第76句】:【糊涂廟里砌糊涂神兒】(慣)形容心里清楚卻裝糊涂。
【第77句】:隔門縫看呂洞賓——小看了大仙
【第78句】:【狗是百步王,只在門前狂】(諺)百步王:在離家百步以內逞能。指狗只會在家門口狂吠,一離家門口就老實了。比喻沒見過世面的人,一到生地方就會膽怯。
【第79句】:一齊吃的飯,我們的碗都洗過了,可弟弟還在慢條斯理地吃著。媽媽生氣地說:“男孩子吃飯一扒拉,女孩子吃飯才數顆顆哩!”(安徽·廬江)
【第80句】:茶館里聊天——想起什么說什么
【第81句】:無弦的琵琶——絲不掛
【第82句】:【打窩里炮】(慣)比喻內訌,自己人發生沖突和爭斗。
【第83句】:【又要過河,又怕脫褲子】(慣)比喻既想辦事,又怕麻煩。
【第84句】:饞貓見了腥味——沒有不沾的
【第85句】:【刀快不怕脖子粗】(諺)只要砍刀鋒利,哪怕脖子再粗也能砍斷。比喻只要具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就不怕敵手強硬,不怕困難重重。
【第86句】:【好漢擱不住三泡稀】(諺)擱:經受。三:多的約數。稀:腹瀉拉稀。即使是身強力壯的漢子,也經受不住連著多次拉稀。指腹瀉拉稀是最折磨人的。 也作好漢架不住三泡稀。 好漢經不住三泡稀。
【第87句】:【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慣)指不作任何反抗。
【第88句】:【飛鳥各投林】釋義:比喻各有各的歸宿。例句:戰事雖長,也終有和平的一天,有一天,勝利來到,驚喜襲擊了各個人的心,那時真是“飛鳥各投林”,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
【第89句】:【有錢難買自主張】強調遇事要有主見。或說:千主張,萬 主張,黃金難買自主張。清代《說岳全傳》:“眾位哥哥,自古 道:教的言語不會說,有錢難買自主張。大丈夫隨機應變, 著什么忙?”
【第90句】:【上趕著不是買賣】(諺)買賣:商場中的交易。緊追著買主硬要把貨賣給人家,這不是做生意。指做事要等待恰當的時機,不能強求。
【第91句】:【三日不彈,手生荊棘】(諺)三天不彈琴,手就像長了荊棘一樣生澀。指技藝要想精熟,必須常習常練。 也作三日不練不順手,兩天不念不順口。 三天不唱口生,三天不演腰硬。
【第92句】:【老鴉嫌豬黑】(慣)比喻嫌棄與自己有同樣毛病的人。 也作“老鴰罵豬黑”。
【第93句】:這山看著那山高——見異思遷
【第94句】:眼瞎耳聾鼻塞嘴啞———竅不通
【第95句】:【 做一世和尚,吃壞了一餐狗肉】一直很謹慎,偶然失足,使 以往的努力白費了,實在不值得。成語:前功盡棄。羅旋 《南國烽煙》:“這是我家男人,認罪來了!這個人做一世和 尚,吃壞了一餐狗肉,你就多開導他吧!”
【第96句】:【一條道兒跑到黑】不改變主意,堅持到底。類似的:一條 胡同走到底。張賢亮《河的子孫》:“可是,事情已經做下了, 只能一條道兒跑到黑。”
【第97句】:豬鼻予插蔥——裝象(相)
【第98句】:【見天日】(慣)l比喻擺脫了艱難的處境,見到了光明。2比喻把隱藏著的事情公示于眾。 也作見青天。 見太陽。
【第99句】:【經霜的扁豆罷園的瓜】釋義:罷園:指瓜菜等收獲完畢。比喻失勢,振作不起來。例句:塘洼據點不撒咱也不怕它,他鬼子是:經霜的扁豆罷圓(園)的瓜,咱游擊隊是:炕頭的貍貓坐地虎。好瞧的還在后邊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