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這修行是自己的事情,就好比是吃飯、睡覺一樣,別人是代替不了的。
【第2句】:【禪語人生】我們的生活,最好是當放下的時候放下,當提起的時候提起,好像水車,要合乎中道原理才好,所謂有出世的思想,更要有入世的事業。
【第3句】:以清規戒律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以禪修定力讓安定的心穩固,以證悟智慧讓穩固的心發揮功用。這就是戒、定、慧三學的修行過程。
【第4句】:【禪心佛語】十分伶俐用七分,常留三分與兒孫。若使十分都用盡,遠在兒孫近在身。
【第5句】:軀乃“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既為物質的組合,壞滅(病死)是正常的現象。然而肉體可能是單薄虛弱的,精神卻可以強壯康健。
【第6句】:【禪心佛語】人生在頭腦與心靈二重生命中,二者同步成長當然最好,單獨發展頭腦,忽視靈性的德性,總是不完美。
【第7句】:【禪心佛語】所以,追求覺悟,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其他的統統是小事、多事。一切活動都當圍繞“覺悟”這個主題。
【第8句】:【禪語人生】我們修行是為了要看到原本的心。所以我們必須訓練心去認識法塵,并且不迷失在它們之中。
【第9句】:【禪心佛語】名氣大沒有用,知名度高也沒有用;這臨命終啊,它是真功夫,是真正的功夫。
【第10句】:【禪語人生】這真的是真的,這個世界上永永遠遠不會厚此薄彼。其實,你沒必要去爭什么,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亂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第11句】:【禪心佛語】當我們活在當下的那一刻,才能斬斷過去的憂愁和未來的恐懼,當我們斬斷過去的憂愁和未來的恐懼,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
【第12句】:【禪語人生】諸行無常,是要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變化;諸法無我,是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的寬闊。
【第13句】:【禪心佛語】徒弟恍然大悟:這當然可以。如果想要別人認可與欣賞,你必須是一顆珍珠。
【第14句】:有的人面對挫折,怨天尤人,自暴自棄,陷入苦惱的沼澤,而無法自拔。其實最要緊的事情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善待自己。
【第15句】:【禪心佛語】擁有一棵慈悲心和清貧的境界、人類才能脫離底級趣味兒、靈魂才會開花、才會證入空性、萬物才會嗅到你的芬芳。
【第16句】:【禪心佛語】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給,有無限的妙用。懂得包容、懂得和平、懂得謙讓、懂得尊重,懂,有無限妙用。
【第17句】:看世界不光要用眼睛,還要用心。失去欣賞能力的人是可悲的,他的心已經變得衰老。一個人的胸懷是否寬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他是否能欣賞他人,義是如何欣賞的。
【第18句】:性無有異,用則不同。在迷為識,在悟為智。順理為悟,順事為迷。迷則迷自本心,悟則悟自本心。一悟永悟,不復更迷。一《馬祖》
【第19句】:有八事可以安樂:順事師長,率民以孝,謙虛下下,仁和其性,救危赴急,恕己愛人,薄賦節用,赦恨念舊。《佛說孛經抄》卷一
【第20句】:【禪心佛語】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佛曰:為何不必?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第21句】: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沒必要攀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你認為快樂的,就去尋找;你認為值得的,就去守候;
【第22句】:【禪心佛語】好男人經得起誘惑,好女人耐得住寂寞。夫妻之間的搭配往往是互相彌補:驕傲的女人大都嫁給了卑微的男人,驕傲的男人娶的大都是卑微的女人。
【第23句】: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人,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第24句】:開悟是生命的轉換、生命的覺醒,從有限的生命邁向無限的生命,從迷妄的生命進入覺醒的生命。
【第25句】:【禪心佛語】若能平心看待自己的失敗,表示我們已不再害怕失敗。學會自嘲是極其重要的。
【第26句】:【禪心佛語】您如何詮釋禮貌?佛曰:對不起是一種真誠,沒關系是一種風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誠,卻得不到風度,那只能說明對方的無知與粗俗。
【第27句】:趨利避害,這也正是放棄的實質。放棄是為了更好地擁有,是一種超脫,一種氣度,更是一種升華,一種境界。
【第28句】:一潭靜水、一朵白云、一聲蟬鳴、一個背影,在云林深處,煙火人間,皆隱藏著淡淡的禪機。
【第29句】:【禪語人生】學誠法師:破除執著要靠慧力——內心一種明利、決斷的力量。執著是指人內心對人和事膠著難離的狀態,不是指外在的行為。
【第30句】:【佛心禪語】當煩惱莫名地升起時,先問問自己:煩惱是什么?何以生煩惱?如此自省之后,你會發現,煩惱是可聚可散的東西,轉境不如轉心。
【第31句】:禪定是開啟自由心智的微妙法門,它的本質是幫人解脫,讓世人從對名利的追逐與占有中解脫出來,達到身心的徹底放松,既不為生老病死所困惑,也不被喜怒哀樂所糾纏。
【第32句】:【禪語人生】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第33句】: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塵、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凈,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第34句】:【禪心佛語】等待定律:等待,就是在無能為力的時候,把主動權移交給時間。
【第35句】:【禪語人生】悠悠歲月,茫茫塵世。人生苦短,幾十年匆匆歲月,人生要過“萬重山”,更需要心淡如菊地簡約前行。因為,人生的歲月,逝去的就永遠也無法再回頭。
【第36句】:今時學者,何不亦然?為學為道只是為名為利之權巧手段,雖可稱為世間聰明人,然而為物所轉而不自知,實為癡迷人。
【第37句】:修行最主要的目標即是無我。若能縮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尊重你、接受你。
【第38句】: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大般涅槃經》卷十七,梵行品
【第39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第40句】: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是指對該做的事從不計較,無限量地做、及時地做,而且不求回報,此即真正無量的大福報,亦即所謂的“功德無量”。
【第41句】:【禪語人生】一旦開悟,任何事都變得簡單,我們自然想的快,做得快,適當時機會做正確反應,這就是成功要訣。
【第42句】:【佛心禪語】第二天早上,禪師正要動身時,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拂塵來見禪師,問道:“這可是禪師之物?昨晚怎會從家中母馬的肚子里生了出來?”
【第43句】:【佛心禪語】人生最有價值的,是健康的身體;比健康更有價值的,是正確的人生方向。
【第44句】:【禪語人生】一個有愛心的人,必生和氣,有和氣的人,必生余色,有余色的人,必生婉容。
【第45句】:在家菩薩若得自在,為大國主,擁護民庶猶如一子,教離諸惡,修行善法。《優婆塞戒經》卷三,攝取品
【第46句】:【禪語人生】我們能體會到生命偉大的意義,體會到生命力量的不可思議,我們的修行才能進入到更深的層次,進入到生命與修行并存的狀態。
【第47句】:【禪語人生】有人說佛教消極,認天認命,其實佛教并非如此,而是最積極的。當一件事情發生,而你沒有辦法處理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對它、承受它、解決它、放下它。
【第48句】:【禪心佛語】當一個人懷疑自己的時候,他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種習慣。【第3句】:當一個人慌張失措的時候,他忘了萬全準備是一種習慣。
【第49句】:【禪心佛語】你可以向佛菩薩祈請,請他們化現為你的指引,可能是以書的形式顯現或者以人的形式顯現。
【第50句】:高尚的人施舍東西時,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圖或目的——這種不求果報的施舍所產生的功德是很難測量的。——《佛陀的格言》
【第51句】:【佛心禪語】見人善行要多方贊美,見人迷惑要多方提醒,見人推崇要多方奮勉,見人毀謗要多方警惕――星云法師
【第52句】:【禪語人生】在貧困中,要有忠心志氣;在危難中,要有信心勇氣;在富貴中,要有善心義氣;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氣。
【第53句】:【禪心佛語】你不會在別的地方找到良善,你必須在你自己的內心找。如果你自己是好的,那么無論你去哪里,都會是好的。
【第54句】:所愛貴重物,內外無貪惜,是故大歡喜,自知當作佛。普慈覆一切,常無瞋恨心,是故大歡喜,自知當作佛。《大寶積經》卷七十九,富樓那會
【第55句】:【佛心禪語】「道」是解脫啊,叫你吃素哪里是道呢?只是助緣啊,叫你持戒也是助緣,要般若實相的叫做「道」。
【第56句】:【禪心佛語】人生應用七彩涂抹,生活應用踏實鋪陳,日子應用充實貫穿。心中懷有使命感,失落感,危機感的人才是不平凡的人。
【第57句】:【禪心佛語】靜坐鑒己失,德高眾望所歸。泄時不逞口舌勇,痛處可求心境平。得到終怠盡,功成皆浮云,不如少些欲壑,儉約前行,攀高不喜,居低不悲。
【第58句】:【禪心佛語】錯誤的認識,顛倒的觀念:如不信因果,胡作非為;或不了無常,執著永恒等。
【第59句】:【禪語人生】我們人類的浩劫不是戰爭,人類的浩劫就是所謂的「文明」。
【第60句】:因果法則總是平衡的,好比化學方程式,一邊起什么反應,那么另一邊就會有相應的生成物。
【第61句】:知道如何滿足是非常重要的,人們愈是貪求他們的財產,他們的痛苦就愈多,財產并不能紿人們帶來愉快。——《法露緣》雜志
【第62句】:災難是平安的雜質,可你哪能一生平安?痛苦是快樂的雜質,可你怎能找到永遠的快樂?背叛是忠誠的雜質,可你怎能找到生死不離的胸懷?
【第63句】:【禪心佛語】記憶零落的恨,像被刀子劃過叻的魚鱗,囿些還畱在身體仩,囿些是掉在叻水里叻,講水一攪,囿幾片還會翻騰,閃爍,然而中間混著血絲。
【第64句】:【禪心佛語】俗話說:金錢不是萬能的;可俗話又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第65句】:【禪心佛語】懂得知足,找到快樂;懂得放棄,找到輕松;懂得珍惜,找到幸福;懂得尊重關懷,找到朋友。
【第66句】:【圣經文案】165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太5:8)
【第67句】:不是所有的相生就都好。所謂好,就是合適的,且還要加上時間單位,是當下的,過去的,還是未來,都不能同日而語。此一時彼一時,任何事物永遠都處在陰陽的變化當中。
【第68句】:【禪語人生】無論我們喜歡與否,我們都應該觀照我們所擁有的生活,反正,生活是會一直變化的。
【第69句】:【禪心佛語】春有百華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大千種種夢事,皆是假名安立。法尚不可得,何況非法。
【第70句】:【禪心佛語】佛法說,我們又再制造新的不良業習、再造一些不好的因果,將來就要受苦了;而這不良的業習也會再加強。
【第71句】:【禪心佛語】如同磁鐵吸引四周的鐵粉,熱情也能吸引周圍的人,改變周圍的情況。
【第72句】:【禪心佛語】為人要有品德,做事要有品質,生活要有品味,立業要有品位。不自輕自賤、不自暴自棄、不夜郎自大、不狂妄無禮。
【第73句】:人生,本身就是由一串美妙不止的音符交錯匯聚而成,花兒開了又謝,落了又開,草兒翠了又枯,枯了又綠。能夠用心去愛上你現在的時光,就是對生命最大的珍愛。
【第74句】:【佛家禪語】時間用過以后有成果,即“夠用”;用很多時間卻無所得,即“不夠用”。
【第75句】:路逢險處,為人辟一步周行,便覺天寬地闊;遇到窮時,使我留三分撫恤,自然理順心安。
【第76句】:【禪心佛語】成就一件善的事情需要多緣多力,需要各方面的緣和力量。
【第77句】:山河踏遍,只覺如夢人生,尋一安穩之所,恬淡度日,方為福報。嘗盡五味,亦覺淡飯粗茶,簡布素衣,才是潔凈。
【第78句】:【禪心佛語】成功就是不懈的努力加上一點點機會,努力是加法,機會是乘法,兩者兼備才會得到最大的結果。
【第79句】:【佛家經典禪語文案】偉大的夢想讓成就隨之成長,渺小的希望讓你永落人群之后。相信自己,就必然會做到,一切都由意識掌控。如果自認高人一等,就一定出類拔萃。
【第80句】:幸福源自知足,源自珍惜,源自內心的簡約。大凡簡潔而執著的人常有幸福的人生。因為簡約,才能在紛亂錯雜中找到幸福的身影。
【第81句】:【禪語人生】選對事業可以成就一生,選對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選對環境可以快樂一生,選對伴侶可以幸福一生,選對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第82句】:色識雖轉滅,而業不失壞,令于諸有中,色識復相續。《大乘入楞枷經》卷七
【第83句】:【佛心禪語】不說他人長短,不念他人恩怨,是善心;時刻誠心待人,日夜專心做事,是懿行。
【第84句】:【禪心佛語】夢中光景醒時因,醒若真時夢亦真。莫怪癡人頻做夢,怪它說夢亦癡人。
【第85句】:【禪語人生】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你流浪人間,不要陷入其中。人在紅塵中,心在萬物上。天地有芬芳,隨緣共花香。
【第86句】:時光總是稍縱即逝,若不把握現在趁年輕時好好努力,等到年紀老邁時才想學習,往往就時不我予了!
【第87句】:迷乃是自己迷,不因境迷,不因物迷,亦非佛使其迷,又非天地鬼祥、冤親眷屬使其迷也。——《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第88句】:不耗費資源,不毀壞環境,只愿拯救地球。過度的貪婪與無限的欲望,是毀滅地球與導致自然災害的惡因。
【第89句】:【圣經文案】458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云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12:1)
【第90句】:當自熾然,熾然于法,勿他熾然;當自歸依,歸依于法,勿他歸依。《長阿含經》卷二,《游行經》佛言
【第91句】:【佛心禪語】自性普遍十方,生育萬物,非虛非實,超越善惡。依緣起用。自性畢竟平等,在圣不增,遇凡不減。若想見,十世古今,不離當念。
【第92句】:【禪語人生】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無法無非法,故是心心法。
【第93句】:以慈愛來感化怨恨,以良善來感化邪惡。以施舍來感化吝嗇,以真實來感化謊言。一《佛陀的格言》
【第94句】:稊稗害禾,多欲妨學,耘除眾惡,成收必多。《法句經》卷上,教學品學問以勤習為人門。(唐)百丈懷海禪師《示叢林要則》
【第95句】:【禪語人生】這個世界是絕對的不公平,要么你順從,要么你把天平傾向自己,否則你就別怨天尤人,那沒用。
【第96句】:學佛應慎防過失錯誤,切莫覆藏罪惡。時時發露懺悔,改過自新,方得自在安然!
【第97句】:我們都不是隨便的一個人遇到另一個人,我們都是經過跋山涉水,漫漫長路才找到彼此,在我們的人生長河里,這因緣際會的短暫的一瞬,那不是偶然,那是我們的選擇。
【第98句】:【禪心佛語】假若我們有一顆骯臟的心,被污點給染污了,那我們的心就是腐敗與惡臭的。
【第99句】:真正的菩薩在活生生的人間。只要有覺悟的自性,有大慈大悲大愿心,真正以大愛長情度人離苦的人,就是有情有愛的菩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