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兔子雖多——駕不了轅
【第2句】:【怕狼怕虎別在山上住】釋義:比喻既然怕這怕那就不要硬充好漢。例句:怕狼怕虎別在山上住,怕死別活著。
【第3句】:【外廚房里的灶王爺——獨座兒】(歇)灶王爺:灶神,也叫灶君爺,舊時迷信的人在鍋灶附近供的神,一家只有一個。指只有一個座位。
【第4句】:【張天師著鬼迷——無法可使】(歇)法:本指法術,轉指辦法。指毫無辦法。
【第5句】:眉毛上放炮仗——火(禍)在眼前
【第6句】:棉花換核桃——吃硬不吃軟
【第7句】:【老牛老牛,打死不回頭】釋義:比喻人態度堅決或脾氣執拗。例句:馬友良又一手扳住他脖梗說:“老牛,老牛,打死不回頭。——看后面!這要拍上電影,準不錯吧!”
【第8句】:機關槍打鴨子一呱呱叫
【第9句】:穿著拖鞋走路——邁不開步
【第10句】:世界上最小的橋梁——鼻梁
【第11句】:【胳膊擰不過大腿】(諺)胳膊細長,大腿粗壯,胳膊無力扭過大腿。 比喻弱勢者拗不過強勢者。 也作胳膊扭不過大腿。 胳膊肘彎不過大腿。
【第12句】:【金子還是金子換】雙方相當,不吃虧。清代《紅樓夢》: “你是個要強的人,俗語說的,金子還是金子換,誰知竟叫老 ,爺看中了!你如今一來,可遂了你素日心高志大的愿了。”
【第13句】:【盜雖小人,智過君子】(諺)盜賊雖說是小人,但其機智程度,往往超出常人。指智謀的高下并不完全受社會文明層次的制約。
【第14句】:【人慌失智】(諺)人一慌張,心神就亂,無法正常運用思維。指人遇事要從容,不慌不忙,自然生智。 也作“人急無智”。
【第15句】:【提起心頭火,咬碎口中牙】形容人惱怒或仇恨。成語:怒 火中燒、明代《古今小說》:“陳巡檢在屏風后聽得說,正是: 提起心頭火,咬碎口中牙。陳巡檢大怒,拔出所佩寶劍,劈 頭就砍。”
【第16句】:【嚴霜偏打洼處草】釋義:本來已經處在困境當中,卻偏偏又遇上了不幸。例句:俗話說,“嚴霜偏打洼處草。”這一年春天,大榆樹上已經長滿了黃綠色的樹葉子了。劉春田的老娘得了重病,兩口子又急又疼,取借無門。
【第17句】:【無病賽過活神仙】(諺)指人只要身體健康,無病無災,就是最大的幸福。
【第18句】:【老鼠尾巴熬湯——油水不大】(歇)油水:本指所含的脂肪質,轉喻可以利己的好處。比喻可賺的錢不多,或可拿出的財物不多。 也作老鼠尾巴熬湯——沒什么油水。 老鼠尾巴——沒有多大油水。
【第19句】:巧妻常伴拙夫眠。
【第20句】:媽媽見爸爸什么事都不想做,就說:“身上的懶筋都快有柱子那么粗了。”(江西·吉安)
【第21句】: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我心不在焉。老師說:“你要往秤上看,不要往肉上看。”(陜西·宜川)
【第22句】:【根深不怕風搖動】(諺)指樹大根深,就不怕大風搖動。比喻人做事只要根基穩固,就不怕外力干擾。 也比喻自身行為端直,就不怕閑言碎語。 也作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 根正不怕黃風擺。
【第23句】:吃了豹子膽——什么也不怕
【第24句】:【黃連水里泡苦瓜】釋義:把苦瓜泡在黃連水里。比喻苦上加苦。例句:龍北斗嘆息道:“這哪里是你一家的事?來這里的人,哪一個沒有一段苦事,誰不是黃連水里泡苦瓜的?但我不相信世道總是這個樣兒。”
【第25句】:【打破鐵飯碗】改變職業的終身制。相關的:吃大鍋飯。 古華《相思樹女子客家》:“店主和店員之間,要簽訂工作合 同,半年一訂,實行招聘制,打破鐵飯碗。”
【第26句】:狗咬呂洞賓——不懂好歹;不認得真人:不識好歹;不識好人心;不識真神仙;有眼不識真人
【第27句】:菱角的肚子——實實在在
【第28句】:我正跟小伙伴們玩,媽媽卻讓我回家寫作業,我不愿回去,非要再玩一會兒。媽媽搖搖頭說:“唉,真是有尾巴的狗跳,沒尾巴的狗也跟著跳。”(廣西·博白)
【第29句】:吃飯舔碗邊——窮相畢露;吝嗇鬼
【第30句】:【跑江湖】見“走江湖”。
【第31句】:喝飽了黃連水——滿肚的苦
【第32句】:一個師傅一路拳——各有各的打法
【第33句】:【驚蟄不凍,寒到芒種】釋義: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3月5日、6日或7日。芒種:二十四節氣之一,在6月5日、6日或7日。驚蟄這一天如果不冷,寒冷的天氣要持續到芒種。例句:驚蟄不凍,寒到芒種。記得驚蟄那天就不冷,天氣反常,以后還有冷的呢。
【第34句】:【蜂刺入懷,解衣去趕】(諺)指黃蜂要是鉆進衣襟里,就必須馬上解開衣襟趕跑它。比喻情況緊迫時,不容有任何遲疑,必須立即采取緊急措施。 也作蜂蠆入懷,隨即解衣。蠆(chai):蝎子一類的有毒動物。 蜂蝎入懷,各自解衣。
【第35句】:鍘刀剃禿頭——拿腦袋開玩笑
【第36句】:【吃瓜子吃出個臭蟲來——啥仁都有】見“嗑瓜子兒嗑出個臭蟲來——什么仁兒都有”。
【第37句】:【兔子急了也咬人/兔子不急不咬人】被逼反抗。張孟良《兒 女風塵記》:“什么叫有膽子沒膽子,兔子急了還咬人咧,何 況一個人?”
【第38句】:鐵絲做門閂——經不起推敲
【第39句】:中午飯吃炒餅,媽媽給我倒了一杯水,說:“吃餅,離不開井。餅太干,又是大旱的天兒,多喝點水啊!”(河北·邯鄲)
【第40句】:【 打蛇先打頭】打擊為首的,擊中要害。姚雪垠《李自成》: “目前咱們的戰兵很少,只能將主要兵力放在南路,交你使 用,要在白羊店以南對鄭崇儉親自督戰來犯的官軍迎頭痛 擊。這是打蛇先打頭之策。”
【第41句】:【逼牯牛下仔】要求苛刻,辦不到。類似的:逼公雞下蛋/ 逼雞下金蛋。成語:強人所難。《艾蕪短篇小說選》:“這簡 直是逼著牯牛下兒啦!你們睜眼看著,這鬼地方會出一顆 半顆谷子么?要五斗米,不是要人家的命?”
【第42句】:【擠油水】(慣)比喻靠施加壓力來得到好處或得到所需要的東西。
【第43句】:七嫜的閨女不僅長得像七嬸,而且也和她一樣勤勞善良,樂于助人。李大媽常夸七嬸:“十朵菊花九朵黃,十個閨女九像娘,你可真有福氣。”(湖南·益陽)
【第44句】:【拔短梯】(慣)拔:抽掉。比喻無端毀約失信,置人于困境或死地。
【第45句】:【誡無垢,思無辱】(諺)誡:對言行的警戒。垢:通“詬”,受辱。指人經常警戒自己的言行,遇事深思熟慮,自然就會避免災禍與羞辱。
【第46句】:【輸贏勝敗,兵家常事】見“兵家勝負,自古無常”。
【第47句】:【肉肥湯也肥】謂跟著沾光。浩然《金光大道》:“少懷有 了,能沒你的?常言說,肉肥湯也肥嘛!”
【第48句】:貴州驢子學馬叫——南腔北調
【第49句】:【把水攪混了】制造混亂。賈平凹《廢都》:“你說有,她說 沒有,到哪兒尋證人去?一潭水攪混了,誰說得清白?”
【第50句】:【以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諺)要想改變貧窮現狀,發財致富,務農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經商。 指迅速致富的途徑是經商。
【第51句】:驚槍的山蹦子(兔)——狂顛猛跑
【第52句】:我們班有些同學學習成績很好,我心里有點嫉妒他們,總想找個比賽的機會賽過他們。媽媽知道了,對我說:“你不要米篩子里裝豬血,光眼紅別人,自己多下苦功就是了!”(廣東·龍門)
【第53句】:【打白客】(慣)指托人辦事不花錢。
【第54句】:【捂蓋子】(慣)比喻掩蓋真相,不許別人揭露矛盾或揭發壞人壞事。
【第55句】:【殺人不過頭點地】(諺)即使被殺死,也不過是腦袋滾在地上罷了。 指充其量不過是個死,沒有什么了不起。
【第56句】:【若要甜,加點鹽】(諺)指單吃甜品不知甜,吃點咸的自然就有了比較。常比喻生活中要正確對待苦樂,不可只追求享受。
【第57句】:【凍不死的蔥,餓不死的僧】(諺)僧:和尚。指蔥耐凍,再冷的天氣也凍不死;和尚可以四處化齋,當然不會餓死。
【第58句】:【打成一鍋粥】(慣)形容打作一團,場面十分混亂。
【第59句】:【前有車,后有轍】(諺)前邊有車行過,后邊就有車轍。比喻前人取得了經驗教訓,后人就有了可以遵循的榜樣。 也作“前邊有車,后邊有轍”。
【第60句】:表妹愛挑食,姥姥批評她:“你呀,想吃桃,嫌有毛;想吃杏,嫌杏酸;想吃魚,魚有刺;想吃瓜,瓜有籽;想吃紅薯,又嫌面。世上沒有你能吃的了。”(河北·邢臺)
【第61句】:【面善心不善】(慣)指人外表看上去和善,內心卻狠毒。
【第62句】:【上馬金,下馬銀】(慣)上馬給金子,下馬給銀子。1形容招待非常熱情或待遇十分優厚。2形容家境很富有。 也作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 上馬一錠金,下馬一錠銀。 上馬提金,下馬提銀。
【第63句】:爸爸說我的洗臉毛巾臟,夸他的干凈。媽媽在一旁聽了說:“沒有老人夸孝順,沒有孩子夸干凈。”(甘肅·靜寧)
【第64句】:有錢難買親生子。
【第65句】:葵花的盤子一老轉向
【第66句】:【一羽示風向,一草示水流】(諺)一根羽毛在風里飛動,能標示出風向;一根小草在水中漂浮,能標示出水的流向。指觀察局部的動向,可以推斷出全局的變化。
【第67句】:【夫有千斤擔,妻挑五百斤】(諺)指妻子總是自然而然地為丈夫分擔責任。
【第68句】:【靴里無襪自得知】(諺)光腳穿上靴子,別人看不出,自己是知道的。 泛指做下瞞人的事,自己心知肚明,無法瞞過良心。
【第69句】:土地爺掏耳朵——崴泥
【第70句】:回家看見爺爺正在劈柴,我試著劈了一根,結果累得滿頭大汗也沒有劈開。爺爺拿過來,手起刀落,一下劈成了兩半,然后,他笑瞇瞇地對我說:“砍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河南·淅川)
【第71句】:【福倒】春節貼“福”字時,許多人喜歡把福字倒著貼,借用“福倒”的諧音—~“福到”。那么,倒貼福字是怎么來的呢?有兩個傳說。一說源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命人在支持和幫助過自己的人家門上貼一“福”字,沒有福字的人家則以暗通元軍統統殺掉。夫人馬皇后知道后決心救下這些無辜的百姓,心生一計,于是傳令全城天明之前都在大門上貼上福字。誰料有戶人家又著急天又黑,慌亂中竟把“福”字給貼倒了。第二天,朱元璋微服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競把“福”字給貼倒了,朱元璋勃然大怒,命令把這家人滿門抄斬。馬皇后救人救到底,急忙勸道:“這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給貼倒了,這是表示福到了的意思,百姓的福氣是您這位明君給帶來的,您應該高興才是啊!”朱元璋一聽轉怒為喜,傳令放人。一場塌天大禍被馬皇后巧妙化解。人們從此便將“福”字倒貼。另一說源于清朝。那年春節前夕,恭王府大管家命人將“福”字貼到庫房和王府的大門上,有個家人因不識字,便將大門上的“福”字給貼倒了。恭親王福晉(夫人)知道后大發雷霆,揚言要狠狠懲治那個家奴。大管家擔心這事要連累自己,慌忙跪在福晉面前說道:“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真的到(倒)了,此是吉祥之兆,奴才要賀喜了!”福晉聽了轉怒為喜,厚賞了大管家和那個家奴。這件事從恭王府傳揚出去,北京城里紛紛仿效,后來,倒貼“福”字成了全國的風俗。
【第72句】:【演空城計】見“唱空城計”。
【第73句】:【老鼠沒有不偷油的】釋義:比喻人沒有不貪便宜的。例句:等到當家的回來,生米已經煮成了熟粥,看他還能怎樣,老鼠還有不偷油的?貓還有不貪腥的?人還有不愛財愛物的?
【第74句】:照相的挪機子——對相(象)
【第75句】:【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見“各有各的牢籠計,各有各的跳墻法”。
【第76句】:小王撿了點柴準備帶回家,一位搬運工看見說:“這點兒柴你也值得要啊?干脆給我得了。”旁邊一個工人聽了插嘴道:“我說你呀,怎么光撈進不撈出呢?下次碰見挑大糞的,也要嘗嘗咸噦!”(安徽·銅陵)
【第77句】:毒蛇脫皮——惡性不改
【第78句】:【 真金不怕火煉】謂經得起考驗。西戎《糾紛》:“我說你們 呀,不要管人們說長道短的,只要把活兒做好,任務完成,擺 出成績來,叫他們盡管說,真金不怕火煉,到那陣,叫他們想 挑毛病也沒嘴說了!”
【第79句】:牛拉磨子——走不出圈套
【第80句】:奶奶聽我說明年再努力學習,就說:“今年盼著明年好,用件袍子改件襖。”(河南·永城)
【第81句】:按路標走——沒錯
【第82句】:【啞子嘗黃柏——昧苦自家知】(歇)黃柏:落葉喬木,樹皮味苦,可入藥。指自己的苦處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第83句】:班上開展學雷鋒活動后,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可有位吹得最兇的同學卻一直未見行動。班長笑著對他說:“你是光打雷不下雨——虛張聲勢啊!”(江蘇·海安)
【第84句】:【人死如燈滅】(諺)指人一死,就像燈被吹滅一樣,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也作人死如燈滅,香燒一堆灰。 人死如燈滅,陰陽兩不接。
【第85句】:大膽落墨,細心拾書。
【第86句】:宋江的綽號——及時雨
【第87句】:【會推磨就會推碾】釋義:道理一樣,做起來不難。例句:老戰說:“沒有關系,好學,會推磨就會推碾,都是里邊冒煙的東西!”
【第88句】:武大郎的身子一不夠尺寸
【第89句】:【 賣狗皮膏藥】以往有些走江湖的賣藥,吹噓藥的功效,以 求出售。借指說假話,吹牛皮,或耍貧嘴。沙汀《淘金記》: “現在的話都是說得好聽!簡直像扯誑賣狗皮膏藥一樣!”
【第90句】:平時我對學習抓得不緊,臨近考試了才想著去看書。媽媽說:“現喂的雞不下蛋啊!”(山東·蒼山)
【第91句】:【過了芒種,不能強種】釋義:芒種:二十四節氣之一,在6月6日前后。大田作物要在芒種以前播種完,芒種以后不宜再播種。例句:俗話說:過了芒種,不能強種。谷雨思尋了一下,才說:“離芒種只有五、六天了……可我尋思,強種也得種呀!決不能坐等國家支援!”
【第92句】:【債有主,冤有頭】見“冤有頭,債有主”。
【第93句】:【誰給你嘴上貼著封條】釋義:沒有人不讓你說話。例句:內當家急了,一骨碌爬起來,穿衣服,“你這人真是,誰給你嘴上貼封條咧!”
【第94句】:【別來無恙】人們在久別重逢之后,常喜歡說“別來無恙”,意思是說“您的身體還好嗎?”那么,“恙”字的本義是什么呢? “恙”本指傳說中的一種蟲,《易經》說:“恙,嚙蟲也,善吃人心。”在古時候,人們過著茹毛飲血、草居露宿的生活。當時有一種藏在草叢中的名為“恙”的蟲子,這種蟲子往往寄生在人或鼠等身上,吸取體液,傳染一種病毒。初被踅時,人感到皮膚火燙奇癢,接著便呈現紅斑,長出水泡,并有發燒以至不能安眠的癥狀。那時候的人們無法消滅這種“恙”,只有聽任它的騷擾,使人們非常害怕和厭惡這種小蟲子。所以當時的人們每當見到久別的親友時,首先要問“無恙”?后來,人們把“恙”引申為疾病,再后來“無恙”便成了一句問候語了。
【第95句】:【小雞不撒尿——必有個道道兒】(歇)不撒尿:雞的尿是和屎一塊兒排出的。道道兒:本指通道,轉指道理。指發生某種情況一定有個原因。
【第96句】:狐貍扮觀音——扮來扮去是個狐貍精
【第97句】:【捧著金飯碗討飯吃】見“拿著銀碗討飯吃”。
【第98句】:我在門外玩,不小心碰倒了比我小三歲的小弟弟。他爬起來就往我臉上抓,抓得我鮮血直流。奶奶看見了心疼地說:“你真是麥秸垛怪大,壓不死老鼠。”(河南·內鄉)
【第99句】:【以五十步笑百步】釋義:作戰時逃跑五十步的人譏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比喻自己也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稍輕,就去譏笑別人。例句:想到這里,他覺得即使自己的手不是那么軟,也不能去打瑞豐了;他和瑞豐原來差不多,他看不起瑞豐也不過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上一篇:管理制度:銷售團隊的管理制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