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慣)蕭何:漢高祖劉邦的開國丞相,曾輔佐劉邦起義,并舉薦韓信為大將軍,劉邦定天下后,韓信被告謀反,蕭何又設計除掉韓信。比喻成事與壞事都是由同一個人造成的。
【第2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俗語比喻辦事情沒有規則、標準,就不會有合于這種規則、標準的結果。特別是對人的約束,不能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須用規章制度、法律法規來約束,才能保證社會和諧運轉發展前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源自戰國時期《孟子》一書?!睹献印るx婁上》中說:“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薄耙帯笔切U龍A形的用具,“矩”是校正方形的工具。這句話是說,公輸班(即魯班)雖然木工技能高超,但是他不用規和矩這兩種工具,也畫不出方和圓的圖形,做不出方形或圓形的木制品。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尚且如此,何況他人乎。
【第3句】:【人到一萬,無邊無沿】(諺)指人數上萬,氣勢就會非常壯觀。 也作人馬一萬,無邊無岸;人到十萬,徹地連天。 人有一萬,無邊無沿;人有十萬,徹地連天。
【第4句】:【窮家值萬貫】見“破家值萬貫”。
【第5句】:【馬上】“馬上”一詞是形容時間很短的意思?!榜R上”最初的含義就是在馬背上,多指征戰武功,古代有馬上得天下一說,并說開國皇帝是馬上皇帝。 “馬上”指時間短,源自元朝。元朝由蒙古族建立,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以狩獵為生,蒙古騎兵素以作戰征討勇猛、行動迅速著稱,可能由于這個原因,“馬上”就有了表示速度快、時間短的含義。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爺,有的馬上就說了罷!”明唐順之《請游兵疏》:“命下之后,即便馬上差人赍文星馳付山西保定二巡撫處。”用的都是這個意思。后來,“馬上”一詞就被大家所接受,并轉化為表示時間極短的含義了。
【第6句】:【釣大魚離不了長竹竿】(諺)要釣大魚,就離不了長長的釣魚竿。 比喻人要想得到大利,就得先付出大的投資。
【第7句】:【蒙被子放屁——獨吞】見“被窩里放屁——獨吞”。
【第8句】:【光聽拉拉蛄叫,就別種地了】(諺)拉拉蛄:即螻蛄,昆蟲,生活在泥土中,晝伏夜出,專吃農作物嫩莖。指拉拉蛄是農作物的大害蟲,可農民不會聽到拉拉蛄的叫聲就不種莊稼。比喻不能因為有人議論指責,就不敢做事。 也作若怕螻蛄咬,就不用科田了。 盡聽拉拉蛄叫,別種莊稼了。
【第9句】:【書山、學?!吭谖幕瘓鏊ㄈ鐚W校等地方),常見一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對聯,是一副勵志格言。那么“書山”、“學?!笔窃趺磥淼哪?? “書山”與“學?!边@兩詞源于漢代學者楊雄的《法言·字行》,其中寫道:“百川學海而至于海;丘陵學山不至于山?!币馑际牵喊俅ㄒ驗楸剂鞑幌ⅲ拍艿竭_大海;丘陵靜止不動,所以永遠達不到山高。比喻為學要勤奮,方能有所收益,若是懶惰怕苦,則學業無成。后來人們就用“學?!?、“學山”來比喻知識的寶庫。宋代一位叫左圭的學者將唐宋名家的野史雜說匯成一部書,名為《百川學?!?。明代王文祿將明代有關學術思想、生產經驗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的著作輯錄百種,匯為《百陵學山》一書。由于這兩種書籍都是匯集百家著術的,書名又典出一處,故后人將“學山”改為“書山”,上述的那副對聯避免了兩個“學”字的重復,符合對聯的格式要求,才有了精辟絕倫的格言警句式的治學勵志對聯。
【第10句】:【不知其人視其友】(諺)朋友是一個人的影子,要想知道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只要看看他所交的朋友就可知曉。 也作“不知其子觀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
【第11句】:【狗腿子】“狗腿子”比喻給有勢力的壞人奔走幫兇的人?!肮吠茸印币辉~源于一則傳說。 從前,有個為富不仁的財主,他的腿斷了。一個奴才為討好主子歡心,主動要求截下自己的腿,為主人接腿。主人問:“你自己的腿怎么辦呢?”奴才說:“我可以接上一條狗腿?!敝魅擞謫枺骸澳枪返耐扔衷趺崔k呢?”奴才又說:“給它用泥巴捏上一條?!?所以,狗在撒尿時,總要把一條腿翹起來,是怕把那條用泥捏的腿讓尿給沖掉了。 這就是“狗腿子”的來歷。幽默諷刺之深,入木三分。
【第12句】:【懷里揣著兔子】(慣)形容心里害怕、慌亂。
【第13句】:【大懶使小懶】(慣)指懶人支使懶人做事,一個比一個更懶。
【第14句】:【小財不去,大財不來】(諺)舍不得投入少量的錢財,就沒有大量錢財的到手。指要想有大的收獲,必須先付出一定的代價。 也作小財不出,大財不進。 小錢不出,大錢不入。
【第15句】:【大海里撈針】 釋義:比喻難找到,難碰到?!皳啤庇肿鳌皩ぁ?。 例句:可是,大海里撈針,到哪里去摸姓周的影兒呢?
【第16句】:【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諺)指在飲食上寧可少而精,不要一味貪多。 也作“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桃一筐”。
【第17句】:【小人無罪,懷璧其罪】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第18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釋義:比喻知識淵博。 例句:您這么有學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做過國會議員,可是住在我這里,天天念經,干嗎不出去做點事呢?
【第19句】:【寧拆七座廟,不破一樁婚】(諺)寧肯拆毀七座神廟,也不破壞一家婚事。指婚姻是人生的重中之重。 也作寧拆十座廟,不破一門婚。 寧拆十座廟,不拆一對婚。 寧拆一座廟,不拆一家人。
【第20句】:【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釋義:劉阿斗:三國蜀后主劉禪,小名阿斗。劉禪不思進取,庸祿無為,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未能振興蜀漢。比喻沒有出息,沒有作為的人。 例句:皮金狗還想推脫,皮二媽開口了:“狗伢,大伙這是瞧得起你,你別做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不許作怪了!”
【第21句】:【此地無銀三百兩】 釋義:民間故事說,有個人把銀子埋在地里,他擔心被人偷去,就在上面寫了個字條:“此地無銀三百兩?!彼泥従油醵吹阶謼l,就把銀子偷走了,也寫了個字條:“隔壁王二不曾偷”,結果因此暴露。比喻本來想隱瞞掩蓋,結果弄巧成拙,反而暴露了?!鞍佟庇肿鳌笆薄?例句:路德印當時駁斥他說:“真的一點沒剩嗎?你這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把戲,糊弄誰呀?”
【第22句】:【黑馬】“黑馬”是個外來語,原指那些出乎人們意料而獲勝的“爆冷門”的運動員,后來泛指各領域爆冷勝出的人物。 “黑馬”源自英國作家本杰明·迪斯累里的小說《年輕的公爵》,書中描寫一匹黑馬,原被人們認為奪魁希望甚微,誰料在比賽中它竟一舉獲勝。從此,“黑馬”一詞便被體育新聞廣泛使用,指那些出乎人們意料而獲勝的運動員。如朝鮮乒乓球運動員多年未參加國際比賽,復出后竟一路過關斬將殺人決賽,意外獲得亞軍,被人們稱為乒壇“黑馬”。后來,又有人把它擴展到社會各個領域。如選舉中的意外獲勝者、工程招標中的意外中標者等,都可以說出現了一匹“黑馬”。
【第23句】:即使自己的祖國貧窮,也不要嫌棄。
【第24句】:【河里淹死會水的】(諺)被河水淹死的,往往是自恃善于泅水的人。 比喻精通某一方面道術的人,常常會由于精通而疏忽大意,鑄成大錯。
【第25句】:【有彎彎田就有彎彎路,有渾渾水才養渾渾魚】(諺)渾渾:渾濁不清。比喻出現什么問題,就要有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第26句】:【錢無耳,可暗使】(諺)錢沒有耳朵,但使用起來卻很聽話,什么事情它都能辦成。舊指錢財魔力無窮,可以暗中運動,能役鬼,能通神。 也作錢無耳,可使鬼。 錢無耳,鬼可使。
【第27句】:【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釋義:形容疾病發作得快,好得慢。 例句:麝月笑勸他道:“你太性急了,俗語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又不是老君的仙丹,哪有這樣靈藥!你只靜養幾天,自然好了?!?/p>
【第28句】:【三齒鉤撓癢——硬手】(歇)硬:本指堅硬,轉指過硬、強硬。手:本指形狀像手的物品,轉指人(多指有某種技能的人)。指在某方面有過硬本領的人。也指態度或手段強硬的人。
【第29句】:【上進。不為別的,只為爭一口氣。 指不服輸或不甘落后。 也作“不蒸饅頭爭口氣”。
【第30句】:【萬兩黃金易得,知音一個難求】 釋義:知心人很難遇見。 例句:“姑娘是個明白人,沒聽見俗語說的‘萬兩黃金容易得,知音一個也難求’!”
【第31句】:【只有錯拿,沒有錯放】(諺)指案件中往往捉人比較隨便,而放人特別謹慎。
【第32句】:【各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諺)比喻每個人或每家都有自己的難處。 也作各人都有難唱的曲兒。 每家有一本難念的經。 家家有本觀音經。
【第33句】:【雞食盆里鴨插嘴】(慣)斥責人多嘴多舌。
【第34句】:【容得虎擋道,不是好獵手】(諺)比喻容許惡人橫行霸道,為非作歹而不聞不問,絕不是熱血男兒應有的風格。
【第35句】:【打前站】(慣)指行軍或集體出行時,先派人到即將停留或到達的地點聯系食宿。
【第36句】:【一人拼命,萬夫難當】(諺)一個人舍命地沖殺,再多的人也難以抵擋。指人要是拼命戰斗,就會產生無窮的威力。 也作一人敢死,萬夫難敵。 一人不怕死,萬夫莫近身。
【第37句】:【進面糊盆】(慣)形容十分糊涂。
【第38句】:【未量他人,先量自己】(諺)量:估量。在評說別人之前,先把自己估量一番。指人在指責別人之前先自我檢討一番,就不會出苦狂傲。
【第39句】:【麥子上場,小孩兒沒娘】(諺)割倒的麥子堆到場里,急攤急碾,婦女們都忙著麥場上的事,小孩兒也就沒娘照料。指麥子上場,是收麥過程中最緊張、最忙迫的時候。
【第40句】:【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慣)1指懸掛在半空中。2形容事情沒有著落。3形容沒有靠山或根基。4指哪兒也靠不著。 也作上不著天,下不依地。 上不巴天,下不著地。 上不著天,下不挨地。
【第41句】:【東家不飲客不餐】(諺)東家:主人。指飲宴時的習俗是:如果主人不舉起酒杯或拿起筷子,客人便不進餐。
【第42句】:【水中撈月】“水中撈月”用來比喻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的愚蠢行為。 “水中撈月”源于佛教的一個寓言故事。據《僧祗律》載:佛陀對諸比丘說,過去世時,伽尸國波羅奈城有五百只獼猴,一日在林中玩耍,來到一井邊,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月亮,于是對同伴說:“月今日死,落在井中,我們應該把它撈出來,以免世間長夜暗冥?!北姾锊恢绾蜗率郑猾J猴見井邊有一樹,乃說:“我捉樹枝,汝捉我尾,輾轉相連,乃可出之?!庇谑潜姾镂厕D相捉,樹弱枝折,群猴都掉進水里去了。佛陀以此故事諷喻那些自以為是,不分是非虛實,害人害己的歪道邪師。
【第43句】:【省油燈】不是“省油燈”比喻某人心地不善,浪費折騰,不讓人放心。 “省油燈”源自宋代,當時現實生活中還真有省油燈,可見,節能意識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古已有之。現在的節能燈,可能是受了“省油燈”的啟發。 陸游最早記述了這種燈具,《齋居記事》云:“書燈勿用銅盞,唯瓷盞最省油,蜀有夾瓷盞,注水于盞唇竅中,可省油之半?!薄独蠈W庵筆記》亦云:“《宋文公集》中有《省油燈盞詩》,今漢嘉有之,蓋夾燈盞也。一端作小竅,注清水于其中,每夕一歷之。尋常盞為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燭不然,其省油幾半。”這種燈為瓷制,燈具內有夾層,一端有孔可注入清水,用水冷法使油免于蒸發,可省油近半。 “省油燈”最先在四川地區流行,“漢嘉”在今雅安市以北。當時陸游客居四川,曾擔任邛州天臺山崇道觀主管。由于陸游的推崇和宣傳,“省油燈”傳播到全國。1999年考古隊在三峽庫區的涪陵石沱墓地,發掘出土一盞宋代“省油燈”,它的碟壁是一個中空的夾層,碟壁側面有一小圓嘴,用來向夾層中注水。這與宋代大詩人陸游的描述完全一樣??脊抛C明,省油燈并非杜撰。 后用“不是省油燈”轉喻某些人品行不端。
【第44句】:【狗窩里落不下剩饅頭】 釋義:比喻人貪婪,有便宜必貪。 例句:舍不得羊羔,逮不住狼;舍不得姑娘,能逮住和尚?這常二光是狗窩里落不下剩饅頭的人,他能不就范?
【第45句】:【久病床前無孝子】 釋義:兒女對長期生病的父母照顧不好,不孝順。 例句:開始時,他的兩個兒子還過來侍候他,可是久病床前無孝子,漸漸地也都不管他了。
【第46句】:【圍棋】“圍棋”是個很了不起的發明,時至今日,在世界范圍內的棋類,還沒有一種能超越圍棋的深奧。黑白兩色棋子代表兩支人馬,一個畫上縱橫十九道線的棋盤做鏖戰戰場,以攻為守,以守為攻,佯攻真占,似退實圍,誘敵深入,獨膽攻堅,異軍突起,奧妙無窮……圍棋的變么幻莫測全集中在五個字上:包圍反包圍。親自下圍棋,有統領千軍萬馬之感覺;觀看圍棋,那時隱時現令人拍案叫絕的戰局,令人對棋高一招的智者肅然起敬。圍棋出現可追溯到堯、舜時代,據說是堯或舜當中的一位發明的。這個說法見于多種古籍記載,當然,若準確說出圍棋問世年代,已不大可能。而今見到的文獻資料,秦漢時期的有“堯造圍棋,丹朱善棋”說.后來的《博物志》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日: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子。”大意都是說或堯或舜發明的圍棋,兩說的共同點都是以圍棋教育啟發兒子,堯的兒子叫丹朱,舜的兒子叫商均。 下圍棋對鍛煉人的腦力、思維、判斷、膽略、忍耐力、統籌才能和應付復雜情勢能力十分有益。
【第47句】:【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諺)月亮圓滿了就會逐夜虧缺,水盛滿了就會溢出來。指物極必反,盛極而衰,人或事物發展到極盛時,必定要走向衰落。
【第48句】:【老鼠戲貓兒,好大膽】 釋義:老鼠戲弄貓兒,形容膽子過大,不知死活。 例句:“[凈]是李藥婆,老鼠戲貓兒,好大膽。[末]衙里喚他。[老旦]便是。[凈]你曉得么,老爺令嚴,出入的都要搜撿?!?/p>
【第49句】:【放空炮】(慣)比喻光說空話,不做實事。
【第50句】:【八十歲學吹打——老來忙】(歇)譏諷人等到年紀大了才學做某事。
【第51句】:【拿著趕狗棒兒罵皇帝——貴賤也不自量】(歇)趕狗棒兒:乞丐討飯時用來打狗的木棍。指人不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自以為了不起。含譏諷意味。
【第52句】:【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釋義:比喻兩個強者爭斗,必然有一方受到傷害。 例句:玄德急止之日:“不可!吾今提兵取川,全仗汝二人之力。今兩虎相斗,必有一傷。須誤了我的大事。吾與你二人勸解,休得爭論?!?/p>
【第53句】:【大戶湊囤,小戶湊頓】(諺)大戶:富家。小戶:窮家。富家的糧食是一囤一囤積的,窮家的糧食是一頓一頓湊的。指舊時貧富懸殊,不能相比。
【第54句】:【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諺)比喻人群中要是沒有孚眾望的大人物,不知名的小人物也可以湊數。 也作山中無老虎,猴子也稱王。 山中無猛虎,猴子稱霸王。
【第55句】:【不顯山,不露水】 釋義:看不出有山,也看不出有水。比喻沒有顯露出來,不被人注意。 例句:他呀,盡跟我打馬虎眼,哼哼哈哈的,那可真叫不顯山不露水的做派呀!
【第56句】:【忍為高,和為貴】(諺)指忍讓是處事的高招,和氣是為人的法寶。 也作“忍為寶,和為貴”。
【第57句】:【親兄弟,明算賬】(諺)指即使是同胞兄弟,互相之間也要算清賬目。也泛指關系再親密的人之間,在錢財上也必須有透明度。 也作親兄弟,勤算賬。 親姐妹,明算賬。
【第58句】:【三十晚上咽了氣——活不到大年初一】(歇)指活不長久,即將死亡。
【第59句】:【碾砣生芽,狗生角】(慣)碾砣:即碾磙子。比喻事情不可能發生。
【第60句】:【被窩里的跳蚤,能蹦到哪里去】 釋義:比喻人少,力量小,起不了什么作用。 例句:說啦,家屬委員會凈搞名堂,出風頭,幾個臭娘們兒,什么巡邏查夜,頂啥用?被窩里的跳蚤,能蹦到哪里去!還有更臟的話。
【第61句】:【盜不過五女門】(諺)盜賊不進生有五個女兒的人家。指女兒多的人家必定貧困,盜賊也就不會光顧。
【第62句】:先撒魚食后釣魚。
【第63句】:【本命年】人都有屬相(也叫生肖),這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 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2種動物代表卜二地支來記人的出生年,而形成12種屬相,每個屬相代表一年。如1951年是兔年,那么出生在這一年的人,其屬相便是兔?!氨久辍钡囊馑季褪侨说膶傧嗄?。如果你屬兔,那么,1951年、1963年等每隔十二年都是屬兔的本命年。 其他屬相也是這么推算。
【第64句】:【兩個肩膀扛張嘴】(慣)形容只身一人,沒有任何財產。也指出門在外,什么也沒帶。 也作兩個胳臂抬個嘴。 倆肩膀扛著個嘴。 雙肩抬一張嘴巴。
【第65句】:【棺材里伸手——死要錢】(歇)死:本指死亡,轉指拼死,不顧生命。指人財迷心竅,愛財如命,臨死還不罷休。常含責罵意。 也作“棺材里伸出手來——死要”。
【第66句】:【雞蛋里尋骨頭】(慣)比喻故意挑刺、找毛病。 也作雞蛋里挑骨頭。 雞蛋里找骨頭。
【第67句】:【芝麻掉到針鼻兒里——趕巧】(歇)針鼻兒:針頭上的小孔。指湊巧、巧合。
【第68句】:【前門不進師姑,后門不進和尚】 釋義:比喻為人作風正派。 例句:“老娘人便看不像,卻替老公爭氣。前門不進師姑,后門不進和尚,拳頭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馬過,不像你那狗淫婦,人硬貨不硬,表壯里不壯,作成老公戴了綠帽兒,羞也不羞!”
【第69句】:【泥牛入海——永無消息】(歇)本為佛教語,比喻接受大道教化之后便忘卻小我。后指人一去不復還,沒有音信。也指東西沒有下落。 也作泥牛入海——一無消息。 泥牛入海——毫無消息。 泥牛入?!粲嵢珶o。
【第70句】:【風不搖,樹不動】(諺)風如果不刮動,樹枝就不會搖擺。借指凡事總有個起因,絕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 也作“風不吹不響,樹不搖不動”。
【第71句】:【打赤腳不怕穿鞋的】(諺)打赤腳:光著腳。指窮百姓和有錢有勢的人斗,不怕丟掉什么,沒有什么顧慮。
【第72句】:【一物不成,兩物見在】(慣)見:同“現”。指交易未成,錢物俱在,雙方都沒有受到損失。
【第73句】:【老太太吃檳榔——燜啦】(歇)檳榔:這里指檳榔的果實,長橢圓形,橙紅色,可食用。檳榔殼硬,老太太吃時需燜熟。燜:諧“悶”。指悶聲不響,不說話。
【第74句】:【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諺)當家:管理家事。指不管家務,就不知道柴米油鹽價格上漲的事。泛指不擔當某方面的重任,就體會不到某方面的種種難處。
【第75句】:【與其欠錢,不如賣田】(諺)欠錢:借債。賣田:變賣財產。寧愿變賣家業,也不去借債欠人錢。指借債付息,殊不可取。
【第76句】:【南方人會吃,北方人會住】(諺)南方人講究飲食,北方人講究住處。指北方地處平原,多注重宅院建筑;南方魚米之鄉,多注重美食營養。
【第77句】:【睜著眼跳黃河】(慣)比喻無可奈何地往死路上走。 也作睜著眼睛跳火坑。 睜著眼睛往火坑里跳。
【第78句】: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臍,冬不蒙頭。白天多動,夜里少夢。
【第79句】:好茶不怕細品,好事不怕細論。
【第80句】:【半夜吃黃瓜——不知頭尾】(歇)指不知道事情的底細或經過。 也作半夜吃黃瓜——摸不著頭腦。 半夜摸黃瓜——不知頭尾。
【第81句】: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第82句】:【老不舍心,少不舍力】(諺)心:思慮。力:體力,力氣。老年人往往喜歡多操心,年輕人往往肯多出力。 也作老不歇心,少不歇力。 少不舍力,老不舍心。
【第83句】:【一會兒風一會兒雨】(慣)形容人情緒變化快,喜怒無常。
【第84句】:【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見“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第85句】:【跑江湖】見“走江湖”。
【第86句】:【脅肢骨里敲髓】(慣)脅肢骨:肋骨。從人的肋骨里敲出骨髓。比喻殘酷地榨取錢財。
【第87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諺)比喻舊時讀書人,未走上仕途還一身正氣;一步入宦海,就隨波逐流了。
【第88句】:【蟈蟈兒多了顯不出你叫,八哥兒多了顯不出你俏】(諺)蟈蟈兒:昆蟲,雄的前翅有發音器,叫聲清脆。八哥兒:鳥名,能模仿人說話的某些聲音。比喻人才多了,便顯不出某一個人的出眾才華。
【第89句】:【這手來,那手去】(慣)1指錢僅僅從手中過一下,并不花用。2指花錢沒有節制,掙多少花多少。 3指日子不富裕,沒有積蓄。
【第90句】:【新葫蘆裝舊酒】 釋義:比喻只改變形式,不改變內容,表面變了,實質未變。 例句:舊支部也沒撇開.中農也參加運動;支部書記王二合當上了貧農團的主任,村長劉老迫和個浪蕩寡婦也選進主席團,換湯不換藥,新葫蘆裝舊酒。
【第91句】:【躲在后邊搖鵝毛扇子】 釋義:比喻在背后操縱、出主意。 例句:潘漢饕道:“不管什么人,我要把躲在后邊搖鵝毛扇子的人,統統抓起來。不在紀家村殺他幾個,我就不姓潘了。關照宋小犬帶路,即刻行動?!?/p>
【第92句】:碾谷要碾出米來,說話要說出理來.
【第93句】:【出恭】“出恭”是人廁的雅稱?!肮А笔亲鹁粗猓@么一個高雅的詞兒怎么會和入廁扯在一起呢?這要從明代科舉考試說起。 明代科舉考試的考場,設有“出恭人敬”牌,以防止士子擅離座位,有事經批準,領“出恭入敬”牌后方可出入。同時考試時間頗長,人總會有三急要出出人人,凡出去方便者,也要申領“出恭入敬”牌,托于胸前,按指定地點去解決,迅速交牌回位。 此牌寫得清楚,要出入恭敬,意思是輕去輕回,不得喧嘩,保持試場安靜,以防影響他人考試。 因考生上廁所時必須領此牌,故后世習稱大小便為“出恭”,并謂大便為“大恭”,小便為“小恭”,連放屁也稱“虛恭”,可見讀書人真能整詞。
【第94句】:【鴻溝】“鴻溝”比喻對立雙方隔閡很深。 “鴻溝”一詞源于秦末楚漢戰爭,是兩軍對峙的臨時分界線。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04年,劉邦和項羽在滎陽、成臬一帶的古戰場激戰,項羽的兵力雖強,而劉邦憑借后方糧草充足的條件,使項羽無計可施,被迫提出“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歸楚。”雙方暫時息戰。鴻溝是古代的運河。 現今在河南省滎陽城東北的廣武山上尚留有兩座遙遙相對的古城遺址,西面的叫漢王城,東面的叫霸王城;兩城之間有一條寬約三百米的大溝,即有名的“鴻溝”。
【第95句】:【瓜無滾圓,人無十全】見“哪個人也不全,哪個車輪也不圓”。
【第96句】:【水難量,人難料】 釋義:不能根據人的外表評定人,對人低估。 例句:常言說得好,水難量,人難料;你們莫看我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個沒啥志氣的人。可在有些事情上,不是夸口,我老八可真當得上先知先覺,料事如神。
【第97句】:【債多不愁,虱多不癢】見“虱子多了不怕咬”。
【第98句】:【八十歲學吹手——來不及】(歇)指學某種技藝或從事某項工作為時已晚。
【第99句】:【囊里盛錐——尖者自出】(歇)囊:口袋。本指錐子的尖端部分自會鉆出來,轉喻有才能的人自然會顯露頭角。 也作“囊里盛錐——自出尖”。
上一篇:受之父母的前一句是什么(受之父母的前一句是什么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