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事事難上難,舉足常虞失墜。件件想一想,渾身都是過差。
【第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第3句】:【禪語人生】我們應當了解,困境是生命的一部分,沒有逆境、沒有困難,是不能成佛的。
【第4句】:【禪語人生】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第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則帶給別人信心。
【第6句】:高居俯視,聽政萬方,寂然不動,感通無礙,言不虛發,一切自成。“四十華嚴”卷十二
【第7句】:十二因緣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即是見佛。《佛說稻芊經》
【第8句】:【禪心佛語】裸婚定律:敢于裸婚的人,他們的“行頭”一定會越來越多。
【第9句】:【禪心佛語】沒有敵人能比自己的貪婪、憎恨、嫉妒等思想更能害自己。
【第10句】:【佛家禪語】光明無染污的覺悟,都是要從凡夫地發心立愿修行而得。
【第11句】:若分別憶想,則是魔羅網;不動不依止,是則為法印。(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二十
【第12句】:【禪心佛語】沒有犧牲的信仰能夠使道德修養觀念徹底臣服于個人的欲望。
【第13句】:【禪語人生】我相信,夢里能到達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能到達。
【第14句】:【禪語人生】在生活中體驗禪的關鍵所在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常心是道”。
【第15句】:【禪心佛語】累積了很多的跌倒經驗,就不怕跌倒;縱有跌倒,也會安全無恙。
【第16句】:【禪心佛語】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可俗話又說:縱虎歸山,后患無窮。
【第17句】:【佛家禪語】能將“辛苦”視如“幸福”,就能甘愿而不會累倒。
【第18句】:【禪語人生】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會難過。
【第19句】:【禪心佛語】是非窩里;人用口、我用耳。熱鬧場中;人向前、我退后。
【第20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唐)道一禪師《傳燈錄》卷七
【第21句】:須要大小顯密圓融總攝而修,。須以上師口訣為殊勝教授。(古印度)阿底峽
【第22句】:【佛心禪語】不計較,不比較,是非擺兩邊,生死最重要。
【第23句】:世上最大的顛沛,是心靈的流離失所,人間最大的困惑,是心活著卻找不到家園。
【第24句】:【佛心禪語】不要埋怨別人讓你失望了,怪你自己期望太多。
【第25句】:【佛心禪語】光明無染污的覺悟,都是要從凡夫地發心立愿修行而得。
【第26句】:若為利故施,此利必當得,若為樂故施,后必得快樂。《四分律》卷九
【第27句】:方向稍有偏差,意念便會分歧,力量因而渙散,距離目標也就越來越遠了。
【第28句】:【禪心佛語】從給孤獨長者的這番述說中,我們便很清楚地看出長者為弘揚佛法的用心所在。
【第29句】:【禪語人生】五欲八風,正是修行人磨練處。眾生誹謗障礙。給我們逆境,要感恩他們。
【第30句】:外星球來的人才叫外來人口,咱人類本來就在同一星球上,哪里有什么里外?
【第31句】:【禪心佛語】快樂,以平常的心接收已發生的事實。不要和自己過不去。別人再好也是別人。
【第32句】:【喜愛眾生】愛不分民族,也不分國家,只要是生命,都應該尊重,應該關懷。
【第33句】:【禪心佛語】人生四方略:把好自己的口,明了心中的事,干好手里的活,走好自己的路。
【第34句】:【禪心佛語】朝一日因果相報,你整人,人整你,后悔莫及。
【第35句】:理想的完成:人人皆有理想的志愿,可是理想常與現實相違!
【第36句】:【禪心佛語】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第37句】:做一株卑微的小草又怎么啦?哪怕有一點陽光它也要竭盡全力地燦爛。
【第38句】: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楞嚴經》卷四
【第39句】:采花著日中,能存幾時鮮?放心自恣意,命過復何言!《佛說尸迦羅越經》
【第40句】:【禪語人生】小草跟大地偎倚得越緊,大風就越難把它卷走。
【第41句】:【禪語人生】一個自己有人格的尊嚴的人,必定懂得尊重一切有尊嚴的人格。
【第42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與人相處要合群,但不要隨波逐流。
【第43句】:【佛語摘抄精選】惡人害賢者,猶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四十二章經》)
【第44句】:真妄總是假名,二事對治,都無實體。窮其根本,一切皆空。——《司空凈》
【第45句】:亦可造一座花園,滿園玫瑰芬芳之時,于己賞心悅目,送人則手有余香。
【第46句】:【禪心佛語】感性的最高境界是慈悲,理性的最高境界是智慧,兩者并行,方為正法。
【第47句】:【禪心佛語】土地是人耕出來的;有第一年的播種,才有第二年的收成。
【第48句】:【禪心佛語】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
【第49句】:明眼無過慧,黑暗不過癡,病不過怨家,大怖無過死。《佛說無常經》
【第50句】:其財施者,如寸燈明小室中,其法施者,猶若日光照四天下。《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上
【第51句】:【佛心禪語】常懷感恩心而不埋怨,人生道路才能暢通無礙。
【第52句】:【禪語人生】我執越重的人,煩惱就越重;煩惱越重的人,痛苦也就越多。
【第53句】:【生活禪語】齋是素食,戒是規矩;珍惜自我生命,更要尊重萬物生靈。
【第54句】:眾生心即凡夫心,也就是有污染、有色彩的心,色彩抹凈即現佛性。
【第55句】:【禪心佛語】任何事、任何人、任何境,不起煩惱,這叫看破。順境要心安,逆境更要安心。
【第56句】:【禪心佛語】佛說: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第57句】:【圣經文案】37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詩1:1)
【第58句】:技術取財,其過薄少,毀謗賢圣,其罪甚重。《長阿含經》卷十九,《世記經》
【第59句】:【禪心佛語】身在紅塵,心動,表明你還活。心不動,你或許真就成了一尊神像。
【第60句】:【禪心佛語】為什么說三心了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第61句】:人前為惡,后止不犯,是照世間,如月云消。《法句經》卷上,放逸品
【第62句】:厭嫌惡行,卻不認為有惡人;如果有的話,那只有一個——我。
【第63句】:【禪語人生】遇到愛情是好,但是要能分清真假,青春不會重來,幸福也會騙人。
【第64句】:【禪心佛語】法界無界,唯是一心,一心現六凡,一心現四圣。
【第65句】:云長感到奇怪,問:三弟咋就這么沒脾氣了呢?張飛答:俺學佛了。
【第66句】:師德若不全,悉地無堪能。若得真依怙,終身應依止。(明)宗喀巴《顯密修行次第科頌》
【第67句】:【禪心佛語】佛法講因緣,世間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
【第68句】:【禪語人生】喜歡就爭取,得到就珍惜,錯過就忘記,生活其實就這么簡單。
【第69句】:【禪語人生】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
【第70句】:【禪心佛語】將你的生命投資于別人身上時,你就不再只是一個人了。
【第71句】:“順則凡,逆則仙”。一般人都喜生厭克,而成功之人則反過來,皆好克厭生。
【第72句】:【禪心佛語】佛教出發的動機在慈悲,佛教施展的手段在方便。
【第73句】:吃飯睡覺也是修行,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藏著快樂,人生的修為就在平常的吃飯睡覺間。
【第74句】:【禪心佛語】俗話說:百事孝為先;可俗話又說:忠孝不能兩全。
【第75句】:世間言語、文字或名位,繽紛迷離,姿影綽約——因其多彩多變,故不真實。
【第76句】:【禪語人生】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盡情理要藹和。
【第77句】:阿彌陀佛是真理,是道路,是生命。握有名號的人,便握有真理,念佛人豈可小看?
【第78句】:【禪語人生】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可是,不走,會后悔。
【第79句】:于諸佛所,念報重恩,如父母想。《華嚴經》卷二十八,十回向品
【第80句】:【禪心佛語】面對煩惱記得一個原則。只見一眼,便不再看。多看一眼,即是糾纏。
【第81句】:【禪心佛語】人生各有追求,但都不弱上述五點才是人生最有意義的追求,因此提出一談。
【第82句】: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壇經·般若品第二》
【第83句】:【佛心禪語】不管別人對你存有任何的惡感,都會因為你對他的敬重而立即消失。
【第84句】:【禪心佛語】天空灰暗暗的,有些觸目驚心的恐懼,我害怕了。
【第85句】:【禪語人生】也在于放下。人生的質量,在于內容,也在于積淀。
【第86句】:【禪心佛語】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
【第87句】:【禪心佛語】當你的心充滿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見到真理。每一個人都是你的導師。
【第88句】:【禪心佛語】當你發現自己幼稚的時候,說明你已經開始走向成熟。
【第89句】:【禪語人生】智起佛境界,非念離心道。非蘊界處門,智知意不及。
【第90句】:【禪心佛語】世間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第91句】:世無無因之果,亦無無果之因,喻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印光大法師
【第92句】:【禪心佛語】強迫自己去相信與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也不是睿智。
【第93句】:【佛心禪語】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壇經》
【第94句】:【禪語人生】以污染心說話、身行,則苦就跟隨其人,如車跟隨挽車的牛一樣。
【第95句】:愚人,總是找別人的過失。南傳《佛教格言·賢人品第十六》
【第96句】:【禪心佛語】老年時,要懂得保健的習慣,晨昏里才能照顧自己。
【第97句】:【禪心佛語】佛曰:從忘我到無我,那就是禪心的顯現了。
【第98句】:【禪語人生】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三個因素,眼光、胸懷和實力。
【第99句】:很單純地活著也是一種幸福。人生的意義交給那些復雜的人去探求好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