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樁事物是確定的,這就是真相。事物不是真的,事物是會改變的,它唯一擁有的真實在于它不斷地改變。
【第2句】:【禪心佛語】男人煩惱時會約上朋友舉杯消愁,女人痛苦時會在朋友面前涕淚長流,只有在真誠朋友面前,我們才可以痛快哭,痛快笑,痛痛快快地訴說內(nèi)心的煩惱。
【第3句】:【禪心佛語】僧團是佛教的代表,如果大眾眼中的僧團真的發(fā)生了“身份改變”,這一改變將是“致命的”。
【第4句】:【禪心佛語】佛陀三明:“賢圣知見,堅圣法、律真實三明”,具體表現(xiàn)為擁有無學(xué)的宿命通、天眼通與漏盡通。
【第5句】:【禪心佛語】生活在山坡上的石頭,羨慕山下繁華大道,便自己滾下去,結(jié)果受盡踐踏與玷污。禪師:知足常樂,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第6句】:【禪心佛語】沒有覺悟的人—如一條河中的水一樣,與他人相同,流轉(zhuǎn)向前。
【第7句】:哪怕只有1%的可能,只要你經(jīng)過周密安排把握住了,你賺錢的機會就是100%。
【第8句】:【禪心佛語】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潔冰清。襟懷,如光風霽月。氣概,如喬岳泰山。
【第9句】:【禪心佛語】人生如果錯了方向,止步就是進步。懸崖勒馬,為時未晚;船到江心,補漏已遲。
【第10句】:一個人如果連對手都沒有,是寂寞而可悲的;一個人如果樹敵太多,是可悲而寂寞的。
【第11句】:【圣經(jīng)文案】54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shè)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詩23:5)
【第12句】:【禪心佛語】任何一個人的存在,都是以別人的存在在前提、為條件的。幫助別人,不僅是一種善心的表達,同時對自己也大有好處。一個人只有善待他人,自己才能存在。
【第13句】:【禪語人生】有人得意,看背影就可以知道;有人失意,聽腳步聲就可以知道。
【第14句】:【禪語人生】有些東西,你可以計較,但別過深,多了會磨損心性,沉重你的步履;有些痛苦,你可以沉浸,但別太久,長了會消減斗志,迷失你的方向。
【第15句】:一個人,能否胸中有分曉,可看出其價值取向與思維水平;能否語言存溫厚,可看出其胸襟豁達與道德水準。
【第16句】:【禪心佛語】如果愛從分別心中破繭而出,愛一定沒有理由讓我們痛苦,如果愛的翅膀是自在的,就沒有理由不去菜彼岸的花,因此解脫何嘗不是一種本能的智慧。
【第17句】:【禪語人生】像淺溪一樣終日不滿的人,是無法把握現(xiàn)在的,而像大河般浩蕩、沉穩(wěn)又波瀾不驚的人,對自己的生活,必定充滿喜悅。
【第18句】:一切眾生六根之聚,皆從如來藏自性清凈心一實境界而起。《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卷一
【第19句】: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圓覺經(jīng)》卷上
【第20句】:【禪語人生】因為奉信一句:沒有回頭路可以行走。在四方的生存里求取生活。在風里哭過,亦在雨里笑過。得到過太多的陌生與熟悉的朋友們的幫助,成長著。
【第21句】:以文字般若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以觀照般若讓安定的心穩(wěn)固,以實相般若讓穩(wěn)同的心發(fā)揮功用。
【第22句】:【禪語人生】現(xiàn)代人喜歡講道理,但家庭不是講道理的地方,更不是打官司的地方。不要試著去改變別人,尤其是自己的親人,我們只能靠愛與德行去感染人。
【第23句】:【禪語人生】我相信人類的進步或衰敗,有一大部分取決于教育家和老師,所以說這些人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
【第24句】:【禪心佛語】漂亮的女人象是放在展柜里的工藝品,欣賞的人很多,但買下的人只能一個人。
【第25句】:【禪心佛語】世界在龐大的雨水里變得安靜。變得孤單。變得寂寞。變成了一個讓人悲傷的星球。
【第26句】:【禪語人生】在奔向成功的路途中,總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一千個放棄的理由。很多時候,勝利者的根本法寶,不是能力,甚至也不是智慧,而是信念和堅持。
【第27句】:【圣經(jīng)文案】209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贖價。(太20:28)
【第28句】:慈悲喜舍這四個字,分開而言:慈喜是予樂,是教富;而悲舍是拔苦,是濟貧。
【第29句】:【佛心禪語】愛情是:當感覺、熱情和浪漫統(tǒng)統(tǒng)拿掉之后,你仍然珍惜對方。
【第30句】:【禪心佛語】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生命都是很短暫的,彼此之間都是過路客,隨時隨刻大家都要各奔東西的。在這短暫的時間里,要能夠彼此珍惜緣分。
【第31句】:【禪心佛語】生活里不是沒有經(jīng)歷美好,而是缺乏客觀的認識了自我,真正傷人的不是命運,真正傷人的是看待生活的狹隘和固執(zhí)。
【第32句】:等到子女長大了,為了求學(xué)或就業(yè)而離鄉(xiāng)背井,剛開始時,他們還會想念父母,但日子久后會慢慢把這分親情移轉(zhuǎn)到朋友身上及異性的感情上,于是親情就慢慢被淡化遺忘了。
【第33句】:年輕時,我們都相信這世上有獨一無二的愛情,我們相信了,于是真的得到了。
【第34句】:自殺所犯的罪業(yè)有三:一、殺害父母所賜的身體,犯不孝罪。二、造自殺罪業(yè)。三、犯遺棄父母、先生(或太太)和孩子的罪。
【第35句】:發(fā)心菩薩,若于如是一切諸法,不愛著、不思想、不見不知、不聞不識、不取不舍、不生不滅,是則名為真發(fā)心也。《大寶積經(jīng)》卷-。四,善住意天子會
【第36句】:【禪語人生】幸福在于心靈的凈化,而人們內(nèi)在的心靈沒有被凈化,是因為人們只注重外在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
【第37句】:【禪語人生】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內(nèi)心的變化規(guī)律,所以常常會上當受騙。
【第38句】:學(xué)佛若學(xué)得心在寧靜中,意在微細分析中,則天下一草一木一花一葉,無不是如來的形象。
【第39句】:【佛心禪語】阿難問:「世尊,這只大蟲能回憶前世又能說人話,它到底是誰轉(zhuǎn)生的呢?」
【第40句】:人生在世,常會接觸復(fù)雜的人事;所謂“修行”,就是要借復(fù)雜的“人與事”來練心。
【第41句】:【禪心佛語】禪追求的是“天然無飾,便是本性”,是把生活看成了一種天然的運動狀態(tài)。用一顆本真的心,去感受世界,感受生活給予的一切。
【第42句】:【禪心佛語】每個產(chǎn)品都有一本說明書,身體也應(yīng)該有一本使用手冊。正確了解,合理使用,注意維護,使其健康運行,這是人生快樂、幸福的基礎(chǔ)。
【第43句】:人常不滿足,即使擁有了一分,還會想要更多一點。愛欲心若無法滿足,就會一直處于欠缺中;如果能自我滿足,就會處于安穩(wěn)、快樂的環(huán)境。
【第44句】:【禪心佛語】什么是正教呢?就是修觀無常、苦、空、無我四法印還有十二因緣,牽纏生死,修習(xí)四種真諦,見苦、斷習(xí)、證滅、修道。
【第45句】:【經(jīng)典佛語】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nèi)非賢。(六祖大師)
【第46句】:【佛心禪語】在某個清晨或黃昏,打開日記,發(fā)現(xiàn)所有的誤會,傷痛早已隨深秋的落葉消失在舊日的風中,唯有那盈盈的微笑篆刻在歲月的年輪上。
【第47句】:【禪心佛語】鬼只能跟鬼(心)在一起,人是不能和鬼(心)在一塊的;所以,一個擁有一顆卑劣之心的人,他不是人而是鬼。
【第48句】:沒有什么美好可以定格。沒有什么黑暗可以永遠。沒有什么錯誤可以讓歷史低頭。一切過往,都是時間的玩偶。原諒吧,自己的,別人的,歷史的,現(xiàn)在的。
【第49句】:愿為眾生趨走給使,令彼安隱歡娛快樂。《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卷二,名義菩薩品
【第50句】:【禪心佛語】成功的路上:許多人一敗涂地的失敗就在于:過于孤注一擲于遙遠處的一顆大鉆石,而錯過了自己腳尖下那些俯首可得的一顆顆小鉆石。
【第51句】:非勤勇奮勵,痛下針錐,則法門人才不能得也。(清)戒顯《禪門鍛煉說》
【第52句】:【佛心禪語】聲聞:“若諸世間眾生,彼一切皆依于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諸眾,如來聲聞眾最為第一。”
【第53句】:“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其實,最有能力的人肯定不是愛招搖和顯援的人。聰明人凡事都心知肚明,謹言慎行,不該說的絕對不說出來。
【第54句】: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真正的自由是在無所依傍之時,發(fā)現(xiàn)無路而處處是路。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人才算得上自由,這不是路的緣故,是心路。
【第55句】:【禪語人生】我們都不自覺的在很多事情上喜歡和人家比,這樣會活得很累。
【第56句】:【禪心佛語】所謂“特困戶”,其實共有兩種——因缺錢而特困、因缺覺而特困。末將不才,兩款都是。
【第57句】:【佛心禪語】“一動不如一靜”,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既來之,則安之”,這是多么肯定的生活。靜中的境界才是廣大的、平等的;靜中的生活才是安詳?shù)摹⒏挥械摹?/p>
【第58句】:【禪心佛語】可以嘗試東西,但不可以貪戀東西。可以體驗生活、但不可以執(zhí)著生活。
【第59句】:送毒害品給人家,是不凈布施。例如毒品、香煙、酒等,都不宜作為施舍物。
【第60句】:一心求法,常樂咨問,勤求善利,無有厭足。《大寶積經(jīng)》卷七十七,富樓那會
【第61句】:于佛起惡心,毀謗生輕慢,人大地獄中,受苦無窮盡。《分別善惡業(yè)報經(jīng)》
【第62句】: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所以才會失望。因為有愛,才會有期待,所以縱使失望也是一種幸福,雖然這種幸福有點痛。
【第63句】:【禪心佛語】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豁達樂觀的生活襟懷,反身求己的思過習(xí)慣。人格有品,生活才會有質(zhì)。
【第64句】:【禪心佛語】失去了明辨的能力,則真理、善良幾乎都不起作用。正如一個沒有武裝的士兵卻走上戰(zhàn)場。
【第65句】:塵勞未破,觸境千差。心鑒圓明,絲毫不立。靈光皎皎,獨露現(xiàn)前,今古兩忘,圣凡路絕。到這里始能卷舒自在,應(yīng)用無虧,出沒往還,人間天上。——《啟霞惠安禪師》
【第66句】:佛法其實很平凡,修行之道無非平常生活,餓了吃飯,困了睡覺。問題是許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尤其當壓力纏身時,心心念念都是煩惱,又何來吃飯睡覺的平常心?
【第67句】:【禪心佛語】看似偶然,其實并不偶然。也就是說,人生的一切,都逃不出因果。
【第68句】:【圣經(jīng)文案】331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9:27)
【第69句】:【佛心禪語】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豐子愷《豁然開朗》
【第70句】:【禪心佛語】犯了過錯,造了罪業(yè),別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第71句】:善于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心態(tài),就是心大一點。心態(tài)好,人緣好,因為懂得寬容;心態(tài)好,做事順利,因為不拘小節(jié);心態(tài)好,生活愉快,因為懂得放下。
【第72句】: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是一個殺人犯,當他放下惡念一心向善時,也會最終得到善報。
【第73句】:【禪語人生】我們無法祈求痛苦停止,但是必須祈求我們的心能夠征服痛苦。
【第74句】:佛教的修行,以信為基礎(chǔ),以解為先導(dǎo),以行為落實,以證為圓滿,是為信、解、行、證。
【第75句】:【禪心佛語】那么佛陀度化眾生為何要有間隔?為何不選擇來而不去、畢竟永住?這里有六個原因。第一,佛陀隨緣度化,若與一世眾生化緣已盡,還要久住,反而有損無益。
【第76句】:【禪心佛語】如果不幸福,不快樂,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第77句】:生:“頓悟見性,究竟是怎樣的境界?”心:“迥超一切相對境界。究竟如何?你當切實親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心光
【第78句】:【佛心禪語】不相信生死輪回,生命就沒有長度;不了解心性,生命就沒有深度。沒有廣度和深度的生命,是短暫而又渺小的。
【第79句】:知足的人,即使只有一分力量,也可以發(fā)揮一分功能,為人群奉獻愛心。
【第80句】:【禪語人生】一道濁流,固然不如一杯清水的干凈而澄明,但蒸溜了濁流的一部分,卻就有許多杯凈水在。
【第81句】:是人知得世間有為虛妄不實底道理,及至對境遇緣,驀地撞在面前,不隨他去,否則被伊穿卻鼻孔定也。
【第82句】:【禪心佛語】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也似這生命一般寧靜,活自己的平靜,不被外界所干擾。承攬幾分自己的過失,多說幾句對不起,一念悔過,還世界一片安寧。
【第83句】:與其沉湎于過去的回憶中患得患失,不如思考一下怎樣做才能改變生活。
【第84句】:【圣經(jīng)文案】74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詩118:24)
【第85句】:【禪心佛語】三界之中,以心為主。真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
【第86句】:我們的生活充滿著禪意和禪機,所謂“神通及妙用,運水與搬柴”。但大多數(shù)人由于自我封閉,意識不到他本身具有體驗禪的潛能,這就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
【第87句】:【禪語人生】有些人似乎無法將「法」牢記于心。然而,如果你罵他們的話,他們永遠也不會忘記。
【第88句】:不要只看著腳下,也不要選擇容易更改的、不確定的目標,而應(yīng)該給自己制定一個固定的目標,如此才能朝著確定的目標前進,少走彎路。
【第89句】:遠和近微博將長篇時代推向微篇時代,將拖沓語言逼向精致語言。微博不僅革新了文風,而且最大限度地精密了思想,令微言大義成為一代時尚。
【第90句】:【禪語人生】學(xué)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托,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第91句】:【禪心佛語】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jié)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第92句】:【禪心佛語】沒有發(fā)大財就是因為沒有發(fā)大瘋,有人說你瘋了,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第93句】:青年人要以理性智慧處理感情。感情和理智的選擇需要拿捏一個分寸,太理性則冷漠不近人情,太感性則沒有原則。
【第94句】:【禪心佛語】故知三世諸佛以自心為本師。故論云:了然守心,則妄念不起則是無生,故知心是本師。
【第95句】:【禪心佛語】皇帝要求這兩組人在三天之內(nèi),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廟,到時候他會親自驗收。
【第96句】:【禪語人生】一個老年人,若除了他的年齡之外,便沒有任何其它足以表示活得較久的東西,是一件最不體面的事。
【第97句】:勿貪意外之財,不飲過重之酒。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冷湯冷飯好吃,冷言冷語難受。多虛不如少實,廣種不如狹收。
【第98句】:是什么樣的材料,就放在什么地方,首飾不能戴在腳上,腳鐲不能頂在頭上。(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99句】:【禪語人生】信其言,不察其行,是智者之愚;信其行,不察其言,是愚者之智;察其言,亦察其行,是智者之智;不察言,亦不察行,是愚者之愚。
上一篇:客戶不還錢催收話術(shù)技巧(客戶欠你錢怎么催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