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見聞感受
南水北調中線行有感 飲水思源,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在南水北調,也在生活的點點滴滴。
——題記 2024年4月11號,這是又一次讓我難忘的心靈之旅
中原之聲頻率走轉改第二站,我們啟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進行實地參觀采訪。
之所以說是心靈之旅,是因為有難忘的記憶,有內心深處滿滿的感激,感謝。
生命的意義在于行走。
身體和心靈,要有一個在路上
那難能可貴的事情,在于讓兩者同步…… 早上7點半,我們集合坐上前往南陽淅川的車。
出發前,特意問了家在南陽的同事,行程大概要五個小時左右
所以我做好了在車上睡一覺的準備。
想象一覺醒來后,會發生怎樣讓我震撼的事情。
去之前查了很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背景資料,準備要一一驗證。
陽光很好,暖暖的透過車窗曬在身上。
抬頭45度角仰望天空,感嘆一切的開始總是給人以美好,有激情,有希望總是好的。
這段旅程很漫長。
醒了的時候,我就在想,這條我們走過的路,將來會是南水北調的水要走的路,路徑雖然不同,但空間的移動是同樣的,從南陽,到鄭州。
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
這段路,讓很多人“期盼”。
資料里說,按照計劃,明年秋季以后,我們就可以喝上南水北調的水了。
按照規劃施工的路線,我們走的這段,只是南水北往路程的其中一部分。
整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全線,很長很長。
從淅川縣陶岔渠首開始,到團城湖,全長是1277公里,其中在河南境內是731公里。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耗時很長、耗力很多,戰線也很遠的工程。
也或許只有這樣親身體驗過一回,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才會更珍惜,更懂得節約用水。
下午一點多,到達目的地。
說實話,一路的奔波,身體已經有些疲憊,但還是難掩我們親近大自然,見證奇跡的沖動。
迫不及待的跳下車,瞬間,高達176米的雄偉大壩就映入眼簾。
站在岸邊,一眼望去,河道很深,很寬。
整個大壩還在修建中,吊在半空中施工的工人和整個大壩形成強烈的對比,更直觀的讓我們感受到:大壩,很高很大,人卻很小。
而在這個大工程面前,渺小的每一個人,卻又成就著不平凡的一件大事。
我們還清晰的看到以前架在河道上的舊橋已經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美觀的一座新橋,車和行人已經在上面來來往往,同樣,在我們站立的角度,他們一樣很遠,遠到只一個黑點消失在我們的視線里。
采訪過程中,有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獨臂的老人。
皮膚黝黑,皺紋布滿了整個面龐,很瘦,但精神抖擻。
他的名字叫李進群,斷掉的胳膊就是南水北調工程施工時被機器絞斷的。
聽他說,自己已經在這片地方義務撿拾垃圾有43年的時間。
他今年64歲,那也就意味著他從21歲開始就在做這個工作,真的讓人難以想象,我那么大年紀的時候應該還坐在寬敞明亮的大教室里聽說著南水北調的事情。
當問到是什么原因支撐自己做了這么多年的義務工作時,他的回答很干脆:“渠里的水很干凈,弄臟了多可惜啊,這水是要送到北京的,要讓這一路的人都能吃上干凈的水。
”老人還說,這么多年,自己先后接受過中央媒體,還有很多地方媒體的采訪,是先進典型人物的代表。
說到這些時,自豪之情也溢于言表。
他的堅守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尊重。
不得不說,南水北調,有他不可磨滅的一筆貢獻。
我相信,43年的堅持,不是誰都可以做到。
這一個個我們不曾近距離接觸的人物,除了李老,還有很多。
為了建設這樣一個工程,最令人感動的,我想莫過于那些背井離鄉的庫區移民。
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故土,是最難以割舍的情懷。
在接下來的采訪中,我們了解到,淅川這片土地的移民工作,正如人們總結的那樣,有著三個“前所未有”:任務之重前所為有、強度之大前所未有、難度之大前所未有。
但可敬可愛的淅川人,卻保證了移民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
而且為了保障一庫清水送往北京,淅川人始終都在致力于核心水源區的生態保護建設。
大片的耕地被占用,很多的農藥化肥不可以隨意使用,還要移民,這對于幾代靠耕地為生的農民來說,是人生軌跡的改變。
正是這樣一份份的堅持,更讓我們覺得,感動之余更多的應該是感謝,是感激。
采訪離開前,我跑回車里拿了瓶水給李進群老人,我想他說了那么多他知道的有關南水北調的事情,這會兒,也一定口渴了。
拿到水,他笑著對我說,你在城市里喝的水肯定趕不上這庫區的水,這的水燒開是沒有水垢的,他們家里都是吃這里的水。
其實,我半信半疑,但也不得不想起家里滿是水垢的開水壺。
離開大壩,我們繼續前行,接下來的目的地是丹江口水庫,那是真正的源頭活水。
讓人沒有失望的是,在景色無與倫比的同時,庫里的水真的是可以直接飲用。
乘游輪到達湖心,用水桶拎上一桶,喝到嘴里時,有淡淡的泥土的芳香。
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可以完全放心引用的水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水。
沒有經過人工凈化就勝過我們現在在城市中喝的自來水。
我帶了一瓶在身上,為這次活動留作紀念。
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建議 急急急 跪求。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就是從江蘇揚州三江口通過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提水,通過途徑江蘇、山東、河北三省向華北地區輸送生產生活用水的國家工程。
2024年第三季度,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實現正式通水。
附: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1.黃河以南以京杭運河為輸水主干線,并利用三陽河、淮河入江水道、徐洪河等分送。
在現有工程基礎上擴挖三陽河和潼河、金寶航道、淮安四站輸水河、駱馬湖以北中運河、梁濟運河和柳長河6段河道;疏浚南四湖;安排徐洪河、駱馬湖以南中運河影響處理工程;對江都站上的高水河、韓莊運河局部進行整治。
抬高洪澤湖、南四湖下級湖蓄水位,治理東平湖并利用其蓄水,共增加調節庫容13.4億立方米。
新建寶應(大汕子)一站、淮安四站、淮陰三站、金湖北一站、蔣壩一站、泗陽三站、劉老澗及皂河二站、泰山洼一站、沙集二站、土山西站、劉山二站、解臺二站,藺家壩、臺兒莊、萬年閘、韓莊、二級壩、長溝、鄧樓及八里灣21座泵站,共增加抽水能力2750立方米\\\/秒,新增裝機容量20.66萬kW。
更新改造江都站及現有淮安、泗陽、皂河、劉山、解臺泵站。
2.穿黃工程結合東線第二期工程,打通一條洞徑9.3米的倒虹隧洞?輸水能力200立方米\\\/秒 。
3.膠東地區輸水干線開挖膠東地區輸水干線西段240公里河道。
4.魯北輸水干線自穿黃隧洞出口至德州,擴建小運河和七一、六五河兩段河道。
5.專項工程包括里下河水源調整、泵站供電、通信、截污導流、水土保持、水情水質管理信息自動化以及水量水質調度監測設施和管理設施等工程。
南水北調東線利弊
有利:可以利用大運河的水道不利:污染較重。
黃河附近海拔較高,無法自流輸水,需要多級水泵揚水。
上一篇:腦殘的上架感言啊啊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