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六個手指頭抓腦門——眼前盡是叉
【第2句】:【治一經損一經】(慣)經: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治好一條經絡,損傷了另一條經絡。比喻安撫了一方,得罪了另一方。
【第3句】:【小姐】“小姐”現在一般指未婚女子。《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是:“對未婚女子的一種尊稱,多用于外交場合”。然而“小姐”這個稱呼原非美稱,更沒有尊敬的意思。據清代學者趙翼《陔余叢考》稱: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又據錢惟演《玉堂逢辰錄》中說:小姐之稱起于茶酒宮人韓小姐,是宮婢人名也。而蘇東坡則有《成伯席上贈妓人小姐》詩,可見,宋代妓女也稱“小姐”。小姐作為尊稱,始于明代,當時朱有敦《元宮詞》中有“簾前三寸弓鞋露,知是腰腰小姐來”的詩句。從此便把“小姐”作為深閨女子的代稱了。不過,當今黃、賭、毒又沉渣泛起,人們又習稱“三陪女”為小姐了,弄得正經的“小姐”一詞名聲掃地,良家閨秀避之不及,歷史兜了個圈又回到原地。
【第4句】:閻王爺不戴帽子——鬼頭鬼腦
【第5句】:【先吃肉后啃骨頭】先處理容易的,再處理麻煩的。張濤 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從天津的地形出發,攻擊天津 的戰役部署應該是東西并進,攔腰切斷,再分割圍殲,先吃 肉后啃骨頭。”
【第6句】:吃黃瓜蘸雪——乏味
【第7句】:老鼠的腦殼——不粗;擠不出多少油水;翹不起來
【第8句】:【粳米粉的線條——拉不長】(歇)粳米粉:用粳稻米碾磨出的粉,沒有黏性。長:本指空間距離長,轉指時間距離長。指某事時間持續得不長久。
【第9句】:賣了兒子招女婿——顛倒著做
【第10句】:【雞兒不吃無工之食】(諺)雞不白吃食。公雞吃食會報曉,母雞吃食會下蛋。借指人不應白得人家的好處,要注意回報人家。
【第11句】:兩個縣長摔跤——官倒
【第12句】:菱角的肚子——實實在在
【第13句】:【農民觀天氣,商人觀市場】(諺)農民關心的是天氣變化,商人關心的是市場行情。指不同行業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敏感問題。
【第14句】:【一個吹笛,一個捏眼】互相配合。或說:一個吹簫,一個捺 窟。西戎《年輕的一輩》:“閨女,沒想到你們兩個人一個吹 笛,一個捏眼,脾氣倒挺對呀!”
【第15句】:【報喜不報憂】釋義:只說好的,不說壞的。比喻虛報成績。也說“報吉不報兇”。例句:“會不會因為馬之悅去年犯了錯誤,現在想要討好、表功,故意跟自己報喜不報憂呢?”
【第16句】:咬破餃子皮——露了餡
【第17句】:一個臭皮匠,沒有好鞋樣:兩個臭皮匠,做事好商量;三個臭皮匠,合個諸葛亮。
【第18句】:【惱在心里,喜在面上】(慣)指心里氣惱,臉上卻裝出高興的樣子。
【第19句】:【繡花枕頭——一包草】(歇)比喻人徒有其表。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繡花枕頭——一肚子草。 繡花枕頭——里面一包草。
【第20句】:【老馬蹄下不迷路】釋義:老馬認識道,不迷路。比喻情況熟悉、經驗豐富的人心中有數,不會被迷惑。例句:嗯,老馬蹄下不迷路,哪怕野草深。這樣看來,我們明天去,只怕是名為赴宴,實為斗智。
【第21句】:【胡床】的使用始于兩漢。《太平御覽·風俗通》載:“靈帝好胡床。”裴注《三國志》引《曹瞞傳》云:“公將過河,前隊適過,超等奄至,公猶坐胡床不起。”唐代“胡床”的使用普遍起來,民間已不少見。李白的《寄上吳王三首》提到“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床。”杜甫的《樹間》詩云:“幾回沾葉露,乘月坐胡床。”白居易《詠興》詩云:“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獨酌還獨嘗。”由此佐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是坐具。
【第22句】:【春蟹夏鱟秋翅冬參】(諺)鱟:節肢動物,有甲殼,生活在海洋中。指春季吃螃蟹,夏季吃鱟肉,秋季吃魚翅,冬季吃海參。一年四季,營養價值極高的美食各有側重。
【第23句】:【綠豆皮兒——青退】(歇)青:青色,綠豆皮的顏色,諧“請”。退:本指脫去(皮),轉指退還。指請求退還。
【第24句】:【栽葫蘆傍墻,養女兒似娘】(諺)葫蘆藤爬著墻生長;女兒伴著娘成長,意趣、性格、生活方式都與娘相似。指女兒的品行受著母親的直接影響。
【第25句】:水田的黃鱔——沒見過江河
【第26句】:【人無再少年,花有重開日】見“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第27句】:【韭菜包點心——好長餡】(歇)整根韭菜做點心餡,餡太長了。 餡:諧“限”。指限定的范圍很大。
【第28句】:【船里不漏針】(諺)指船身嚴實,針要是丟了,必定是船內人拿走的。比喻丟失東西或走漏信息,總是與內部人有關。 也作船底不漏針,漏針沒外人。 船里不漏針,漏針船里人。
【第29句】:【氣不打一處來】(慣)指心中所有的怒氣一起爆發出來。
【第30句】:【財壓奴婢,藝壓當行】(諺)當行(hang):同行。指憑著錢財多就可使奴婢們服服帖帖聽從使喚青樹林文案館網,憑著技藝高就可使行內人心服口服對你敬重。
【第31句】:【拉不出屎怨茅房】(慣)茅房:廁所。比喻自己不能干,卻埋怨客觀條件差。 也作拉不出屎來怨毛廁。 拉不出屎來,怪馬桶不好。
【第32句】:【瞎貓抓耗子】(慣)比喻盲目行動。
【第33句】:【心眼子長到肋條骨上】(慣)形容人心術不正,心眼兒太壞。
【第34句】:表姐為了考入理想的大學,終日埋頭苦讀,可一次測驗的失敗讓她失去了信心。舅媽心疼地說:“眼前苦,往后甜,凡事都要往前看。既然努力了,就會有收獲的。”(廣東·龍門)
【第35句】:四肢開刀——無關大體
【第36句】:書記把暖瓶碰掉在地上,卻怪公務員放的不是地方。公務員背地里說:“唉!只有丫環的不是,沒有姑娘的不是。”(安徽·利辛)
【第37句】:【動肝火】(慣)指發脾氣。
【第38句】:【吃了河豚,百樣無昧】(諺)河豚(tun):鮑的一種,肉味鮮美。指河豚肉最鮮美。比喻得到過最好的,其他的就往往不能使之滿意稱心了。
【第39句】:【船漏水入,壺漏內虛】釋義:船漏了,水就進來,壺漏了,水就流完了。比喻方式相同,結果相反。例句:“鬻棺者欲民之死,蓄谷者欲歲之饑。‘船漏水入,壺漏內虛’也。”
【第40句】:【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句俗語形容自私自利、少管閑事、明哲保身的為人處世的消極態度。此語出自宋代陳元靚《事林廣記·警世格言》:“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此語誕生以來,流傳甚廣。要說對此語有獨到見解的,還是非魯迅莫屬:這乃是“教人要奉公、納稅、輸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閑事。”而對于壓迫者來說,這句格言另有一番含義:“所以被壓制時,信奉著‘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勢,足以凌人的時候,他的行為就截然不同,變為‘各人不掃門前雪,卻管他人瓦上霜’了。”
【第41句】:媽媽不小心把飯撒了,爸爸正要說,就被媽媽笑著截住了:“大哥莫說二哥,臉上麻子一樣多。”(云南·大理)
【第42句】:【人善有人欺,馬善有人騎】善良容易被人看成軟弱,受欺 侮。浩然《艷陽天》:“人善有人欺,馬善有人騎,不給他們一 點厲害,總覺著我們光寬大,不嚴懲!”
【第43句】:老狗跳樓梯——不得勢
【第44句】:【官人、死鬼】“官人”怎么能和“死鬼”放在一塊相提并論呢?而且都是指古代女子的丈夫或相好。直到現在有的女人對丈夫或相好既愛又恨時還會說:“你個死鬼。”那么,這種奇怪的稱呼是怎么形成的呢?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古人常有通假字之說,“官”同“管”,古代是種男尊女卑的社會形態,男人在外要管財,在內要管好家中的妻妾,這個“管”字就諧音而來了,“官人”就是“管人”之人。另一種說法是:這種稱呼源自陰陽五行。根據五行理論,生我者為父母,我生者為子孫,比我者為兄弟,克我者為官鬼,我克者為妻財。古人由于男尊女卑觀念,把嫁后女子列入“我克者”,相對于男人是“妻財”(妻子和財物);娶后男人處于支配地位,相對于女人是“克我者”,是“官鬼”。所以女人為了表示接受“支配”,通常稱丈夫為“官人”;有些比較厲害的女人稱丈夫為“死鬼”。意為丈夫在生前是妻子的“官”,死后是妻子的“鬼”。所以“官人”、“死鬼”都是對丈夫的稱呼,其根源是“克我者為官鬼”。“死鬼”多在女人與丈夫或相好打情罵俏時使用。
【第45句】:【上有天,下有地,中間有良心】天地作證青樹林文案館網,憑良心做事。袁 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上有天,下有地,中間有良心;我 要是三心兩意,叫我挨槍子兒。”
【第46句】:【求人不如求己】主要靠自己,不能依賴別人。成語:自力 更生。清代《紅樓夢》:“俗語說的好:求人不如求己。說不 得姐姐擔個不是,暫且把老太太查不著的金銀家伙,偷著運 出一箱子來,暫押千數兩銀子,支騰過去。”
【第47句】:【 蒼蠅想咬人】謂小人物逞能,想欺負人。類似的:屎殼螂 想螫人。成語:自不量力。李準《大河奔流》:“嘿!沒見個 蒼蠅還想蜇人!你是哪個山坳里蹦出來的!還想來赤揚崗 當人物頭!”
【第48句】:買豬頭討個膽——自討苦吃
【第49句】:割了麥子下大雨——及時
【第50句】:【臉丑怪不著鏡子】(諺)比喻做錯事受到懲罰,只怨自己,怨不得別人。
【第51句】:【低頭拉車,抬頭看路】(諺)指拉車需要低下頭使出氣力,同時也要時時抬起頭看清前邊的道路。比喻做事既要踏實苦干,又要認準目標,明確方向。
【第52句】:人留子孫草留根。
【第53句】:【飽漢不知餓漢饑】釋義:比喻得到安樂、滿足的人不知道別人的困難,不關心別人的疾苦。例句:蕭大爺亦勸他慢些,“我同錢太爺還有句話說”。小爺們等不及,只是跺腳,說:“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漢不知餓漢饑,我勸你快走罷!”
【第54句】:表叔是個廚師,吃得膀大腰圓。可每次我到他家總說在鍋上忙,菜沒吃好,酒沒喝足。媽媽笑著說:“是啊,餓死的廚子八百斤,灶房坐個大肉墩。”(河南·內鄉)
【第55句】:瘋狗跳院墻——逼的
【第56句】:【除夜犬不吠,新年無疫癘】釋義:除夜:除夕的夜晚。疫癘:流行傳染病。舊謂除夕夜里狗不叫,過了年就沒疫病。例句:歲時雜占:“除夜犬不吠,新年無疫癘。”
【第57句】:【船到江心補漏遲】有問題及早解決,遲了就難以挽救。 明代《醒世恒言》:“過遷漸漸自怨自艾,懊悔不迭。正是臨 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58句】:【兒要自養,谷要自種】釋義:借指要自己靠自己。例句:“旁人咱不管,咱只管咱個人。‘兒要自養,谷要自種。’我的主意我會拿,完了。”
【第59句】:【兩耳不聞窗外事】(慣)指人不關心外界的事情。 也作“兩耳不聞天下事”。
【第60句】:【一跳三丈高】形容發怒。成語:暴跳如雷。池莉《來來往 往》:“康偉業的幾個副經理一聽這話,氣得一跳三丈高。” 無明火三丈高形容突然大怒。《艾蕪短篇小說選》:“不 要提了!提起就叫我無明火高三丈!”
【第61句】:八月里的柿子——熟透了;越老越紅
【第62句】:墻縫里的蝎子一暗中傷人
【第63句】:【功臣難過太平關】(諺)舊時開國建業的有功之臣,很難度過太平年景這一關。指歷來在取得政權后,最高統治者總要迫害殺戮功臣良將。
【第64句】:鞭子敲耳朵——打聽
【第65句】:【善豬惡拿】(諺)指無論怎樣馴服的豬,擒拿時都必須心狠手重,不可粗疏大意。比喻擒拿敵手必須高度警覺,不可心慈手軟。
【第66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見“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第67句】:【道路難行錢作馬,城池不克酒為兵】(諺)辦事遇阻,多使點錢就買通了;城池攻不下,用酒色收買腐蝕就攻下了。舊指用金錢行賄的手段,啥事都可辦成。
【第68句】:拿著兔子當牦牛使——亂套
【第69句】:過年了,二叔置辦了許多年貨,說要跟別人家比一比。奶奶勸他:“寧跟別人比種田,不和他人賽過年。節約如同聚寶盆,勤儉才是搖錢樹啊!”(陜西·永壽)
【第70句】:向著太陽的葵花——愛晴(情)
【第71句】:【 行得春風,指望夏雨】指因果關系,做事會有結果。類似 的:行了秋風,望下了雨。明代《警世通言》:“我施某也不是 無因至此的,行得春風,指望夏雨!當初我們做財主時節, 也有人求我來,卻不曾恁般怠慢人!”
【第72句】:每逢媽媽讓我寫作業時,我就說:“明天寫吧,明天寫吧!”一天,媽媽又聽我這樣說時便說:“不惜寸陰在今日,必留遺憾在明天啊!一定要珍惜時間啊!”(河南·內黃)
【第73句】:【宰相肚里能撐船】贊揚人的氣量大,風格高。成語:寬宏 大量。姚雪垠《李自成》:“常言道:將軍額上跑下馬,宰相肚 里行舟船。你這樣氣量窄,將來如何能獨當一面,肩挑五岳 胸羅百川,統帥百萬大軍!”
【第74句】:【物不平則鳴】(諺)比喻人在受到不公正對待時,就會嗚叫呼冤。
【第75句】:【八個金剛抬不動一個禮字】釋義:金剛:佛教稱佛的侍從力士,因手拿金剛杵而得名。形容“禮”重,要講“禮”。例句:大尹道:“一個官要拶就拶,管你什么根基不根基!”高氏道:“這也難說,八個金剛拾不動一個‘禮’字哩!”
【第76句】:【兒女親,輩輩親,打斷胳膊連著筋】釋義:兒女親家,世代相親,拆分不開。例句:“老人古語說得好,兒女親,輩輩親,打斷胳膊連著筋,你說是不是?”
【第77句】:一串銅錢九百九——不成吊(調)
【第78句】:【三十年前子靠父,三十年后父靠子】(諺)指人在三十歲以前,要靠父親養活、扶持,兒子得聽從父親的指使;三十歲以后,父親要靠兒子關照,自然是兒子說話算數。
【第79句】:爸爸是一廠之長,一個工人常在背后說他的閑話,媽媽很生氣,非讓爸爸開除人家。爸爸說:“大筆寫大字,大人辦大事,咱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砸了人家的飯碗。再說,斤斤計較也顯得咱鼠肚雞腸的,只要咱站得端,行得正,怕什么閑言碎語?”(河南·新密)
【第80句】:【 千揀萬揀,揀個破燈】盞過于挑剔,最后挑選了一個最差 的。或說:東揀西揀,揀了個漏油燈盞。陳殘云《香飄四 季》:“好好一門親事,棄了不要,卻自家把頭撞到南墻上。 正是千揀萬揀,揀來個破燈盞。”
【第81句】:老鴰站樹梢——呱呱叫
【第82句】:【和尚的房子——廟】(歇)廟:寺廟,諧“妙”。用來表示贊賞,指非常美妙,妙極了。
【第83句】:【靠著大樹有柴燒】指所處條件優越。或說:依著大樹不 缺柴。靠,也說:挨。梁斌《播火記》:“我也姓馮,靠著大河 有水吃,靠著大樹有柴燒,馮家大院里有個財主,我吃了什 么虧了?”
【第84句】:爸爸正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可講到動人處,卻突然不講了。媽媽說:“怎么不講了?嘴上貼封條了?”爸爸還是故意賣關子。“好,不說就留在肚里漚糞吧!你再想說,我還不聽呢!”(河北·青縣)
【第85句】:【爹有娘有,不如自個有】(諺)爹娘再有錢,也比不上自己手里有錢。指人要靠自己,貴在自立。
【第86句】:【同桌吃飯,各自還錢】在一起共事,經濟上分清。清代《三 俠五義》:“咱們同桌兒吃飯,各自會錢,誰也不必擾誰,你道 好么?”
【第87句】:【拉弓得膀子,唱戲得嗓子】(諺)拉弓,靠的是好膀力;唱戲,靠的是好嗓門。指不同的行業,各自以本行業的專長取勝。
【第88句】:【找門路】(慣)比喻尋找能夠達到個人目的的途徑。
【第89句】:【朝士爭榮,宮人妒寵】(諺)朝士:朝里的群臣。宮人:宮里的嬪妃宮女。朝里官員們爭的是名位官爵,妃嬪宮女們爭的是皇帝的寵幸。指在權勢寵幸集中的環境里,爭奪與妒忌是必然的。
【第90句】:大火警報———鳴驚人
【第91句】:【明月不常圓,好花容易落】(諺)落:凋謝。比喻美好的景象往往保持不了多久,稱心如意的事情往往為時很短。
【第92句】:【一棍子打死】(慣)比喻對人或事粗暴地全盤否定。
【第93句】:手電筒朝外——專照別人,不照自己
【第94句】:我在樓下玩,看見了白發蒼蒼的李奶奶正抱著她那寶貝孫子,就走過去對李奶奶說:“李奶奶,你這么大年紀了,還抱得動你這胖孫子啊?”李奶奶笑著說:“我是抱孫子,攢金子。”(河南·安陽)
【第95句】:【不說不笑不熱鬧】指空閑時有說有笑,心情愉快。《馬烽 小說選》:“不說不笑不熱鬧,那兩個年輕人整天忙工作,讓 他們也歇一歇,喘一喘。”
【第96句】:【車載不動,船裝不完】形容多、重。成語:車載斗量。祁淑 英《廢墟》:“鄉親說她是個故事簍子,說她肚里的故事車裝 不下,船載不完。”
【第97句】:魚靠水,人靠集體。
【第98句】:【讓了甜桃,去尋酸棗】(慣)比喻把好的讓出去,卻去尋找差的。
【第99句】:【冷在三九】意思是說冬天最冷的天在三九。那么,什么是三九,它是怎么來的呢?我國古代將夏至后的81天和冬至后的81天各分為9個段落,每一個段落為9天,并按次序定名為頭九(即一九)、二九、三九……九九。不過,夏九九在民間沒有流行起來,大家只知道夏有“三伏”而不知道夏還有九九。通常所謂九九或數九天,是指冬九九而言。冬天最冷的時候在三九和四九,大約為陽歷一月中下旬,陰歷多在臘月上旬。這時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寒”。故農諺有“熱在中伏,冷在三九”的說法,還有“臘七臘八,出門凍煞”的說法。九九與氣候密切相關,有九九歌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可見,冬天的大冷天,確實在“三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