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相三昧者,。專念一佛,不舍是緣。如是菩薩于如來相及世界相了達無相。常如足觀,如是行,不離是緣,是時佛像即現(xiàn)在前,而為說法。《華手經(jīng)》
【第2句】:今日不只限于今日的事情。昨日有今日,今日有明日有未來。——[日]千宗室
【第3句】:【禪語人生】我們說人生在世一定要好好活著,怎么樣才算好好活著呢?“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而已。別閑著,做你該做的事兒去,這就是活著的最高境界,就是好好活著。
【第4句】:【禪心佛語】佛教擁有最積極、解脫的生命觀——對未來抱有希望,但所有的希望,當(dāng)下皆匯入空性。
【第5句】:傳說,唯有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才能在這苦海中普度眾生,讓你順利地到達幸福的彼岸。
【第6句】:世無無因之果,亦無無果之因,喻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印光大法師
【第7句】:【禪心佛語】奉勸諸賢及早修,光陰似箭去難留,寒來暑往催人老,不覺青絲成白頭。
【第8句】:【禪心佛語】鼓要敲到點上,簫要吹在眼上。鋼要用在刀口上,勁要使在關(guān)鍵上。
【第9句】:性不妄語。菩薩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華嚴(yán)經(jīng)》卷三十五,十地品
【第10句】:【佛心禪語】把無心之過放下吧,不要對它耿耿于懷,不要讓它成為心靈的負(fù)擔(dān),不但受害者要放下,犯錯的人也要放下。
【第11句】: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報,惡有惡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因果循環(huán)真理不失。
【第12句】:【禪語人生】正氣不伸邪氣不除,邪氣不除正氣難伸,除邪必須伸正。伸正必須正心,去妄現(xiàn)真,邪則無藏身之地。
【第13句】:人到世上來一回,權(quán)當(dāng)是赴了一次宴,吃飽了,喝足了,舒舒服服地回家去。這是很自然的,有什么不好呢?
【第14句】:“因果”是真正的不二價,修善決定有樂境,造惡必定受痛苦,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第1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內(nèi)心慈悲的多少,就可以通過呼吸凈化空氣的污濁,具說大家精進生起菩提心后,霧霾天已經(jīng)一去不返。
【第16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覺得,要得到外在什么東西,才能獲得幸福的話,目標(biāo)本身就錯了,自然不容易獲得真正的安樂與寧靜。
【第17句】:【大徹大悟的佛學(xué)智慧】用菩薩的智慧,看待家人;用父母的包容,關(guān)懷天下人。
【第18句】:時光若水,無言即大美。日子如蓮,平凡亦至雅。心若簡單,沒有繁雜的迷惑,故而能看透;生活簡單,目標(biāo)明確,自然能行遠(yuǎn)。
【第19句】:【禪心佛語】人生之路腳下走,生活之辛心間流,風(fēng)霜雪雨,傲骨寒霜,細(xì)心品味,感悟人生。
【第20句】:待人處世中,誰都不愿意與小人打交道,他們?nèi)似凡睢饬啃。瑫r刻盯著自己的利益,為此甚至不惜損人利己、落井下石,而且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在背后給你一刀。
【第21句】: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諸佛影現(xiàn)中。我身影現(xiàn)諸佛前,頭面接足歸命禮。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yīng)道交難思議。(日本)空海《念持真言理觀啟白文》
【第22句】:沏一壺禪青茶,慢慢等你。若,月上柳梢時,你還不來,我便不再續(xù)。茶香里,沒有你的影子。我知道,你又去了很遠(yuǎn)的地方。來不及回頭,來不及,輕輕與我說聲,再見。
【第23句】:江湖不過旅程中的幻境,風(fēng)浪是你必經(jīng)的修煉。你繼續(xù)走還是停留?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第24句】:鴻雁雖無美好的羽色,不被人所贊賞,卻無羈絆之慮,海闊天空任其自在飛翔。
【第25句】:【禪語人生】我愛你,我吻你,我要發(fā)狂般地吻你。因為你是我的天使,我的皇后,我崇高的愛神。
【第26句】:【成功靠努力】收獲必先耕耘,成功須靠努力,付出才能獲得,貢獻才受尊重。
【第27句】:【心靈禪語】塵埃落定,功過得失,誰人評說?其實,人生論得失,唯有寸心知。在一顆寬廣的心靈里,沒有所謂的得失,一個人到了忘懷得失的時候,才是真正地有所得。
【第28句】:盡管無法背棄的宿命,會演繹出無法預(yù)料的結(jié)局。我們無法用平凡來與之抗?fàn)帲螒{故事浮沉幾度,終有一天,我們可以從浪濤中,平靜地走出來。(白落梅)
【第29句】:【道家經(jīng)典禪語】輕捻秋色,淡品韻日,傾聽流年的光影沉浮。如許清夜,如許涼意,淡淡掃過的黛眉,凝著不變的身姿,如許清淡,如許素顏,怎在塵世,獨品紛繁?
【第30句】:生活的禪法,應(yīng)該是讓自己從黯淡活向開朗,從狹隘活向包容,從小我活向大我,不是去爭辯什么,而是自我內(nèi)心的修正,煩惱幾許多,皆是心中墻。
【第31句】: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閑,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明)憨山《費閑歌》
【第32句】:有了“我”的執(zhí)著,就忽視了他人的存在,忽視了他人利益的存在、忽視了他人意見的存在。
【第33句】:諸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生清凈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第34句】:【禪心佛語】人家說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
【第35句】:【佛心禪語】第三,“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第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
【第36句】:【禪語人生】修行必須無我,以此身心奉塵剎。并舉持地菩薩,及修滇緬路高山上之某菩薩為例。
【第37句】:心正,人就正,哪怕身子是歪的;心歪,人就必歪,哪怕身子再挺。沒有一塊骨頭是錚錚鐵骨,心骨軟,身子骨再硬也是軟的;心骨硬,身子骨再弱也是硬的。
【第38句】:當(dāng)今世界比過去更苦難!看人心就能看出世界的災(zāi)難,這是天人感應(yīng)!當(dāng)下流行什么風(fēng)靡什么就昭示預(yù)言著什么,如“老鼠愛大米”
【第39句】:憂愁能否放得下?現(xiàn)實生活中令人憂愁的事實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所說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如果能對憂愁放得下,那就可稱得上是幸福的“放”。
【第40句】:【禪心佛語】靠自凈內(nèi)心的力量證悟解脫,如同常人依靠自己的呼吸;靠外在的力量加持,如同重病人依靠氧氣筒。
【第41句】:【佛語悟道】得與失相互轉(zhuǎn)換,福和禍相互承襲。惡行積累得多了自然要遭到來自上天的禍殃,形成了罪惡就要遭到來自地獄的懲罰。這些都是必然的規(guī)律,是不容置疑的。
【第42句】:【禪語人生】有一句話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磨難是最好的試金石。人生的磨難能賦予豁達的人更加成熟的魅力。
【第43句】:如果我們破除一切執(zhí)著塵勞,丟掉身外亂性的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這樣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然安寧,愜意、舒適、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隨之而來。——燃燈法師
【第44句】:【佛心禪語】不廢一物,不輕一人,不著一事,不昧一心。遠(yuǎn)方的景色走近了,就是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現(xiàn)在的生活放遠(yuǎn)了,就是別人眼中的風(fēng)景。
【第45句】:【禪心佛語】人的優(yōu)雅關(guān)鍵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嘴傷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
【第46句】:【禪語人生】笑對生活中的困境,我們將與清風(fēng)白云為伴,贏得一身自在與坦然。
【第47句】:【禪語人生】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著不然,便是無上菩提大道。
【第48句】:【禪心佛語】目標(biāo)是做事的一個燈塔,我們所有的精力與力氣者是為名儲備的。目標(biāo)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成功事情的大小。下如拿破侖所說:我成功,因為我志在成功。
【第49句】:【佛心禪語】坂本先生于去世前表示,未能親見法師論文完成,頗以為憾。此前,并曾于致函慧岳法師(立大校友)時預(yù)言,法師有獲得最高學(xué)位希望。(《留日見聞》頁九三)
【第50句】:【禪語人生】也不是不想讓別人知道,只是不想剖開身體讓別人去看,其實,我們又是多么渴望能有一個不用我說,或者說很晦澀的話,就能被感應(yīng)到那個人懂。
【第51句】:【禪心佛語】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第52句】:佛是為人,魔是為己。雖事事皆為人者未必成佛,但事事皆為己者必定成魔。修行者與人為善,具備一顆佛心,誰又會不去稱贊他的善良呢?
【第53句】:【禪心佛語】失去了東西,人們會急忙找回來,失去了良心,卻不見有人著急。
【第54句】:【禪心佛語】世界級的競爭,一律以結(jié)果為導(dǎo)向,市場以結(jié)果論英雄。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不斷地重復(fù)做。失敗不是成功之母,只有檢討才是成功之母。
【第55句】:【禪心佛語】道,但以假名字,引導(dǎo)于眾生。未識得破時千難萬難,識得破后,有什么難易。
【第56句】:修行說起來沒有別的訣竅,它就是要自我否定、破除我執(zhí),就是要把蒙蔽在覺性之上的種種障礙,如貪、嗔、癡等煩惱,一層一層地剝掉。
【第57句】:【禪心佛語】當(dāng)你時,你要想,這不是永恒的。當(dāng)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第58句】:紛繁的喧鬧中,活出一份內(nèi)心的寧靜、沉淀,或者是一份安詳,讓命運在平和中運轉(zhuǎn)。
【第59句】:【禪心佛語】成長的過程,就是學(xué)會承擔(dān)的過程,所以成長的腳步都是痛苦的印痕,沒有痛苦或者不去承擔(dān)痛苦,也就沒有了成長。
【第60句】:人,都有一雙眼睛,是給我們看的;也都有兩個耳朵,是給我們聽的。人的一生,假如活到80歲,甚至100歲,我們究竟都聽了一些什么聲音呢?
【第61句】:失去此刻,等于失去未來,低頭,滿地陽光,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回頭日望家山遠(yuǎn),滿目空云帶夕陽。——明-憨山德清
【第62句】:【禪語人生】這個世界的任何一個微塵都是自己生命真相的顯現(xiàn),沒有絲毫造作,全體即是,除此更無他物,所以你是孤獨的。
【第63句】:【佛心禪語】不要用抗拒心來面臨這個世間。要看什么都順才叫學(xué)佛,沒有是非、沒有善惡,一切放得下,這就是真正的佛的本意啊。
【第64句】:【人生感悟】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人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是零,過一分鐘后恢復(fù)正常。
【第65句】:【禪語人生】我們生存在宇宙大化之中,為人做事一要有敬畏之心,二要有感恩之心,此事關(guān)系到我們個體生命與群體生命的和諧,這是人生修養(yǎng)的根本出發(fā)點。
【第66句】:【佛心禪語】總盯著別人弱點看的人,他的心里一定也是陰暗的。為什么不用你那顆富有彈性的心去尋找一些人性中的亮點呢?
【第67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yōu)點和缺點,誰都不能沒有別人的幫助而生活。善良的人互相幫忙,而不互相猜疑。
【第68句】:佛法的覺醒之道,就像一條清凈的長河。長河具有滋養(yǎng)萬物和沖刷污垢的作用,并不停地朝著大海的方向流淌。
【第69句】:【禪心佛語】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第70句】:【禪語人生】用功太過急迫,覺心中煩躁時,宜萬緣放下,功夫也放下來,休息約半寸香,漸會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則,日積月累,便會變成性躁易怒,甚或發(fā)狂著魔。
【第71句】:【禪心佛語】妙明真心人人具足、佛祖講法、亦非講法、應(yīng)眾生需求、應(yīng)時而生、過后即空,若非起用、病非在法、在時在人。
【第72句】:【禪心佛語】女人,在遇到能讓你真正托付一生的那個男人之前,你都必須要像一個男人一樣去生活。
【第73句】:【佛心禪語】生活中有太多的難題,往往是疑而不決。其實決定是很容易的事情:既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一腳踢倒好了,何必猶豫?
【第74句】:【禪語人生】有一位僧人聽過玄沙這番話后,便跑去問與玄沙同門的云門和尚。
【第75句】:【禪語人生】用佛教的說法來說,我們?nèi)耸堑亍⑺⒒稹L(fēng)四大因緣聚合而成的。
【第76句】:【禪心佛語】人人都知道自己會有死的那一天,卻沒有人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死。為了今生和來世,應(yīng)隨時做好死亡的準(zhǔn)備,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處在無常中。
【第77句】:【禪語人生】真正的領(lǐng)導(dǎo)不在于誰能領(lǐng)導(dǎo)多少君子,而在于誰能駕馭多少小人。
【第78句】:聽到批評和指責(zé)聲,當(dāng)知“一切音聲皆是虛偽”,不必反應(yīng)過激;批評和指責(zé)別人時,也要知道“一切音聲皆是虛偽”,別那么理直氣壯。
【第79句】:【佛心禪語】不要擔(dān)心被他人評判,或者被自我評判,不要害怕自己的不足被發(fā)現(xiàn),不要害怕付出最大的努力還是做得不夠好,不要害怕達不到要求。
【第80句】:【禪心佛語】如果這一生你已經(jīng)得到了人生,而不好好地做人了,就會失去做人的資格,來生就不能再做人了。
【第81句】:【禪心佛語】佛法對世間萬象的解釋,皆包含于“因緣因果”四個字內(nèi)。
【第82句】:【禪心佛語】吃素不是修行本身,而是修行的助緣,也是方便。智慧與慈悲才是修行的重點與核心。
【第83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做人之美,在于簡約;做事之美,在于利索;胸懷之美,在于寬闊;聚散之美,在于淡泊;心情之美,在于快樂。
【第84句】:【禪心佛語】觀念比能力重要,策劃比實施重要,行動比承諾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感知比告知重要,創(chuàng)造比證明重要,尊重生命比別人看法重要。
【第85句】:【禪心佛語】禪心生,道乃正;禪心定,人自在。悟禪,是人生清醒的開始。
【第86句】:【禪心佛語】什么是正法住世?你老老實實去修行,不好虛名假利,不貪供養(yǎng),就是正法住世。
【第87句】:人生短暫,假如在這有限的生命中還不停計較和困惑,那么不但難以解脫而且必定虛度此生。人生自在適意即可。
【第88句】: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寒熱,嗔恚驚怖,色欲怨禍,皆由于身。夫身者,眾苦之本,禍患之源。——佛陀
【第89句】:是什么樣的材料,就放在什么地方,首飾不能戴在腳上,腳鐲不能頂在頭上。(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90句】:【禪心佛語】人就像在風(fēng)中的花朵和果實,也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中墜落。兩者都是非常不穩(wěn)定的。
【第91句】:【禪語人生】智愚如棋,少一眼輒困死地。得失如棋,饒一著實為上策。成敗如棋,了一局人生如戲。
【第9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無論你身居何處,身在何時,都要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線。都不能放棄起碼的良知。
【第93句】:【羅狀元醒世詩其6】塵世紛紛一筆勾,林泉樂道任遨游。蓋間茅屋牽蘿補,開個柴門對水流。得隱閑眠真可樂,吃些淡飯自忘憂。眼前多少英雄輩,為甚來由不轉(zhuǎn)頭。
【第94句】: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筋骨、勞其體膚、曾益其所不能。”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曾有不為人知的艱苦歲月。
【第95句】:即心是佛,更無別佛。即佛是心,更無別心。如拳作掌,似水成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此心不必內(nèi)外中間,此佛不屬過未現(xiàn)在。——《大慧普覺禪師文案》
【第96句】:【禪心佛語】世上的姑娘總以為自己是驕傲的公主(除了少數(shù)極丑和少數(shù)極聰明的姑娘例外)。
【第97句】:【佛心禪語】無論做什么事,即使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也要全力以赴,專心致志地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做一件成一件。
【第98句】:·佛光菜根譚·投人才能深入,付出才能杰出,平凡才能不凡,磨煉才能熟練。
【第99句】:【禪語人生】真正的自己是不證自明、不需要證明的。找到真正自己的人,不求被重視,亦不強求理解,等視逆順,安詳寧靜地關(guān)懷著世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