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李叔叔正拿著一份請柬為錢發(fā)愁,他表弟結(jié)婚又送來了請柬。李叔叔嘆氣說:“真是人情逼死債,頭頂鍋頭賣啊!”(新疆·烏魯木齊)
【第2句】:晴天下雹子——冷不防
【第3句】:【壁間猶有耳,窗外豈無人】(諺)墻壁里談話,墻壁外會有人聽;窗里面說話,窗外會有人聽。指私下密談的話語也有可能泄露。 也作“隔墻須右耳,門外豈無人”。
【第4句】:王七他兄弟——王八
【第5句】:【外披羊皮,內(nèi)藏狼心】(慣)形容人外表裝得善良,內(nèi)心卻十分狠毒。
【第6句】:關(guān)門起國號一自尊自大
【第7句】:【樂極生悲,否極泰來】(諺)否、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兩個卦名,否是兇卦,泰是吉卦。指歡樂過度就會招來悲苦,倒霉到極點(diǎn)就會轉(zhuǎn)交好運(yùn)。 也作樂極悲生,貫盈禍起。 樂極則悲,泰極則否。
【第8句】:【帶箭野豬猛于虎】(諺)指帶箭受傷的野豬,比老虎還要兇猛。比喻受到打擊或被逼到走投無路的人,會表現(xiàn)得非常兇狠頑強(qiáng)。
【第9句】:【糞堆上長連枝樹,淤泥中生比目魚】(慣)連枝樹、比目魚:均喻夫妻。比喻在條件差的地方,也有美好的姻緣。
【第10句】:媽媽在做餅,我在旁邊摸這摸那的,很淘氣。媽媽說:“越說你臉長,越把下巴往下拽。”(江蘇·沭陽)
【第11句】:【近人不說遠(yuǎn)話】釋義:給親近人說話不用繞彎子。例句:“咱們是近人不說遠(yuǎn)話,沖著孩子們,你也別跟彎彎繞這群家伙們跑了。”
【第12句】:【有麝自然香,何必當(dāng)風(fēng)立】(諺)麝(she):又名香獐,似鹿而小,無角,腹部有香腺,分泌物名麝香,可入藥。麝自然帶有香味,不必借助風(fēng)力張揚(yáng)。比喻人的德才名聲貴在深孚眾望,不在于自我炫耀。
【第13句】:人到古稀穿花衣——老來俏
【第14句】:【 敗棋有勝著】不能全盤否定,也有可取之處。明代歷史 圖書《千百年眼》:“諺語說:敗棋有勝著。可惜,當(dāng)局者迷, 看不到這一點(diǎn)。”
【第15句】:【話傳三遍假變真,藥方子抄三遍吃死人】(諺)傳言流傳多遍,假的也能傳成真的;藥方抄來寫去,容易把藥名弄錯,吃死病人。指謬誤流傳,害人不淺。
【第16句】:高山流水——少知音
【第17句】:挨了刀的皮球——沒氣了
【第18句】:【天子門下有貧親】見“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戚”。
【第19句】:【有智不在年高】(諺)有智謀不在于年齡大小。指拔尖的人才往往出于青年人中。
【第20句】:【千里為官只為財】(諺)離家千里去做官,只不過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錢財。指舊時離鄉(xiāng)背井去做官的人,總脫不了發(fā)財求利的目的。 也作“千里求官只要財”。
【第21句】:【籠中之鳥,網(wǎng)中之魚】釋義:關(guān)在籠子里的鳥,進(jìn)入網(wǎng)內(nèi)的魚,比喻很難逃走。例句:求你老人家,念著與我們員外八拜之情,如今既住在這里,就如籠中之鳥,網(wǎng)內(nèi)之魚,若要報仇,不費(fèi)吹灰之力,要錯過這個機(jī)會,可就無處去找了。
【第22句】:【拈不得輕,負(fù)不得重】(慣)拈:用手指夾取東西。輕的拈不起,重的背不動。比喻人什么本事也沒有。
【第23句】:【攙上八兩水,不信漲不出半斤分量來】(諺)八兩: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正好是半斤。在面里摻進(jìn)半斤水,自然會增加半斤分量。 比喻付出多少,就必定能收獲多少。
【第24句】:【兒子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好】釋義: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好,人家的太太好。例句:“當(dāng)然哪!”媽媽羞顏歡笑:“男人都一樣,兒子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好!”
【第25句】:【開弓沒有回頭箭】釋義:比喻事情無法挽回,無法改變。例句:“一句話,開弓沒有回頭箭,下午我們還得趕火車哩!這個地方我們是住夠了!”
【第26句】:【張口三分利】只要說話,主動提出要求,就有好處。周立 波《暴風(fēng)驟雨》:“你要哪塊地,得說呀,張口三分利,你要不 說,分上壞地,怎么娶媳婦,養(yǎng)小子?”
【第27句】:天鵝離不開湖泊,英雄離不開人民,誰脫離了人民,誰就會失去翅膀。
【第28句】:兒子多次勸爹媽要孝敬爺爺,可他們就是不聽。兒子氣呼呼地說:“跟著啥人學(xué)啥人,比著葫蘆還畫不出瓢?當(dāng)心將來你們是我的榜樣。”這招兒還真靈,從此父母對老人百般地敬愛。(河南·鄲城)
【第29句】:【不知天高地厚】釋義:不了解客現(xiàn)實(shí)際情況,對自己估計過高。例句:他絕對不是那種不知天高地厚、貪心不足的人。 “太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李拐子用拐杖拄得地咚咚響,那氣憤的樣子,幾乎要把地球捅個大窟窿。
【第30句】:徐庶進(jìn)曹營——言不發(fā)
【第31句】:大洋馬生騾子——雜種
【第32句】:水煮石頭——難熬
【第33句】:大風(fēng)吹倒了大樹——勁(盡)吹
【第34句】:【一石激起千重浪】一件事發(fā)生重大影響,亦即引起哄動 效應(yīng)。《北京日報》(1987,l,9):“去年11月14日,本報報 導(dǎo)了碩士辦個體信息咨詢事務(wù)所的消息,一石激起千重 浪。”
【第35句】:懶老婆上雞窩——奔(笨)蛋
【第36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莫及
【第37句】:【背后有眼睛/后腦勺長眼】指人的感覺敏銳。茅盾《霜葉 紅似二月花》:“阿巧,你得記住我背后也有眼睛,你得安分 些。”
【第38句】:【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此語的意思是如果事前沒有深遠(yuǎn)的思考、謀劃,一旦危難迫近,將無法應(yīng)付。此語源出《殺狗記》六:“常言道:‘人無遠(yuǎn)慮,必定有近憂來至。’作個道理,早尋個長久計。” 曹操率領(lǐng)四十萬兵馬去攻打東吳,東吳孫權(quán)召集文武百官研究御敵之策。大將呂蒙建議在濡須口(現(xiàn)湖北黃岡附近)修筑船塢。許多大將反對筑塢,說:“上岸擊賊,跣足(赤腳)下船,何用筑塢?”呂蒙說:“打起仗來有時順利,有時不順利,戰(zhàn)無必勝,一旦發(fā)生激戰(zhàn),步兵騎兵白刃相接,人來不及奔近水邊,又怎么來得及上船列隊對敵呢?有了船塢就可以從容布置隊伍了。”孫權(quán)聽了呂蒙的這番話,非常同意他的觀點(diǎn),就說:“‘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呂蒙的話是有遠(yuǎn)見的。”于是派幾萬人連夜開工,在很短時間內(nèi),筑成了濡須塢。曹操大兵到來,由于東吳準(zhǔn)備充分,這一戰(zhàn),曹操損兵折將而回,沒有撈到任何好處。
【第39句】:【鐵杓子碰鍋沿】見“馬勺碰鍋沿”。
【第40句】:【老要顛狂少要穩(wěn)】(諺)老年人貴在活潑歡快,性格開朗;年輕人貴在莊重踏實(shí),行為穩(wěn)健。指老年人不可死板,年輕人不可輕浮。
【第41句】:【趨名者于朝,趨利者于市】(諺)趨:追求。要想爭名,那就到朝中去當(dāng)官;要想奪利,那就到市場去貿(mào)易。指要爭名利,就要找對獲取名利的場所。
【第42句】:【遇事慢開口,矛盾繞著走】指回避困難,怕負(fù)責(zé)任。或說: 說話慢開口,遇事繞著走。圖書:“遇事慢開口,矛盾繞著 走。攔權(quán)推事,敷衍塞責(zé),隨波逐流,八面玲瓏,耽誤不耽誤 工作無所謂,不威脅烏紗帽的安全就是最大的原則。”
【第43句】:【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個去】(諺)閻王:傳說掌管人生死的陰間之神。舊指七十三歲與八十四歲是人生命中難過的兩個“坎”,老年人往往容易在七十三歲或八十四歲死去。 也作“七十三,八十四,閻王請你商量事”。
【第44句】:【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釋義:比喻母親疼愛兒女。例句:正像俗話說的: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少有少疼,多有多疼;就算最不待見的那個也十指連心!
【第45句】:晚上睡覺前,貪吃的弟弟又在問媽媽離過年還有多長時間,當(dāng)他聽到只有四十來天的時候,高興地說:“噢,又有好吃的了!”爸爸在一旁笑著說:“這真是叫花子盼過年,螞蟥盼栽田啊!”(湖南·邵陽)
【第46句】:【中彩】“中彩”現(xiàn)在多指買彩票中獎。彩票業(yè)在我國屬于造福于民的福利事業(yè),為福利事業(yè)籌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由國家獨(dú)立經(jīng)辦。“中彩”一詞源自古代的賭博游戲。古代有一種競賭游戲,用木頭做成五個與現(xiàn)代骰子不同的骰子,它們不是六個面的正方體,而是長柱體。四個側(cè)面有彩畫,兩面畫著雉(即野雞),另兩面畫著牛。頂?shù)囊幻媸呛谏椎囊幻媸前咨S螒驎r,五個骰子一起擲,如果擲出去的五個骰子畫面一樣,比如都是牛,就叫中彩,就贏錢。 “彩”有大有小,全黑的最大,如果擲出了全黑,就叫中頭彩,自然贏的錢最多。
【第47句】:電扇吹漁網(wǎng)——漏風(fēng)
【第48句】:【狗眼看人低】釋義:比喻人眼光勢力,看不起人。例句:去,老張頭,待著你的去!真是狗眼看人低,怎么會不認(rèn)識這位曹長7宜?!
【第49句】:車順道,馬識途,就怕趕車的打糊涂。
【第50句】:為一件小事,大牛哥和他媽媽拌嘴后,一氣之下喝藥死了。他媽媽傷心得眼淚都哭干了。鄰居王大媽勸她說:“大妹子,別再傷心了,長胳膊拉丕住短命的。人已死了,你哭得活,拉的回來嗎?”(河南·新野)
【第51句】:【瓜兒多,子兒少】(慣)又嫌瓜多,又嫌瓜子少。形容人說三道四,百般挑剔。
【第52句】:【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無法相處,不能合作。成語:勢不兩 立。浩然《艷陽天》:“這一回,你這美夢就不用想做成,有你 沒我,有我沒你!拼了!”
【第53句】:廣交會上簽合同——出口成章
【第54句】:【好動扶人手,莫開殺人口】(諺)要勤動扶助人的手,不要出口就傷害人。指為人必須操善心,做善事,言行舉止要有益于人而不害于人。
【第55句】:【 泥人也有個土性兒】人有自己的個性脾氣。老舍《駱駝祥 子》:“賣力氣掙錢,不是奴才;你有你的臭錢,我泥人也有個 土性兒;老太太有個伺候不著!”
【第56句】:鋼珠落玉盤——當(dāng)當(dāng)晌;響當(dāng)當(dāng)
【第57句】:巫婆看病——妖言惑眾
【第58句】:【駙馬】“駙馬”是皇帝的女婿。這一稱謂是怎么來的呢?歷來眾說紛紜,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相傳,楚漢相爭時,每當(dāng)兩軍交戰(zhàn)時,劉邦便會專門坐在一輛由兩人駕馭的馬車上指揮戰(zhàn)斗。馬車上共有三個座位,劉邦坐在后面的位置,前面設(shè)兩個座位,為車夫所坐,分為“正馬”與“副馬”,一正一副,輪流駕駛馬車,儼然現(xiàn)在的火車司機(jī),一正一副。有一日,劉邦與項羽激戰(zhàn),劉邦大敗,落荒而逃,項羽乘勝追擊。此時,劉邦左右只剩下了兩個車夫和十幾名將士。不料,正馬被亂箭射死,在這危急關(guān)頭,副馬頓生一計,他把自己的紅袍脫下,與劉邦的黃袍對換了一下,讓劉邦從馬車上跳下來,自己繼續(xù)揮舞馬鞭,趕車向前方奔去。項羽的人馬都把穿黃袍的當(dāng)做劉邦,拼命追趕,當(dāng)趕上馬車時,車上已空無一人,只留下一件黃袍。原來副馬早已跳車逃跑了。后來劉邦當(dāng)了皇帝,把此事一直記在心上,為了報答副馬的救命之恩,便四處張貼皇榜尋找副馬。找到后,官封都尉,劉邦還將小女兒許配于他,人稱“副馬都尉”,后因“副馬”一詞不雅,人們便將其改成“駙馬都尉”。自此,駙馬便成了歷代皇婿的代稱了。其二,據(jù)歷史記載,駙馬是“駙馬都尉”的簡稱,駙馬都尉本是漢代官職,是皇帝的近衛(wèi)侍從官之一。這個官職從漢武帝時開始設(shè)立,起初多由外戚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擔(dān)任。史書記載,真正將公主的丈夫?qū)7Q為“駙馬”是魏晉以后。曹魏時的何晏,因?yàn)榕c公主結(jié)婚,所以憑借公主夫婿的身份加授了駙馬都尉一職。還有晉代注《左傳》的杜預(yù)娶司馬昭的妹妹高陸公主為妻,是司馬懿的女婿。后來司馬炎稱帝,追尊司馬懿為晉宣帝,授杜預(yù)為駙馬。東晉的劉惔、桓溫是明帝的女婿,也都做了駙馬。從此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以封號,一律稱“駙馬”,自然也就不再是官職了,而成了皇帝女婿的代稱。
【第59句】:暖水瓶里裝開水——外面冷,里面熱
【第60句】:【唐人街】在美、英等發(fā)達(dá)國家的大城市一般都有“唐人街”,是華人聚居的地方。僑居海外的華人,都以“唐人”自稱或被人稱呼。這其中的來源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是,近年來史志工作者經(jīng)過查閱大量的史志典籍和族譜家乘找到了根據(jù)。現(xiàn)在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絕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們的祖先是從中原內(nèi)地遷徙到閩越地區(qū)的唐襄軍。而這些唐襄軍及其后裔稱自己為“唐人”。故此,這些海外華人稱自己為“唐人”,而且還把華僑聚居區(qū)稱為“唐人街”。二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歷史觀,認(rèn)為“唐虞三代”是中國最早的也是最被人們稱道的一次太平盛世。有詩為證,毛澤東有“春風(fēng)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的詩句。歷史上最早的明君賢王堯帝,就稱之為“唐堯”。據(jù)史書記載,堯?yàn)楣胖ネ酰醴馓眨蠓馓疲婪Q“陶唐氏”,史稱“唐堯”。堯禪讓舜,舜禪讓禹,被傳為佳話,萬民稱頌。另有文字解釋:唐者蕩也,廣也,大也。《玉篇》:“堯稱唐者,蕩蕩首先至大之貌。”中國老百姓向來喜歡太平,也認(rèn)為自己的祖國是一個“蕩蕩然”廣博的國家,所以在海外的中國人,都喜歡把“唐人”意為“唐虞三代”傳下來的子孫。這含義,和“華人”、“炎黃子孫”的意義相同。三是,與唐朝有關(guān)。唐代的中國國勢強(qiáng)盛,名聲很大。外國便有稱中國為“唐”的習(xí)慣。《明史·真臘國傳》中說:“唐人者,諸蕃呼華人之稱也。” 座右銘“座右銘”指放在座位旁邊的格言,泛指激勵、警醒自己的格言。那么,最早的座右銘是個什么樣子呢?
【第61句】:【逮雀兒也得舍把米】做事得付出代價,也指誘餌。類似 的:套鴿子得舍個紅豆/捉鵪鶉還要個谷穗兒/捉雞還得兩 把米。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我的天,過日子嘛,不攤點(diǎn)底兒還能 行?逮雀兒也得舍一把米哩!”
【第62句】:【子孫不如我,要錢干什么;子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諺)子孫后代不肖,給他們留財產(chǎn)干什么;子孫后代比自己強(qiáng),給他們留財產(chǎn)又有什么必要。指子孫后代不論好壞,祖輩父輩都沒有必要留財產(chǎn)給他們。
【第63句】:【價一不擇主】(諺)商家一旦就某一商品與買家議定了價格,就不應(yīng)該為了圖利而棄信,將此商品賣與其他出價更高的買家。指買賣要講信譽(yù)。
【第64句】:【用哈哈鏡照人】歪曲別人的形象,錯看了人。《北京日 報》(1984,11,25):“但是有少數(shù)同志用哈哈鏡照人,把萬元 戶看歪了。”
【第65句】:【全福人】結(jié)婚前請“全福人”幫忙,結(jié)婚時請全福人操持是結(jié)婚時的一種風(fēng)俗。所謂“全福人”,一般指此人自己的父母健在,老公及公公婆婆也健在,她自己還需要兒女雙全。這是為什么呢?它來源于要借“全福人”的福,非全福人不能到跟前。縫被子需要全福人幫忙,被子的四角要放上紅棗、桂圓、花生、蓮子,寓意早生貴子;新娘子吃的餃子、長壽面需要全福人來做;結(jié)婚這天,娶親太太需要由全福人來充當(dāng);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同坐,并由全福人喂沒有煮熟的餃子,邊喂邊問:“生不生?”新娘定要回答:“生。”(生孩子與水餃生同音);睡前要由全福人給新人鋪好被褥,放上栗子、花生、棗,意為“早立子,花搭著生。”至此,全福人的任務(wù)圓滿完成。
【第66句】:【快刀斬亂麻】釋義:問題復(fù)雜,必須采取果斷措施。例句:她雖是個女流之輩,卻是個風(fēng)來雨就,快刀斬亂麻的人。
【第67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一俗語比喻觀察人要看他的實(shí)質(zhì),不能以貌取人。典出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賣油翁獨(dú)占花魁》。古時候,一個年輕人叫秦重,他癡情一個叫花魁娘子的妓女,她本是一個苦命人,卻被妓院視為搖錢樹,要十兩銀子才能宿一夜。秦重是個賣油郎,本錢只有三兩銀子,有什么辦法才能接近她呢?只有拼命攢錢。一年有余,他便有了一大包銀子,于是走到對門銀鋪里,借天平對銀。他的銀成錠的很少,散碎的就很多。銀匠是小輩,沒見過什么世面,見了這么多銀子,心中很是吃驚,想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慌忙架起天平一稱,不多不少,剛剛十六兩。秦重如愿以償,花魁娘子感激他的癡情,跳出火坑,嫁給了秦重,成了一對恩愛夫妻。
【第68句】:【漢字橫寫】漢字賢寫改橫寫,最早是由我國新文化運(yùn)動的先驅(qū)、《新青年》雜志編輯錢玄同提出來的。《新青年》1917年卷3期,刊登了錢玄同致陳獨(dú)秀的公開信,信中說:“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視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fèi)力。以此例彼,知看橫行較易于豎行。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文,一筆一勢,罕見自右至左者。然則漢字右行,其法實(shí)拙。若從西方寫法,自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此后,錢玄同又在《新青年》連續(xù)發(fā)表四篇公開信,積極倡導(dǎo)“豎改橫”的主張。陳獨(dú)秀、陳望道等學(xué)者表示贊同。從此以后,橫寫漢字便逐漸在民間流行開來,并一直延續(xù)至今。
【第69句】:【狐貍尾巴露出來了】(慣)民間故事說,狐貍修煉成精后,能變?yōu)槿诵危舶蛥s變不了,常常會露出來。比喻露出了本來面目或暴露了事情真相。
【第70句】:【國有王法,廟有清規(guī)】(諺)王法:國家設(shè)置的法律。清規(guī):寺廟里處罰犯規(guī)者的條文。指國家有大法,寺廟有清規(guī),都必須依照執(zhí)行。
【第71句】:爸爸平時經(jīng)常幫助鄉(xiāng)鄰,和許多人交上了朋友。爺爺常對我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墻。你可得好好向你爸爸學(xué)習(xí)啊!”(浙江·紹興)
【第72句】:癩蛤蟆不長毛——天生那路種子;祖?zhèn)?/p>
【第73句】:【打死老虎】(慣)比喻打擊已經(jīng)失勢或失去反抗能力的人。
【第74句】:【在小算盤上打】見“打小算盤”。
【第75句】:我打算星期天上午洗衣服,可到吃午飯時還沒動手洗。媽媽批評說:“你是半夜說起五更走,天亮還在大門口,光說不做呀!”(山東·青島)
【第76句】:白紙做的燈籠——看就明白
【第77句】:【拴著的馴馬拉五百,沒籠頭的野馬馱三千】(諺)馴馬:馴服的家馬。籠頭:用皮條編成的戴在騾馬頭上的套具。指家馬負(fù)重力小,野馬負(fù)重力大。比喻死守家門沒出息,出外闖蕩長才干。
【第78句】:【瞎子放驢——不撒手兒】(歇)本指怕驢跑掉,不敢松手,轉(zhuǎn)指緊緊抓住某人或某事物不放。
【第79句】:【千年的房舍換百主,一番拆洗一番新】(諺)千年的老房是不斷更換主人的,經(jīng)過修整,照樣和新房一樣。指房舍沒有定主,只要修整,自會舊貌換新顏。
【第80句】:【圍著鍋臺轉(zhuǎn)】(慣)指燒火做飯,忙家務(wù)事。
【第81句】:【船大了,才會沖起浪】(諺)指大船才能在水中沖起浪,小船沒有這沖激力。比喻事情不大,就不會掀起風(fēng)波,引起議論。
【第82句】:【不憂年儉,但憂廩空】(諺)年儉:農(nóng)業(yè)歉收的年景。廩(IIn):糧倉。不愁當(dāng)年的農(nóng)作物歉收,只愁囤里無積糧。指糧食的積貯是關(guān)乎民生的頭等大事。
【第83句】:【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釋義:沉溺于男女私情,英雄的壯志就會消磨掉。例句:這平生的大志,都被這嬌妻美妾消磨盡了。常言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第84句】:【六成】“六成”是個俗語,念成兒化音“六成兒”。比喻生猛、不懂事,心眼不全。它源自事物的比例,以十為滿(整體)。后多用于生熟比例,例如“今年的芒種,麥子才有八成熟,得再過三天才能割。”再如,蒸年糕要十成熟,一旦沒蒸熟,也不能說沒熟,得說“高(糕)生”,過年時都要避諱不吉利的言語。后來,用于比喻傻小子缺心眼,是為“六成兒”,即半生不熟。
【第85句】:【惡人先告狀】做了壞事,反搶先誣賴別人。歐陽山《高干 大》:“總之,他實(shí)行了一句俗話:惡人先告狀。他逢人便說, 一口咬定是合作社把人治死。”
【第86句】:葵花的盤子一老轉(zhuǎn)向
【第87句】:飛機(jī)上唱大戲——高調(diào)
【第88句】:哥哥說爸爸疼他,媽媽疼我。媽媽聽了說:“手心手背都是娘的肉,十個指頭咬了我個個疼!”(河南·虞城)
【第89句】:【一物降一物】(諺)降(xiang):降伏。一個人或一種東西,總會有另一種人或東西來降伏他。指天下萬事萬物,沒有制伏不了的。
【第90句】:【老母豬吃萬年糠】(慣)比喻重提老早以前的事。 也作“老母豬嚼萬年糠”。
【第91句】:【死者復(fù)生,生者不愧】(諺)指為人處世要誠實(shí),對得起活人,也對得起死人,即使死去的人活轉(zhuǎn)來,也經(jīng)得住死者的對質(zhì)。
【第92句】:【山有山主,水有水霸】釋義:比喻各個地方都有稱霸者把持。例句:“這三河鎮(zhèn)舊社會是啥樣?”姚春心酸地說,“真不敢想。”“山有山主,水有水霸。三湯五虎震山河,三河災(zāi)難多。”
【第93句】:【 假氏大家族】指各種偽劣產(chǎn)品。《工人日報》( 1989,1, 22):“近幾年,在諸如假化肥、假農(nóng)藥、假種子、假煙、假酒等 眾多的‘假氏大家族’中,又悄悄派生了一對雙胞胎:假糧 食,假原料。”
【第94句】:【水淺養(yǎng)不住大魚】條件差,收攬不了人才。類似的:小籠 子盛不住大鳥。姚雪垠《李自成》:“就怕水淺養(yǎng)不住大魚。 咱如今剛打了敗仗,人家牛舉人未必會留在這里。”
【第95句】:【久賭無勝家】見“常賭無贏客”。
【第96句】:花的盛開在夏天,人的健壯在青年。
【第97句】:【沒有打著蛇,倒讓蛇咬了一口】(慣)比喻沒能懲罰對方,自己反倒受了傷害。
【第98句】:【家有黃金,外有斗秤】(諺)家里有多少金銀,四鄰八舍有斗有秤給你稱量得一點(diǎn)兒不差。指一個家庭的經(jīng)濟(jì)條件如何,瞞不過鄰里鄉(xiāng)親。 也作“家有黃金外有秤”。
【第99句】: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