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樹掛?
樹掛是一種傳統的中國園林藝術形式,也稱為“吊蘭”,是在樹上懸掛盆栽植物或者花卉,以增加園林的美感和靈氣。
樹掛在詩詞中的描寫
樹掛作為一種傳統的中國園林藝術形式,早在古代文人墨客筆下就有了描寫。唐代杜甫有詩云:“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其中“競折腰”即指賽艷斗美之意,在其后注中解釋為“掛吊蘭于高木之上”。而宋代歐陽修則有詞曰:“別后相思空落帽,世事茫茫難自料。年來歲去花如昨,若問閑情都幾許?”其中,“花如昨”指春天開滿花的景象,“若問閑情都幾許”則暗示了歐陽修對于逝去時光的感傷之情。
樹掛的意義
樹掛的意義不僅在于美觀,更在于其寓意。首先,它象征著生命力和希望。懸掛在高處的盆栽需要借助陽光和雨露才能維持生命,而其綠色又代表著希望和生機。其次,樹掛還可以增加園林空間的層次感和立體感,使整個園林更加豐富多彩。
如何進行樹掛?
進行樹掛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選擇適合懸掛的植物:一般來說,選擇長壽、養護簡單、能耐陰性環境的盆栽比較適合進行樹掛。
- 選好位置:要選擇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位置,并考慮到懸掛高度和重量等問題。
- 安裝支架:可以在樹枝上預留一個小孔或者使用專門的吊蘭鉤來安裝支架。
- 保養管理:需要定期澆水施肥并注意植物是否有害蟲或者疾病等問題。
結語
樹掛是傳統的中國園林藝術形式之一,具有美觀和寓意雙重意義。在詩詞中,它也常常被用來描寫春天的景象和生命的脆弱。如果您在園林設計中想要增加層次感和立體感,樹掛也許可以為您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