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我們要善用分別心,學會如理思惟,以此扭轉我們的妄見,樹立人生的正見。進而要超越分別心,開發無分別智,方能通達空性。
【第2句】:如想辦成個人事,首先應該為別人,專為自己謀算者,事情一定辦不成。(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3句】:淡然的人,善待生命,沉穩而不缺少熱情;淡然的人,處事不驚,安詳而不缺乏快意。
【第4句】:【禪心佛語】人生總會有潮起潮落,逆境不過是人生暫時的“低潮”。當你身陷逆境,遭受挫折時,不必怨天尤人,應學會冷靜理智地對待它。
【第5句】:【禪語人生】問你自己有沒有瞋心?有,就沒有修行;沒有,表示自我少了。
【第6句】:【禪心佛語】事情并不是非黑則白,還有很多中間狀態。【第5句】:不與別人比較。【第6句】:溝通最難但還要多溝通。【第7句】:知道好動機未必好結果。
【第7句】:【禪語人生】因果在什么地方修?就在舉心動念之間來修。起一念善,就是種善因,就會有善的果報;起一念惡,就是種惡因,就會有惡的果報。
【第8句】:【禪心佛語】有能力,不愿付出也不會有成就,沒能力,但能付出,最終會有收獲。
【第9句】:并沒有任何方法去修,只要切切實實地認清真假,珍護此心不令污染,做自己本分應該做的事:為人父,止于慈;為人子,止于孝。——耕云先生
【第10句】:【禪心佛語】對于一個問題,無論提出多少大案都不被人接受的情況總是有的。
【第11句】:【禪心佛語】多看自己的缺點,才能改正自己的錯誤;多看別人的優點,才能學到別人的功德。
【第12句】:一個人應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海濤法師
【第13句】:眾生心就是太狹窄了,像針孔一樣,小得只能容納一根線,只求一對一的愛,只求自己得到他人的愛、得到信任、受到別人的重視,這就是狹窄的心。
【第14句】:十四、布施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宮室,施、戒亦復然,菩薩眾行本。《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15句】:【禪心佛語】生活真的很平淡的,但又是很真實的,在平淡與真實中,我們度過了一天又一天,煩惱也有,歡笑也有,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走向衰老。
【第16句】:智慧是我們領悟了世間萬象互為緣起的事實后,內心呈現出的高度的覺照和辨別力,它能使我們擺脫盲目和避免黑暗中的種種碰壁。
【第17句】:【禪心佛語】常常做好事幫助別人能積累獲得世間福報的功德,而修好自心的功德不但能為今生帶來安樂,也是今生生命結束后的最好資糧。
【第18句】:猿猴得離樹,得脫復趣樹,眾人亦如是,出獄復入獄。《法句經》卷下,愛欲品
【第19句】:【禪心佛語】所謂“宗教”,“宗”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生活的教育。
【第20句】:一位自稱為佛門幼稚生的男眾來請法:“真有靈魂嗎?”師言:“迷者為靈魂,覺者為覺識。”
【第21句】:愛里面有太多貪戀膠著,所以會有離散。若從愛到無愛,這感情卻是更有擔當。
【第22句】:一個人心中有了“疑網”,別人若想走進你的心中,立刻就被疑網隔開,如此非但無法建立互信的感情,甚至會彼此猜疑爭斗。
【第23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發大心、立大愿,身體力行親身體悟,德才能顯現。
【第24句】:【禪心佛語】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我們就只好以身改變自己,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這一切。
【第25句】:今人唯知石中有火,未曾施力擊之,終日指此冷石說火之用,卻只是塊石頭。此是不肯死心做功夫以求正悟,唯記相似語言而說禪者是也。——《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第26句】:又有人說:智慧或愚癡,的確也很難下定論;但是卻也可以觀察此人平時所喜好親近的人、事、物,以作為評論的依據。
【第27句】:多增一分真我一切的修行法門,如坐禪、念佛等,都是為了收攝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第28句】:【禪心佛語】佛教認為:心的存在不是獨立的,不是單一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心與物是相互依賴地存在。
【第29句】:【禪心佛語】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身心健康、沒有病苦、清凈自在。
【第30句】:用心聞法,不是用腦聞法。用腦,即使都“懂”了,也不一定與自己有什么關系。用心,即使不懂,卻可以很喜歡。佛法,未必要懂,喜歡就好。
【第31句】:【禪心佛語】世界和平,除非世界倫理一體化,政治一體化,經濟一體化,宗教一體化,否則不可能世界和平。
【第32句】:以吾即佛之因心,念吾即心之果佛,因果從來交徹,心佛法爾一如。。能于念念中,齊澄眾染,圓顯本空,頓契靈源,直趣果海。《徹悟禪師文案》
【第33句】:【佛心禪語】不是我們的根器不夠,而是我們把太多精力放在追求俗務上了。人生精力有限,生命有限,應該趁有限還有的時候,盡快證悟無限的覺性。
【第34句】:【禪語人生】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則萬緣休罷廓同太虛了然無寄。
【第35句】:以和氣迎人,則乖滲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氛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
【第36句】:【禪語人生】我們每一步,都走的太早。學會愛之前陷入,學會體諒之前離開。
【第37句】:我們的心靈是一塊陣地,菩提心不去占領它,就一定有無明煩惱去占領它。
【第38句】:【佛語摘抄精選】若善心教化,雖為別離,亦不得罪;若以惡心,令他斗亂,則是兩舌,得罪最深。(《成實論》)
【第39句】:【禪語人生】因為沒有修行,我們來到了今天,如果我們還不修行,還將無邊際地走下去,等待我們的是無盡的黑暗。
【第40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把握了今天,就等于擁有了明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實現理想,只有不斷地努力,去改變自己,完善自己。
【第41句】:【禪心佛語】你熱,我便清涼,決不激化你的沸騰;【第6句】:你冷,我便沸騰,決不漠視你的寒冷。
【第42句】:人間和天上,有樂有美妙,比起涅槃樂,微小不足道。《即興自說·王經》
【第43句】:【佛心禪語】不開心睡一覺,就讓它過去吧。傷心還好,傷胃就不好了。——《麥兜》
【第44句】: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斂跡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西方確指》)
【第4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只有常常拭去心靈上的塵埃,方能露出其純真、快樂的本性來。
【第46句】:【禪語人生】修行人性相一如,在一切相中具足一切本性,能任運一切法。
【第47句】:【禪心佛語】理查德·耶茨:我想所謂孤獨,就是你面對的那個人,他的情緒和你自己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
【第48句】:人必須把心中的貢高和我相放下,才可能發展出寬容、忍辱和尊重別人的謙和,從而發展圓融的人際關系。——鄭石巖
【第49句】:【禪語人生】知道自己哪些事做不到,比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這就是自知之明。
【第50句】:【禪心佛語】飯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一步就跨過千里。同樣,調心也要一點一點來,不可能修了幾天就想超凡入圣。
【第51句】:學佛旨在修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雖然有三個不同的名詞,本質卻沒有差別;若于事相而言,只差在“佛”已明心見性,眾生仍處無明而已。
【第52句】:所謂“念茲在茲”,即是手在工作時,心思就在手上;雙腳走路時,心念就在腳上;開口說話,精神就放在嘴上。
【第53句】:執著是自縛的蠶繭該執著時執著,該放棄時放棄,一切隨緣,將來你才不會后悔!
【第54句】:【禪心佛語】你,可不可以在我嘴硬的時候。看穿我的內心,給我最好的疼愛。
【第55句】:【禪語人生】修行要有‘雨天聆聽雨聲,晴天沐浴陽光’的心境,不論順境、逆境,都能處之泰然,也就是要心不執著、隨遇而安、知足常樂。
【第56句】:在一定時期內,人的能力、處境以及擁有的資源是一定的,有沒有擔心的事、能不能把事情辦好、會不會留下遺憾,跟欲望大小有什么關系呢?
【第57句】:【佛心禪語】我們現在擁有了很多東西,但會導致兩種不同結果。有欲望的人會變得更加貪婪,有福報的人會變得更加慷慨。
【第58句】:【禪語人生】有權利就有義務;有權利就有責任;有權利就要考慮集體的利益;有權利就要團結大家共同創造和諧幸福人生。
【第59句】:佛教的出發點就在于慈悲,慈悲是最好的武器。故事中的盲人是慈悲的,他告訴我們:對別人慈悲,事實上就是對自己慈悲。
【第60句】:夫為世間將,順正不阿枉,心調勝諸惡,如是為法王。見正能施惠,仁愛好利人,既利以平均,如是眾親附。《法句經》卷下,道利品
【第61句】:【禪心佛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第62句】:在人生歷程中,經驗、學識、專業是我們得以謀生的手段與工具,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墊腳石。但正是因為它們的這種特性,有時它們也會讓人自我設限,扼殺了人的思考潛能。
【第63句】:【禪心佛語】凡事付之一笑,于人無所不容。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第64句】:【禪心佛語】入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著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坐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第65句】:【禪心佛語】能做到孝養雙親,我們可以稱之為孝子;能做到弘揚孝道,以至“孝行天下”的人,真可謂是民族的大孝子。
【第66句】:一切福業事,比慈心解脫,于十六分中,亦不能及一。于一有情所,能修慈善心,其福尚無邊,何況于一切!《本事經》卷二
【第67句】:【禪心佛語】生活中,快樂甜甜,也不乏痛苦連連。快樂時無需大喜大樂,因為快樂的長度并不長;痛苦時亦無須大悲大痛,因為痛苦的長度也不長。
【第68句】:旃檀等諸香,所熏少分限,唯有戒德香,流熏上升天。《雜阿含經》卷三十八,第1073經
【第69句】:人生真正的富足應該是,外財與內財俱有;知識與信仰同重;接受與施合并行;擁有與享有兼備。
【第70句】:有翅膀就該去飛翔,有夢想就要去追逐。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卻不能沒有夢;可以一次次跌倒,卻不能一蹶不振。能夠傲視風雨的人,必是生命的強者。
【第71句】:【佛心禪語】師父說:“內心無惡則無苦,你既然內心有痛苦,說明你的內心就有惡存在。請你將你的痛苦略說一二,我來告訴你,你內心存在著哪些惡。”
【第72句】:【禪心佛語】和諧之美在于不對立,和合之美在于不二法,無有一法可得,是為融合之樂。
【第73句】:【禪心佛語】佛教是助政教,寺廟里的和尚可參政而不干治,佛教徒應該積極去關心國家大事,而不要熱衷于追求實際的權力運作。
【第74句】:不去抱怨,也不值得抱怨,這個世界,看不慣的事情很多,抱怨,只會使你傷情;不去怨恨,也不用去怨恨,每個社會,都有不公不平,怨恨,會使你失去包容。
【第75句】:【禪心佛語】春有百華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大千種種夢事,皆是假名安立。法尚不可得,何況非法。
【第76句】:【言不可不慎】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論語》)☆君子一句話可以表現出他的智慧,也可以一句話表現出他的愚蠢,所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啊!
【第77句】:【禪心佛語】什么事情(都)要回歸到空,無量、無邊、無所住,這才是佛法。修學佛法最大障礙就一個字,就是「執」。
【第78句】: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于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菩薩戒本》
【第79句】:無有如欲火,無有如恚毒,無有如癡網,無有如陰苦。如實知此已,涅槃第一樂。《舍利弗阿毗曇論》卷十五引佛言
【第80句】: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愿生安樂剎。《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
【第81句】:人生最重要的是每一個活著的當下。撕一張日歷很簡單,把握住一天卻不容易。用心過好每一天。給生活一絲微笑,給人生一季花香!
【第82句】:深觀察十緣生句,當于真言行通達作證。云何為十?謂如幻、陽焰、夢影、干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華、旋火輪。《大日經》卷一,住心品
【第83句】:【禪語人生】憂慮是思索的毒化,使你于同樣的狀態中轉圈子,并阻遏了一個人的生氣及活力,讓你在同一點上,反覆痛苦,失去了觀照的智慧。
【第84句】:人生,用心才是生活,不用,就是活著。時間,珍惜就是黃金,虛度,就是流水。書本,掌握就是知識,沒學,就是廢紙。
【第85句】:【禪心佛語】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軟弱展現給別人看;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狼狽述說給別人聽;因為根本沒有人會覺的你很可憐,只會覺的你很無能很沒用。
【第86句】:【禪心佛語】人們說日落,其實并不是日落,而是地平線的上升;人們說死亡,其實也不是結束,而是下次旅行的開始。
【第87句】:是不是帝王將相的苦少一點,黎民百姓.的苦就多一點呢?不是的,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過苦的方式不同而已。——凈慧
【第88句】:【佛心禪語】走,還是要走的的,留下來的不過是一副軀殼,留,還是要留的,我的心就在次生根了。
【第89句】:當我們與人分享我們的快樂與幸福時,我們的身體也在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能量。久而久之,我們身上的場態也會發生變化,正面的能量也會相應地增加。
【第90句】:【禪心佛語】盡職盡責扮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不僅僅是人倫之本,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第91句】:【禪語人生】我們人要修行,除了智慧之外,要有勇氣去改變那個習性,也就是習氣,否則我們百千萬生都無法成道,習氣若是不改,聽再多的經,還是沒辦法。
【第92句】:【好部下,六、好丈夫,七、好妻子,八、好子女,九、好朋友,十、好老師。
【第93句】:【禪心佛語】成功者把錢花在未來會幫他賺錢的地方,投資腦袋。成功需要具備良好的態度,一流的技巧和能力。
【第94句】:【佛語摘抄精選】二切法皆屬因緣,屬因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我相不可得故。(《大智度論》卷二十二)
【第95句】:【佛心禪語】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第96句】:【禪語人生】只有地平線下降,才能有機會看見東日升起;只有浮躁的雜念下降,才能有機會看見內心的光明。
【第97句】:【禪心佛語】禪是山水叢林間的陣陣佛樂,聲聲梵唱,古剎鐘聲,寶像莊嚴。
【第98句】:如是比丘以戒為頭,若頭斷已,失諸善法,于此佛法,謂之為死。(古印度)優波底沙《解脫道論》卷一
【第99句】:【禪心佛語】沒有覺悟的人—如一條河中的水一樣,與他人相同,流轉向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