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這個善人為什么要哭啊?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太無能了,連一個乞丐也幫不了,所以心里非常悲傷,也很委屈,很難過就流淚了。
【第2句】:【經(jīng)典佛語】“低頭的稻穗,昂頭的稗子。”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實空空如也的稗子,才會顯得招搖,始終把頭抬得老高。生活中,我們應(yīng)學(xué)會在適當?shù)臅r候,保持適當?shù)牡妥藨B(tài)。
【第3句】:【禪語人生】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自此創(chuàng)造出來。
【第4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發(fā)心是利眾:我們經(jīng)常聽到佛教徒勁人要發(fā)心。到底要發(fā)什么心呢?要發(fā)善心、好心,也就是利益大眾。譬如我說一句話對大家有利益,我做一些事對大家有利益,我修橋鋪路,只要能利益心。
【第5句】:對一些人來說足球是勝敗,對一些人來說足球是話題,對一些人來說足球是思想。足球包含一種大眾哲學(xué),中國足球要尋出路,就必須找到這個哲學(xué)原理。
【第6句】:【禪心佛語】當一切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xiàn)。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
【第7句】:見兔顧犬未為晚,亡羊補牢不為遲。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后少跟隨。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井枯方覺水可貴,無貓才知老鼠多。酒雖養(yǎng)性還亂性,水能載舟亦覆舟。
【第8句】:我們都不是圣人,不會什么事、什么人都拿捏得恰到好處,不犯無意之過是不可能的,因此言行之前三思很必要。
【第9句】: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標的最大障礙.一個人的心志才是成敗的關(guān)鍵。只要心中的燈火不曾熄滅.即使道路再崎嶇難行,那片光明也會引路,令你如愿而歸l如果找到了心靈的方向,你可要牢牢守住.怎樣都不要放棄。
【第10句】:很多時候,成功就和通過這座小橋一樣,失敗的原因不是你能力不夠或者鮮有機會,而是你受制于周圍的環(huán)境。面對險境,許多人早就沒有了那一份平衡的心態(tài),他們因為受了影響而亂了方寸,慌了手腳,何談去把握機遇呢?
【第11句】:【禪語人生】我不太相信那些策劃的大仙們,我認為蒙牛、小肥羊不是策劃出來的,是踏踏實實的產(chǎn)品、服務(wù)和體系。沒有產(chǎn)品、質(zhì)量、服務(wù)這些東西一切策劃都是空的,這是我的一個看法。
【第12句】:【佛心禪語】※我們不執(zhí)著于快樂,也不去追求快樂的時候,快樂自然而然就來了。我們不想逃避痛苦的時候,痛苦自然而然就遠離了。
【第13句】:【禪語悟道】當人們暫時地獲得了期望中的物質(zhì)財富時,卻發(fā)現(xiàn)青春年華已經(jīng)消逝,身體健康已離我們而去,心情也經(jīng)常悶悶不樂。這時即便付出再多的金錢,也無法換回原來的青春與健康。
【第14句】:【禪心佛語】生活中的平淡日子,不只是需要一種寬闊的視野,還需要一份信心和堅持去支撐,無論是痛苦還是歡樂,都需要傳承一種善待,就算陷于深深的痛苦,也一定要告誡自己,能夠擁有足夠的力量,重新塑造和開始。
【第15句】:傅大士曾經(jīng)寫過一首顛倒的偈子:“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在佛眼里,人世間的一切都是顛倒的。
【第16句】:【心靈禪語】都說人生是一場相逢,走過的故事,經(jīng)歷的人,路過的城市,欣賞的風(fēng)景,這一切都對生命帶來一種啟迪,更是生命的一種陪伴,人生的成長也就在這經(jīng)歷中成為一種深深的感悟。
【第17句】:【佛言禪語大合集】哲人說過,“智慧和聰明的區(qū)別,就是在于智慧的人懂得如何選擇”,擺脫糾結(jié),能讓我們心胸更豁達,生活更灑脫。糾結(jié)時,那么就去告訴自己“有得必有失”,選擇西瓜,就勇敢地丟掉芝麻吧。
【第18句】:【禪心佛語】街上的人目睹剛才發(fā)生的一切,都盯著他,并嘲笑他。面對這么多銳利的目光,那個婆羅門羞愧難當,不得不低下頭。
【第19句】:【禪心佛語】始祖?zhèn)鹘?jīng),五祖弘法,六祖悟道以一脈五宗名滿天下。中華禪學(xué),擁有了一個不朽的“東土肉身菩薩”慧能大師。
【第20句】:所謂幸福,從來就沒有準確和標準的答案;豪宅跑車、前呼后擁,未見得幸福;粗衣布履、窄巷漏街,未見得不幸;幸福從來都與貧富無關(guān),與地位無關(guān);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一花一草一世界,一草一木皆菩提。
【第21句】:【禪語說】人生總有不同際遇。有人少年得志,扶搖直上;有人飽經(jīng)滄桑,終成正果;有人嘔心瀝血,難酬壯志。其實,只要曾經(jīng)熱愛過執(zhí)著過,就是美滿的生活。
【第22句】: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輻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十
【第23句】:佛心又像保險箱一樣,保管住最貴重的東西不讓它遺失;而凡夫心有如垃圾場,有害無益的放在心中積存一大堆,無法清理,使自己痛苦不已。——證嚴法師
【第24句】:無論是修佛法、救濟貧苦,還是普度眾生,如果沒有這樣的“愿力”,是很難成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提之路的。
【第25句】:【生活禪語】善于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心態(tài),就是心大一點。心態(tài)好,人緣好,因為懂得寬容;心態(tài)好,做事順利,因為不拘小節(jié);心態(tài)好,生活愉快,因為懂得放下。
【第26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年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憂悲。經(jīng)年之后,漸漸的懂得:人生沒有重來,沒有試鏡,沒有彩排,沒有回放,永遠都是直播,只有知道感恩,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珍惜所擁有的,才會活的快樂充實,美麗、幸福。
【第27句】:生活總是在磨難中感悟,去實踐那份去留無意,從緊張到恬靜,這世間的寒暑往來花開花謝,是歲月的簡單與悠閑,也更是人生的一種平和達觀、全身而退。
【第28句】:反觀內(nèi)心躁動之人,他們因為渴求太多,而導(dǎo)致失去了內(nèi)心之平靜。這些人即使讓他們身處于深山之中,或者隱沒于古剎禪房,他們也只會感到焦灼難安。這是因為他們的內(nèi)心并不富足,因此不能享受安靜之樂趣。
【第29句】:【佛語摘抄精選】猶如伐木,片片漸砍,一時頓倒,亦如遠詣都城,步步漸行,一日頓到。(《禪源諸詮集都序》)
【第30句】:四攝布施及愛語,或有行利者,同利諸行生;各隨其所應(yīng),以此攝世間,猶車因釭運。《雜阿含經(jīng)》卷二十六,第669經(jīng)
【第31句】:【禪語人生】在那些女性權(quán)利受到侵犯的地方,女性應(yīng)該要起來反抗,而男性則應(yīng)該支持她們。這二十年來,我在印度一直很支持婦女們爭取各種權(quán)利,包括就學(xué)以及和男性一樣能夠在社會上的各個領(lǐng)域里擔(dān)任各項職務(wù)。
【第32句】:洞悉沙門、婆羅門的所有知識,擺脫對一切知識的貪求,超越一切知識,這樣的人是精通知識者。《經(jīng)集》第三品,第六章《娑毗耶經(jīng)》
【第33句】:【禪心佛語】學(xué)佛須用心學(xué),不用心學(xué),不能與佛相應(yīng)。交友須用心交,無心交不能得其摯友,不交心難以交友。交心不只是靠談話吃喝,往往在做事時更能見真心,更能交到摯友。摯友必須是思想的共鳴,靈魂的相應(yīng)碰撞。
【第34句】:【禪語人生】現(xiàn)在的年輕人覺得做好事會上當,做好人會吃虧。他們認為做人要有一點狠氣,有一點霸道,有一點牛氣,才能站得住腳,才不會受欺侮。如果大家都牛氣,大家都狠氣,勢必造成家庭與社會的不和諧。
【第35句】:【禪語人生】有時遇到喜歡論斤計兩的客人,優(yōu)婆掬提對客人起憎惡和不歡喜心時,他就放一粒黑豆。一天下來,黑豆的數(shù)量比白豆多,優(yōu)婆掬提隨即提醒自己要加緊努力,照顧好自己的心。
【第36句】:【禪心佛語】生命的責(zé)任并不是要比誰強,而是要學(xué)會生命的獨立,為自己的生命負責(zé),所有經(jīng)歷的生命狀態(tài),不必要計較,更不必要加重生命中痛苦的成分,生命雖然不拒絕眼淚,但不能再悲情中沉默,生命需要擔(dān)當,需要笑對人生。
【第37句】:【佛心禪語】不論是做生意賺錢,還是修行古老的西藏智慧,都是為了充盈我們的生命,達到內(nèi)在與外在的和諧統(tǒng)一。只懂得賺錢,卻不顧自己與他人利益的人根本不配稱為商人。
【第38句】:【早安禪語】感謝對你好的人,他們原本可以不對你好。原諒對你不好的人,他們原本可以對你更壞。感謝,是一種修養(yǎng)。原諒,更是一種修為。做有修養(yǎng)的人,修為有價值的人生。
【第39句】:【禪語人生】以解決事情的目的修行佛法,佛法容易成為救命稻草,并且你會認為自己非常虔誠,但那只是有目的性的偽裝;若是以了悟事情的本質(zhì)修行佛法,佛法容易變?yōu)橹腔郏菀姿旱裟闼械膫窝b,同時也解決了你所要解決的事情。
【第40句】:造業(yè)由因二種起:所謂現(xiàn)行及種子,藏識持緣一切種,如影隨形不離身,一切時中障圣道。《心地觀經(jīng)》卷三,報恩品下
【第41句】:【禪心佛語】那么真也可以解釋為,純真、天真或者真實。凈空法師說,自性是什么?自性是真心。真心是什么?真心就是清凈心。在《唯識三十頌記》里,把我音譯阿特曼,原意為呼吸,引伸為生命、自己、自我、自性等。
【第42句】:學(xué)會知而不言,因為言多必失;學(xué)會自我解脫,因為這樣才能自我超越;學(xué)會一個人靜靜思考,因為這樣才能讓自己更清醒、明白。
【第43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佛常常是高不可攀的。然而實際上,佛并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存在,他可能就是我們身邊的某一個人,他平凡得跟每一個普通人一樣,也需要吃飯、睡覺,唯一不同的是,他比我們擁有更高的覺悟。
【第44句】:百善孝為先,及時盡孝心世界上有很多事都可以想辦法去彌補,然而,錯過行孝的機會則永遠也無法彌補,只能空留遺憾,追悔不已。
【第45句】:【禪語人生】學(xué)會忙里偷閑。總被生活束縛,神經(jīng)就會永遠緊繃。每天抽點時間發(fā)呆、胡思亂想,或者每隔一段時間與大自然親近,才是生活的藝術(shù)。
【第46句】:【禪心佛語】同樣一個境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樂觀的人總會看到積極的一面,悲觀的人則看什么都是消極的。
【第47句】:【禪語人生】我們因為太害怕失去,所以在害怕中失去了很多,我們因為太期待得到,所以得到時還在期待;甚至我們沒給自己去品味一杯咖啡的時間,但如此多忙碌的理由,我們還是堅信是為了自己。
【第48句】:【禪心佛語】人生一世光陰極為有限,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平平常常、歡歡喜喜過一輩子,即使對方有什么對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于相互關(guān)愛給予諒解,這樣,人就會有和睦的人際關(guān)系。
【第49句】:【圣經(jīng)文案】488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里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里未得完全。(約壹4:18)
【第50句】:【禪心佛語】如果自己不能努力修行,煩惱也不會對你生起悲心,還是要害你。或者說煩惱不會因你對它寬大,就對你放松了。總之,煩惱是不會放過你的。對治煩惱要靠自己努力。
【第51句】:玩人喪德,玩物喪志。性靜情逸,心動神疲。燕瘦環(huán)肥,各盡其美。以財為草,以身為寶。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賊是小人,智過君子。長袖善舞,多錢善賈。知己知彼,將心比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52句】:【心靈禪語】我們不妨拷問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是不是給寬容留了三分天地,是不是給饒恕留了余地,面對自己的心,是否能做到問心無愧。內(nèi)心的柔軟,才能讓心充滿光明。修行,就是從煩惱中突圍,能突圍,煩惱就是彰顯智慧的菩提。
【第53句】:【佛心禪語】自性就是放下、放下、放下、、舍掉、舍掉、舍掉、舍掉一切的內(nèi)在的執(zhí)著,達到絕對的心理狀態(tài)。
【第54句】:【禪心佛語】誰好誰不好,自己找煩惱。自己沒煩惱,一切都好了。學(xué)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xué)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第55句】:秉指僧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云:“火不待日而熱。”“磨與未磨時如何?”師云:“風(fēng)不待月而涼。”——《大慧普覺禪師文案》
【第56句】:貧者因物質(zhì)匱乏而苦,富者則因心靈空虛而苦。貧者千方百計地追求物質(zhì),所以極其煩惱;富者則擔(dān)心失去已擁有的,而無法輕安自在。
【第57句】:別人夸,一朵花;自己夸,豆腐渣。別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不安心,不知事;不虛心,不成事。不顧自身榮和辱,敢為人民鼓與呼。
【第58句】:你不算計別人,別人算計了你怎么辦?懦夫的做法是做阿Q,大不了是兒子打老子;勇者的做法是黑旋風(fēng),打他一頓再說;智者的做法是諸葛亮,借他一個荊州。凡人沒有好法子,只好一吵二鬧三上訪,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第59句】:【佛心禪語】愛是一種貪婪,是一種占有,是一種自私,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是否愿意更多的人愛你的愛人,但你是對一個人只是慈悲的時候,你會樂意更多的人對你慈悲的人更慈悲。
【第60句】:用一種豁達觀察生活,不是用眼淚來描述生活,就算對命運懷一種慈悲,那就讓命運活一場智慧的簡潔,一個能夠快樂的人,才能活出一種快樂的風(fēng)格。善待自己活著的每一天,請君看看東流水,就知人間別離遠。
【第61句】:【佛心禪語】別人擁有的,你不必羨慕,只要努力,你也會擁有;自己擁有的,你不必炫耀,因為別人也在奮斗,也會擁有。多一點快樂,少一點煩惱,不論富或窮,地位高或低,知識淺或深。每天開心笑,累了就睡覺,醒了就微笑。
【第62句】:要有一種主動的承擔(dān)精神、奉獻精神、感恩精神、包容精神、分享精神。有了這種主動,就能夠在家庭中營造一種良好的、清凈的生活氛圍、禪修氛圍。
【第63句】:禪,有如銀雪潔白:雪,富有晶瑩的特性,雪,給人潔凈的感覺。禪,就像銀白的雪一樣清凈。沒有雜染;禪就是這樣,沒有歪曲,沒有化妝,沒有掩飾。
【第64句】:一般世俗所謂的“孝”,是以物質(zhì)為主;總以為在日常生活中供給父母吃飽、穿暖等一切享受即是盡孝,其實不然。
【第65句】:【佛心禪語】不能接納自己的缺陷將一無所成;自憐亦將使你一無是處。人必須勇敢的接受人生可能的遭遇,并使自己在際遇中脫穎而出。
【第66句】:【禪心佛語】佛陀給出了我們那么多關(guān)于愛、慈悲和空性的教法,依法修行,我們定能有一日消除自己的無明、憤怒和執(zhí)著,如此也就獲得了佛陀的加持。
【第67句】:【禪語人生】一修人我不計較。二修彼此不比較。三修處事有禮貌。四修見人要微笑。五修吃虧不要緊。六修待人要厚道。七修內(nèi)心無煩惱。
【第68句】:現(xiàn)代人生活很忙碌,理應(yīng)感到充實,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的重心在哪里,內(nèi)心常常覺得空虛無聊,忙碌的工作、多樣化的娛樂方式便成了暫時的麻醉劑,麻醉時間一過,空虛感又會襲來。
【第69句】:【禪心佛語】切莫騙人能被騙到的人,都是相信自己的人,只有親朋好友才可能相信自己。人生一世,知己難遇,若將朋友都騙了,自己就會過上孤苦伶仃的痛。
【第70句】:【佛心禪語】慈悲與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猶如鳳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鳳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體一般,慈悲與智慧既是兩面,又是一體。
【第71句】:有人理解念佛的好處為身體變好了,錢掙多了。在他,可能是親身經(jīng)歷,但要知道,這些不過是方便說,而且并不一定必然發(fā)生。念佛真實而必然的好處是心得平安。也許身體照樣多病,生活照樣窮困,但心卻得平安。
【第72句】:我們在處事時,切不可半途起心動念,也不要投機取巧,那是很危險的行徑。而且,“待人要退一步,愛人要寬一寸”。若能夠時時寬心待人,凡事都能讓一步,在人生道路上就可以過得很快樂、自在!
【第73句】:【禪心佛語】夾山禪師與弟子這段對話,對現(xiàn)代人大有啟示:耕耘比收獲重要,過程比目的重要,事實的體驗比虛有的假象重要,內(nèi)心的平安比虛妄的名相重要。
【第74句】:兔死因毛貴,龜亡為殼靈。兔子睡大覺,烏龜跑第一。砣小壓千斤,椒小辣人心。玩笑忌傷人,詼諧忌粗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當先。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
【第75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修行其實并不遙遠,它就在你的周圍,就在你的內(nèi)心,就在你的言談舉止、行住坐臥當中。修行也并不難,難的是時時處處都能遵守戒律、法規(guī),修正你的偏執(zhí)偏見,畢竟風(fēng)起于青萍之末,堤之決始于蟻穴。
【第76句】:【心靈禪語】人的一切,都是由他自己的行為決定的。這個觀念,從反面說,就是自作自受。我們常聽到有人說:“我這是自作自受!”但愿他說了這句話之后,便有所反省和總結(jié)。
【第77句】:用眼睛看清世間,可以認清世相;用耳朵諦聽善言,可以心開意解;用鼻孔探索清香,可以體會生活;用語言贊嘆大眾,可以得到人和;用身體擁抱世界,可以得到友誼;用心意包容他人,可以升華品格。
【第78句】:【禪語人生】一朵花凋謝時,你不會太難過,因為花開易謝。但你卻不能接受愛的人去世,你錯以為事物有恒,所以痛苦。無常是好事,每一扇門都為變化敞開,我們不抱怨,努力、面對,你會變得積極、慈悲和富有智慧。
【第79句】:有長遠打算的人,才會實實在在做好眼前的事;沒有規(guī)劃的人容易隨波逐流,一無所得。前途是一次有計劃的旅行,執(zhí)著而有遠見,自信而把握關(guān)鍵,便能擁有一張生命之旅永遠的票。
【第80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如果一個人想通了這一點,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化為烏有。
【第81句】:【禪心佛語】佛陀不為眾人勸說所動,毅然朝密林中走去。果然正如眾人所說,行不多遠,佛陀便“遙見央瞿利摩羅手執(zhí)刀盾走向”,這個強盜是一手持刀一手執(zhí)盾,朝佛陀這邊是直奔而來。
【第82句】:多交費財,少交省用。多心招禍,少事為福。奪妻滅子,不共戴天。惡不可積,過不可長。惡狗畏槌,惡人驚雷。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兒要自養(yǎng),谷要自種。二虎相斗,必有一傷。發(fā)憤忘食,樂而忘憂。
【第83句】:【佛心禪語】總而言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緣份很重要。你要想在社會中樹立良好形象和事業(yè)大成,就應(yīng)該廣結(jié)善緣,融和尊重、團結(jié)包容、互贊互助、樂觀進取。
【第84句】:【禪心佛語】富貴也好,清貧也罷,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最欣慰。更多的日子,以感恩的方式活著,內(nèi)心也便多了一份溫暖的力量。盡管生活還未盡人意,但我心是知足的。
【第85句】:【佛心禪語】佛教小故事,一個人有了煩惱,便去寺廟里求觀音。走進廟里,才發(fā)現(xiàn)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第86句】:【禪心佛語】生活禪應(yīng)該覆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用禪的智慧、禪的覺悟來凈化我們的生活,指導(dǎo)我們的生活,超越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不會庸俗化,使我們的生活不會違背真、善、美的原則,不會違背清凈法、善法的原則。
【第87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一定不要把眼光放在別人的對錯是非上,也不要在意別人是正確還是離譜,一定要檢查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是否糾結(jié)和矛盾,有些道理看似簡單,其實深遠,一個人的胸懷深淺卻往往關(guān)系著一個人命運的悲歡。
【第88句】:不先根除煩惱,不可能得到永恒的快樂。只要心被無明及其他的煩惱遮蔽,我們所經(jīng)驗到的快樂,都瞬間即逝。——堪忍尊者
【第89句】:【道家禪語】有人說,生活是一種享受;有人說,生活是一種無奈。其實,生活有享受也有無奈,有欣慰也有困惑。生活就象一枚青果,你含在嘴里慢慢品,細細嚼,便有諸多滋味在你舌尖蔓延,也甜,也酸,也苦,也澀。
【第90句】:所以在平時生活中,必須以法水滋潤心地,培養(yǎng)慈悲心,待人接物,須有柔和的氣質(zhì)和風(fēng)度;若能柔和、慈悲,世間再大的困難都可以排解。
【第91句】:常有人為事業(yè)不順或身體不好,而懷疑家中的神位不對或有所沖犯。師言:“佛門講定業(yè)因果,只要心安處處皆安,心安即理得。在佛教中,任何方位都是好方位。”
【第92句】:【禪心佛語】天上掉餡餅的事也許只有童話小說里才有,所以優(yōu)秀的人不會等待機會的到來,而是尋找并抓住機會,把握機會,征服機會,讓機會成為服務(wù)于他的奴仆。
【第93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是你的遲早會是你的,沒有必要為它而煩惱;不是你的永遠都不屬于你,為它煩惱又有何用呢?
【第94句】:【禪語人生】有一些人的出現(xiàn),就是來給我們開眼的。所以,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煉成精,淡定從容。
【第95句】: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人卻沒有腳。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第96句】:民要安家,官不修衙。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名高妒起,寵極謗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莫忘久德,不思久恨。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牡丹花好,綠葉扶持。男不斗婦,女不讓路。
【第97句】:【佛心禪語】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設(shè)立道德底線,小偷也清楚有些東西是絕對不能偷的。所以說事情萬萬不可做絕,落井下石的事絕對不要干,給別人讓出退路就等于自己前進了。
【第98句】:【禪心佛語】成功是用奮斗一環(huán)又一環(huán)打造的鏈條,稍有一時一刻、一絲一毫的懈怠,都可能導(dǎo)致成功的鏈條裂斷。
【第99句】:假如一個人本著污穢的心去言談舉止,那么苦惱便會立刻跟隨他,宛如車輪緊隨著挽牛的足蹄。——《佛陀的格言》
上一篇:微博賬號資源大全心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