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不知馬王爺長幾只眼】(慣)馬王爺:迷信稱掌管馬房的神,長有三只眼。指愚人不知道馬王爺有三只眼。比喻人沒有受到應有的教訓,就不知道對方的厲害。 也作“不知道馬王爺三只眼”。
【第2句】:【進面糊盆】(慣)形容十分糊涂。
【第3句】:騎著老虎看美人——貪色不怕死
【第4句】:【妓愛俏,媽愛鈔】見“鴇兒愛鈔,姐兒愛俏”。
【第5句】:老鼠跳到油鍋里老鼠偷芝麻——吃香
【第6句】:【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諺)不經受徹骨般的嚴寒,就不會有梅花開放的撲鼻清香。比喻人只有經受艱難困苦的磨煉,才能取得出類拔萃的功績。 也作“若無三冬霜雪侵,難有梅花放清香”。
【第7句】:【老母豬銜著象牙筷子——裝煞也是殺材】(歇)銜:用嘴含著。 煞:用在動詞后面,表示程度深。 殺材:該殺的料。指裝得再好,也沒有好下場。常含責罵意。
【第8句】:【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指想做大事,應該肚量大,心狠 毒。浩然《艷陽天》:“我告訴你吧,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 夫,千萬不要為小事毀了自己的前途。你就先忍下這口氣。 沒別的路,你得跟我走。”
【第9句】:【同行無疏伴】(諺)出遠門結伴同行,不可疏遠了同伴。指同伴上路,應當彼此關照,和睦親近。也泛指共同做事,應互相配合。
【第10句】:不種芝麻不養蠶——無油無綢(無憂無愁)
【第11句】:【先小人,后君子】先講明了,按規矩辦事,才能講友好,講 禮貌。老舍《四世同堂》:“我們先講好了診費吧?先小人后 君子!”
【第12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第13句】:【長處掏,短處捏】(慣)形容人貪婪吝嗇,處處占便宜。
【第14句】:【張口三分利】只要說話,主動提出要求,就有好處。周立 波《暴風驟雨》:“你要哪塊地,得說呀,張口三分利,你要不 說,分上壞地,怎么娶媳婦,養小子?”
【第15句】:【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諺)膽小的人怕的是膽大的人,膽大的人怕的是拼命的人。指人到了連命都不要的程度,那是沒人敢惹的。
【第16句】:【坐堂醫】在我國,中藥店大多稱“堂”,如“同仁堂”、“樂仁堂”、“同德堂”等,“同仁堂”的藥全國馳名。在藥鋪候診的醫生叫“坐堂醫生”,這是怎么回事呢? “坐堂醫”源于醫圣張仲景。張仲景是東漢時期的名醫,他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等疫病流行,為了拯救黎民百姓,他身為太守仍孜孜不倦地鉆研祖國醫學,為民治病。尤其是公然打破官府的清規戒律,坐在辦公的大堂上行醫,為病人診脈開方,辦公行醫兩不誤,還常在自己的名前冠以“坐堂行醫”四字。后人寫詩贊頌他“官隨民愿守長沙,心涵胞于千萬家。興亡盛衰同禍福,坐堂行醫惠無涯?!睘榱思o念張仲景崇高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后來許多中藥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藥鋪里診病的醫師稱為“坐堂醫”。這種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第17句】:【見錢眼就鉆】(慣)比喻利用各科機會撈取錢財。
【第18句】:【受夾板氣】(慣)指夾在中間,受兩面的氣。 也作“受夾墻氣”。
【第19句】:【男到三十一枝花,女到三十老人家】(諺)男子到三十歲時,風華正茂,像花一樣開得正盛;女子到三十歲時,已經過了青春期,像老人一樣色衰。指女性的青春期是短暫的。 也作男過三十一枝花,女過三十爛冬瓜。 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一個疤。
【第20句】:【 人非圣賢,誰能無過】人難免有過錯,不必灰心。浩然《艷 陽天》:“年輕人,沒經過事,少鍛煉呀。人非圣賢,誰能無過 呢?”
【第21句】:【七十不保年,八十不保月】(諺)人上了七十歲,就難保一年能活到頭;上了八十歲,就難保一月能活到頭。指人老到七十八十,就要有生命隨時可能結束的準備。
【第22句】:【咬人的狗兒不露齒】(諺)真正下口咬人的狗不齜牙咧嘴,也不汪汪亂叫。比喻實干的人并不聲張。 也比喻狠毒的人表面不露形跡,只在暗中做事。 也作咬人的狗不齜牙。 咬人的狗暗下口。 咬人的狗不叫,汪汪叫的狗不咬人。
【第23句】:一同學從前打架斗毆,無所不干;如今是助人為樂,勤奮向上。他爸爸高興地說:“大樓中的電梯能上能下,沙發中的彈簧可屈可伸。他開始走正路了??!”(陜西·西安)
【第24句】:飛機上唱大戲——高調
【第25句】:【可遇而不可求】意為只能碰運氣,碰機會。張潔《無字》: “一切都是機遇,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第26句】:【黃花魚,溜邊兒】指回避問題,繞著走。浩然《艷陽天》: “我得把話說在頭邊:如今我攤上真事兒了,你可不能黃花 魚溜邊兒.呀!”
【第27句】:寒冬臘月作報告——冷言冷語
【第28句】:李明在做數學作業時,該寫單位的沒有寫,不需寫單位的卻寫上了。老師說:“你是正當不當,豆腐里面放姜?!保ń鳌て监l)
【第29句】:【拿著金碗銀筷子,就是吃不成飯】釋義:比喻好條件未能利用,得不到好處,仍舊受窮。例句:弄得現在,咱合作社搞副業這樣好的條件,要人有人,要牲口有牲口,要本錢有本錢,結果呢,卻拿著金碗銀筷子,就是吃不成飯。
【第30句】:【靠人不如靠己】(諺)指要想干成一件事,靠別人是靠不住的,只有立足于自我奮斗。泛指人必須丟掉幻想,自力更生。 也作“靠天靠地,不如自己爭氣”。
【第31句】:【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諺)農業生產最難得的是農歷五月干旱六月澇。指五月天旱,利于夏收復播;六月多雨,利于秋苗成長。
【第32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釋義:空話說的次數多了沒人相信。例句:“諺語有云: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嘴筒子過分圓滑通達,反倒要暴露出說話人的本相。”
【第33句】:【割頭不過碗大個疤】見“砍了頭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第34句】:【蒼蠅包網兒——好大面皮】(歇)網兒:網巾,用來攏住頭發的頭巾。面皮:本指臉面,轉指體面、情面。譏諷人自以為面子很大。
【第35句】:火車輪子上軌道——切實可行
【第36句】:【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釋義:諸葛亮:三國時蜀國丞相,很有智謀,后人把他作為智慧的化身。比喻人多智慧多,遇事會想出好辦法。“頂”又作“當”、“抵上”、“趕”、“合成”等。例句:于連征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咱們大家開動腦筋想辦法?!?/p>
【第37句】:小偷拍照——賊相
【第38句】:吃飯舔碗邊——窮相畢露;吝嗇鬼
【第39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諺)人為了錢財不惜搭上性命,鳥為了食物不惜遭到捕殺。舊指人生在世就是為了錢財。 也作人為財,鳥為食。 人為名利死,鳥為覓食亡。 鳥為食死,人為財亡。
【第40句】:【便宜不過當家】(諺)便(pian)宜:便益,好處。當家:自家。有好處的事,不可落入外人手里。指有便宜要讓自己家里人享用。
【第41句】:【老鴉落在豬身上——只看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歇)老鴉:烏鴉。指只看見別人長得黑,看不見自己長得黑。也指只看到別人的壞或不好,看不見自己的壞或不好。
【第42句】:笙笛合奏——連吹帶捧
【第43句】:【閹豬割耳朵,兩頭受罪閹,割去生殖器】借指受雙重的 罪,兩面不落好。馬烽《村仇》:“把田家村得罪了,咱也沒取 上好。閹豬割耳朵,兩頭受罪!”
【第44句】:【灑多少汗水,有多少收獲】(諺)流的汗水多,收獲的糧食就多。指農民種田,下苦多和收獲大是成正比的。也泛指人在創造財富上,出多大的力,就會有多大的收益。
【第45句】:【春雷第一聲】一年中最早的雷聲。指初次爆發,創舉。 梁斌《紅旗譜》:“他像埋在土里過日子,今天一提起春蘭的 事,他的心再也在土里埋不住了。像二月里第一聲春雷,轟 隆隆地敲擊著他的胸膛。”
【第46句】:【前有車,后有轍】(諺)前邊有車行過,后邊就有車轍。比喻前人取得了經驗教訓,后人就有了可以遵循的榜樣。 也作“前邊有車,后邊有轍”。
【第47句】:【水到自開溝】釋義:比喻事到臨頭就會有辦法。例句:楊延智慰勉召恩說:“常言道,吉人自有天相,水到自開溝呀!就算你是條被人拴住的狗,可還會皎人呀!遠的咬不著,走到面前的人還不能咬一口?”
【第48句】:見人張嘴跟著唱——盲從
【第49句】:癡情女子負心漢。
【第50句】:騎自行車下坡——不踩(睬)
【第51句】:【對待失意人,別說得意事】(諺)面對事不遂心或者倒運的人,不要談說稱心如意的事。指說話要看對象,不要觸及別人的痛處,惹人生厭。
【第52句】:【叫你吃屎你也吃】斥責人盲從。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 現狀》:“你師帥叫你吃屎,你為什么不吃給他看!幸而你的 師帥做個媒人,不過叫女兒嫁個兔崽子,倘使你師帥叫你女 兒當娼去,你也情愿做老烏龜,拿著綠帽子往頭上去磕了!”
【第53句】:兩個阿姨在吵架,媽媽走過去勸她們:“抬頭不見,低頭見,何必為一點小事兒扯不清呢?”(安徽·太湖)
【第54句】:【十年九不遇】(慣)形容非常少見,難得碰到。
【第55句】:蟬不叫蟬——知了
【第56句】:【誰當皇上,給誰納糧】不論是誰掌權,都得服從。蕭軍《八 月的鄉村》:“反正我們老百姓誰當皇上給誰納貢唄;種誰地 給誰納租唄?!?/p>
【第57句】:【小雞不撒尿——必有個道道兒】(歇)不撒尿:雞的尿是和屎一塊兒排出的。道道兒:本指通道,轉指道理。指發生某種情況一定有個原因。
【第58句】:石灰拌白糖——分不清
【第59句】:【好吃的菜,不撂筷人】人喜歡吃好的,沒有例外。謂人人 向往好事。申躍中《掛紅燈》:“朱青又勸他喝酒,吃菜。常 言道:好吃的菜,不撂筷?!?/p>
【第60句】:屬推土機的——嘴利心硬
【第61句】:草原上點火——著慌(荒)
【第62句】:【龍居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諺)戲:戲弄。指龍一旦離開大海落入淺水灘,就要遭受蝦的戲弄;虎一旦離開深山跑到平川地,就會遭受狗的欺侮。比喻強者失勢,會受小人的凌辱。 也作龍離滄海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龍游溝壑遭蝦戲,鳳入牢籠受鳥欺。
【第63句】:【放下包袱】釋義:比喻解除思想上的負擔和顧慮。例句:所謂放下包袱,就是說,我們精神上的訐多負擔應該加以解除。
【第64句】:【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無處可去,絕望。成語:走投無路。 明代《西游記》:“不須羅噪,但依我分擺:孫大圣和太子同領 著兵將下去,我們三人在口上把守,做個里應外合,叫他上 天無路,入地無門,才顯些手段?!?/p>
【第65句】:二分錢買了一籃子——不是好貨
【第66句】:吃人的老虎拍照——惡相;惡模樣
【第67句】:出了土的陶俑——總算見了天日
【第68句】:【黃連樹下長大的】釋義:比喻在困苦環境中長大的。例句:咱是從黃連樹下長大,在苦頭里活出來,還不死心塌地打日本鬧革命,給咱窮人長點志氣,你們說呢?
【第69句】:六月里的冬瓜——越大越不值錢
【第70句】:夢里失火喊救命——虛驚一場;一場虛驚
【第71句】:媽媽一邊在棚子里撮煤一邊說:“煤堆底子的煤還真不少呢!”爸爸說:“那是,散堆破垛,底子出貨。”(黑龍江·哈爾濱)
【第72句】:【 蝦子也有三道浪】能量雖小,但也能起作用。亦可反用。 汪幸?!独僳E臺灣島》:“你們幾個小蝦造得起大浪?搞得不 好,還要落個坐牢的下場。”
【第73句】:【事無三不成】(諺)指做事很難一蹴而就,總要多次實踐才能成功。
【第74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釋義:道:僧道修煉的工夫。魔:魔鬼,鬼怪。比喻反面力量超過正面力量,無法制伏。舊社會統治者把自己的反動統治比作“道”,把人民的反抗比作“魔”?,F在比喻革命力量勝過反動勢力。例句: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業隨身,終須還賬。
【第75句】:【媳婦多了吃冷飯,頭頭多了事難辦】(諺)指媳婦一多,你推我靠,不肯上廚房做飯,沒得熱飯吃;頭頭一多,互相扯皮,不肯擔當責任,辦事效率差。
【第76句】:有道數學題,我左想右想也解不出來。窗外的知了直叫得我心焦,我就出去撿個石子把它趕走了。媽媽說:“睡不著覺賴枕頭,鳧不過河賴河彎。答不出題也不能拿知了出氣啊!”(廣東·廣寧)
【第77句】:【破家縣令,滅門刺史】(諺)縣令:一縣之長。刺史:一州之長。 一縣之長濫使權力能使人家破人亡,一州之長濫使權力能使人家族毀滅。指舊時地方官的權力是極大的,百姓惹不起。 也作“滅門刺史,破家縣令”。
【第78句】:【鍋里多了,碗里也就多了】釋義:比喻集體富了,個人也就多得。例句:彎彎繞希望有個人出頭露面,能夠鉗住蕭長春,多報點產量,多分點麥子。不論怎么一個方法,鍋里多了,碗里也就多了——彎彎繞的要求僅僅是這個。
【第79句】:【井水越打越來,力氣越使越有】釋義:人越干活、越鍛煉,越有勁。例句:石山說:“我一點也沒感到苦。井水越打越來,力氣越使越有。下鄉來,順便挑點東西算什么?!?/p>
【第80句】:【塔尖上亮相——高姿態】(歇)亮相:戲曲演員上下場或一節舞蹈、武打完畢后,為突出角色精神狀態而做的塑像式姿勢。本指在高處擺出某種姿勢,轉指人在處理問題時站得高,態度寬容。
【第81句】:【茶喝二道酒喝三】(諺)茶喝二道:茶喝到第二道,茶味正濃。酒喝三:酒喝過三杯后,精神興奮。 指二道茶方釅,三杯酒提神。
【第82句】:狂犬吠日——空汪汪
【第83句】:【吃掛面不調鹽——有鹽在先】(歇)鹽:諧“言”。指把話說在前頭。
【第84句】:頭頂上長眼睛——目空一切;旁若無人
【第85句】:【胡同】城鎮、村子的巷子、小街道,在北方叫“胡同”。據明朝末年出版的《正字通》說:“街也,今京師巷叫‘衙衙’?!薄靶k衙”乃“胡同”的異體字。明朝沈榜《宛署雜記》說:“元人呼街巷為胡同。”可見,“胡同”一詞產生于元代。據考證,“胡同”一詞源于女真族的“霍通”一詞。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蒙古語和女真語同屬于阿爾泰語系,語調和語音都很接近,女真族叫“霍通”、“火瞳”都指“聚族而居”的意思。后來漢族人把“火瞳”譯為“胡同”,成為漢字化的外來語詞。城市里的小街道大多直呼“胡同”,如李家胡同、于家胡同等。胡床人們常在古代文獻或詩詞中見到“胡床”或“床”字,有時誤解為是睡覺的臥具,即現在的床。其實,古時候,“床”并不是專指臥具,而大部分作為坐具使用。漢朝人許慎在《說文》中稱床為“安身之幾坐也”,明確說是坐具。至遲到唐代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而不是指我們現在睡覺的床(寢具)。 “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是古代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類似于現在的馬扎。胡床早期系用于軍旅之中,相傳大約是公元二世紀的漢靈帝從北方游牧民族中引入,故稱“胡床”??梢姡按病痹谇?,“胡床”在后,床與胡床是兩種不同的坐具,胡床更加小巧靈活。胡床若用繩繃扎,則稱“繩床”,又因其形制可以轉動折疊,故又稱“交床”。《演繁露》云:“今之交床,制本自虜來,始名胡床,隋以讖有胡,改名交床?!笨磥磉@種坐具非常便于攜帶,因而常為戰爭時將軍出征所帶,所以后來便發展為權力的象征——交椅。
【第86句】:鍋爐上燒足氣的壓力表——直線上升
【第87句】:【欺眾不欺一】(諺)指寧在眾人身上分獲薄利,不在一人身上謀取暴利。舊時商販常語。
【第88句】:【老鼠上房——不是發大水,就是下大雨】(歇)比喻將有大的事件發生。
【第89句】:【好馬不用鞭催】(諺)好馬上路,會自覺奔馳,不需主人用鞭催趕。 比喻有高度自覺性的人,做事認真負責,用不著別人指使督促。 也作好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槌。 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錘。
【第90句】:【沒縫也要下蛆】(慣)蛆:蒼蠅的幼蟲。比喻無中生有,造謠生事或尋釁鬧事。
【第91句】:吃了一包回形針——肚子委屈(曲)
【第92句】:【按著葫蘆扣籽兒】強行全部取走。清代《醒世姻緣傳》: “哪像如今聽見那鄉里有個富家,定要尋件事,按著葫蘆摳 子,定要擠他個精光?!?/p>
【第93句】:【四兩換半斤】(慣)指占了點兒小便宜。
【第94句】:【走路怕踩死螞蟻】(慣)形容人膽小怕事。 也作“走路怕踏死螞蟻”。
【第95句】:【一鋤頭是動土,兩鋤頭也是動土】不論做多少次,反正事情 性質都是一樣。清代《十二樓》:“那也顧他不得,一鋤頭也 是動土,兩鋤頭也是動土,有心行一番霸道,不怕他不依?!?/p>
【第96句】:【 說謊不瞞當鄉人】說謊有人知道底細。明代《西游記》: “哥啊,常言道:說謊不瞞當鄉人。就來弄虛頭,搗鬼!怎么 說降了妖精,就抬轎來送師父,卻又來叫戰,何也?”
【第97句】:【嘴上抹石灰——白吃】(歇)白:本指白色,轉指無代價。指吃喝后不付錢。
【第98句】:照明彈上天——高明
【第99句】:神主頭上使剪刀——羞(修)先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