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若于出家一切人前起惡心者,則同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佛前為惡無異。《大方廣地藏十輪經(jīng)》卷五
【第2句】:【佛語摘抄精選】立身存篤信,景行勝將金。在處人攜接,諳知無負心。(王梵志《立身存篤信》)
【第3句】:【禪心佛語】若把此生寬處活,隨他世事曲與折,相逢好說好商量,一切順風又順水。
【第4句】:念佛成佛,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樣,此是自然。自然者,自自然然,不加勉強造作。
【第5句】:【禪心佛語】富貴是無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你處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第6句】:【禪心佛語】記憶是人生的底片,誰都不希望它洗印出來時上面有污點。幸福的記憶是人生一筆財富,它能充實人的精神,豐富人的智慧。
【第7句】:【禪心佛語】人并不是在有時間時才培養(yǎng)耐心;正確的觀念應(yīng)該是:由于人學會了有耐心,所以才擁有比足夠還要多的時間。
【第8句】:人,一簡單就快樂,但快樂的人寥寥無幾;一復雜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卻熙熙攘攘。這反映出的現(xiàn)實問題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簡單來不容易,要活出復雜來卻很簡單。
【第9句】: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zhuǎn)失。一《筠州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第10句】:【禪心佛語】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可以決定怎么面對,那是“運”。
【第11句】:【禪語人生】學心具足,作如是念:設(shè)使余人學以不學,我悉當學——謙虛好學的精神。
【第12句】:心一片禪臺去,唯留,空心寂寞清秋。今生我只做你心中清澈的女人,眉間盈滿潺潺的清音,還有你溫潤的笑容。
【第13句】:【禪語人生】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切唯心造。
【第14句】:一分善念一分福,善多福隆,居地吉祥。我們應(yīng)該學習佛的慈悲,實行佛的教法,做到受施者得實惠,布施者得安樂,才不失“予樂拔苦”的真義。
【第15句】:【禪語人生】相續(xù)中若無有承許三寶為清凈皈依處的皈依心,所做善法則不屬佛法;若無出離心,所做善法則非解脫輪回之因;若無菩提心,所做善法則非成佛之因。
【第16句】:【佛心禪語】年輕不知好歹,把寶貴的光陰混過了,老病到來,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變?yōu)樗酪部啵钜部唷_@就是“早不預修,年晚多諸過咎。”
【第17句】:【禪語人生】有人侮辱你、傷害你;記得,他是拿功德來給你賺啊。你要是接受、忍耐,你就賺到這個功德了。跟你過意不去的是來成就你的啊。
【第18句】:【禪心佛語】道元圓成,不用修證。道非聲色,微妙難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說也。唯有如來能知。
【第19句】:住三解脫不入正位,隨眾生欲嚴凈佛土,于剎那頃,速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寶積經(jīng)》卷八十三,無盡藏菩薩會
【第20句】:【圣經(jīng)文案】158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3:17)
【第21句】:透過每縷禪語都能見到太陽,通過每段祥事都能抵達心靈;禪是面鏡子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禪是盞明燈可以指引人的心路。
【第22句】:【禪語人生】向你揮來的鞭子,常常只是要你把頭抬得更高,脊梁挺得更直。
【第23句】:【佛心禪語】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機是本份的性格,不計謀是誠實的做人,不自私是凈化的身心。
【第24句】:【禪心佛語】過份譴責微小的過失,無異是用利斧去殺一只落在朋友額頭上的蒼蠅。
【第25句】:【佛心禪語】最難打開的是心門,可一旦打開,你會看見陽光燦爛的世界,熱情明媚的自己。生活是場修行,活的是一種心境。
【第26句】:很多禪修之人,修行了幾十年,仍無法達到自悟的程度,這是因為他們受到俗世的羈絆,心生浮躁之氣,缺少清凈、純潔的安詳。
【第27句】: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暖風熏細草,涼月照晴沙。客久翻疑夢,朋來不憶家。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殘霞。——李贄《獨坐》
【第28句】:【禪心佛語】多少個你以為「再也活不下去」的難事,往往在不久之后,只是鮮明或模糊的回憶罷了,你必須學會接受既成的事實,才能招架任何不幸的后果。
【第29句】:【禪語人生】我們都有足夠的力量來忍受逆境的不幸。逆境只是穿上工作服的機遇。只要一息尚存,就不怕逆境,要為保衛(wèi)自己而戰(zhàn)。
【第30句】:【佛心禪語】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個當不好士兵的將軍一定不是好將軍。
【第31句】:【禪心佛語】心性調(diào)柔了,一切自然就順于慈悲而行。當我們生起一念利他的慈悲心時,就像點起一盞心燈,不僅照亮我們自己,也將溫暖照亮世界。
【第32句】:佛法有“萬法歸一”之說,日子要一天一天地過,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人生就是這樣簡單,把“一”做好即可,何必為無限的時空煩惱呢?
【第33句】:【圣經(jīng)文案】62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伶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涂抹我的過犯。(詩51:1)
【第34句】:【禪語人生】我的心,是一座小城,沒有雜亂,沒有喧嚷,只有一團薄霧,一陣微風,裝著童年的純真。
【第35句】:【佛心禪語】“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凈土。念佛貴于心口不異,念念不間,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極樂。”
【第36句】:每個人走入社會的時候,都想好好成就自己的事業(yè),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呢?這不僅僅是個人惰性的問題,更有機遇與資源的關(guān)系。所以有些人成功了,而更多的人失敗了。
【第37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都有適合自己的工作,與其盲目模仿別人,不如專心致志干好自己的本行。那才是自己的奮斗目標。
【第38句】:若是得道的人,道火不能燒口,終日說事,未嘗掛著唇齒,未嘗道著一字;終日著衣吃飯,未嘗觸著一粒米,掛一縷絲。——《云門文偃禪師》
【第39句】:【禪心佛語】是真的愛上了夜,而是愛上了在黑夜里靜靜地想你的那種感覺。
【第40句】: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與兒孫;若要十分都使盡,遠報兒孫近在身。
【第41句】:【情緒與事業(yè)】一個人情緒的無端變化,常常是影響事業(yè)成功的原因之一。
【第42句】:世間原本有許多美麗的東西,只宜遠遠的欣賞,而不宜去獲取的。心若在幼稚、貪婪、愚鈍的控制之下,是不懂此中微妙的。
【第43句】:人生看似綿長,其實匆匆,如果我們能做到任身臨喧囂紅塵,吾自是云水禪心,那么,山一程,水一程,這一路走來,我們定能帶著清歡。
【第44句】:【禪心佛語】情感像河流,當它們泛濫時,會淹沒一切,但當它平靜地流過時,又可使土地肥沃。
【第45句】:【佛心禪語】不顧自己的身家名譽,而去維護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第46句】:【佛心禪語】總盯著別人弱點看的人,他的心里一定也是陰暗的。為什么不用你那顆富有彈性的心去尋找一些人性中的亮點呢?
【第47句】:讓你到佛門來做事,來發(fā)心,不是佛要得你的好處,而是要把好處給你。為佛做事,不是佛占了我的好處,而是我得了佛的好處。
【第48句】:【禪心佛語】回到故事里,佛陀又問了第二個問題。佛說:“現(xiàn)在我要解開這五個結(jié),可是我要怎么樣做才能解開它們呢?”這時,佛的另一位大弟子舍利弗站了出來。
【第49句】:如想辦成個人事,首先應(yīng)該為別人,專為自己謀算者,事情一定辦不成。(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50句】:【禪心佛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凡事欠三分是一種智慧,它能讓你無論身處什么境地都能保證游刃有余,有一定的轉(zhuǎn)圜的余地。
【第51句】:濁世綻清蓮世界盡管黑暗,我們必須像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不為周遭的環(huán)境所誘惑。
【第52句】:【禪語人生】只有端正身心,用智慧化解掉心里的障礙,去除執(zhí)著偏見、分別妄想,所有的煩惱才會云開霧散。
【第53句】:人生就是畫圓,畫大大小小的圓,可到頭來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將人生畫圓。
【第54句】: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世上沒有任何人能夠給你痛苦,唯有你自己!
【第55句】:逢師不學去后悔,遇賢不交別后悔,事親不孝喪后悔,對主不忠退后悔,見義不為過后悔,有財不施失后悔,因果不信報后悔,佛道不修死后悔。《禪門日誦》
【第56句】:【禪心佛語】激情就像火中的鳳凰,當老的被焚化時,新的又立刻在它的灰燼中產(chǎn)生。
【第57句】:【圣經(jīng)文案】293神設(shè)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羅3:25)
【第58句】:修行到了“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喜悅無處不在,你便擁有了一個完美的世界。
【第59句】:師長:父母生育、教養(yǎng)我們的親情止于這一世;而師長開啟我們的慧根,成就我們千秋萬世的慧命。師長之德重于乾坤,因此弟子事師不敢輕慢。
【第60句】:【禪心佛語】生活里,要心平氣靜氣和與他人和睦相處,常常反省自己,不鬧情緒,這些都是必須的工夫。
【第61句】:和廣信先生:聞事不喜不驚者,可以當大事。聽謗不怒不怨者,可以處煩囂。遇難不避不畏者,可以擔重任。用心不忮不求者,可以舉大略。做人不浮不躁者,可以固根本。
【第62句】:【禪語人生】一個鐘擺的功能,不在于速度,而在于準確。心智的敏捷并非長處,而在于深沉。
【第63句】:【禪心佛語】拿得起那是一種自信,放得下是一種解脫。拿得起放得下是做人的一種平衡。
【第64句】:識得破,萬事足,惟有修行不為祿;吃喝玩樂終成空,無憂無慮方是福。
【第65句】:我們平時的行為舉止,若能與道理相融合,則不會起煩惱,甚至能生歡喜心。若有理而無道,執(zhí)著法理文字,不辨人事情理,當然會誤入迷途歧路。
【第66句】:【禪心佛語】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第67句】:【禪語人生】向后看是檢驗和修正。有多少事,如果當初回頭看看,就會做得更好;有多少人,如果能回頭一看,可以免去多少錯誤和遺憾。回頭,其實身后也寫著前方的路。
【第68句】:當觀色無常,。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雜阿含經(jīng)》卷一,第1經(jīng)
【第69句】:人生生活的禪法,是一種理解、友好、希望、樂觀,它首先不是內(nèi)心與世界的一種生疏,也不是恍惚。
【第70句】:【禪心佛語】短暫的爭吵是為了再次握手,一時的爭斗是為了永遠的和平。分歧是一種個性存在的必然,但是絕對不是消極的借口。
【第71句】:【禪心佛語】處世箴言:于社會,看主流,想本質(zhì);于別人,看憂點,想長處;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點,想健康。
【第72句】:【禪心佛語】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害也;物至而應(yīng),智之動也;智與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智怵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滅矣。
【第73句】:【禪心佛語】躲在某一時間,想念一段時光的掌紋;躲在某一地點,想念一個站在來路也站在去路的,讓我牽掛的人。
【第74句】:【禪心佛語】佛法給我們的是信心,給我們的是力量,讓我們更好地、清楚地活在這個世間。
【第75句】:真正做到了以慈悲心愛眾生、以智慧心對自己、以慈悲去包容、以理智去面對、以責人之心貴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不會再有敵人,也不會再有煩惱。
【第76句】:學佛修行,沒有別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對我們生命當下的困惑、當下的煩惱。
【第77句】:【佛心禪語】不進責任、不進義務(wù),是罪過;樂于進責任、盡義務(wù),是功德,也是一種修行。
【第78句】: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無始以來,常住清凈,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來藏。——《宗教箴言錄》
【第79句】:諸佛有沒有老師呢?有,佛的老師就是法寶。這里的法是指真如,是一切事物的本性。
【第80句】:當你需要幫助時,平時種下的“因”便會和你因緣際會,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果報。
【第81句】:身語意業(yè)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有部律》周利盤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誦得,即此伽陀也。)
【第82句】:【哲理禪語】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道德經(jīng)》中說,柔弱乃尊貴之相,長久之相。中國古人對水的贊美,源遠流長,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海地勢低,故能海納百川。
【第83句】:【佛語摘抄精選】生命與身體,苦受與樂受,只是一心相應(yīng),剎那迅速而滅。縱使存續(xù)了八萬四千小劫的諸天,也不得二心生存于一起。(《清凈道論·說道非道智見品》)
【第84句】:【禪心佛語】四度:自尊是美德的一種捍衛(wèi),自省是生命的一種升華。自忍是性格的一塊純鋼,自控是情緒的一個開關(guān)。
【第85句】:諸比丘,利養(yǎng)、崇敬與名譽是極為可怕的,是證得解脫束縛而達到至上安全處極強的障礙。南傳《相應(yīng)部·因緣品·糞甲蟲經(jīng)》
【第86句】:【圣經(jīng)文案】129耶和華啊!現(xiàn)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你是窯匠。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塞64:8)
【第87句】:【禪心佛語】歲月可以贏去我們的生命,卻贏不去我們一路上所留下來的美德,也就是無限的慈悲,無盡的關(guān)懷。
【第88句】:無量劫中所修行,一切功德悉回向,為欲救度諸群生,其心畢竟不退轉(zhuǎn)。《華嚴經(jīng)》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第89句】:【禪語人生】有失不戒,有益不勸,玩物喪志,人生之患。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主宰自己,永遠都是奴隸。
【第90句】:人們的煩惱都是因為欲念而起,而欲念就像一個破桶一樣,無論添進多少水也會逐漸漏失,永遠填不滿。欲望得不到滿足所以會有憂愁,有憂愁就會生起驚惶不安之心。
【第91句】:【禪心佛語】如是想,還是不要太多的拒絕這看似可怕實則我們須臾不可離開的紅塵俗世吧。最好的辦法是:撣一身灰,且吃茶去。
【第92句】:了知諸法空,始信一切有。西方有極樂,有佛無量壽。(當代)夏蓮居《凈語》
【第93句】:【禪心佛語】清靜之治者,和順以寂寞,質(zhì)真而素樸,閑靜而不躁,在內(nèi)而合乎道,出外而同乎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悅而順情,其心和而不偽,其事素而不飾。
【第94句】:若復有人作如是念:我除須發(fā),乃為出家,當知彼人則住我相。《大寶積經(jīng)》卷-。四,善住意天子會
【第95句】:我們不要時常板起面孔想教育別人,而要有一種關(guān)愛的心、慈悲的心,感恩每一個人,幫助每一個人。
【第96句】:隨緣,是面對,是接納,坦然面對一切外境,欣然接納一切結(jié)果,有此心境,則無所憂畏,無善而不可求。
【第97句】:【佛言禪語】每一個人出生,都不是空白的,而是帶著無數(shù)過去的業(yè)種子,有善的種子,也有惡的種子。這些種子遇到緣就會結(jié)果,于是構(gòu)成了苦樂交織的人生。
【第98句】:人出生時,是一身赤裸裸地來;在世間忙碌了幾十年,到最后也是一物不帶而赤裸裸地走!
【第99句】: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凈的蓮花,都有無量的智慧,當你心里面真正裝有一朵清凈的蓮花,一朵潔白芳香的蓮花,你將一生無怨,幸福和安詳永遠伴隨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